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0)
- 2023(2087)
- 2022(1879)
- 2021(1709)
- 2020(1514)
- 2019(3583)
- 2018(3482)
- 2017(6279)
- 2016(3734)
- 2015(4267)
- 2014(4046)
- 2013(3990)
- 2012(3765)
- 2011(3362)
- 2010(3644)
- 2009(3324)
- 2008(3191)
- 2007(2901)
- 2006(2547)
- 2005(2442)
- 学科
- 济(14091)
- 经济(14072)
- 管理(8404)
- 方法(7821)
- 数学(6929)
- 数学方法(6726)
- 业(6383)
- 企(4985)
- 企业(4985)
- 学(4656)
- 财(4328)
- 地方(4270)
- 中国(3453)
- 家(3063)
- 制(2675)
- 农(2521)
- 国家(2515)
- 财政(2457)
- 害(2106)
- 政(2028)
- 环境(2003)
- 和(1959)
- 理论(1950)
- 业经(1929)
- 融(1896)
- 金融(1896)
- 虫(1854)
- 地方经济(1825)
- 及其(1796)
- 体(1777)
- 机构
- 大学(53870)
- 学院(52479)
- 研究(21466)
- 济(18039)
- 经济(17534)
- 管理(16936)
- 京(16691)
- 科学(16198)
- 中国(15610)
- 农(15276)
- 理学(14265)
- 理学院(13993)
- 管理学(13398)
- 管理学院(13314)
- 所(12856)
- 农业(12580)
- 业大(12459)
- 研究所(11773)
- 北京(11143)
- 中心(9660)
- 财(9384)
- 省(8348)
- 农业大学(8176)
- 江(8033)
- 科学院(7629)
- 院(7493)
- 室(7446)
- 财经(6995)
- 业(6888)
- 技术(6820)
共检索到81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改利 刘华贵 初芹 张剑 赵权 张莉
采用ELISA方法对京郊某种鸡场2群鸡从出雏到45周龄进行禽白血病病毒p27(ALV-p27)抗原检测,对血清进行ALV-AB及ALV-J抗体检测,按标准计算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群鸡不同周龄直肠拭子中ALV-p27抗原检出率差异显著,出雏时为0.73%(2/273),8周龄最高,阳性率达45.06%(114/253);B群鸡不同周龄直肠拭子中ALV-p27抗原检出率差异显著,出雏时为0(0/182),14周龄时最高,达45.52%(66/145)。A群鸡38,45周龄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71%(15/42),27.08%(13/48),B群鸡27,34,43周龄A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霞 朱瑞豪 陈小玲 杨丽聪 周宏专 徐福洲 杨兵
基于多重PCR技术,建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禽(ALV)A、C、D亚群的基因芯检测方法。根据NCBI收录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与禽白血病病毒(ALV)A、C、D亚群参考毒株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扩增引物及探针,将下游引物进行Cy3荧光标记,制备基因芯片;分别提取几种病毒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与探针进行杂交,荧光检测仪扫描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制备的芯片能够同时检测CIAV、REV与ALV A、C、D亚群,该方法对病毒的最低检测限为106CoPIEs/m 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NDV...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春和 陈翠腾 傅秋玲 程龙飞 傅光华 陈红梅 施少华 黄瑜
【目的】建立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mv)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ATmv非结构蛋白ns1的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检测ATm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重复性进行检测。用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之前建立的rT-PCr方法同时对临床15份疑似ATmv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计算其符合率。【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ATm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当ns1基因含量为(2.67×102)~(2.67×107)拷贝/μL时有良好的线性扩增,其扩增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荣坤 许青荣 崔卫涛 肖运才 李自力 周祖涛
为了解湖北省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状态及主要流行亚群,从麻城绿壳蛋鸡、江汉鸡、景阳鸡3个地方品种核心群采集了7 477份样品,进行蛋清p27抗原检测、公鸡病毒分离鉴定及分离株gp85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个地方鸡种蛋清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32%、6.54%和2.82%,公鸡病毒分离率为6.11%、30.14%和8.64%,表明湖北省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比较严重,不同品种的感染率不同,公鸡的排毒率高于母鸡。利用PCR方法将分离的15株禽白血病病毒分为两大亚群,分离株gp8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个地方鸡品种主要流行J、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均存在J、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共感染,表明湖北省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情况较为复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 崔保安 文英会 陈红英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毒(PRV)的gH基因和猪细小病毒(PPV)的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了PRV和PPV的单项PCR诊断方法,通过优化PCR条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PRV和PPV的复合PCR诊断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对PRV的检测可以达到10-10.5/100μL TCID50、对PPV的检测可以达到10-9.5/100μL TCID50。对20头份病、死猪的血清、淋巴结、肺、肝等组织进行检测,结果5头份PRV阳性,3头份PPV阳性,其中3头份PRV和PPV同时为阳性,其余猪为阴性,健康猪对照样品全部阴性。结果表明,PRV和PPV复合PCR诊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斌 王一成 吴润 袁秀芳 徐丽华 李军星 王朝文
通过对Genbank登录的CSFV、PRRSV和JEV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找出CSFV的E2基因,PRRSV的Nsp2基因和JEV的E基因为相对保守区域[1]。利用生物学软件在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引物浓度、最佳Mg2+浓度和最佳退火温度,建立了多重二温式PCR方法检测CSFV、PRRSV和JEV。其扩增的目的片断大小分别为CSFV(482 bp)、PRRSV(576 bp)和JEV(375 bp),将传统三温式PCR过程中的退火与延伸合并为一步,从而大大节省临床检测时间,同时又能通过一个反应体系对CSFV、PRRSV及JEV三种猪主要RNA病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芳 吕建强 岳志芹 刘荭 田飞焱 何俊强 蔡依娜 陈昌福
在GenBank中搜寻虹彩病毒蛙病毒属主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并进行多重比较后,利用其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虹彩病毒蛙病毒属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荧光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估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利用10倍系列稀释法检验其灵敏度并与常规PCR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虹彩病毒蛙病毒属成员(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除外)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淋巴囊肿病毒、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锦鲤疱疹病毒等其他水生动物病毒之间均无交叉反应,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总DNA灵敏度为4.5×10-3pg/μL,比传统PCR的敏感度高出100倍,可对低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屈小玲 毕丁仁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了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galisepticum,MG)种内菌株的特异性DNA片段,并用该法对人工感染鸡及野外鸡群进行了MG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基因扩增及电泳,仅MG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最低能检出18pgMGDNA,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人工感染60只鸡,3d后即可用PCR查出MG阳性,6d后100%为阳性,对照鸡全部为阴性。与分离培养的结果完全一致。PCR对野外鸡群的MG检出率为10.5%~35%,平均为20%(16/79),与血清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从PCR阳性鸡中,有61.5%(6/13)能分离到MG。这说明PCR在MG感染的分...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多聚酶链反应 基因扩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云雷 魏飞龙 李健 张小华 蒋红霞
【目的】建立基于鸡毒支原体种特异性粘附蛋白编码基因pvp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鸡毒支原体pvpA基因序列,在高度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引物。以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RC1为模板扩增pvpA基因,将其连接到PMD19-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经PCR和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rPvpA90。以rPvpA90为模板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的标准曲线和溶点曲线,并进行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点曲线特异,相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娜 陈国强 张敬友 范红结
根据GenBank发表的猴痘病毒(AF380138)F3L基因全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了F3L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从人工合成的猴痘病毒F3L基因片段(48 048~48 509 bp)扩增典型的"S"型曲线,25μL反应体系检测灵敏度可达6.8拷贝,但不能从鸡痘、山羊痘等病毒中扩增出相应的扩增曲线。结论:本方法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猴痘病毒。
关键词:
猴痘病毒 荧光定量PCR 检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亚男 刘春 林华剑 秦真东 林蠡
为了进一步丰富蛙虹彩病毒检测方法,实验针对蛙病毒3型(frog virus 3,FV3)核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选取另外2种蛙病毒PCR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反应体系的优化、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建立了一种针对FV3的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可达1.2 个拷贝数的病毒粒子,与神经坏死病毒、虾血细胞虹彩病毒、大口黑鲈虹彩病毒、锦鲤疱疹病毒、鲤浮肿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加州鲈弹状病毒等常见水产动物致病毒株无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所获得的检测结果与另外2种方法一致,结果可靠。本研究所建立的FV3 PCR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度好、特异性高、低成本等特点,可用于FV3 蛙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研。
关键词:
蛙病毒 虹彩病毒 FV3 PC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 曾伟伟 刘春 马冬梅 石存斌 吴淑勤
为同时检测患病大口黑鲈中不同属虹彩病毒感染和带毒情况,针对蛙病毒属和肿大细胞病毒属大口黑鲈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ana-mcp F/R和Mega-mcp F/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475 bp和262 bp。通过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大口黑鲈蛙病毒属和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感染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DNA检测量分别为6.5 pg和14.5 pg。用此方法,对临床获得的15个大口黑鲈样品进行双重PCR检测和序列测定,获得5个蛙病毒属和1个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静子 王晓宏 陈唯军 杨银辉 姜永强 曹远银
建立了一种可快速、同时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西尼罗病毒(WNV)、森林脑炎病毒(TBEV)和圣路易脑炎病毒(StLEV)等6种虫媒病毒的PCR-Mass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上述6种病毒的序列信息,经过分析比对,设计6组扩增引物和延伸探针,初步建立针对上述6种病毒的PCR-Mass检测体系。采用上述6种虫媒病毒和其他常见致病性病毒为检测对象,确定PCR-Mass体系的特异性;通过对重组质粒的定量检测,确定该体系的检测灵敏度;并利用该体系对12份TBE阳性和10份JEV阳性脑脊液样本进行检测,评价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和临...
关键词:
虫媒病毒 PCR-Mass方法 同时检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玉然 谭乐义 刘荭 赵巍 梁成珠 史秀杰 徐彪 朱来华 何俊强 岳志芹
以真鲷虹彩病毒(Red-sea breamiridovirus,RSI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的基因保守片段为靶序列,利用Pri mer Express3.0软件设计定量PCR引物,建立了RSIV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将RSIV MCP基因连接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经过梯度稀释后作为标准品,根据标准品拷贝数(X)与Ct值的关系绘制了标准曲线,为Ct=-3.1841gX+40.270,相关系数R2=0.9969。熔解曲线分析表明,定量PCR产物的Tm值为82.5℃。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20×102拷贝/反应,对流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飞 张宝存 张晓华 黄倢
本研究针对养殖对虾6种病毒,包括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对虾杆状病毒(BP)和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选择各自的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首先进行了单一病毒的PCR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同时特异性检测6种对虾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的验证。50μl反应体系,Mg2+的最佳浓度为5mmol/L,ExTaq酶最佳用量为3.75U,反应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55.5℃。6种病毒之间以及与对虾基因组都存在很好的特异性。最终经试验验证,该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