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2)
- 2023(16277)
- 2022(13747)
- 2021(12523)
- 2020(10318)
- 2019(23544)
- 2018(23244)
- 2017(44016)
- 2016(23677)
- 2015(26524)
- 2014(26242)
- 2013(25637)
- 2012(23839)
- 2011(21384)
- 2010(21580)
- 2009(19486)
- 2008(19218)
- 2007(16981)
- 2006(14825)
- 2005(13347)
- 学科
- 济(101413)
- 经济(101282)
- 管理(71615)
- 业(63882)
- 企(51428)
- 企业(51428)
- 方法(38505)
- 数学(33728)
- 数学方法(33281)
- 中国(33011)
- 农(27907)
- 地方(27486)
- 财(26322)
- 业经(23672)
- 制(21956)
- 农业(18759)
- 银(16979)
- 银行(16958)
- 环境(16798)
- 融(16698)
- 金融(16695)
- 学(16650)
- 贸(16464)
- 贸易(16447)
- 行(16310)
- 易(15847)
- 务(15655)
- 财务(15588)
- 财务管理(15547)
- 技术(15314)
- 机构
- 学院(325316)
- 大学(324139)
- 济(134800)
- 经济(131823)
- 管理(124558)
- 研究(111047)
- 理学(105799)
- 理学院(104566)
- 管理学(102712)
- 管理学院(102077)
- 中国(85229)
- 京(71576)
- 财(65432)
- 科学(65048)
- 所(53786)
- 中心(52454)
- 江(50647)
- 农(50466)
- 财经(50332)
- 研究所(47967)
- 业大(45894)
- 经(45605)
- 北京(45488)
- 范(43612)
- 师范(43191)
- 经济学(41432)
- 院(41390)
- 州(40211)
- 农业(38919)
- 财经大学(37233)
- 基金
- 项目(218141)
- 科学(173159)
- 研究(162856)
- 基金(157683)
- 家(136047)
- 国家(134877)
- 科学基金(117452)
- 社会(105123)
- 社会科(99726)
- 社会科学(99707)
- 省(85759)
- 基金项目(83214)
- 教育(75457)
- 自然(73943)
- 自然科(72250)
- 自然科学(72236)
- 划(71977)
- 自然科学基金(70889)
- 编号(65884)
- 资助(63455)
- 成果(53339)
- 发(50923)
- 重点(49309)
- 部(48241)
- 课题(46649)
- 创(45789)
- 制(44260)
- 国家社会(43756)
- 创新(42931)
- 教育部(41949)
- 期刊
- 济(155088)
- 经济(155088)
- 研究(100793)
- 中国(73900)
- 财(51718)
- 管理(48966)
- 农(47200)
- 学报(46406)
- 科学(43881)
- 教育(40176)
- 大学(37289)
- 学学(34487)
- 融(32924)
- 金融(32924)
- 农业(32207)
- 技术(31494)
- 业经(26284)
- 财经(25092)
- 经济研究(24007)
- 经(21589)
- 问题(21443)
- 业(16774)
- 图书(16592)
- 技术经济(15282)
- 理论(14918)
- 现代(14882)
- 发(14751)
- 贸(14693)
- 版(14615)
- 统计(14560)
共检索到506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永玲 陈兴涛
北京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建设在完成重塑空间格局的同时,还承担着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责任。论文采用合成控制法,使用2002—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5个维度识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对迁入地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副中心建设提升了通州区的产出效率、促进了节能减排,但降低了医疗服务供给水平;对产业结构提升、利用外资、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没有显著影响。这种异质性结果表明,从不同维度观察高质量发展比单纯评估经济总量更全面。针对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变化特点,可采取以下针对性的措施:(1)将基础设施、人口迁移、产业规划和公共服务进行匹配,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2)尽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为副中心产业升级提供支持;(3)充分发挥副中心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为其他地区对外开放树立标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多中心 空间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飞 王玉海 刘学敏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我国首都可持续发展的产物。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及其效应,有利于特大城市在优化城市发展模式中积累经验,对将通州建成副中心示范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北京市2012~2016年各区的人口与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空间相关性指数和分形理论等方法探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效应,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承接非首都功能方面初见成效,人口集聚的经济导向性明显,但人口集中度与经济集中度的变化存在差异。(2)通州区构建了"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保障了人口和经济的稳步集聚,但南北差异较大,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3)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与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翼",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一核、双城、两翼、三轴、四区、多节点"新的空间格局,加强了京津对河北省各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从管理机制、内在要素间的关联性方面提出了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成荣 韩凝春 康健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通州在首都经济、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本文基于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位,对通州发展北京新兴CBD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以及通州新兴C B D的定位与特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北京城市副中心 通州 CBD定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雯 原志听
基于2005—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因数据缺失,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回归控制法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政策效应,评估其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推动产业结构变迁和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然而,其并未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数量的全面攀升。究其原因,在于该战略对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不同,相应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为定量分析和评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政策效应提供了一定参考,并对化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从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获悉,为实施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2019年完成"新增绿化面积3.7万亩,改造提升3.3万亩"的目标。据了解.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已制定相关绿化落实方案.将推动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和城市副中心外围"两带、两楔"环状绿色生态绿带建设,全面启动城市绿心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北京市 城市绿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满军
本论文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融资需求分析,初步估算未来城市副中心建设投资1万亿以上,"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投资1000亿以上。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区域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建设路径以及融资模式,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供借鉴经验。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综合开发分析入手,结合北投集团特点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提供可行的投融资路径,并提出未来副中心区域综合开发发展建议,从而为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品质,落实各项规划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区域开发 投融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洌瑄 王崑声
基于历史因素与现实社会经济背景,北京城市副中心系统表现为发展动力上的外力驱动型特征、组织秩序上的政府主导型特征、优化约束上的质量先导型特征。为更好地发展城市副中心,应通过外力驱动及政策支持等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优化完善主导功能系统;利用区位优势错位发展,承接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建立正反馈循环动力机制;推动体制改革,善用智慧手段,促进社会协同,形成集中统一与多主体、多机制有序共存的治理生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日辉 陈思懿 王涛
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当前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的有效手段,而既有研究对城市副中心韧性城市建设的探讨相对有限。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当前实际,将数字技术与韧性城市建设进行融合,并从社会韧性、环境韧性、组织韧性和经济韧性四个维度,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系统分析了四个维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讨论数字平台对韧性城市各个维度的优化和嵌入路径,以期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和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平台 韧性城市 副中心城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茹 张静 王宏伟
本文提出基于就业人员学历与学科背景的科技人才资本估算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科技人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并由此揭示科技人才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中国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但仍面临在人力资本中占比偏低以及区域非均衡配置等问题。科技人才是人力资本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前沿技术追赶速度来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最主要的发力者,特别是在赶超技术前沿中作用尤为关键。同时,中国科技人才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总体较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仍有待释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启才
本文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合成控制法,实证研究了自贸试验区政策试点对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态影响。估计结果显示,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吸引外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政策效应随自贸试验区的平稳运营逐步上升。在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到201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期间,与没有自贸试验区政策相比较,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累积增加2847.9亿元,平均每年的溢出额为949.3亿元,年均溢出率约为20.9%;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累积增加1282.2亿元,平均每年的溢出额为427.4亿元,年均溢出率约为107.5%。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政策对FDI的促进作用在统计上是显著的。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土地税收等优惠举措,东道国的外资服务水平和企业营商环境对外资更具有吸收力,这对中国其他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越 何迪燊 李思莹 李晶莹
本文通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从产业转移、就业与人口、交通等3个方面分别评估了城市副中心建设对于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贡献度。在产业转移方面,城市副中心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在科技创新产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这对产业转移起到强有力的吸引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城市副中心在产业转移上的一大关键动力。在就业与人口方面,城市副中心作为人口和城市功能转移的重要区域,承接了一部分经济功能,但未能达到良好效果。在交通方面,主要从交通需求方面分析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亲临北京城市副中心,对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城市副中心整体发生了深刻变化,持续保持生机勃发的良好势头。一、城市战略定位发生重大历史性跨越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定位实现了从区县到京津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历史性跨越。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一起,成为首都北京新的"两翼",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控制性详细规划 综合整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秀丽 崔嫚嫚
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内外双重路径视角实证检验了绿色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内部路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竞争力、利益相关者支持和绿色形象均在绿色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绿色创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外部路径检验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均正向调节了绿色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实质性绿色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国有、大规模、重污染行业和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治理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规划模式与方法探索——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尺度重组视角下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布局优化思路研究
风险社会视域下北京城市副中心治理优化策略探讨
居家养老模式下城市基层医疗设施配置研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促进居民节水的水价水平及其测算研究——以北京城市供水为例
奥运会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法迎来三大利好——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
合成控制法中的安慰剂检验改进研究——基于准标准化转换的统计推断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绩效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检验
环境规制是否改善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