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5)
- 2023(10461)
- 2022(9125)
- 2021(8592)
- 2020(7031)
- 2019(16561)
- 2018(16359)
- 2017(31272)
- 2016(17130)
- 2015(19325)
- 2014(19297)
- 2013(19073)
- 2012(17473)
- 2011(15647)
- 2010(15447)
- 2009(13943)
- 2008(13356)
- 2007(11297)
- 2006(9800)
- 2005(8248)
- 学科
- 济(68380)
- 经济(68299)
- 管理(46901)
- 业(45315)
- 企(37278)
- 企业(37278)
- 方法(32251)
- 数学(27913)
- 数学方法(27595)
- 农(21091)
- 中国(17458)
- 业经(16840)
- 财(16593)
- 地方(15849)
- 学(15314)
- 农业(14465)
- 贸(11437)
- 贸易(11430)
- 理论(11293)
- 和(11053)
- 易(11029)
- 环境(10497)
- 制(10451)
- 技术(10338)
- 务(9872)
- 教育(9869)
- 财务(9814)
- 财务管理(9799)
- 企业财务(9279)
- 发(9161)
- 机构
- 大学(241886)
- 学院(239152)
- 管理(98700)
- 济(90758)
- 经济(88680)
- 理学(86666)
- 理学院(85631)
- 管理学(84110)
- 管理学院(83686)
- 研究(78437)
- 中国(55716)
- 京(54248)
- 科学(50739)
- 财(39573)
- 所(38904)
- 农(38756)
- 业大(38100)
- 研究所(35890)
- 中心(35194)
- 北京(34709)
- 范(33060)
- 师范(32782)
- 江(32663)
- 财经(32432)
- 农业(30273)
- 经(29536)
- 院(28668)
- 州(27009)
- 师范大学(26814)
- 经济学(26090)
- 基金
- 项目(172427)
- 科学(134817)
- 研究(126429)
- 基金(124152)
- 家(107775)
- 国家(106830)
- 科学基金(91928)
- 社会(78391)
- 社会科(74096)
- 社会科学(74077)
- 基金项目(66984)
- 省(66967)
- 自然(60176)
- 自然科(58742)
- 自然科学(58731)
- 自然科学基金(57633)
- 教育(57144)
- 划(56804)
- 编号(52170)
- 资助(50798)
- 成果(41857)
- 重点(37907)
- 部(37366)
- 发(36682)
- 创(35617)
- 课题(35508)
- 创新(33051)
- 科研(32926)
- 项目编号(32124)
- 教育部(31865)
共检索到33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钱志亮 谌小猛
以《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量表》作为工具,对北京城乡165名5-6岁的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进行测查,结果显示:除了在运动协调能力及学习品质两个维度上城乡儿童不存在统计学上差异外,其他六个维度,即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城区儿童明显优于农村儿童。存在这一城乡差距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教育质量、家庭因素、儿童配合度等方面,建议政府加大农村公立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实施农村家庭教育辅助计划。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谷军 康琳 陈荣荣
一定的收入差距会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效率,但过大的差距不仅破坏公平,也会危及社会稳定。本文试图在分析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探求收入差距背后的隐藏因素,以找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丕丞
消费结构升级是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对北京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得出北京城乡居民在消费差距扩大的同时呈现消费结构趋同现象。北京城乡居民各类别消费的比重、消费倾向趋同现象的成因在于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化发展对农村的影响、社会消费品供给丰富,及城市消费文化向农村的传递。
关键词:
北京城乡消费结构 比较分析 ELES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德才 唐少清
随着北京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城乡一体化规划变得更加深入化与实际化。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树木和泥土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繁华发展救济着乡村,使乡村得以稳定发展,而城市却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乡村的喂养。二者总是水乳交融、相互依存。"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的前两年是北京市社会建设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协调了北京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了人居和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呈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 工业化 发展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佑启
北京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陈佑启(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北京100081)城乡交错带是在城市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过渡性区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土地利用问题最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呈现了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齐子翔 吕永强
本文在传统有限马尔科夫链的随机过程中,加入时间因素和空间属性,构造时空马尔科夫链,并以北京市2011年人口密度、林木绿化率、学校密度、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张数为基期数据,预测至2020年北京城乡人口流动状态和趋势。研究发现:在2018年以前,北京市城乡人口流动状态是不稳定的,城乡转移概率曲线呈现先凸后凹的雁阵特征,空间分异趋势明显;至2018年,北京市城乡人口迁移概率趋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城乡转移概率的差距并未缩小,城乡二元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为缓解特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联合制定省际经济利益协调机制,实行区域经济政府政绩一体化考核,加快新城建设,发展功能互补的中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浩放
北京的城市病日益严重,有着城乡关系方面的深刻原因。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之间的脱节是城市病的重要诱因;这种脱节所产生的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病的典型标本。城市病的治理除了常规经济技术手段,还需向农村和郊区借力。不良的城乡关系会加剧城市病的程度,因此城市病的治理需要城乡统筹思维,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关键词:
城市病 城乡关系 城乡结合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瀛
自2009年北京空间发展模型第一阶段顺利完成以来,北京市范围内的地块尺度的空间数据(地块和建筑)和精细化的社会经济数据(居民和企业等)均有了大量的积累;同时,在技术方法层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备了进行微观尺度模型研究的条件。因此本文以北京市空间发展的大量数据为依托,直接面向北京城乡规划实践,对空间发展模型的理论和技术架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多尺度、多维度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型:BUDEM(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该模型由土地开发模块(宏观与微观)、人口空间化与属性合成模块、居住区位选择模块、企业区位选择模块以及基于活动的交通出行模块构成,可以对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缪青 陈孟平
北京城乡社会保障运行的系统分析缪青,陈孟平一、深化社会保障运行模式的研究社会保障的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能够给予社会成员以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商成果
文章利用2012年对北京市城乡家庭孩子养育成本的抽样调查数据,分别从家庭的消费行为、教育投入、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养育观念与家庭关系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特大城市家庭的孩子养育模式及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细致的分析。指出:子女养育对家庭的消费结构与选择具有显著影响;父母为孩子付出心血并承受着生活品质的"损失";孩子养育成为家庭代际和亲子关系更加紧密的重要纽带,是父母社会责任的体现;择园、择校、择居成为孩子养育中的标志性行为;父母养育行为表现和观念的某种"趋同"潜在弱化了父母一代既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差异在子代身上的体现,有利于下一代更公平地参与社会,也对社会如何引导家庭理性地抚养、教育孩子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志军 朱战强 郭治华 刘黎明
建国以来,北京出现了看似无序的城乡人口变化。但分析表明,60多年来北京城乡人口的时—空演化模式呈现了多样性,传统的人口增长模型已退化为内部区域以对数函数为主、但总体又表现为双曲函数的增长模式。整体看,北京城乡人口的演变属于具有时—空差异性的演变模式,各区域和整体的时—空变化不仅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而且产生了自组织特征;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之后的规律性更强,但却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形特征。目前,自中心城区(含近郊)→中郊→远郊的空间递推特征虽然明显,但并没有达到减小中心城区发展压力的作用。而明确以上结论,将有助于通过表象认识北京城乡人口时—空变化的实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演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嘉秀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出台,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和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北京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要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城市副中心及平原新城(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等城乡结合部区域要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本文重点分析北京城市新规实施以来,城乡区域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趋势和现状,尤其是其功能定位变化过程中金融供给和需求方面发生的新动向,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相关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 张士运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综合考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给出了一种新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能综合考虑到影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评价因素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及时发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中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政府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为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国恺
两个阶段新世纪以来,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的变动大致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2010年,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2000~2010年,两种土地变动模式同时展开新世纪初期,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高碑店乡成为典型城乡接合部。高碑店乡土地非农化是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转工"完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高碑店乡从1993年到2002年底10年期间,"转居"、"转工"的农民共有10765人。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者"转工"的确解决了土地非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海江
利用2002-2009年1 km分辨率的MODIS NDVI数据,通过提取春季NDVI上升最快的日期和秋季NDVI下降最快的日期,对比分析了北京地区城市与乡村植物物候的差异。从空间格局和时间演变两个角度,分别对比分析了核心城区、边缘城区和乡村3个区域的生长季开始日(SOG)、结束日(EOG)以及总日数(TD)3个物候指标。结果表明,城区的SOG早于乡村,其中核心城区最早,比乡村提前约20天;城区的EOG晚于乡村,其中核心城区最晚,比乡村推迟约15天;由此导致城区的TD多于乡村,其中核心城区最多,大约比乡村多35天。2002-2009年,城区的SOG呈现推迟的趋势,EOG呈现提前的趋势,而乡村的SOG呈现提前的趋势,EOG呈现推迟的趋势;由此导致城区TD呈现减少的趋势,乡村则呈现增加的趋势。上述结果量化了北京地区城市与乡村植物物候的差异,揭示了城市环境对植物物候的影响,为研究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了实证。
关键词:
植被遥感 植物物候 城乡差异 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