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3)
- 2023(12664)
- 2022(11039)
- 2021(10327)
- 2020(8506)
- 2019(19730)
- 2018(19659)
- 2017(37491)
- 2016(20750)
- 2015(23226)
- 2014(23294)
- 2013(22528)
- 2012(20640)
- 2011(18529)
- 2010(18483)
- 2009(16694)
- 2008(16149)
- 2007(13879)
- 2006(12188)
- 2005(10498)
- 学科
- 济(78333)
- 经济(78228)
- 管理(58130)
- 业(51732)
- 企(43540)
- 企业(43540)
- 方法(34640)
- 数学(29593)
- 数学方法(29217)
- 中国(23446)
- 农(20563)
- 学(18992)
- 财(18944)
- 地方(18442)
- 业经(17605)
- 制(15547)
- 理论(14926)
- 农业(13342)
- 环境(13252)
- 和(13048)
- 体(12033)
- 贸(12024)
- 贸易(12019)
- 务(11986)
- 财务(11911)
- 财务管理(11888)
- 教育(11882)
- 技术(11707)
- 易(11558)
- 划(11334)
- 机构
- 大学(286211)
- 学院(284195)
- 管理(113059)
- 济(105454)
- 经济(102781)
- 理学(98176)
- 研究(97088)
- 理学院(97000)
- 管理学(95227)
- 管理学院(94708)
- 中国(69902)
- 京(64558)
- 科学(62871)
- 所(48580)
- 财(47931)
- 农(47085)
- 业大(44778)
- 研究所(44603)
- 中心(43275)
- 北京(41129)
- 江(40535)
- 范(39262)
- 师范(38868)
- 财经(38571)
- 农业(36982)
- 院(36245)
- 经(35127)
- 州(33277)
- 技术(31662)
- 师范大学(31613)
- 基金
- 项目(201801)
- 科学(157567)
- 研究(146924)
- 基金(144405)
- 家(126558)
- 国家(125470)
- 科学基金(107401)
- 社会(90334)
- 社会科(85355)
- 社会科学(85331)
- 省(79122)
- 基金项目(77656)
- 自然(70907)
- 自然科(69212)
- 自然科学(69194)
- 自然科学基金(67884)
- 划(67368)
- 教育(67232)
- 编号(60471)
- 资助(58598)
- 成果(49170)
- 重点(44873)
- 部(43272)
- 发(42600)
- 课题(42329)
- 创(41599)
- 创新(38772)
- 科研(38269)
- 项目编号(37106)
- 大学(37056)
共检索到409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梅
城市化是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聚集又会对城市的承载力造成巨大压力以及"城市病"的集中爆发。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是北京"城市病"突发的根源所在,如何实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首都城市发展的内在肌理出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切实构建能适应后工业时代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
关键词:
特大城市 综合治理 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政治中心是北京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北京发展战略研究中,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是两大难题,规划指标反复被突破,原因是对政治中心的强大后续效应估计不足,对政治中心城市功能综合化估计不足。政治中心有直接后续效应,也有通过制度、文化、心理等因素延伸的间接后续效应。间接后续效应是城市发展的超经济动力。
关键词:
政治中心 城市功能综合化 首都情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心
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城市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紧张、公共安全弱化、生活质量下降、社会隔离加剧等方面。根据城市病的表现,本文建构了由7个表现层和25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北京城市病综合测度体系,并对北京市2008-2012年的城市病状况进行了实际测度。结果显示,北京城市病的总评分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12年有较大反弹。北京是在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逐步减轻了城市病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症状。
关键词:
城市病 北京 测度 指标 趋势分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满军
本论文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融资需求分析,初步估算未来城市副中心建设投资1万亿以上,"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投资1000亿以上。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区域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建设路径以及融资模式,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供借鉴经验。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综合开发分析入手,结合北投集团特点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提供可行的投融资路径,并提出未来副中心区域综合开发发展建议,从而为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品质,落实各项规划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区域开发 投融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承水 王强 周秀玲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治理环境的基础和依据。为了改善目前城市环境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基于二维向量结构的城市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各区县的环境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维向量结构的城市评价方法在客观评价城市环境水平的同时,也能为城市环境下一步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从而为美丽中国诉求下的城市环境建设和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熹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关键词:
近代 北京市 人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贺占魁 黄涛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面临的安全压力不断增大,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该文分析了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从综合治理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组织体系建设、安全制度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安全队伍建设、安全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等6个模块整体推进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管理体系 综合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帆 谢朝阳
农村社会创新治理研究需要理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新内生程序,追溯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共同点和地方差异。本研究基于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结构性变化、供需关系变化和可行性,指出现代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存在——失序现实与治理困境、内生性秩序和行政嵌入性秩序之间矛盾、现代治理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的不平衡等问题。为此,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农村自主治理的创新实践、自上而下的国家动员治理的示范实践和横向联动的协同复合治理的多维实践,来构建现代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大玮 王砚田 潘学标 林启美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脆弱与贫困主要地区之一,也是影响内地大气环境的主要沙尘源地。我校师生与当地科技人员经过近20年的长期攻关研究,针对水蚀、风蚀和春旱等主要生态障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以防沙为主的生态保护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提出了以丘陵为单元和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基本模式,总结了农牧交错带系统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途径,同步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供国内其他生态脆弱与贫困地区借鉴。本文还总结了近20年攻关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主要经验,并展望了农牧交错带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博华
互联网时代,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呈交叉混合态势且普遍高发。逃税犯罪中形成的违法收入,经过网络金融形成的新型金融业态可以达到隐瞒来源、逃避监管与规避税收的目的,并引发包括洗钱犯罪在内的网络金融犯罪。本文通过对数据、制度和系统等主要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整合技术要素,构建了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分类场景治理应用模式,最终建立了涵盖识别与预防、监测与预警以及响应与决策在内的犯罪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多中心 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城市作为现代人普遍生活、工作的场所,对其研究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城市的空间构造,是城市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章从人口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作为特大城市北京的地域构造,以及北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认为,形式上的“市”和实质城市的区分、城市的“工作地人口”和“居住地人口”的区分、“昼夜人口比”、城市地域的“功能区”与“居住区”的划分等基本概念与方法,在城市地域构造研究中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城市 地域构造 工作地人口 居住地人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焦新颖 李伟 陶卓霖 喻忠磊 宋金平 张文新
本文应用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05、2009、2013年3期分区县、分行业产值数据,采用结合GIS的偏离份额模型,分析北京市2004-2008年、2008-2012年和2004-2012年3个时段中心城与新城间产业空间演化情况,并预测2012-2020年产业空间演化趋势。研究发现:1北京工业向新城扩散明显,尤其是向顺义、通州、亦庄和房山,呈弧形向东向南扩展;2商业、生产性服务业虽出现向城市发展新区新城转移趋势,但在中心城区集聚状况没有明显改变,在市域内呈圈层式分布,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呈轴向扩展;3房地产业扩散明显,朝阳、通州、大兴发展突出,总体呈环状扩展;3公共服务业向新城扩展显著,但高质量的教育、卫生、文化资源仍集聚于中心城区。从总体上看,北京产业空间演化以工业外溢为主,房地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也有显著扩散,但生产性服务业和商业扩散并不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东春 汪元元
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大城市雨水利用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雨水利用现状、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建设开发、制定技术标准、经济激励政策、运营监管和宣传教育五方面提出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雨水利用 政策 北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琪延 侯鹏
居民的环境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状况,而环境行为意愿又直接指导着环境行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关数据,在对居民环境行为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非参数统计分析研究了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群体之间环境行为意愿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属性特征居民的环境行为意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环境意识、奥运、环境知识、环境状况以及传统道德对市民环境行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环境行为意愿均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总效应发现,对环境行为意愿影响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环境态度、环境知识、奥运影响、环境状况和环境道德。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应该在发展绿色产业、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