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5)
2023(10473)
2022(9420)
2021(8983)
2020(7559)
2019(17866)
2018(17811)
2017(34450)
2016(19000)
2015(21283)
2014(21208)
2013(20964)
2012(19046)
2011(17056)
2010(17018)
2009(15519)
2008(14789)
2007(12595)
2006(10880)
2005(9266)
作者
(54818)
(45539)
(45241)
(42938)
(28846)
(21897)
(20518)
(18116)
(17331)
(16217)
(15662)
(15193)
(14318)
(14309)
(14018)
(13830)
(13585)
(13581)
(12943)
(12706)
(11373)
(11012)
(10990)
(10229)
(10099)
(10036)
(9965)
(9909)
(9213)
(9061)
学科
(77249)
经济(77178)
管理(53461)
(48793)
(40598)
企业(40598)
方法(39327)
数学(34777)
数学方法(34241)
(19419)
地方(18144)
(18056)
中国(17621)
(16152)
业经(15759)
环境(15288)
农业(13272)
(12868)
理论(12853)
(12021)
贸易(12015)
(11575)
(11504)
技术(11448)
(10520)
(10451)
财务(10384)
财务管理(10368)
企业财务(9817)
教育(9531)
机构
大学(264310)
学院(263193)
管理(108303)
(99264)
经济(97076)
理学(95286)
理学院(94148)
管理学(92112)
管理学院(91657)
研究(86751)
中国(61879)
(59297)
科学(58117)
(43893)
业大(43177)
(42707)
(41932)
研究所(40715)
中心(38785)
北京(37904)
(35936)
(35391)
师范(35094)
财经(34781)
农业(33402)
(32152)
(31659)
(30053)
经济学(28434)
师范大学(28430)
基金
项目(191983)
科学(150230)
基金(138705)
研究(137218)
(121905)
国家(120951)
科学基金(103691)
社会(84322)
社会科(79835)
社会科学(79812)
(75013)
基金项目(74712)
自然(70092)
自然科(68387)
自然科学(68374)
自然科学基金(67069)
(63929)
教育(62735)
资助(57920)
编号(55905)
成果(44052)
重点(42864)
(41182)
(40619)
(39435)
课题(38284)
科研(37030)
创新(36678)
计划(35509)
大学(35102)
期刊
(103286)
经济(103286)
研究(72603)
学报(44511)
中国(44075)
科学(41074)
(37668)
管理(37582)
大学(33155)
学学(31231)
(29087)
教育(28551)
农业(26813)
技术(22846)
业经(17315)
(16887)
金融(16887)
经济研究(15777)
财经(15516)
图书(14586)
科技(14232)
资源(13943)
(13673)
问题(13641)
林业(13249)
(13039)
理论(12950)
技术经济(12907)
实践(12177)
(12177)
共检索到363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化成  李长喜  唐谦  
本文进行了油松60个种源生态型间和生态型内种源间变异在北京地区的比较,同时对同一生态型内部不同海拔种源的表现差别作了探讨。9年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生态型间,还是生态型内种源间都存在着显著地理变异,但生态型间的变异比生态型内种源间的变异要大。至于同一生态型内部不同海拔种源的变异不太明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丰丰  贾黎明  
采用线性模型对北京地区57株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解析木和60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解析木的带皮胸径(DOB)与去皮胸径(DIB)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到侧柏和油松的带皮胸径与去皮胸径的数学模型分别为DIB侧柏=0.918DOB侧柏,DIB油松=0.916DOB油松,从而间接得到侧柏和油松的树皮厚度方程分别为B侧柏=0.082DOB侧柏,B油松=0.084DOB油松,树皮调整因子分别为K侧柏=1.089,K油松=1.092。这些模型的建立和因子的取得可优化北京地区侧柏、油松树木直径生长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本华  阮锡根  
该文对北京地区 1 7年生银杏 (GinkgobilobaL .)木材年轮宽度、木材密度及变异特点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年轮宽度近髓心部位较窄 ,进入正常生长年轮较宽 .木材年轮密度、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近髓心部位略大一些 ,随着年龄的增加 ,略有下降趋势 ,之后呈平缓的生长状态 .年轮宽度、年轮密度、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均值分别为0 72 0cm ,0 5 49g/cm3 ,0 6 46 g/cm3 和 0 4 77g/cm3 .年与年之间的年轮密度有一定联系 ,年轮相距越近 ,正相关系数越大 ,年轮相距越远 ,相关程度变小 ,往往呈负相关形式增大 .年轮宽度与年轮密度、最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谦  叶冰茹  
根据东部型14个种源在苗期阶段的生长、形态、抗性等方面的特征,利用方差分析及多变最统计技术对生态型内部各种源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型内部各种源在生长及生物最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在绝大多数形态特征和适应性方面差异不显著.在生态型内部进行种源选择对提高油松生产力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主分量分析结果,将东部型划分为北部、中部及东部三个亚区.中部亚区的种源在北京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选华  曹立锋  孟志强  
本文通过设定三维模型检验全国30个地区的人才经济效能,发现目前北京地区人才效能较低。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结合区域实际状况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胡林  冯仲科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知识发现技术研究了北京房山地区林木可燃性.通过将历史林火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分类处理,建立房山林火数据库;用知识发现算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林木的可燃性,并用传统方法获取了林分生物量.实验表明,林分的生物量与林木可燃性并无必然的联系,林分的燃烧是一种复杂现象,受到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该结论对林火研究及林火应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夏榕  陈怡歆  陈静飞  朱济友  孙广鹏  韦柳端  张新娜  徐程扬  
【目的】以气候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对树木健康及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远郊油松天然林和近郊油松人工林径向生长的影响,揭示城市远郊自然生态系统和近郊山地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敏感度的差别。【方法】建立了远郊和近郊油松林的标准年表及差值年表,分别与气候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利用R软件建立年轮指数与气候指标的最优模型;通过4个韧性力指标分析近郊油松径向生长对干旱条件的响应。【结果】(1)两地均呈现气候暖干化现象,其中近郊地区气候暖干化现象更为严重。(2)年表中统计参数均显示,近郊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信息更敏感。(3)远郊油松径向生长与当年及上年秋冬季最低温、上年夏秋季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呈显著正相关;近郊油松径向生长与上年及当年夏季极高温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及当年夏秋两季的SPEI呈显著正相关;近郊油松径向生长与当年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年均值呈显著正相关,且严重干旱事件期间对PDSI变化更敏感。【结论】远郊油松天然林和近郊油松人工林树木径向生长均存在"滞后效应",近郊油松林的树木径向生长受城市化的影响,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更加敏感,更易受到夏季高温和干旱胁迫的影响;但是,在不超过承受阈值的前提下,近郊油松人工林树木径向生长可从长期干旱事件中恢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笑梅  殷亚方  浦上弘幸  
对北京地区I-2 1 4杨的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及宽度、纤维壁厚、组织比量、胞壁率与基本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的变异模式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纤维长、宽及壁厚 ,导管分子长、弦径和导管比量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迅速递增 ,而后趋于平缓 ;而导管个数、纤维与射线比量、胞壁率的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逐渐递减 ,再趋于稳定。不同高度间的解剖参数 (胞壁率除外 )差异不显著。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是髓心处较大 ,往外先略减而后快速递增 ,然后趋于平缓。木材幼龄期为 1 0~ 1 2a,幼龄材比成熟材的基本密度低 ,纤维和导管分子均短与窄、壁薄 ,纤维和射线比量大、导管个数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快快  武文斌  张子杰  胡现铬  韩方旭  钮世辉  李悦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与阐明北京主要油松人工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引种地对种群遗传结构及生长的影响,尝试追溯其可能的种源,为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培育与种质遗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7对多态性高且扩增稳定的核基因组EST-SSR引物,以北京地区20世纪营造的油松人工林8个种群和皇家园林的古油松3个种群及山西省五大山系的油松种群为试验对象,分析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等。【结果】结果表明:3类种群中,北京人工林种群间遗传结构差异最大(F_(ST)=0.066),山西五山系群体间遗传结构差异次之(F_(ST)=0.033),古油松种群遗传结构差异最小(F_(ST)=0.023);北京油松人工林和古油松种群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且呈现杂合子过剩状态,其中古油松种群杂合子过剩更多;在遗传距离0.020处北京人工林、古油松和山西五山系共16个油松种群聚为3类,各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差异较小,相似程度较高;EST-SSR位点J10、J20、J42和J50在北京人工林、古油松和山西五山系中位点扩增频率差别大可用于未知种源的油松种群种源溯源。【结论】北京油松人工林种群较古油松种群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更大的遗传结构差异;外来种质在引入地胁迫生境下的适合度差异导致部分植株被淘汰,因此保留下来的种群遗传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试验为后续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评价、培育和种质种源管理打下了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英  杨华  赵浩彦  李伟  王金增  付雨龙  
林木直径分布是林分测量和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最基础的信息。本研究以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59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选择了8种直径分布函数(线性、对数、二次、三次、乘幂、指数、逻辑斯蒂和威布尔函数)进行模拟和检验,结果表明,威布尔分布模型较好地表达了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的直径分布结构,拟合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weibull分布参数的预估方程,预测林分理论直径分布,为侧柏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杨  袁梨  史洋  张志明  纪建伟  周许伟  鲍伟东  
为研究生物多样性恢复态势及其分布特点,借助Arc GIS 9.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基于GIS的北京地区9目6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生态分布数据库,并对不同时期的分布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珍稀鸟类的总体分布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在山区多见于植被良好的原生林区、水库与河流附近,在平原区主要见于人为干扰较少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在农耕区则出现大片空白。通过对比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生态分布发现,动物活动位点较分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出现3个目珍稀鸟类(雁形目中华秋沙鸭、鸡形目褐马鸡、鴴形目遗鸥),原有3个目的分布位点也出现扩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布位点呈现较为明显的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爽  姚静  
文章以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项目为依托,讨论了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工作中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动态监测分析、外业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等技术关键环节,并重点阐述了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中亟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及思路,以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丽  郭自军  王立臣  石春梅  周吉红  周继华  王俊英  
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的藜麦品种,将引种的15份藜麦资源在延庆区延庆镇西白庙村、延庆区香营乡上垙村和昌平区延寿镇分水岭村3点试种,比较产量、植株性状、抗性、生育期和景观效果等指标。结果表明:‘红藜1’、‘红藜2’、‘陇藜1号’和‘陇藜3号’综合表现优异,适宜作为粮景兼用型作物,在京郊进一步试验示范。其中,‘红藜1’和‘红藜2’为晚熟品系,生育期140~149 d,观赏期26~45 d,麦穗下垂,呈玫红色、橘黄色,高抗叶斑病、倒伏和倒折,在昌平区延寿镇分水岭村产量较高,为2 390.26和2 039.56 kg/hm~2。‘陇藜1号’和‘陇藜3号’为早熟品种,生育期89~108 d和90~100 d,观赏期15~17 d,麦穗直立,呈红色、黄色,在延庆区香营乡上垙村产量较高,为1 295.23和1 095.02 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玲  赵广亮  杨雨果  耿玉清  孙玉军  周红娟  
【目的】研究油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为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陷阱法和Tullgren干漏斗法,于2015年5月、8月和10月分别收集地表和新鲜枯落物层(Oi层)、半分解枯落物层(Oe层)以及矿质土层(0~2cm的矿质土壤表层(界面层)、2~5cm和5~10cm土层)的土壤动物。对收集到的土壤动物进行鉴定分类。【结果】2015年5月、8月、10月3次共收集土壤动物2 799只,隶属于6纲22目22科。3次收集的地表土壤动物共有优势类群为弹尾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地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真螨目、寄螨目和弹尾目。5月地表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以植食类为主,8月主要为植食类和捕食类,10月各功能类群的个体密度差异不明显。3次调查的地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均以腐食类为主。不同采样时期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密度的垂直变化规律不同,5月和8月Oi层的土壤动物类群数与Oe层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矿质土层,而10月各深度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差异不显著。就土壤动物个体密度的变化规律而言,5月Oi层个体密度显著高于Oe层和矿质土层,但在8月和10月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Oe层最大,且显著高于Oi层和矿质土层。【结论】枯落物层的土壤动物类群数较矿质土层丰富;半分解枯落物层土壤动物个体密度较新鲜枯落物层高。在矿质土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呈减小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孙向阳  陈峻崎  姚永刚  
为探讨油松林土壤健康经营措施,该文对北京市八达岭低山区油松和灌丛林土壤的发生层厚度、物理性质、有机质和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的凋落物层为4.0 cm,高出灌丛林地96.30%;油松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如粘粒、总孔隙度以及持水性能低于灌丛,但差异不显著;在0~5 cm的土层中,油松林土壤的pH值低于灌丛0.3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指标分别比灌丛土壤低31.86%、34.38%、22.28%、24.56%和22.86%,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采用0~5 cm和0~20 cm土层厚度,比较油松和灌丛林土壤肥力指标的差异,所得结果不尽一致.研究认为,油松林能形成较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