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9)
2023(5346)
2022(4542)
2021(4200)
2020(3456)
2019(7798)
2018(7590)
2017(13719)
2016(7699)
2015(8476)
2014(7460)
2013(7414)
2012(7056)
2011(6463)
2010(6661)
2009(6226)
2008(6122)
2007(5638)
2006(5067)
2005(4510)
作者
(25051)
(21052)
(21027)
(19578)
(13371)
(10275)
(9376)
(8159)
(8056)
(7619)
(7212)
(7135)
(7031)
(6833)
(6760)
(6429)
(6408)
(6355)
(6297)
(6009)
(5511)
(5357)
(5287)
(4815)
(4803)
(4734)
(4651)
(4553)
(4416)
(4413)
学科
(28493)
经济(28463)
管理(22451)
(22076)
(18541)
企业(18541)
技术(11180)
方法(9538)
地方(9394)
(8947)
技术管理(8790)
中国(8555)
数学(7952)
(7852)
数学方法(7819)
业经(6694)
(6173)
(5718)
农业(5518)
地方经济(5223)
(4839)
金融(4837)
(4751)
银行(4718)
(4621)
贸易(4616)
环境(4615)
(4584)
(4361)
理论(4304)
机构
大学(106147)
学院(104738)
研究(44957)
(40101)
经济(39318)
管理(34879)
中国(32333)
科学(31910)
理学(29710)
理学院(29151)
管理学(28419)
管理学院(28244)
(27712)
(27515)
(25356)
研究所(23431)
农业(22023)
业大(21586)
中心(19044)
北京(18047)
(16970)
(16833)
(16729)
(16038)
科学院(14700)
农业大学(13935)
(13827)
(13323)
(13320)
研究院(13291)
基金
项目(75948)
科学(57994)
基金(53896)
(51071)
国家(50678)
研究(48623)
科学基金(41216)
(30169)
社会(29945)
自然(28956)
基金项目(28461)
自然科(28279)
自然科学(28257)
社会科(28229)
社会科学(28220)
自然科学基金(27758)
(26721)
资助(21639)
教育(21054)
(18857)
重点(18191)
创新(18002)
(17770)
计划(17440)
编号(16929)
科技(16672)
(15139)
科研(14983)
(14866)
成果(13904)
期刊
(45597)
经济(45597)
研究(31924)
学报(27607)
中国(25815)
(25138)
科学(22935)
大学(19891)
学学(18886)
农业(16884)
管理(15639)
(12688)
教育(11423)
(9589)
(9067)
金融(9067)
业大(8597)
技术(8487)
科技(8314)
经济研究(7645)
林业(6939)
业经(6884)
农业大学(6878)
(6792)
财经(6544)
(5782)
问题(5743)
技术经济(5426)
自然(4766)
图书(4689)
共检索到16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宝凯  杜萍  陶万强  王金利  
报道了北京地区两种新的由锈革孔菌科真菌引起的树木腐朽病害,其病原菌分别为石榴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punicataY.C.Dai,B.K.Cui&Decock)和桑木层孔菌(Phellinus moriY.C.Dai&B.K.Cui)。石榴嗜蓝孢孔菌可以引起黄栌干基腐朽,桑木层孔菌则主要造成桑树的心材腐朽。根据采集的标本对这两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菌种分离和培养性状描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陶万强  崔宝凯  王金利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李属树木上一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王氏薄孔菌(Antrodia wangiiY.C.Dai&H.S.Yuan),该菌主要引起李属树木心材褐色腐朽。根据野外调查对这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培养性状进行了描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徐梅卿  吴兴亮  
报道了我国亚热带地区阔叶树上一种新立木白色腐朽病 ,其病原菌为平丝硬孔菌Rigido poruslineatus ,根据中国标本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主要危害洋槐、泡桐及其它阔叶树种。对病害的症状 ,造成的危害及该病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增普  
从北京地区黄栌黄萎病病组织及病土壤中分离到轮枝菌属中的2个单孢菌系.经黄栌幼苗的回接证明,2个菌系致病力很强,分别为95%和77.5%.2个菌系都能形成大量的微菌核;分生孢子梗基部的细胞无色透明;在梅干培养基上形成特征性的黑色颗粒状菌落;在30℃温度下均能生长.鉴定黄栌黄萎病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2个单孢菌系在致病力、形态结构、菌落形态以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另外,笔者对V.dahliae Kleb.2个单孢菌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海生  王琳  余长军  戴玉成  
报道了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阔叶树上和四川成都肉桂活树上的两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角壳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martius(Berk.) Ryvarden)和似雪拟层孔菌(Fomitopsis nivosa(Berk.) Gilb. & Ryvarden)。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对病害的症状、分布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秦国夫  徐梅卿  
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立木腐朽菌,共报道危害活立木的木腐菌49种,对每个种的寄主、腐朽类型及分布进行了报道。它们中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其中在我国首次报道为森林病原菌的种类有:白黄小薄孔菌Antrodiellaalbocinnamomea,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ostoyae,亚黑管孔菌Bjerkanderafumosa,硬毛栓孔菌Funaliatrogii,小孔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parviporum,斜管纤孔菌Inonotusobliquus,白膜纤孔菌Inonotuspruinosus,齿白木层孔菌Leucophellinusirpicoide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范少辉  魏玉莲  徐梅卿  
本文是中国东北地区木腐菌研究结果的一部分,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杨树上的木材腐朽菌,共报道了生长在杨树或杨树木材及腐木上的担子菌121种。其中多数生长在杨树倒木或朽木上,大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硬粗毛孔菌Funaliatrogii(Berk.)Bondartsev&Singer和浅黄褐栓菌Trametesochracea(Pers.)Gilb.&Ryvarden等为人工林及行道树上常见种类;中国锐孔菌OxyporussinensisX.L.Zeng和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vaniniiLjub.等种类只发生在杨树原始林或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分,它们当中有的为稀有种或濒危种类。...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邹红竹  
腐烂病是影响观赏海棠的观赏价值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我国对于观赏海棠腐烂病发病的病原菌种类尚无明确的鉴定。观赏海棠也是从近20年开始陆续大量引入我国,其引进后在我国的抗病性是否与原产地一致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得到了与观赏海棠腐烂病相关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且对北京地区引种的部分观赏海棠品种进行抗病性测试和应用探讨,得到如下结果:1、对分离出的真菌进行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进行比较,将分离出的真菌分为2组,鉴定为一种:Valsa mali。2、对分离株进行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吴兴亮  徐梅卿  
本文报道了我国贵州北部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 ,其病原菌是粗皮灵芝 (Ganodermatsunodae (YasudaexLloyd)Trott.)。基于本研究采集的标本及日本模式产地的标本 ,对此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主要危害贵州北部的山鸡椒 ,造成干基白色腐朽 ,最后导致树木死亡。对病害的症状 ,造成的危害及病原菌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伟  沈瑞祥  王晓军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的病原菌有 5种 .在板栗怀黄品种处于不同活力状态的种子上接种 ,表明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差异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最强 ,受种子活力状态的影响较小 ;Dothiorellagregaria致病性较强 ,潜育期的长短受种子活力的影响较明显 ;Fusariumsolani,Phomopsissp .和Rhizopusstolonifer致病性较弱 ,仅在种子活力水平较低时致病 ,且发病率也低 .在栗果不同发育阶段和种子贮藏时期分离检查花器和栗果组织带菌状况 ,病原菌在板栗雌花受粉期以后开始侵入花柱和栗苞外壳 ,8月中旬花柱和果皮上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祥谓  崔宝凯  徐梅卿  朴春根  刘洪剑  
根据资料综合报道165种储木及建筑木材上的腐朽菌,其中担子菌133种,子囊菌32种;引起褐色腐朽的有28种,白色腐朽137种。详细记载了每种真菌的腐朽类型、寄主和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生长在原(储)木上的腐朽菌有三色拟迷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毛盖采孔菌等8种;生长在枕木上的有褐褶菌Gloeophyllum spp.、囊孔菌Hirschioporus spp.、栓菌Trametes spp.、炭团菌Hypoxylon spp.等43种;生长在干燥环境下火烧木材上的有炭生褐褶菌、黑轮层炭壳等5种,潮湿环境下的有12种,其中裂褶菌、皱褶栓菌、黑轮层炭壳等能生长在栽培菇类的木段上,成为污染杂菌;生长在建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徐梅卿  杨忠  蒋明亮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生长在中国原木、建筑物(包括房屋、桥梁、涵洞、栅栏等木质结构材)、坑木、枕木、矿柱、电杆、薪材等上的腐朽菌107种。其中24种引起木材褐色腐朽,83种引起白色腐朽。褐色腐朽的种类主要发生在针叶树木材上,白色腐朽的种类在针叶树和阔叶树木材上都常见。在针叶树原木上常见的木材腐朽菌有黄薄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深褐褶菌、硫磺绚孔菌、冷杉附毛孔菌。在阔叶树原木上常见的有紫褐多孢孔菌、黑管孔菌、一色齿毛菌、红贝俄氏孔菌、硬毛粗毛盖孔菌、皮生锐孔菌、淡黄木层孔菌、鲜红密孔菌、淡黄裂孔菌、毛栓孔菌、锗栓孔菌和云芝栓孔菌等。这些种类来自作者长期的采集、记载和鉴定,全部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岑贞陆  欧阳秋飞  谢玲  陈保善  朱方容  林强  覃丽萍  蒙姣荣  史国英  张雯龙  
近年在广西的桑园中发现一种新细菌病害—桑树细菌性枯萎病,从病桑根部和茎部组织经组织分离法获得3个细菌菌株,选择1个典型菌株GXE001进行接种桑树,接种后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原细菌,柯赫法则证明GXE001菌株为该病的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GXE001菌株为Enterobacter cloacae。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骆静怡  傅威锐  潘程远  
木腐真菌是一类木质纤维素的自然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利用真菌子实体、菌落、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形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和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对环境中采集到的木腐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鉴定到的真菌进行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析,以及木材侵染腐朽能力研究。通过鉴定,共分离得到5种木腐真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a,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酶活分析表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俊清  袁海生  
本文报道了两种生于杨树上的多孔菌,杨生薄孔菌(AntrodialeucaenaY.C.Dai&Niemel )和西伯利亚毡被孔菌(Spongipellissibirica(Penzina&Ryvarden)Penzina&Kotir.)。根据所采集标本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杨生薄孔菌的主要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反转,二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担孢子圆柱形,造成杨树木材褐色腐朽。杨生薄孔菌目前只发现在中国东北,该种与垫状薄孔菌(Antrodiapulvinascens(Pilat)Niemel )和大孔薄孔菌Antrodiamacra(Sommerf.)Niemel 较类似,但垫状薄孔菌的担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