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3)
- 2023(4578)
- 2022(3818)
- 2021(3473)
- 2020(2850)
- 2019(6520)
- 2018(6498)
- 2017(11654)
- 2016(6697)
- 2015(7421)
- 2014(7658)
- 2013(7132)
- 2012(6637)
- 2011(6025)
- 2010(6339)
- 2009(5688)
- 2008(5543)
- 2007(4875)
- 2006(4400)
- 2005(3866)
- 学科
- 济(24461)
- 经济(24421)
- 管理(16757)
- 中国(11524)
- 业(10970)
- 地方(8927)
- 企(8072)
- 企业(8072)
- 学(6577)
- 城市(6410)
- 制(6149)
- 方法(6090)
- 农(5969)
- 体(5436)
- 理论(5229)
- 财(5111)
- 数学(5080)
- 数学方法(4968)
- 城市经济(4578)
- 环境(4491)
- 业经(4227)
- 教育(3988)
- 地方经济(3897)
- 发(3893)
- 银(3767)
- 银行(3751)
- 融(3734)
- 金融(3727)
- 农业(3689)
- 行(3650)
- 机构
- 大学(89766)
- 学院(89608)
- 研究(35993)
- 济(31436)
- 管理(30350)
- 经济(30292)
- 中国(25846)
- 理学(25113)
- 京(24778)
- 理学院(24617)
- 管理学(24029)
- 管理学院(23849)
- 科学(23383)
- 所(18431)
- 农(17379)
- 研究所(16758)
- 北京(16283)
- 中心(15867)
- 业大(15178)
- 财(14727)
- 江(14471)
- 院(14050)
- 范(14033)
- 师范(13854)
- 农业(13815)
- 技术(11586)
- 州(11421)
- 师范大学(11297)
- 省(11059)
- 财经(11049)
- 基金
- 项目(61812)
- 科学(47896)
- 研究(44056)
- 基金(43069)
- 家(38506)
- 国家(38195)
- 科学基金(32267)
- 社会(26910)
- 社会科(25352)
- 社会科学(25348)
- 省(23804)
- 基金项目(23021)
- 划(21788)
- 自然(21112)
- 自然科(20614)
- 自然科学(20607)
- 自然科学基金(20173)
- 教育(19867)
- 编号(17940)
- 资助(16940)
- 成果(14949)
- 重点(14003)
- 课题(13940)
- 发(13813)
- 部(12385)
- 计划(12181)
- 创(12055)
- 创新(11342)
- 体(11320)
- 科研(11256)
共检索到142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芳 刘健 陈旭来
基于功能和认知的视角,从政府规划文本和媒体报道两个方面,对北京城市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做了对比分析,发现政府"自上而下"的设计定位和媒体"自下而上"的公众认知对这两条轴线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关注度不同;定位不同;发展规划不同。最后,针对北京城市轴线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芳 吴茜 郁秀峰
城市轴线既是城市结构和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包含了最为重要的城市遗产。作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其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构建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城市空间格局。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网格选取、专家打分等方法,从居民和专家的认知视角,对北京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的空间范围、代表性建筑、历史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北京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的异同。针对北京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的不同,提出了具有侧重性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关键词:
北京 城市轴线 认知对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去川
自从当年否定了梁陈方案.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一直处在发展与保护的两难矛盾中.与之相伴的城市色彩也随之注定要形成今天混乱无序的局面。本文通过对北京城市色彩现状的反思及其发展其趋向的分析、定位、提出有限定的使用“城市主色调”和以区域功能、性质进行色彩规划之理念.对如何建立一套既符合北京历史文化特性,又能兼顾其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科学可行的城市色彩规划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城市色彩 两难矛盾 主色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成亮
城市轴线是城市规划中一种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在古今中外的城市规划中都能找到城市轴线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城市轴线的基本概况与特征的分析,并以北京和巴黎两座典型的城市为案例,分析了城市轴线在中外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城市轴线 城市规划 北京 巴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洪铭
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布局,就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演化在地域空间上留刻的有形足迹。今天,人们看到的以二环路为痕迹的"凸"字形北京旧城,就是明代祖先的创世杰作——明北京城。明北京城在世界享有盛名,其中最精彩的是它拥有一条贯穿全城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全城建设均以轴线为核心,对称有序展开,中轴线是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的传世之宝。现代北京人,用他们的聪明智惠,创造新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描绘新生灿烂的北京城,"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新区"、"分散集团式"、"绿化隔离带"、"两轴两带多中心"、"中轴线与长安街东西轴线十字交叉骨架"等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理念、布局模式,把新北京推向一个更加广阔、更加丰富多彩的地域空间。城市的地...
关键词:
北京城 南北中轴线 空间布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敬淦
一月份,北京市公布了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的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则》。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适应北京不断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结构与布局、旧城改造、名城保护,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原则等方面,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张敬淦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衔接、继承和创新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文章还就贯彻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就疏解市区、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过渡、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刊认为,该文论述的问题和观点,对贯彻落实好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动北京城市发展向着既定目标迈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北京 总体规划 衔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霍婷婷 王茂军
基于对北京市居民空间认知的3500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了ARCGIS的空间插值和Geoda095i软件的空间自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北京市居民的认知空间结构。研究得到四点结论:①认知地点的类型并不是影响认知率的因素。②居民对北京市的空间认知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形格局,在西北—东南方向隆起动物园和北京火车站两个认知高峰,鞍部为低认知率的东方新天地和sogo崇光百货。③居民认知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尺度依赖性。地名认知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为高—高、低—低集聚的趋同性,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表现为高-低集聚的趋异性,两者的转换尺度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半径6km左右。④北京城市的认知空间可细分为北海公园、中友百货、动物园和城乡贸易中心四个次级认知区域,次级认知区域为同质的高认知区,内部包含多个认知高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敬淦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思路的探索──参与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几点体会张敬淦自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并作了重要批复以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北京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首都建设的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茂军 苏海威 霍婷婷
通过BR方法和标准方差椭圆的方法,解析了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认知扭曲,着重讨论了系统扭曲和系统扭曲的特点。分析发现:①北京城市空间认知的绝对扭曲结构表现为顺时针向心集聚,呈现出磁石效应,城市中心区明显小于城市郊区的差异可以用报酬假说中的城市中心吸引力较高解释。其中,绘图提示中的天安门发挥着组织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的核心效能。②北京城市空间的系统扭曲较小,规则的环状路网发挥着城市居民空间认知基准线的作用,导致了高相似拓扑结构,小方向偏转的扭曲效果,折射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鲜明特色。③具体到北京城市内各地点,位置认知差异性显著。集中性方面,郊区小于中心城区,远离环路地点小于环路及其附近地点;主导方向方面,郊区较中心城区明显,提示环路较非环路地点明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超
新时代城市规划正在从工程建设转向空间治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公私利益博弈和空间事务集中的糅合体,是聚焦规划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领域。通过回溯城市治理的“空间性”及公共空间对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核心意义,阐明公共空间已成为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空间治理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规划手段之间的关联机理,从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治理化转型的四方面要点。最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在地实践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以期发现改良以往技术弊端和盲点的可能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唐志伟
浅论首都“分散集团式”布局与市区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后的思考唐志伟历时三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并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可以说总体规划对今后首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微石 郭旦怀 逯燕玲 王德强 朱映秋 张宝秀
以北京旧城中轴文化遗产为例,利用2012、2015年的相关微博、报刊新闻、学术文献数据,通过提取关键词,抽取词频、tf-idf权重、互信息、后验概率等特征,从群体、时间、空间多个维度分析文化遗产的认知。在人群维度上,通过具有特征性人群的传媒信息,发现不同人群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存在异同:对于中轴文化遗产核心单元故宫、天安门、天坛的认知相对一致,而对于钟楼鼓楼、太庙、地安门的认识,官方偏向于行政管理,学者偏向于历史价值,大众则偏向于生活化。在时间维度上,提取文化遗产关注程度和认知变化。如相对于2015年,大众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微石 郭旦怀 逯燕玲 王德强 朱映秋 张宝秀
以北京旧城中轴文化遗产为例,利用2012、2015年的相关微博、报刊新闻、学术文献数据,通过提取关键词,抽取词频、tf-idf权重、互信息、后验概率等特征,从群体、时间、空间多个维度分析文化遗产的认知。在人群维度上,通过具有特征性人群的传媒信息,发现不同人群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存在异同:对于中轴文化遗产核心单元故宫、天安门、天坛的认知相对一致,而对于钟楼鼓楼、太庙、地安门的认识,官方偏向于行政管理,学者偏向于历史价值,大众则偏向于生活化。在时间维度上,提取文化遗产关注程度和认知变化。如相对于2015年,大众对故宫、天安门的关注程度相对提高,对太庙的历史价值认识更为丰富。大众相对于官方和学者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更容易发生变化,且对热点事件敏感。在空间维度上,挖掘文化遗产单元之间的认知转移和关联模式,一方面,空间上相连的天安门—正阳门—正阳门大街具有较高的双向认知;另一方面,中轴文化遗产中,故宫、天安门、天坛的后验概率较高,表现出跨空间的认知汇聚模式。基于大数据的认知分析方法,是问卷调查、文献调研、访谈分析等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方式,能够降低数据收集者的主观影响,增加分析维度和效率,有助于发现隐含的知识和模式。本文结论可为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梅
城市化是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聚集又会对城市的承载力造成巨大压力以及"城市病"的集中爆发。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是北京"城市病"突发的根源所在,如何实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首都城市发展的内在肌理出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切实构建能适应后工业时代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
关键词:
特大城市 综合治理 体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熹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关键词:
近代 北京市 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