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9)
- 2023(9843)
- 2022(8245)
- 2021(7513)
- 2020(6004)
- 2019(14109)
- 2018(13761)
- 2017(25667)
- 2016(13817)
- 2015(15486)
- 2014(15379)
- 2013(14937)
- 2012(13945)
- 2011(12865)
- 2010(13404)
- 2009(12092)
- 2008(11628)
- 2007(10316)
- 2006(9361)
- 2005(8565)
- 学科
- 济(67045)
- 经济(66994)
- 业(33122)
- 管理(32619)
- 企(24201)
- 企业(24201)
- 方法(23850)
- 地方(22114)
- 中国(21438)
- 数学(21364)
- 农(21232)
- 数学方法(20856)
- 业经(16453)
- 农业(14686)
- 发(12516)
- 地方经济(11782)
- 学(11683)
- 贸(10949)
- 贸易(10934)
- 财(10572)
- 易(10437)
- 融(10302)
- 金融(10301)
- 环境(10259)
- 银(10069)
- 银行(10055)
- 行(9864)
- 理论(9589)
- 制(9544)
- 发展(9486)
- 机构
- 学院(196556)
- 大学(191394)
- 济(78348)
- 经济(76548)
- 管理(71733)
- 研究(71390)
- 理学(60871)
- 理学院(60025)
- 管理学(58462)
- 管理学院(58115)
- 中国(53734)
- 科学(45374)
- 京(45244)
- 所(36666)
- 农(35213)
- 财(33657)
- 研究所(33177)
- 中心(32244)
- 江(30662)
- 业大(30105)
- 北京(29555)
- 范(28725)
- 师范(28441)
- 农业(27039)
- 院(26051)
- 财经(25767)
- 州(25151)
- 经济学(23223)
- 经(23196)
- 技术(23096)
- 基金
- 项目(130411)
- 科学(102737)
- 研究(94921)
- 基金(91950)
- 家(80474)
- 国家(79795)
- 科学基金(68524)
- 社会(59340)
- 社会科(56284)
- 社会科学(56272)
- 省(53623)
- 基金项目(48348)
- 划(44816)
- 自然(44139)
- 教育(43705)
- 自然科(43156)
- 自然科学(43151)
- 自然科学基金(42289)
- 编号(38871)
- 资助(37727)
- 发(34261)
- 成果(30769)
- 重点(29945)
- 课题(28807)
- 创(27486)
- 发展(27366)
- 展(26915)
- 部(26681)
- 创新(25569)
- 科研(24266)
共检索到306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瀛
自2009年北京空间发展模型第一阶段顺利完成以来,北京市范围内的地块尺度的空间数据(地块和建筑)和精细化的社会经济数据(居民和企业等)均有了大量的积累;同时,在技术方法层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备了进行微观尺度模型研究的条件。因此本文以北京市空间发展的大量数据为依托,直接面向北京城乡规划实践,对空间发展模型的理论和技术架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多尺度、多维度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型:BUDEM(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该模型由土地开发模块(宏观与微观)、人口空间化与属性合成模块、居住区位选择模块、企业区位选择模块以及基于活动的交通出行模块构成,可以对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嘉秀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出台,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和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北京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要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城市副中心及平原新城(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等城乡结合部区域要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本文重点分析北京城市新规实施以来,城乡区域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趋势和现状,尤其是其功能定位变化过程中金融供给和需求方面发生的新动向,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相关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德才 唐少清
随着北京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城乡一体化规划变得更加深入化与实际化。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树木和泥土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繁华发展救济着乡村,使乡村得以稳定发展,而城市却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乡村的喂养。二者总是水乳交融、相互依存。"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的前两年是北京市社会建设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协调了北京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了人居和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呈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 工业化 发展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士正
从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机制的转变和趋势分析出发 ,探讨了进入 2 1世纪后北京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政策思路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北京 发展政策 管治(协治) 分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鹭 王淑芬
北京城城址几经移动,城市位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北京城市的生长与变化也不可避免。建国以来,对现代北京城市的位置定位与选择,进行了多次探讨与激烈论争。在论争中形成的诸多城市定位方案,既是今天城市发展的重要参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的历史局限性。需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北京城市今后位置的迁移与选择进行探讨,从超越城市本身的宏观空间角度对新的城市位置进行思考。从生态屏障的角度来看,北京城市的位置不应当向西北部移动,而应当向东南部移动。同时要严格保护北京城市的西北农田、森林和城市水源地,形成城市与西部山区间的缓冲地带,使北京城市的发展对西北部山区生态屏障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负面扰动。
关键词:
北京 生态屏障 城市 移动方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圆圆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1988—2018年的数据,检验了可能会对城乡居民储蓄造成影响的四个因素,即通货膨胀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反映这四个变量和居民储蓄额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差分解分析了上述变量对城乡居民储蓄的动态影响。经实证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居民储蓄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且生产总值的长期发展对储蓄额增长的累积效应贡献度大;通货膨胀率对储蓄有正向拉动效应,而城乡收入差距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则对居民储蓄的共享程度较小。
关键词:
VAR模型 城乡居民储蓄 协整方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敬淦
分析了北京的自然资源状况,认为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是粗放的,是不可持续的;北京必须选择走"节约型城市"的道路,别无其他选择;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北京 节约型城市 土地 能源 水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春艳 王敬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全球人口数量与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农场尝试在市区进行农业生产,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节约耕地,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多国家都在尝试发展各种模式的城市农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城市农场尤为必要。本文界定了城市农场的内涵与功能,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农场的发展现状,在对北京市发展城市农场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适宜北京的城市农场发展模式和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 城市农场 可行性 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戚本超 周达
在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于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历程的基础上,对城乡结合部在北京发展中的四个作用作了详细的分析,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艳
在新农村建设中,北京市同样面临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问题。从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和农村边缘化倾向几方面可以找出北京市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北京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主要包括推进城乡协调的村镇规划建设,开拓北京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空间,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政策等几方面。从长远来讲,未来北京周围的农村地区要扮演为其提供多元化服务功能的角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要利用自然资本创造并体现出多元化价值,包括景观价值、传统文化价值,环境服务价值、保护生物多样...
关键词:
城乡经济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商成果
文章利用2012年对北京市城乡家庭孩子养育成本的抽样调查数据,分别从家庭的消费行为、教育投入、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养育观念与家庭关系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特大城市家庭的孩子养育模式及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细致的分析。指出:子女养育对家庭的消费结构与选择具有显著影响;父母为孩子付出心血并承受着生活品质的"损失";孩子养育成为家庭代际和亲子关系更加紧密的重要纽带,是父母社会责任的体现;择园、择校、择居成为孩子养育中的标志性行为;父母养育行为表现和观念的某种"趋同"潜在弱化了父母一代既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差异在子代身上的体现,有利于下一代更公平地参与社会,也对社会如何引导家庭理性地抚养、教育孩子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洪铭
改革开放十余年来,首都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有限的地域空间和资源形成尖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单纯囿于北京辖区范围以内来考虑,已经远远不够了,太狭窄了。这就必须跳出北京辖区,从更大的地域空间研究北京的城市发展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国恺
两个阶段新世纪以来,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的变动大致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2010年,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2000~2010年,两种土地变动模式同时展开新世纪初期,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高碑店乡成为典型城乡接合部。高碑店乡土地非农化是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转工"完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高碑店乡从1993年到2002年底10年期间,"转居"、"转工"的农民共有10765人。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者"转工"的确解决了土地非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