- 年份
- 2024(5075)
- 2023(7367)
- 2022(6538)
- 2021(5971)
- 2020(5264)
- 2019(12612)
- 2018(12398)
- 2017(24078)
- 2016(13352)
- 2015(15271)
- 2014(15717)
- 2013(15533)
- 2012(14738)
- 2011(13513)
- 2010(13815)
- 2009(13037)
- 2008(13125)
- 2007(11961)
- 2006(10441)
- 2005(9453)
- 学科
- 济(59136)
- 经济(59051)
- 管理(38843)
- 业(33590)
- 方法(27235)
- 企(26293)
- 企业(26293)
- 数学(24268)
- 数学方法(24046)
- 中国(17240)
- 农(15423)
- 财(14455)
- 地方(14079)
- 环境(13422)
- 学(13096)
- 制(11616)
- 贸(10337)
- 贸易(10336)
- 业经(10246)
- 易(9932)
- 农业(9689)
- 划(9299)
- 和(9107)
- 务(8373)
- 财务(8353)
- 财务管理(8327)
- 银(8109)
- 银行(8087)
- 融(7957)
- 金融(7955)
- 机构
- 大学(202363)
- 学院(199403)
- 济(82398)
- 经济(80422)
- 管理(75130)
- 研究(69240)
- 理学(64467)
- 理学院(63628)
- 管理学(62555)
- 管理学院(62177)
- 中国(51410)
- 京(46219)
- 科学(43592)
- 财(37642)
- 所(35813)
- 农(35110)
- 研究所(32551)
- 中心(32193)
- 业大(31112)
- 江(30018)
- 财经(29913)
- 北京(29681)
- 农业(27838)
- 范(27131)
- 经(26964)
- 师范(26896)
- 经济学(26011)
- 院(24770)
- 州(23810)
- 经济学院(23661)
- 基金
- 项目(131889)
- 科学(102883)
- 基金(95508)
- 研究(94164)
- 家(83347)
- 国家(82678)
- 科学基金(70213)
- 社会(60394)
- 社会科(57043)
- 社会科学(57022)
- 基金项目(51586)
- 省(50295)
- 自然(45298)
- 自然科(44168)
- 自然科学(44152)
- 划(43737)
- 自然科学基金(43322)
- 教育(42391)
- 资助(38840)
- 编号(37918)
- 成果(31045)
- 重点(29776)
- 部(29316)
- 发(28715)
- 创(26339)
- 课题(26205)
- 科研(25587)
- 国家社会(24831)
- 创新(24809)
- 教育部(24732)
共检索到291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刘欢 齐英茜 李雪妍
本文以北京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1北京城市老龄化空间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波状结构,峰值出现在三环及其周边地区;在北京内城及西北和西南近郊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2北京老年样本人群的居住方式以2口之家为主,其次为4口和5口之家,且后者年龄层低于前者,独居和空巢老人样本年龄多集中在70岁以上;现有住户主要通过购买单位房和租用公共房来解决居住问题;3北京城市老年群体对其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总体呈中上水平,从收入、健康、生活状态和开心度4个方面来看,样本人群的开心度要略高于其他三项,对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要低;4利用二分Logistic模型,从居住方式、邻里关系、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社区环境状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大型购物设施、社区文体活动、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度大,而空巢、医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老龄化 满意度 居住环境 抽样数据 北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郭捷
以北京城市办公集聚区为调查范围,选取公司周边绿化、交通、商业配套设施状况以及公司所在地整体环境感受4项主观评价指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城市以写字楼为载体的工作场所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城区办公活动空间满意度综合评价良好,其中对商业配套设施最为满意,对绿化状况最为不满。从被调查的6个行政区看,位于前3名的分别是朝阳区、丰台区和东城区,海淀区因交通、商业配套不满意导致其综合评价为合格;从满意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北高南低,并向北和东北方向延展,形成岛状和片状高值区,与北京办公集聚区空间分布特点一致。城市工作者需要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北京城市工作场所的满意度研究,将有助于对城市从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出发进行规划和建设。北京城市今后应注重对办公空间的整体规划,并依据功能定位和作用进行重点建设,从地方文化入手建设有中国特色和北京特点的办公空间,以办公空间优化引导北京南北城区之间均衡发展。
关键词:
办公活动 满意度评价 空间分析 北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余杰 Mark W.Rosenberg 程杨
在20世纪婴儿潮、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影响下,中国过去几十年中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政府已经将"居家养老"和"养老服务社会化"确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方针。要想实现引导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目标,必须充分把握老年人现有生活的实体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的目标是剖析老年人对实体与社会环境的认知,并阐明其与居家养老体验的关联性,并进而研究其对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北京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具有典型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北京市作为案例研究区。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对实体和社会环境的负面评价与其对居家养老体验的负面认知是有关联的,对拥有机构养老意愿的老年人可以通过人口学与健康属性得以细分。此外,子女的看望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及其机构养老意向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享 宁泽群 马惠娣 赵鹏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空巢老人的比例在逐年迅速上升。充实和丰富空巢老人的日常休闲生活,乃是对他们最好的精神慰藉。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三大典型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抽样调查,得到605个有效样本,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空巢老人休闲生活满意度,来自休闲服务保障供给、不同休闲方式和休闲花费3个层面的9个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自身休闲生活总体较为满意;社区休闲服务供给对空巢老人最为重要;目前空巢老人多选择低成本、小活动半径的休闲方式;这一满意度基本不受其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的变动影响,但却与家庭收入用
关键词:
空巢老人 休闲生活满意度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以往对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变化的分析多是以某一时点的横断面数据(如普查)为基础进行的,本文则利用北京老年病医学研究中心1992~1994年进行的“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对同一批北京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在两年之内的变化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从中发现,即使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也会出现很大变化,老年人不愿与子女共同生活以及相信“养儿防老”的比例正在增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曲嘉瑶
利用北京市老年人居住环境调查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特征,以及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感知评价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提高老年人对服务环境的评价水平对于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最大;社区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增加人均住房面积,可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此认为,改善居住条件、建设老年友好环境,一可提高老年人对居住环境评价的水平,二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居住环境 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友好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纯 柴彦威 李昌霞
运用时间地理学方法,通过对北京市3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24 h活动日志的问卷调查,描述北京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类型的一般时空特征。运用日活动路径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对一天的时间尺度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通过考察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的一般性规律和个性化差异,为适应老龄化趋势的和谐城市规划建设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丁志宏 黄友琴
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成为中国的快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社区物理环境和养老服务的可得性是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核心部分。基于居住环境的内涵和数据的可得性,利用我国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数据,从住房状况、居住安排、邻里关系、社区设施和养老服务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发现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地区间和城市间差异明显。中国城市老年人住房消费数量、住房设施齐全度、住房自有率、老人独居比例呈增加趋势;社区设施可得性提高,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并采用聚类方法发现城市老年人宜居环境的梯度差异的空间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收入和地方...
关键词:
居住环境 老年人 中国城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利用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特别是从1982年存活到1990年的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家庭总体上正趋于核心化,但就老年人家庭而言,三代户家庭仍然是最主要的居住方式,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其比例趋向于不断提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萍 李树茁
文章利用2001年、2003年和2006年"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调查数据,采用个体增长模型,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考察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代际间双向的家务帮助和情感支持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在代际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老年人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对获得子女提供的家务帮助具有替代作用;结果反映了农村家庭代际支持仍是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揭示了"养儿防老"的儒家孝文化在中国农村仍盛行,而老年人为子女的"牺牲精神"现实生活中不可被轻视,揭示了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为"主效应模型"的增益作用。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刘秀萍
目前,城市化的加快直接导致生态建设用地不足,而城市森林建设主要致力于解决城市绿化质量差、生态环境效能低以及维护管理成本高的问题,因此从林木树冠覆盖和空间三维绿量角度开展城市森林结构优化、生态空间扩展以及森林质量提升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北京城区居住区和机关单位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城区2013年7-9月份经过几何校正和正射校正的分辨率为0.5m的World View 2遥感影像和2013年目视解译的北京城区树冠覆盖栅格与矢量图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分别在整体水平上、不同环路、不同行政区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英英 刘岚
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分析社区老年友好环境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社区老年友好环境越好,即社区活动场所、设施的数量越多,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数量越多,社区尊老敬老氛围越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就越高,社区老年友好环境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直接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社会适应水平在社区老年友好环境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显著,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2.25%。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老年友好环境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设老年友好社区以及提高老年人的主观福祉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献 古润泽 陈自新 李延明 韩丽莉 李辉
该文比较分析北京城市居住区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绿地(乔灌草型、灌草型和草坪型)的滞尘效益,并且定量估算北京城近郊8区居住区绿地滞尘量.同时认为由乔、灌、草构成合理的绿化结构,能充分利用空间,最大可能地提高绿地上的绿量,具有较好的滞尘效益.
关键词:
绿地,滞尘,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心 鲁黛迪
依托2008年对北京全境的一次大规模电话调查所获取的数据,首先讨论了北京城市居民迁居距离的数量特征、阶段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接下来讨论了北京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迁居数量特征,最后研究了跨区县人口迁居的空间模式特征,不仅刻画了跨区县人口迁居流场的总体特征,并在对比不同时期迁居流场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口迁居在空间模式上的变化趋向。
关键词:
居住迁移 空间模式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松雪 林坚
居住的郊区化和居住用地的分散布局往往是城市蔓延的先导现象,研究城市居住用地扩张模式,有助于加深对城市扩张机理的认识,并为形成相应的空间治理措施提供支撑。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将城市用地面状图斑与城市居住区点状空间数据相结合,通过城市用地扩张指数LEI的计算,对1996~2006年、2006~2015年两时段的北京城市居住区用地进行了区位类型的划分,识别了城市新增居住用地的扩张模式,并采用logit模型对城市居住用地区位类型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1996~2015年,北京市连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新建居住区以散点型的用地扩张模式为主,与典型城市蔓延现象中跳跃式的用地扩张模式一致,且蔓延趋势逐渐强化;与城市建成区的距离是居住用地区位类型变化过程中唯一显著的影响因素;连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大规模居住区建设对城市用地的扩张没有显著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居住用地 用地扩张模式 北京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