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7)
- 2023(4297)
- 2022(3788)
- 2021(3430)
- 2020(2906)
- 2019(6891)
- 2018(6650)
- 2017(11931)
- 2016(6564)
- 2015(7363)
- 2014(7177)
- 2013(7085)
- 2012(6893)
- 2011(6387)
- 2010(6446)
- 2009(5906)
- 2008(5831)
- 2007(5219)
- 2006(4854)
- 2005(4500)
- 学科
- 济(27615)
- 经济(27582)
- 管理(14830)
- 业(13859)
- 企(10376)
- 企业(10376)
- 方法(9641)
- 地方(9528)
- 数学(8202)
- 数学方法(8044)
- 农(7942)
- 学(7905)
- 中国(7680)
- 业经(5934)
- 农业(5604)
- 制(5550)
- 财(5523)
- 地方经济(5201)
- 贸(4763)
- 贸易(4758)
- 易(4511)
- 融(4215)
- 金融(4214)
- 环境(4211)
- 理论(4177)
- 银(3936)
- 银行(3907)
- 和(3871)
- 行(3753)
- 发(3650)
- 机构
- 大学(95838)
- 学院(93903)
- 研究(41332)
- 济(35658)
- 经济(34755)
- 管理(30766)
- 中国(30598)
- 科学(28795)
- 京(26158)
- 理学(26091)
- 理学院(25609)
- 管理学(24829)
- 农(24717)
- 管理学院(24674)
- 所(23422)
- 研究所(21455)
- 农业(19864)
- 业大(18776)
- 中心(18181)
- 北京(17425)
- 财(15154)
- 院(15137)
- 江(14971)
- 省(14375)
- 科学院(13463)
- 范(12897)
- 师范(12637)
- 农业大学(12206)
- 室(12164)
- 州(12010)
- 基金
- 项目(65918)
- 科学(49608)
- 基金(46427)
- 家(43934)
- 国家(43601)
- 研究(42635)
- 科学基金(34999)
- 社会(25277)
- 省(25181)
- 自然(24770)
- 基金项目(24469)
- 自然科(24129)
- 自然科学(24116)
- 社会科(23761)
- 社会科学(23752)
- 自然科学基金(23663)
- 划(23113)
- 资助(19669)
- 教育(18814)
- 重点(15912)
- 编号(15907)
- 发(15365)
- 计划(14864)
- 科技(13920)
- 部(13538)
- 创(13348)
- 成果(13211)
- 科研(13196)
- 创新(12590)
- 课题(12488)
共检索到151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思佳 张佐双 雷增普 费玉珍
1988~1989年对北京地区的牡丹、芍药主要病害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61.5%~100%.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是:秋季彻底清除牡丹、芍药的病残体,分株移栽时摘除虫瘿并在药液中浸根处理;早春芍药刚萌发时覆盖地膜,在牡丹根部进行挖穴埋药处理;夏季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对叶部病害进行喷药防治.另外,抗病品种也可以利用.
关键词:
牡丹 芍药 主要病害 综合防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志斌 吴淑勤 石存斌 潘厚军 李凯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恒树 华战迎 范灵姣 王红清
为鉴定近2年北京市草莓苗圃及生产园大发生的,给草莓种苗产业及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的草莓枯死萎蔫病症的病原以及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发生枯萎病症的‘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且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另外对病原菌做杀菌剂室内毒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导致北京地区‘红颜’草莓枯萎病发生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 2)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百菌清与腈菌唑等杀菌剂能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树蓉 柳振亮 苏淑钗 王大鹏 刘克锋
1997—2006年研究了北京地区大棚和露地引进阿月浑子良种Kerman、Peters及对照新疆阿月浑子叶褐斑病的症状、病原菌、致病程度影响因子、防治措施和效果。结果表明:肉眼可见为叶正、背面的症状有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严重者成片叶色焦黄。病原菌除了已报道的尾孢属外还发现有交链孢属。感病主要条件是30℃以上的月均温和64%~70%的空气相对高湿度。病情与品种、树势及栽培条件有关:Kerman和Peters抗病性较强;树势健壮,叶片磷含量达1.7503g·kg-1且含有较多铜、硼的壮苗无病;栽植过密、叶面积指数7以上较易致病。采取预防为主严控灌水,保持土壤自然含水量在10%~20%。生长期空...
关键词:
北京地区 阿月浑子 叶褐斑病 防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春虹 江国铿
对北京地区早熟禾褐斑病分离到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进行了7个温度(12,16,20,24,28,32,36℃)、两种光照条件(全黑暗和12 h光暗交替)下的菌丝生长速率测定、菌核产生量比较,温度对发病的影响,10种杀菌剂的抑菌试验和几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4~32℃;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加快;32℃下菌核产生量显著多于其他温度;20~30℃下早熟禾发病严重。多菌灵、扑海因、坪安1号和多氧霉素等杀菌剂的抑菌效果好。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扑海因、井岗霉素、坪安1号和多菌灵对褐斑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褐斑病 早熟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茂奎
自鳖的集约化养殖以来,由于鳖病的研究滞后于生产,各种各样的疾病隐患就潜存着。其中最具危害性的,也是最难治疗的鳖鳃腺炎在这几年逐渐流行起来。笔者所在场每年因此病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损失的50%左右。这种病往复发生于亲鳖和成鳖,现在则已发展至整个生产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利平 巴比江 甄文超 宋秉彝
根据 1997- 0 9— 2 0 0 0 - 0 6在北京市昌平县北郊农场进行的冬小麦渗灌技术试验资料及调查资料 ,研究了渗灌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最终产量的影响、渗灌技术的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渗灌比喷灌平均增产 9.5 % ,比旱地增产 62 .3% ,产量结构中以渗灌千粒重表现最高。小麦生长期内农田总耗水量喷灌最大 ,渗灌次之 ,旱地最小。渗灌可明显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渗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 13.2 5 kg.hm-2 .mm-1,是喷灌处理的 1.35倍。 3年平均渗灌比喷灌节水 4 3.9%。渗灌年净效益比喷灌多 976.6元 .hm-2 ,增加 2 0 .91%...
关键词:
冬小麦 渗灌 节水高产 经济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丹 张佼蕊 何松林 郑云冰 谢栋博 王政 刘艺平
【目的】探寻克服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受精前障碍的授粉方式,为克服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芍药品种粉玉奴(Paeonia lactiflora‘Fenyunu’)为母本,牡丹品种凤丹白(Paeonia ostii‘Fengdanbai’)、洛阳红(Paeonia suffruticos a‘Luoyanghong’)为父本分别进行远缘杂交,采用常规授粉、延迟授粉、重复授粉、切割柱头授粉和蒙导授粉5种不同授粉方法,对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研究母本心皮形态学特征,统计杂交组合结实率。【结果】杂交组合粉玉奴×凤丹白、粉玉奴×洛阳红采用重复授粉、蒙导授粉、延迟授粉的效果均优于常规授粉,在花粉萌发量、花粉管伸长及单花结实率方面表现为延迟授粉>重复授粉>蒙导授粉>常规授粉>切割柱头授粉,说明延迟授粉对于克服受精前障碍效果最佳,为最佳授粉方式。切割柱头授粉虽效果不佳,但对克服受精前障碍有一定影响。【结论】在牡丹、芍药远缘杂交育种中,可以采取延迟授粉的方法,减缓甚至克服母本柱头或花柱对异源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抑制,克服受精前障碍,提高育种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云峰 蒋妮 胡凤云 刘丽辉 白隆华
以广西田七发生较严重的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根腐病(Fusarium solani)3种主要病害的病原菌为靶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20种化学药剂对各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45%恶霉灵·甲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0 g/L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等7种药剂对A.panax的抑菌率达100%;15%咪鲜胺微乳剂3000倍液、30%氟硅唑微乳剂7000倍液等9种药剂对C.gloeosporioides的抑菌率达100%;15%咪鲜胺微乳剂3000倍液、50%多菌灵纯白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关键词:
田七 黑斑病 炭疽病 根腐病 药剂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怡红 杜玉宁 樊仲庆 康萍芝 李永福 荣温琪
良种包衣技术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种子消毒处理的先进技术。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药肥复合型系列种衣剂配方,在国内一些省区大面积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我区种子公司等单位曾相继引进国内外多种种衣剂进行过多年多点试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成本较高,效果不稳定,至今尚未筛选出适合我区春小麦生产的种衣剂,因而限制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库么梅 温小波
稚鳖温室综合症的防治@库么梅@温小波¥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稚鳖温室综合症的防治库么梅温小波(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荆州434103)稚鳖阶段由于体质相对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感染发病。尤其是温室养殖,由于高温、高湿、高密度、投饵量大等养殖条件,导致发病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芝娟 楼丹 闫茂仓 楠田理一 陈昌福
在 5月下旬用哈维氏弧菌 (Vibrioharveyi)灭活菌苗对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幼鱼进行浸泡免疫 ,7月至 8月高温季节投喂添加防病药物或者V .harveyi灭活菌苗的配合饲料 ,进行了综合防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V .harveyi灭活菌苗浸泡免疫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V .harveyi对受免大黄鱼的感染 ,但是 ,受免鱼对副溶血弧菌 (V .parahaemolyticus)的感染则没有显著的保护 ;高温季节投喂添加药物的配合饲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大黄鱼的死亡率 ,而将药物添加在鱼糜中后的投喂方式则不能获得明显防病效果 ;对受免鱼口服灭活菌苗后在 5 6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