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7)
2023(5902)
2022(4805)
2021(4612)
2020(3479)
2019(8176)
2018(7915)
2017(14804)
2016(8414)
2015(9559)
2014(9519)
2013(9435)
2012(8634)
2011(7627)
2010(8137)
2009(7732)
2008(7990)
2007(7455)
2006(7027)
2005(6528)
作者
(23984)
(19953)
(19458)
(18964)
(12684)
(9179)
(9035)
(7724)
(7492)
(7276)
(6799)
(6716)
(6280)
(6242)
(6078)
(6048)
(5920)
(5845)
(5837)
(5615)
(4849)
(4815)
(4753)
(4639)
(4461)
(4402)
(4321)
(4236)
(3968)
(3882)
学科
管理(34450)
(30284)
经济(30243)
(25330)
(22031)
企业(22031)
中国(13017)
(11363)
地方(9623)
(9288)
(8652)
方法(8236)
业经(8122)
(7782)
财务(7746)
财务管理(7720)
企业财务(7263)
(6786)
城市(6552)
(6410)
银行(6409)
环境(6326)
农业(6202)
理论(6038)
(6007)
数学(5945)
(5925)
(5817)
数学方法(5794)
(5349)
机构
学院(115605)
大学(113792)
管理(44916)
(42166)
经济(40627)
研究(38975)
理学(34979)
理学院(34444)
中国(34275)
管理学(33956)
管理学院(33692)
(29736)
(24035)
科学(23838)
(20176)
北京(20111)
(19830)
中心(19065)
研究所(17130)
财经(16872)
(16618)
(16429)
师范(16346)
(15639)
(15053)
业大(14974)
(14746)
(14458)
师范大学(12996)
财经大学(12218)
基金
项目(67913)
科学(52681)
研究(52244)
基金(46674)
(39516)
国家(39118)
科学基金(33879)
社会(31873)
社会科(30061)
社会科学(30047)
(26344)
基金项目(24949)
教育(23145)
(22619)
编号(22390)
自然(21074)
自然科(20425)
自然科学(20422)
自然科学基金(19989)
成果(18949)
资助(18405)
课题(16507)
(15246)
重点(15033)
(13848)
(13622)
(13325)
(13190)
项目编号(13157)
(12722)
期刊
(60307)
经济(60307)
研究(39416)
中国(28648)
(21205)
管理(20142)
科学(15049)
(14942)
教育(14521)
学报(14448)
(14176)
金融(14176)
大学(11569)
技术(10483)
学学(10450)
业经(10078)
农业(9521)
问题(9306)
财经(8305)
(8092)
城市(7883)
现代(7315)
(7298)
经济研究(7272)
会计(7076)
图书(6692)
资源(6641)
财会(6245)
(5915)
(5778)
共检索到199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屹  温亚利  李小勇  刘薇  
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指出北京城市湿地数量持续减少、质量持续下降;并从法律基础、保护管理主体、保护管理措施等方面分析了现行的保护管理格局。在总结了城市湿地立法工作滞后、管理机构能力不足、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和公众参与机制缺位等问题之后,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能力建设、完善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建立等角度提出了加强北京城市湿地保护管理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昊一  
保护湿地资源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居民是保护的主体,其生产及生活方式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北京农村和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卡方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农村和城市两组居民对湿地基本常识、保护中存在问题、保护湿地以及学习湿地知识的认知度。结果发现:虽然两组居民对大部分湿地基本常识认知具有显著性差异(P0.1),但农村居民缺乏湿地污染影响因素的知识;两组居民在对保护湿地各项的认知中,大部分选项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特别是仅有14%的居民知道《北京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制订的总体规划人口规模指标都被提前突破。制订符合实际的人口规模指标要依据北京发展的特殊规律。北京发展的特殊性是首都地位带来的超强集聚力。可以从天时、地利和人口三方面分析北京的超强集聚力。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的根本途径是遵循北京的发展规律,尽可能地控制和分散城市的功能和项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义飞  
分析了北京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后,把住房这样一件大事过多地依赖于市场方式解决,建房完全依赖开发商,开发商从竞争走向垄断,开始老百姓还得点实惠,后来房价飞涨,政府稳定房价政策难以落实,利益相关者从中获利,有房者沾沾自喜,无房者望房兴叹,买房无望。解决问题的措施应是多元供给住房,出台政策鼓励大单位自建房,打破开发商独家垄断。同时,再辅以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加大炒房成本,规范开发商行为等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军  
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界定了物业管理权是物业产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列举了物业产权与管理权相背离所产生的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指出了科学构建北京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正在制定中的北京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许月卿  安萍莉  管玉婷  
虽然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耕地保护仍然无法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动态平衡。尤其在类似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仅仅倡导一般意义上的耕地保护已无法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必须重新审视城市居民需要导向下的耕地功能,并把保护耕地提升到保护耕地多元化功能的高度,是大城市耕地保护可能出路。耕地功能即耕地满足人的多种需要的功用。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和层次渐进特征,在人的需要的不同发展阶段,耕地的主次功能各异,且前者的发展与后者的演替具有协同性。对北京而言,城市居民需要阶段性与耕地功能的演替相对应。文章以恩格尔系数和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北京城市居民水平和需要发展阶段分别进行界定和验证,以此为基础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吉喜  宋婷  张彪  韩永伟  高馨婷  冯朝阳  
清晰揭示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与景观结构特征对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对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城市绿地降温增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是定量解析绿地群落结构与降温增湿功能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北京市24个典型绿地群落夏季降温增湿效果的实测,重点解析了绿地郁闭度和绿量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绿地结构优化配置的最优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绿地夏季日均降温幅度0.2~2.0℃,日均增湿幅度0.20%~8.26%;不同群落结构绿地降温效果上,乔灌草型>乔草或乔木型>灌草型>草地型;在绿地增湿效果上,乔木型>乔灌草>乔草型>灌草型>草地型;郁闭度和绿量对绿地降温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轩  金桂香  吴鞠  孙鹏  刘畅  徐程扬  
城市化进程加快引发了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城市森林的温湿效应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是居民夏季户外活动舒适及健康的保障。以北京城市公园内17处片状林为研究对象,以林分面积和林内到林缘的距离(林内不同深度,L)作为林分规模的参数、以叶面积指数(LAI)作为表征林分结构的参数,对城市森林面积、L、LAI等参数与城市森林降温、增湿程度及温湿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规模和林分结构对城市森林的温湿效应有显著影响:1)城市森林温湿效应随林分面积增大而增高,61.67%的相对降温程度(d T)、69.44%的相对增湿程度(dRH)、55.63%的相对温湿指数(d THI)变化是由城市森林面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永琪  何永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雨水管网系统很难支撑因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下垫面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城市内涝。本文分析了造成北京中心城内涝的原因,阐述了政府在加大力度建设雨水管道和雨水排除设施的同时,需将重点放到雨水源头控制、利用和建设城市蓄滞洪区建设上来。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雨水排除与利用的系统建设,才能使雨水在源头得以控制、在雨水管道中正常排放、在尾闾进行蓄滞,真正起到提高城市排涝标准,确保城市防洪和雨水综合利用的目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午禄  
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依然是我国当前人口问题中的核心所在,而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更是突出焦点。北京市的人口增长问题,形势也十分严峻,从人口普查资料反映出的信息是:人口总量逐年增加,人口增长率高居全国各省市的前列,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明  
北京温带大陆性气候所造成的夏季炎热潮湿和冬季寒冷干燥的环境是丰富北京园林树种的限制因子.夏天开花乔木和冬季常绿阔叶树种少是一个不易改变的客观现实,但是可以通过引进彩叶树种,以叶代花,创造小气候环境,以及采用园艺技术等方法来增加树种,丰富北京冬夏园林景观的色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远  
提升北京的城市服务管理水平,是发挥首都功能作用、再创首都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当前,北京的发展面临交通、人口、环境等特大城市的共性问题,同时存在城市运行压力逐渐增大、管理机制落后、管理成本较高和信息化程度不足等个性问题。鉴于此,目前应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效率、多元治理、服务管理并重、智能优先等原则,在网格化管理、大部制改革、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和市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方面,以通州副中心建设、治理交通拥堵、人口管理和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为重点领域,推进首都的服务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熹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