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2)
2023(8744)
2022(7254)
2021(6367)
2020(5088)
2019(11713)
2018(11322)
2017(22193)
2016(11966)
2015(12426)
2014(11851)
2013(11781)
2012(10975)
2011(9711)
2010(9724)
2009(8873)
2008(8430)
2007(7213)
2006(6351)
2005(5422)
作者
(36523)
(30853)
(30561)
(28810)
(19176)
(14860)
(13584)
(12162)
(11657)
(10572)
(10515)
(10089)
(9821)
(9518)
(9510)
(9496)
(9355)
(9075)
(8743)
(8560)
(7898)
(7372)
(7284)
(6941)
(6846)
(6642)
(6562)
(6523)
(6053)
(6041)
学科
(53749)
经济(53701)
管理(31755)
(29805)
方法(22714)
(21698)
企业(21698)
数学(20877)
数学方法(20773)
中国(16210)
(13896)
地方(13619)
(12858)
(12366)
环境(11270)
(9885)
贸易(9883)
业经(9814)
农业(9813)
(9530)
(8161)
产业(7966)
地方经济(7369)
城市(7276)
(7192)
(7128)
财务(7125)
财务管理(7116)
(6951)
(6943)
机构
大学(168767)
学院(167865)
(72969)
经济(71711)
管理(63284)
研究(62199)
理学(55973)
理学院(55204)
管理学(54237)
管理学院(53953)
中国(44407)
科学(41466)
(38628)
(37610)
业大(32273)
(31963)
农业(30098)
研究所(29820)
(29742)
中心(27279)
财经(24709)
北京(24007)
经济学(23532)
(23175)
(23063)
(22726)
经济学院(21680)
农业大学(20570)
(20563)
师范(20196)
基金
项目(125557)
科学(99242)
基金(94588)
(86723)
国家(86088)
研究(81046)
科学基金(73188)
社会(55825)
社会科(53217)
社会科学(53201)
基金项目(51500)
自然(49973)
自然科(48844)
自然科学(48830)
自然科学基金(47988)
(47490)
(41750)
资助(37003)
教育(34774)
重点(29117)
编号(28179)
(28051)
(26782)
(26062)
计划(26043)
科研(24644)
创新(24638)
国家社会(24510)
科技(22597)
教育部(22211)
期刊
(72294)
经济(72294)
研究(46020)
学报(35533)
(31867)
科学(31340)
中国(27966)
大学(25881)
学学(25149)
(21348)
农业(21294)
管理(20197)
经济研究(13103)
(12044)
金融(12044)
财经(12023)
问题(11954)
业经(11595)
(11532)
技术(10542)
(10423)
业大(10168)
资源(9642)
(9145)
科技(8747)
农业大学(8276)
商业(8186)
技术经济(8015)
城市(7897)
林业(7750)
共检索到231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吉喜  宋婷  张彪  韩永伟  高馨婷  冯朝阳  
清晰揭示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与景观结构特征对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对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城市绿地降温增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是定量解析绿地群落结构与降温增湿功能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北京市24个典型绿地群落夏季降温增湿效果的实测,重点解析了绿地郁闭度和绿量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绿地结构优化配置的最优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绿地夏季日均降温幅度0.2~2.0℃,日均增湿幅度0.20%~8.26%;不同群落结构绿地降温效果上,乔灌草型>乔草或乔木型>灌草型>草地型;在绿地增湿效果上,乔木型>乔灌草>乔草型>灌草型>草地型;郁闭度和绿量对绿地降温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丰硕  刘垚  齐磊  曹翰  隋金玲  
【目的】探讨北京城市绿地冬季鸟类群落特征,为北京市未来绿化隔离带建设及冬季城市鸟类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北京市六环内的城市绿地鸟类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相似度指数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使用SPSS 22.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绿地间群落特征的差异。研究涉及绿地共40处,根据绿地地理位置、功能结构等特征,分为郊野公园(n=18)、城区公园(n=7)、带状绿地(n=10)和校园绿地(n=5)4种类型。【结果】共记录到12目30科57种鸟,共8 853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共35种(61.40%),雁形目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仲  李湛东  成仿云  沙海峰  
[目的]以往有关园材绿地降温增湿作用的研究主要基于大尺度,模糊了绿地中具体的群落结构和树种影响,本研究基于小尺度探讨5种植物群落连续的温湿度日变化动态和准确的降温增湿作用,为其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天气晴朗且无风的夏季,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选取毛白杨、榆、旱柳、栾树、银杏5种冠层结构特征不同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以空旷草坪为对照,分别对5种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冠层结构参数进行测试,以每分钟的数据为基础,利用EXCEL2010和SPSS19.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研究了每种植物群落完整的温湿度日变化规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昌顺  谢高地  鲁春霞  刘春兰  李娜  王硕  孙艳芝  
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将北京市分为中心城、卫星城和郊区,利用2005-2011年的19个站点逐日3个时次(8∶00、14∶00、20∶00)的温度数据,对比分析中心城和卫星城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及其变化,同时利用野外试验数据,对比研究不同城市绿地对北京城市热岛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各时次年平均气温中心城>卫星城>郊区,且中心城和卫星城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而郊区却波动下降,致使各时次中心城和卫星城热岛强度波动增强,且热岛强度增幅中心城高于卫星城;2中心城热岛强度冬季>夏季,而卫星城夏季>冬季,冬季均以8∶00最强,14∶00最弱,夏季卫星城各时次城市热岛强度次序与冬季相同,但夏季中心城却以20∶00最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玉  王硕  李娜  谢高地  鲁春霞  张彪  张昌顺  
PM2.5导致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城市绿地对削减大气PM2.5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基于NDVI数据模拟北京城市绿地叶面积指数,再利用干沉降模型模拟区域绿地PM2.5削减量,最后根据大气PM2.5存量计算了绿地对大气PM2.5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城市绿地PM2.5削减总量分别为1 861t、2 987t和3 852t,单位面积削减量分别为22.71kg/hm2、24.64kg/hm2和33.36kg/hm2,可分别将研究区内PM2.5削减0.07%、0.12%和0.19%。苗圃与果园、社区林和路旁林的PM2.5削减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丽娟  周亮  王新杰  李俊清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GIS支持下对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景观斑块的等级与分布、空间结构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市的城市绿地景观按城市梯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18 470个,绿地面积11 023.29 hm2,斑块数以面积小于3 000 m2的中小型斑块为主,占总数的72%,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3 000 m2的大中型和大型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6.64%;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密度为167.6个/km2,边缘密度为2.58 m/h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2,均匀度为0.82;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沿城市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繁花  尹海伟  刘金勇  闫伟姣  孙常峰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不可能完全被阻止。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气候和协助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从而实现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最大化,更有效地应对城市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城市绿地布局规划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论文从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实地观测、城市尺度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关系、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模型模拟和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心理和社会意义4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更好地规划和设计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桂芹  王雯思宇  郑伯红  余翰武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热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绿地斑块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热环境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基于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衡阳县典型街区不同绿地斑块空间布局的降温效应进行了模拟,绿地斑块量变因子选取“斑块面积”“斑块空间格局”“斑块与风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主导风向布置大面积的斑块绿地,达到了最大强度的降温幅度;斑块空间布局均质式优于部分集中式,会达到最佳的降温效应;绿地率控制在20%~35%是现实可行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英书  胡希军  金晓玲  杨岑  粟德琼  
分析了三维绿量对怀化市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绿地48个典型植物群落夏季11:00—15:00时间段降温、增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乔木三维绿量密度、灌木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正相关,地被植物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负相关;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9.9 m~3/m~2时,降温率可达到22.23%;当群落高度接近18.0 m时,降温率达到20.44%;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11.08 m~3/m~2时,增湿率达到65.64%;当群落高度接近22.3m时,增湿率达到65.10%。与郊野公园相比,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均偏小,因而日均降温率和增湿率偏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英书  胡希军  金晓玲  杨岑  粟德琼  
分析了三维绿量对怀化市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绿地48个典型植物群落夏季11:00—15:00时间段降温、增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乔木三维绿量密度、灌木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正相关,地被植物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负相关;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9.9 m~3/m~2时,降温率可达到22.23%;当群落高度接近18.0 m时,降温率达到20.44%;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11.08 m~3/m~2时,增湿率达到65.64%;当群落高度接近22.3m时,增湿率达到65.10%。与郊野公园相比,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均偏小,因而日均降温率和增湿率偏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献  古润泽  陈自新  李延明  韩丽莉  李辉  
该文比较分析北京城市居住区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绿地(乔灌草型、灌草型和草坪型)的滞尘效益,并且定量估算北京城近郊8区居住区绿地滞尘量.同时认为由乔、灌、草构成合理的绿化结构,能充分利用空间,最大可能地提高绿地上的绿量,具有较好的滞尘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轩  金桂香  吴鞠  孙鹏  刘畅  徐程扬  
城市化进程加快引发了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城市森林的温湿效应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是居民夏季户外活动舒适及健康的保障。以北京城市公园内17处片状林为研究对象,以林分面积和林内到林缘的距离(林内不同深度,L)作为林分规模的参数、以叶面积指数(LAI)作为表征林分结构的参数,对城市森林面积、L、LAI等参数与城市森林降温、增湿程度及温湿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规模和林分结构对城市森林的温湿效应有显著影响:1)城市森林温湿效应随林分面积增大而增高,61.67%的相对降温程度(d T)、69.44%的相对增湿程度(dRH)、55.63%的相对温湿指数(d THI)变化是由城市森林面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许月卿  安萍莉  管玉婷  
虽然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耕地保护仍然无法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动态平衡。尤其在类似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仅仅倡导一般意义上的耕地保护已无法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必须重新审视城市居民需要导向下的耕地功能,并把保护耕地提升到保护耕地多元化功能的高度,是大城市耕地保护可能出路。耕地功能即耕地满足人的多种需要的功用。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和层次渐进特征,在人的需要的不同发展阶段,耕地的主次功能各异,且前者的发展与后者的演替具有协同性。对北京而言,城市居民需要阶段性与耕地功能的演替相对应。文章以恩格尔系数和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北京城市居民水平和需要发展阶段分别进行界定和验证,以此为基础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素英  王计平  任慧君  
在分析城绿地系统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即"点、线、面"布局结构和"斑块、廊道、基底"景观结构。综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主要进展及其应用,并提出未来城市绿地系统研究和绿地规划的主要方向,以期对中国未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肖骢  康慕谊  
本文以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 ,对其发展现状及其生态和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就目前城市绿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