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5)
2023(3321)
2022(2912)
2021(2667)
2020(2233)
2019(5441)
2018(5207)
2017(9527)
2016(5468)
2015(6069)
2014(5824)
2013(5855)
2012(5800)
2011(5272)
2010(5416)
2009(5011)
2008(4866)
2007(4390)
2006(3997)
2005(3644)
作者
(19619)
(16581)
(16428)
(15580)
(10485)
(8145)
(7541)
(6538)
(6429)
(6051)
(5839)
(5667)
(5524)
(5508)
(5317)
(5160)
(5113)
(5030)
(4928)
(4790)
(4400)
(4294)
(4180)
(3863)
(3744)
(3729)
(3664)
(3660)
(3473)
(3470)
学科
(23447)
经济(23419)
管理(10924)
(10499)
方法(9452)
数学(8558)
数学方法(8443)
地方(7960)
(7429)
(7091)
企业(7091)
(6516)
中国(5906)
农业(4689)
地方经济(4481)
(4455)
业经(4043)
(4008)
贸易(4006)
(3794)
(3608)
环境(3462)
(3182)
金融(3181)
及其(2828)
(2792)
(2631)
(2629)
银行(2597)
技术(2519)
机构
大学(80232)
学院(77887)
研究(36523)
(29345)
经济(28717)
科学(26736)
中国(25971)
(23755)
管理(23550)
(22973)
(21566)
研究所(19995)
理学(19863)
理学院(19448)
农业(19297)
管理学(18797)
管理学院(18688)
业大(17916)
中心(15585)
北京(15229)
(13778)
(12984)
(12378)
科学院(12324)
(12311)
农业大学(11999)
(11994)
实验(11047)
(11031)
研究院(10881)
基金
项目(57762)
科学(42928)
基金(41100)
(40109)
国家(39835)
研究(34684)
科学基金(31259)
自然(22893)
自然科(22327)
自然科学(22315)
自然科学基金(21903)
(21556)
基金项目(21468)
社会(20626)
(20356)
社会科(19398)
社会科学(19392)
资助(18051)
教育(15093)
计划(14027)
重点(13999)
科技(13387)
(13252)
编号(12001)
(11904)
科研(11894)
(11315)
创新(10745)
专项(10739)
(10345)
期刊
(32080)
经济(32080)
学报(23930)
研究(23223)
(21230)
科学(18941)
中国(18113)
大学(16881)
学学(15931)
农业(14413)
管理(9092)
(8373)
(8145)
业大(7471)
教育(7154)
林业(6557)
(6055)
金融(6055)
农业大学(5766)
经济研究(5514)
(5387)
技术(5344)
财经(4775)
科技(4546)
问题(4426)
业经(4340)
中国农业(4295)
资源(4213)
自然(4200)
(4170)
共检索到124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棋  黄闻霆  池海  王胜男  姜峰  李天忠  程玉琴  
为了评估北京地区梨园健康状况并明确梨树感染病毒和类病毒的主要种类,本研究利用RT-PCR对北京市重要梨果生产区的157份样品进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和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的检测。RT-PCR的结果表明,ASGV的检出率最高,高达91.1%,其次为ASPV和ASSVd,检出率分别为59.2%和54.8%,ACLSV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为35.7%。统计分析发现,84.7%的梨树样品表现出复合侵染,其中受到ASGV+ASPV+ASSVd复合侵染的样品数量最多,占所检样品数的25.5%;受到ASGV+ASPV或ASGV+ACLSV侵染的样品各占11.5%。同一果园中不同‘京白梨’植株所感染的病毒种类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明确了北京地区梨园感染病毒和类病毒的主要种类,为梨病毒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英  牛建新  
【目的】搞清苹果茎痘病毒在梨树组织中的分布,为茎尖脱毒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库尔勒香梨茎尖、叶片为材料,利用非放射性标记物地高辛(DIG),通过RT-PCR反应体系,合成了苹果茎痘病毒的cDNA探针,利用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对该探针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验证。研究制作了适合原位PCR及原位杂交的石蜡切片,利用原位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IS-RT-PCR)技术检测石蜡切片组织中苹果茎痘病毒RNA的定位及分布,并对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梨树中的苹果茎痘病毒RNA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叶片的叶肉细胞、茎尖的外围皮层组织及相应的初生维管束。蛋白酶K消化时间以20 mi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蕊  韩雪纯  李晴  陈招荣  
为了调查天津地区种植梨的已知病毒病的发病情况,以雪花梨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对梨的嫩叶进行总RNA提取,并通过RT-PCR对天津3个地区70株不同品种的梨树所带的潜隐性病毒进行鉴定,包括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苹果茎痘病毒(ASPV)、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凹果类病毒(ADFVd)。结果表明,改良方法 1-巯基乙醇法是提取梨叶片总RNA较为理想的方法,可获得的RNA杂质含量较少,总RNA得率较高,平均质量分数可达73. 880μg/g,获得的总RNA符合后续试验要求;利用RT-PCR法在70个检测样品中,上述5种病毒病的平均发生率依次为47. 1%,11. 4%,10. 0%,8. 6%,1. 4%,复合侵染率平均为28. 6%,种植年份越高的植株带毒率越高,不同品种对病毒的敏感性也不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地区梨病毒病发病普遍,其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是主要带毒种类,而且具有一定比例的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梨树种植管理水平低,地区间梨树引种缺乏规范的检测监控均可导致梨病毒病的发生和扩散,这对于天津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凤媚  宋建  薛俊  陈东亮  王姝  张越  孙海波  
为了确定北京菊花产区是否发生了番茄斑萎病毒病,了解该病毒北京分离物的序列变异情况,对该地区发生的TSWV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该病毒编码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多糖蛋白(Gn-Gc)、运动蛋白(NSm)、外壳蛋白(N)、非结构蛋白(NSs)等5个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SWV北京地区菊花分离物(Beijing-jh)的5个编码基因与国内各分离物的进化关系较远,与来自韩国和西班牙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分析表明,N基因是最为保守的基因,核酸平均相似性为97.2%,蛋白为98.6%,RDRP的变异性最大,核酸平均相似性为95.4%,蛋白为96.8%,且Beijing-jh分离物的5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来自西班牙分离物的相似性最大,初步表明,该分离物可能是由于贸易活动由国外传入我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玉琴  韩振海  许雪峰  
通过试管微嫁接,分别将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接种到小金海棠组培苗上,并用PAS-ELISA法检测其带毒率。结果表明:接穗小金海棠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带毒率为60.0%,其苹果茎沟病毒带毒率为73.3%,从而证明用此方法可以对组培苗进行快速病毒接种而得到带毒的实验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明  盛长忠  石明  安春菊  冀俊丽  吴学锋  杜荣骞  李德森  
根据Taq酶既有聚合酶活性又有反转录酶活性的特点 ,探索了只在Taq酶单独作用下完成RT PCR反应的条件 ,以达到对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PSTV)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 ,反转录阶段退火温度在 37℃、循环数不少于 10次的情况下 ,PCR扩增能得到一条相关特异带。经过嵌合式PCR证明 ,这条带为PSTV的特异带。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 ,用单酶法RT PCR检测PSTV步骤简单 ,成本低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云蔚  洪霓  徐文兴  王国平  
以表现柑桔裂皮病典型症状的罗伯逊脐橙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RT-PCR和RNA斑点杂交及组织印迹杂交的方法,对柑桔裂皮类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T-PCR和2种核酸杂交技术均可用于该类病毒的有效检测。对该类病毒全长RNA的RT-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该分离株(命名为CEVd-HB分离株)的全长RNA由371个核苷酸组成,与已报道的其它不同来源分离株相似性为90%~99%。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胜强  耿伟光  史成银  李晋  粟子丹  
淋巴囊肿病毒(LCDV)、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Mega)、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和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ISaV)是养殖鱼类主要的病毒性病原,危害巨大。为实现这7种病原的高通量、同步检测,本研究在分析这7种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9组扩增子拯救多重PCR(aRM-PCR)引物,并对扩增体系中的Taq酶、M~g(2+)、D NTP、PRIMeR MIx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建立了同步检测7种鱼类病毒的aRM-PCR方法。优化后的aRM-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利利  孙国珍  王勇  高苇  张春祥  张安胜  竺晓平  
为明确2014年夏天在天津番茄种植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番茄褪绿病毒的番茄样品的侵染病原,利用To CV外壳蛋白和热激蛋白的特异引物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分别扩增得到特异核苷酸片段。序列分析表明,HSP70核苷酸序列与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日本分离物Tochigi(AB513442)相似性为99.5%,CP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与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日本分离物Tochigi(AB513443)相似性分别为99.2%和99.3%,表明天津地区的番茄受到To CV侵染,且天津与日本To CV分离物序列相似性最高。由于调查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生普遍,针对To CV阳性样品利用TYLCV特异性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虹  洪霓  王国平  
对梨树茎尖培养的方法和在培养过程中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各个环节中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茎尖培养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概述了茎尖培养在梨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现状 ,提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利达  石延霞  谢学文  曹金强  柴阿丽  李宝聚  
为了检测和鉴定我国不同地区番茄上的病毒种类,2015-2018年,在不同蔬菜种植区采集431份番茄疑似感病样品。利用已报道侵染番茄的12种主要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RT-PCR分子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TYLCV在番茄上普遍存在,检出率为65.20%;而ToCV、TMV、CMV、ToMV、TSWV和PVY侵染番茄相对较少,检出率分别为21.11%,20.19%,17.63%,15.31%,14.15%,11.37%;未检测到TICV、PVX、TYLCVNB和BBWV等病毒。通过对番茄病毒复合侵染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病毒复合侵染率达35.73%,其中2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最多,占复合侵染总比的52.60%;3种病毒复合侵染率占复合侵染总比27.92%;4种及5种病毒复合侵染率略低,分别占复合侵染总比0.65%和18.83%。通过对我国20个地区的番茄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番茄上检出病毒种类最多的为北京地区,检测到7种病毒,其次是山东地区,检测到5种病毒;河南、甘肃及宁夏地区检测到4种病毒;西藏、河北、浙江、陕西、海南地区检测到3种病毒;四川、天津、黑龙江、山西、内蒙古等检测到2种病毒;其他地区只检测到单一番茄病毒种类。同时根据TYLCV和TSWV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TYLCV北京分离物(MK336782)与中国湖南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TSWV河南分离物(MK318839)与山东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改利  刘华贵  初芹  张剑  赵权  张莉  
采用ELISA方法对京郊某种鸡场2群鸡从出雏到45周龄进行禽白血病病毒p27(ALV-p27)抗原检测,对血清进行ALV-AB及ALV-J抗体检测,按标准计算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群鸡不同周龄直肠拭子中ALV-p27抗原检出率差异显著,出雏时为0.73%(2/273),8周龄最高,阳性率达45.06%(114/253);B群鸡不同周龄直肠拭子中ALV-p27抗原检出率差异显著,出雏时为0(0/182),14周龄时最高,达45.52%(66/145)。A群鸡38,45周龄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71%(15/42),27.08%(13/48),B群鸡27,34,43周龄A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岳春梅  袁新华  董在杰  缪为民  
白斑综合征和桃拉综合征是严重危害虾类养殖业的两种传染性疾病,病原的快速检测是控制疾 病暴发,减少病害损失的有效方法之一。青虾是太湖地区的主要养殖虾类,本实验应用白斑病毒和桃拉病毒 复合式试剂盒,对太湖附近的青虾进行检测,结果未发现太湖青虾感染或携带这两种病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平  洪霓  
在总结果树病毒病发生与危害特点的基础上 ,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果树病毒检测和脱除技术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的因素 ,提出了目前国内果树病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芳  吕建强  岳志芹  刘荭  田飞焱  何俊强  蔡依娜  陈昌福  
在GenBank中搜寻虹彩病毒蛙病毒属主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并进行多重比较后,利用其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虹彩病毒蛙病毒属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荧光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估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利用10倍系列稀释法检验其灵敏度并与常规PCR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虹彩病毒蛙病毒属成员(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除外)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淋巴囊肿病毒、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锦鲤疱疹病毒等其他水生动物病毒之间均无交叉反应,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总DNA灵敏度为4.5×10-3pg/μL,比传统PCR的敏感度高出100倍,可对低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