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6)
- 2023(13842)
- 2022(12344)
- 2021(11617)
- 2020(9905)
- 2019(23209)
- 2018(23196)
- 2017(45081)
- 2016(24832)
- 2015(28304)
- 2014(28702)
- 2013(28450)
- 2012(26282)
- 2011(23522)
- 2010(23651)
- 2009(21694)
- 2008(21365)
- 2007(18953)
- 2006(16137)
- 2005(14084)
- 学科
- 济(99358)
- 经济(99255)
- 管理(69313)
- 业(65298)
- 企(53577)
- 企业(53577)
- 方法(49813)
- 数学(43794)
- 数学方法(43331)
- 农(26659)
- 财(25040)
- 中国(24534)
- 学(22455)
- 地方(21279)
- 业经(20446)
- 贸(18068)
- 贸易(18060)
- 农业(17651)
- 易(17443)
- 制(16466)
- 理论(16449)
- 和(15751)
- 务(15486)
- 财务(15412)
- 财务管理(15374)
- 环境(15183)
- 企业财务(14499)
- 技术(14387)
- 银(13362)
- 银行(13309)
- 机构
- 大学(356210)
- 学院(353984)
- 管理(141184)
- 济(136661)
- 经济(133450)
- 理学(122997)
- 理学院(121560)
- 管理学(119350)
- 管理学院(118707)
- 研究(115186)
- 中国(83562)
- 京(77528)
- 科学(74723)
- 财(61338)
- 农(59814)
- 所(58417)
- 业大(56413)
- 研究所(53608)
- 中心(52880)
- 江(50824)
- 财经(49666)
- 北京(49127)
- 范(47421)
- 农业(47321)
- 师范(46953)
- 经(45021)
- 院(41695)
- 州(41483)
- 经济学(40434)
- 师范大学(37988)
- 基金
- 项目(245242)
- 科学(190691)
- 研究(176805)
- 基金(176043)
- 家(153464)
- 国家(152211)
- 科学基金(130022)
- 社会(108538)
- 社会科(102781)
- 社会科学(102751)
- 省(96576)
- 基金项目(95199)
- 自然(86383)
- 自然科(84317)
- 自然科学(84292)
- 自然科学基金(82745)
- 教育(81499)
- 划(81337)
- 编号(73308)
- 资助(72703)
- 成果(59180)
- 重点(54448)
- 部(53466)
- 发(51705)
- 创(50115)
- 课题(49887)
- 科研(47322)
- 创新(46751)
- 大学(45899)
- 教育部(45388)
- 期刊
- 济(145113)
- 经济(145113)
- 研究(98859)
- 中国(62135)
- 学报(58979)
- 农(53324)
- 科学(52604)
- 管理(48496)
- 财(46484)
- 大学(43707)
- 学学(40970)
- 教育(38173)
- 农业(37089)
- 技术(31647)
- 融(25117)
- 金融(25117)
- 业经(24345)
- 财经(23277)
- 经济研究(22717)
- 图书(21558)
- 问题(19850)
- 经(19723)
- 业(19081)
- 技术经济(17545)
- 科技(17442)
- 理论(17408)
- 版(17029)
- 实践(16150)
- 践(16150)
- 商业(16062)
共检索到499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以鸣 许还幻 韩冰 周岩
随着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TOD)模式的推广,在大多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轨道交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特大城市漫长的通勤时间及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严重影响了通勤人群对美好生活的感知。针对这一问题,聚焦北京地铁站点公共空间提出假设:通过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长时间通勤等问题对市民身心状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用调研问卷与开放式访谈,探究北京通勤人员对地铁站点公共空间的感知并提出相应艺术设计建议。研究表明通勤心境与空间品质满意度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大多数通勤人员偏好明亮且开放的艺术设计形式且认为其可以缓解压力。此外,艺术设计应聚焦候车与换乘空间、墙体、顶面及座位元素。文章不仅用实证研究支撑中国城市地铁站点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且对于激发城市活力与提升公共健康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芹 孟斌 张丽英
地铁站点是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节点,不同类型的地铁站点在城市中的区域条件、交通功能、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科学的站点分类有助于了解城市功能分区及评价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本文基于2013年3月份14天工作日地铁刷卡客流量数据,运用引入客流特征的时间序列聚类方法,对北京市195个地铁站点进行分类。研究表明:1地铁站点客流量存在时空差异,也是城市功能分区时空差异的表现之一。2通过引入客流特征的时间序列方法,将地铁站点分为居住导向型、就业导向型、职住错位型、错位偏居住型、错位偏就业型、混合型、综合型及其他型8种不同类型。3利用地铁站点客流量数据,是将空间行为和实体空间进行关联比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客流特征 时间序列聚类 地铁站点 北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源
通过对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回顾,以及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探讨当前在综合性大学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教育 教育体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丽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公共艺术也得以繁荣起来,公共艺术设计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和学科。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彰显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间特色,彰显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由马钦忠撰写的《公共艺术理论教程》一书,对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理论与城市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作用。作者认为,公共艺术设计理论既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晶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与人类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加剧。许多设计师对设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智慧空间设计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是目前很多设计师对绿色智慧空间设计认识不清,将艺术设计融入绿色智慧空间的策略研究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通过分析绿色智慧空间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绿色智慧空间 艺术设计 策略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红
针对目前公共环境设计文献无序散乱、数量匮乏等现状,笔者采用文献调查、归纳研究等方法,将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进行分类,并整合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信息集合体。针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其构建内容并阐述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以鸣 许还幻 周岩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其品质提升关乎城市环境与文化建设,也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从公共艺术的视角,通过研究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相关理论,梳理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迭代脉络,探讨在数字创新驱动下,通过数字交互设计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的方法与技术,提出城市设计、公共艺术学科发展应顺应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主动调整自身的角色和发展思路,从整合环境的空间设计创造者,发展为融合科技的跨学科“创新者”,促进“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在新时代通过数字创新技术得到更大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展
《艺术设计概论》一书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质教育规划教材,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该书由纪学艳编著,并于2013年5月1日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该书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课程与学习特点进行编写,主要分为"论"与"史"两大部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阐述艺术设计。该书配有较为丰富的图片资料,理论知识简洁,能让学生结合文字,形象地、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本人在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传统工艺元素在旅游商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常丹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建筑形态也别具一格。形态造型、视觉艺术、空间结构中都蕴含着我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对不同设计风格的诠释。从直观可见的庭院、阁楼、庙宇,到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建筑元素演变的源泉。传统建筑元素与视觉艺术设计的交叉融合,能够呈现出建筑空间三维结构的新形式,两者的融合对建筑造型设计有新的启示。
关键词:
传统建筑元素 建筑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继敏
分析了圆明园画家村、宋庄艺术区和"798"艺术区的发展变迁历史,认为这些艺术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的变迁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地方的集聚经济观象所能解释的,而是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国际、国家、城市和社区四个空间尺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重组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社会文化空间 艺术区 空间尺度 区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子皎
<正>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要求发生改变。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对提高城市文化水平、引导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设计者需不断寻求书法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以便实现艺术与设计的完美融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书立足于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审视城市空间设计的各个环节,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变迁,深入探讨了书法艺术在其中的融入机制,旨在让广大城市居民增强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 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贾康 孙洁
一、背景知识(一)北京地铁四号线。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北京市轨道交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北京市2004-2015轨道交通发展规划》,自2004年至2015年,北京市将建设约260公里市内轨道交通,总投资达1000亿元。但北京地铁当时的经营体制已无法承担这一资金重担,如何在全球地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上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第一个正式批复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运用PPP模式、引入市场部门运作的地铁项目。4号线项目运用PPP模式进行融资,有效缓解了当时北京市政府的资金压力,实现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投资、运营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引入市场部门的参与,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丽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城市形象与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园林景观作为相对封闭的环境,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城市发展而言,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会对城市形象建设形成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已成为重要的服务内容。于晓亮、吴晓淇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一书对景观设计进行细致划分和深刻论述,是环境艺术设计者的重要参考书籍。
关键词: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斌 陈琳琳
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养入手,以平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形式为切入点,分析和报告了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继而采用成因综合分析法对缺失现象的成因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以严谨的态度提出了观点和想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