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8)
- 2023(14732)
- 2022(12475)
- 2021(11346)
- 2020(9369)
- 2019(21805)
- 2018(21561)
- 2017(40652)
- 2016(22284)
- 2015(25225)
- 2014(25884)
- 2013(25771)
- 2012(24770)
- 2011(22755)
- 2010(23569)
- 2009(21812)
- 2008(21978)
- 2007(20404)
- 2006(18344)
- 2005(16871)
- 学科
- 济(114733)
- 经济(114635)
- 管理(60089)
- 业(54999)
- 企(42207)
- 企业(42207)
- 方法(39029)
- 中国(33915)
- 数学(33806)
- 数学方法(33530)
- 地方(31898)
- 农(28601)
- 财(24326)
- 业经(23071)
- 学(21553)
- 农业(19485)
- 制(19140)
- 地方经济(17552)
- 贸(17319)
- 贸易(17303)
- 融(16966)
- 金融(16964)
- 银(16817)
- 银行(16777)
- 易(16540)
- 行(16154)
- 环境(16132)
- 发(15860)
- 理论(15451)
- 和(15236)
- 机构
- 学院(329365)
- 大学(327611)
- 济(142292)
- 经济(138950)
- 研究(121739)
- 管理(116974)
- 理学(97162)
- 理学院(95874)
- 管理学(94223)
- 管理学院(93583)
- 中国(92982)
- 京(74168)
- 科学(72887)
- 财(65854)
- 所(63566)
- 农(56998)
- 研究所(56674)
- 中心(55157)
- 江(54217)
- 财经(50283)
- 北京(48503)
- 业大(46891)
- 范(45751)
- 师范(45323)
- 经(45243)
- 农业(44350)
- 经济学(44222)
- 院(43541)
- 州(43409)
- 经济学院(39501)
- 基金
- 项目(201339)
- 科学(155744)
- 研究(150219)
- 基金(140702)
- 家(122072)
- 国家(120932)
- 科学基金(101693)
- 社会(93670)
- 社会科(88628)
- 社会科学(88599)
- 省(80153)
- 基金项目(73992)
- 教育(68968)
- 划(67196)
- 自然(62739)
- 编号(62450)
- 自然科(61163)
- 自然科学(61140)
- 自然科学基金(59984)
- 资助(57995)
- 成果(52235)
- 发(49381)
- 重点(46088)
- 课题(45401)
- 部(43753)
- 创(40756)
- 发展(39960)
- 展(39319)
- 创新(38219)
- 国家社会(38030)
- 期刊
- 济(176992)
- 经济(176992)
- 研究(108503)
- 中国(77362)
- 农(52990)
- 财(52703)
- 学报(49689)
- 科学(45123)
- 管理(44424)
- 教育(42123)
- 大学(37250)
- 农业(35489)
- 融(34768)
- 金融(34768)
- 学学(34415)
- 技术(31748)
- 经济研究(28005)
- 业经(27353)
- 财经(25704)
- 问题(24166)
- 经(22364)
- 业(19216)
- 贸(18288)
- 技术经济(18183)
- 图书(17891)
- 国际(16479)
- 世界(16053)
- 统计(15855)
- 商业(15654)
- 现代(15547)
共检索到536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卉彤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侯键菲 雷凯
针对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对经济发展概念内涵的理解,构建了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两者间基于系统演化思想的评价模型,引用北京市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定性和定量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为北京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敏 陈辉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熵值法、灰色评价和集对分析构成的方法集对全国31个省市的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Kendall-W协和系数法对各评价结果进行事前一致性检验,在保证各方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运用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Borda组合评价模型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对方法集中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最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组合评价方法的事后检验,选出最优的组合评价方法,得到全国31个省市的最终排名并对此进行了聚类分析。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可持续发展 组合评价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晓楠 孔凡文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协调理论与灰色理论分别对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呈上升趋势,且区域间差距减小,但协调性提升较慢,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促进指标个数少于抑制指标个数,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协调性。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质量 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晓楠 孔凡文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协调理论与灰色理论分别对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协调性呈上升趋势,且区域间差距减小,但协调性提升较慢,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促进指标个数少于抑制指标个数,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协调性。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质量 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君楠 郑少锋
农业基础设施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内在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是局限于农业基础设施及机构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关于两者之间内在的变化机理关系研究不是很多。采用1980-200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更为合理的处理,运用协整理论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GDP之间的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DP短期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但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协整关系 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翔宇 卢新海 刘进进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0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方法:多期双重差分方法、三重差分方法与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批次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和第二批试点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影响更为显著。(3)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主要呈负向调节效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负向影响最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次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最末。(4)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具有“由边际效益递增到边际效益递减”的单门槛非线性特征。研究结论:促进具有技术嵌入和环境赋能作用的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水平提升和效益转化还有待重视和加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蔡洁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1.投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增长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性资源来应对市场需求的模式实现的。政府资金和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占投资总额的80%以上,直接投资比例不到20%。许多地方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辉 孟祥菁 叶波
对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微观方面,基础设施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成本以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而提高生产效率;宏观方面,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影响企业选址,促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化而提高整个城市生产效率。已有对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结论并不一致,可能原因为:其他相关政策配备的状况、区域发展积累的水平和投资阶段的不同。因此,基础设施投资需要与区域工业发展、市场效率等相协调才能实现区域发展。通过对京九铁路投资对沿线地区发展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这一假设,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力超 孙浦阳
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诸多因素中,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首先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研究思路,探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构建,力图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其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从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综合得分发现,全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各个地区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之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等方法反映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发现其内在规律,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和现实性,研究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优于西部落后地区,这种基础设施水平的差异最终影响到地区城市化...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城市化 发展指数 主成分 面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萍
论文首先阐述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然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受限于城市基础设施等;最后提出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重视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正常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强规划避免重复性建设等。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 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童健 武康平
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进程与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迁的理论模型,并采用1998~2013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经济增长水平较低时,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激励效应更强,但对自主创新演变影响较弱;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时,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和自主创新激励效应均强于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因此,政府在制定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迁政策时需同时兼顾自主创新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根据两类基础设施投资边际效应的相对大小恰当地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迁,以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江 李郸
本文基于1994~2009年广东省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产出弹性为0.347,且珠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要高于非珠三角地区。同时,通过对东、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差异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是有效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玺 张勇
相同的投资水平对资本形成效果、基础设施存量、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差异很大,因此采用投资率作为变量来考察投资对增长关系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基础设施存量的变化不仅是投资水平的重要反映,也可以弥补单纯用投资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所带来的偏差,因而采用处理后的基础设施数量指数的变化来考察投资的效果以及投资对增长的关系是一个新角度。对于中国而言,高投资率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但是现在这种情况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关键词:
制度 基础设施指数 资本存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许舒婷
交通运输网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界密切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整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无论研究结果是否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均提及交通基础设施会影响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除了外界的影响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二者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两者作用相互影响。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 可达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