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2)
2023(10436)
2022(8303)
2021(7282)
2020(5633)
2019(12878)
2018(12218)
2017(23015)
2016(11988)
2015(13353)
2014(13139)
2013(13126)
2012(12545)
2011(11518)
2010(12027)
2009(11391)
2008(10139)
2007(8984)
2006(8368)
2005(8033)
作者
(34345)
(28352)
(28227)
(26447)
(17950)
(13355)
(12829)
(10951)
(10884)
(10258)
(9722)
(9550)
(8991)
(8904)
(8826)
(8694)
(8245)
(8184)
(8145)
(8087)
(7275)
(6835)
(6767)
(6487)
(6480)
(6350)
(6334)
(6200)
(5788)
(5654)
学科
(55855)
经济(55804)
(35158)
管理(30105)
中国(26864)
(25759)
金融(25759)
(23825)
银行(23816)
(23811)
企业(23811)
(23290)
地方(22844)
(19967)
业经(17000)
农业(14303)
(14208)
(13561)
方法(13010)
(11865)
中国金融(11097)
数学(11094)
地方经济(11041)
数学方法(11027)
(10534)
贸易(10517)
(10108)
发展(9271)
(9247)
产业(9215)
机构
学院(166930)
大学(162880)
(72876)
经济(71098)
研究(62561)
管理(60081)
中国(54922)
理学(49383)
理学院(48743)
管理学(48109)
管理学院(47778)
(38781)
科学(35221)
(34229)
(31211)
中心(30436)
研究所(27727)
(27521)
(26819)
北京(25904)
财经(25547)
(23858)
师范(23653)
(23035)
(22937)
经济学(22762)
(22602)
业大(21572)
(21270)
农业(20559)
基金
项目(105148)
研究(82936)
科学(82545)
基金(73186)
(62133)
国家(61473)
社会(53915)
科学基金(52725)
社会科(51146)
社会科学(51134)
(42422)
基金项目(38109)
教育(35241)
编号(35030)
(34867)
(30377)
自然(29425)
成果(29148)
自然科(28709)
自然科学(28707)
资助(28673)
自然科学基金(28172)
发展(25408)
(24971)
课题(24905)
重点(23818)
(22718)
国家社会(22294)
(21688)
创新(21127)
期刊
(91817)
经济(91817)
研究(56927)
中国(43408)
(34456)
金融(34456)
(28697)
(24782)
管理(22999)
学报(22154)
科学(21462)
教育(20202)
农业(19026)
大学(17803)
业经(17213)
学学(16259)
经济研究(14789)
技术(14415)
财经(12531)
图书(12411)
问题(11538)
(10906)
书馆(9303)
图书馆(9303)
(9002)
(8874)
商业(8819)
(8662)
论坛(8662)
国际(8515)
共检索到285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嘉秀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出台,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和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北京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要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城市副中心及平原新城(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等城乡结合部区域要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本文重点分析北京城市新规实施以来,城乡区域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趋势和现状,尤其是其功能定位变化过程中金融供给和需求方面发生的新动向,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相关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瀛  
自2009年北京空间发展模型第一阶段顺利完成以来,北京市范围内的地块尺度的空间数据(地块和建筑)和精细化的社会经济数据(居民和企业等)均有了大量的积累;同时,在技术方法层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备了进行微观尺度模型研究的条件。因此本文以北京市空间发展的大量数据为依托,直接面向北京城乡规划实践,对空间发展模型的理论和技术架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多尺度、多维度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型:BUDEM(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该模型由土地开发模块(宏观与微观)、人口空间化与属性合成模块、居住区位选择模块、企业区位选择模块以及基于活动的交通出行模块构成,可以对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德才  唐少清  
随着北京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城乡一体化规划变得更加深入化与实际化。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树木和泥土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繁华发展救济着乡村,使乡村得以稳定发展,而城市却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乡村的喂养。二者总是水乳交融、相互依存。"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的前两年是北京市社会建设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协调了北京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了人居和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呈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华  
本文不仅提出北京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提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实现目标的可能对策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敏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是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金融是推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发挥着杠杆作用和引导支撑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是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由于乡村项目投资风险大、收益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戚本超  周达  
在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于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历程的基础上,对城乡结合部在北京发展中的四个作用作了详细的分析,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艳  
在新农村建设中,北京市同样面临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问题。从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和农村边缘化倾向几方面可以找出北京市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北京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主要包括推进城乡协调的村镇规划建设,开拓北京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空间,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政策等几方面。从长远来讲,未来北京周围的农村地区要扮演为其提供多元化服务功能的角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要利用自然资本创造并体现出多元化价值,包括景观价值、传统文化价值,环境服务价值、保护生物多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培霞  
产业融合不仅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融合从优化升级城乡产业结构、推动城乡空间互联互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不同层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探讨了产业融合的不同模式以及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提出从推进城乡管理体制的联动发展、加强全域统筹建设与促进产业和高级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分别强化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撑、外部环境支撑和要素支撑,加快推动以产业融合为内驱动力的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融合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  卫舒晨  岳国喆  
加快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城市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溢出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是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以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义务教育水平、医疗资源配置为切入点,总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从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提出从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加大资金支持、补充专业人才、健全共享机制等方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玉环   张冬雪   梁雨萩   丁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7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体系并结合熵值法衡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考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仍然稳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各系统层面融合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主要基于环境效应和就业效应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东部和中部板块城乡融合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西部板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相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农民数字劳动素养不高、城乡缺少统一的数据要素安全保障机制、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应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数字乡村和城乡融合的方针政策,提升农业经营者数字素养,加快科技兴农,发挥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作用。同时,进一步补足乡村建设短板,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友  
本文从研究产业融合的基本规律出发,分析了北京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促进北京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北京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灿  于希贤  
分析了奥运会对北京城市影响的历史性意义,指出奥运会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促使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的逻辑转变为现实的动因并深层渗透到北京的城市发展之中,之后从新城市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这一论题从空间的生产、集体消费的场所、人文精神的发现等三个视角出发加以剖析。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熊柴  蔡继明  刘媛  
我国长期陷入"三农"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人地矛盾",即农村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小,从而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进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村户均土地达到规模经营水平。为此,要推进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入市,让土地资源在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城市之间和乡村之间以及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人口与土地的空间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爱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历年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此背景下,城乡关系随着城乡政策的日益推进显著变化,总体呈现出由城乡分割到城乡逐步融合的趋势。城乡经济联系趋于密切,城乡人口、资金往来频繁,但不可回避的是,城乡融合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障碍,亟待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特别是城乡融合区域差异明显。要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需要差异化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城乡融合模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