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7)
2023(6918)
2022(5558)
2021(5284)
2020(4311)
2019(10326)
2018(10207)
2017(18954)
2016(10168)
2015(11611)
2014(11455)
2013(10830)
2012(9961)
2011(9076)
2010(9616)
2009(8773)
2008(8565)
2007(7572)
2006(6769)
2005(5919)
作者
(30129)
(25239)
(25136)
(23641)
(16133)
(11868)
(11245)
(9650)
(9568)
(9078)
(8800)
(8714)
(8143)
(7898)
(7779)
(7674)
(7423)
(7313)
(7286)
(7138)
(6278)
(6250)
(6156)
(6012)
(5630)
(5571)
(5540)
(5455)
(5041)
(5033)
学科
(45083)
经济(45032)
(25613)
管理(24265)
方法(21108)
(20168)
企业(20168)
数学(19002)
数学方法(18472)
(16178)
中国(11821)
业经(11169)
农业(11014)
(9466)
地方(8909)
(8498)
理论(7893)
(7030)
贸易(7025)
(6883)
(6759)
(6457)
(6129)
金融(6127)
(5860)
(5741)
银行(5725)
技术(5629)
农业经济(5559)
发展(5505)
机构
大学(148757)
学院(147990)
(57061)
管理(56188)
经济(55842)
研究(51038)
理学(48821)
理学院(48161)
管理学(46741)
管理学院(46496)
中国(37155)
(35462)
科学(33059)
(26029)
(25848)
(24731)
研究所(24021)
业大(23362)
北京(22969)
中心(22675)
(21633)
(21520)
师范(21322)
农业(20075)
财经(19849)
(18259)
(18114)
经济学(17381)
师范大学(17375)
(17013)
基金
项目(102551)
科学(80826)
基金(74519)
研究(73458)
(66586)
国家(65645)
科学基金(55668)
社会(46246)
社会科(43722)
社会科学(43705)
(39409)
基金项目(38739)
自然(36608)
自然科(35795)
自然科学(35783)
自然科学基金(35121)
教育(34442)
(34319)
资助(31176)
编号(29541)
成果(24279)
重点(23486)
(22066)
(22014)
(21311)
课题(21083)
创新(19844)
科研(19592)
国家社会(19034)
计划(18964)
期刊
(63807)
经济(63807)
研究(41700)
中国(29837)
(25992)
学报(25612)
科学(24353)
管理(20712)
大学(20039)
教育(18785)
学学(18724)
农业(18264)
(17720)
技术(13957)
业经(11337)
(10424)
金融(10424)
经济研究(9950)
财经(9360)
(9291)
统计(8967)
(8826)
(8069)
(8043)
问题(7990)
业大(7486)
图书(7299)
科技(7291)
决策(7269)
技术经济(7265)
共检索到216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商成果  
文章利用2012年对北京市城乡家庭孩子养育成本的抽样调查数据,分别从家庭的消费行为、教育投入、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养育观念与家庭关系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特大城市家庭的孩子养育模式及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细致的分析。指出:子女养育对家庭的消费结构与选择具有显著影响;父母为孩子付出心血并承受着生活品质的"损失";孩子养育成为家庭代际和亲子关系更加紧密的重要纽带,是父母社会责任的体现;择园、择校、择居成为孩子养育中的标志性行为;父母养育行为表现和观念的某种"趋同"潜在弱化了父母一代既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差异在子代身上的体现,有利于下一代更公平地参与社会,也对社会如何引导家庭理性地抚养、教育孩子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国恺  
两个阶段新世纪以来,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的变动大致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2010年,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2000~2010年,两种土地变动模式同时展开新世纪初期,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高碑店乡成为典型城乡接合部。高碑店乡土地非农化是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转工"完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高碑店乡从1993年到2002年底10年期间,"转居"、"转工"的农民共有10765人。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者"转工"的确解决了土地非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谷军  康琳  陈荣荣  
一定的收入差距会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效率,但过大的差距不仅破坏公平,也会危及社会稳定。本文试图在分析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探求收入差距背后的隐藏因素,以找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瀛  
自2009年北京空间发展模型第一阶段顺利完成以来,北京市范围内的地块尺度的空间数据(地块和建筑)和精细化的社会经济数据(居民和企业等)均有了大量的积累;同时,在技术方法层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备了进行微观尺度模型研究的条件。因此本文以北京市空间发展的大量数据为依托,直接面向北京城乡规划实践,对空间发展模型的理论和技术架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多尺度、多维度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型:BUDEM(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该模型由土地开发模块(宏观与微观)、人口空间化与属性合成模块、居住区位选择模块、企业区位选择模块以及基于活动的交通出行模块构成,可以对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晓路  颜秉秋  季珏  
基于北京市典型社区的问卷调查,运用决策树分析的方法,对城市居民在不同阶段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目前,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转型,北京市老年人的空巢家庭比例超过1/2,城市居民在健康状态下约80%选择独自生活,而独立生活有困难时近1/2的老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②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了解和认可度十分有限,养老机构总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机构床位存在大量缺口。③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巨大的阶段性差异。由健康状态步入需要照护的阶段后,老年人对家庭赡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大约分别提高到原来的2倍、4倍和8倍。基于生命周期的测算,2020年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机构和社区养老的合理比例分别为35%和30%。④当前,需求调控的重点是70岁以下低龄老人,应该引导更多的低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剑超  唐莉  李诗  白瑷峥  
随着节能减排写进国策,北京市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及北京市各种生活能源消费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全面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居民家庭收入与家庭能源消费的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心  鲁黛迪  
依托2008年对北京全境的一次大规模电话调查所获取的数据,首先讨论了北京城市居民迁居距离的数量特征、阶段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接下来讨论了北京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迁居数量特征,最后研究了跨区县人口迁居的空间模式特征,不仅刻画了跨区县人口迁居流场的总体特征,并在对比不同时期迁居流场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口迁居在空间模式上的变化趋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春艳  王敬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全球人口数量与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农场尝试在市区进行农业生产,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节约耕地,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多国家都在尝试发展各种模式的城市农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城市农场尤为必要。本文界定了城市农场的内涵与功能,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农场的发展现状,在对北京市发展城市农场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适宜北京的城市农场发展模式和有关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松雪  林坚  
居住的郊区化和居住用地的分散布局往往是城市蔓延的先导现象,研究城市居住用地扩张模式,有助于加深对城市扩张机理的认识,并为形成相应的空间治理措施提供支撑。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将城市用地面状图斑与城市居住区点状空间数据相结合,通过城市用地扩张指数LEI的计算,对1996~2006年、2006~2015年两时段的北京城市居住区用地进行了区位类型的划分,识别了城市新增居住用地的扩张模式,并采用logit模型对城市居住用地区位类型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1996~2015年,北京市连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新建居住区以散点型的用地扩张模式为主,与典型城市蔓延现象中跳跃式的用地扩张模式一致,且蔓延趋势逐渐强化;与城市建成区的距离是居住用地区位类型变化过程中唯一显著的影响因素;连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大规模居住区建设对城市用地的扩张没有显著的引导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浩放  
北京的城市病日益严重,有着城乡关系方面的深刻原因。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之间的脱节是城市病的重要诱因;这种脱节所产生的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病的典型标本。城市病的治理除了常规经济技术手段,还需向农村和郊区借力。不良的城乡关系会加剧城市病的程度,因此城市病的治理需要城乡统筹思维,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缪青  陈孟平  
北京城乡社会保障运行的系统分析缪青,陈孟平一、深化社会保障运行模式的研究社会保障的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能够给予社会成员以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嘉秀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出台,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和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北京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要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城市副中心及平原新城(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等城乡结合部区域要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本文重点分析北京城市新规实施以来,城乡区域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趋势和现状,尤其是其功能定位变化过程中金融供给和需求方面发生的新动向,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相关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钱志亮  谌小猛  
以《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量表》作为工具,对北京城乡165名5-6岁的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进行测查,结果显示:除了在运动协调能力及学习品质两个维度上城乡儿童不存在统计学上差异外,其他六个维度,即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城区儿童明显优于农村儿童。存在这一城乡差距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教育质量、家庭因素、儿童配合度等方面,建议政府加大农村公立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实施农村家庭教育辅助计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志军  朱战强  郭治华  刘黎明  
建国以来,北京出现了看似无序的城乡人口变化。但分析表明,60多年来北京城乡人口的时—空演化模式呈现了多样性,传统的人口增长模型已退化为内部区域以对数函数为主、但总体又表现为双曲函数的增长模式。整体看,北京城乡人口的演变属于具有时—空差异性的演变模式,各区域和整体的时—空变化不仅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而且产生了自组织特征;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之后的规律性更强,但却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形特征。目前,自中心城区(含近郊)→中郊→远郊的空间递推特征虽然明显,但并没有达到减小中心城区发展压力的作用。而明确以上结论,将有助于通过表象认识北京城乡人口时—空变化的实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演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金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新医改"方案中近期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难点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因此,评价北京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对北京市贯彻落实"新医改"方案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