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7)
- 2023(17249)
- 2022(13925)
- 2021(12790)
- 2020(10430)
- 2019(23707)
- 2018(23260)
- 2017(44403)
- 2016(23825)
- 2015(26804)
- 2014(26510)
- 2013(25588)
- 2012(23697)
- 2011(21279)
- 2010(21179)
- 2009(19065)
- 2008(18317)
- 2007(15926)
- 2006(14046)
- 2005(12756)
- 学科
- 济(101391)
- 经济(101280)
- 管理(62230)
- 业(60838)
- 企(46972)
- 企业(46972)
- 方法(38904)
- 数学(33448)
- 数学方法(32978)
- 中国(32045)
- 农(30116)
- 地方(27406)
- 业经(24352)
- 财(23067)
- 农业(20817)
- 学(19443)
- 贸(19105)
- 贸易(19091)
- 易(18451)
- 制(17743)
- 融(17483)
- 金融(17480)
- 银(16631)
- 银行(16588)
- 理论(16386)
- 行(16018)
- 发(15892)
- 环境(15570)
- 技术(15220)
- 和(14813)
- 机构
- 学院(329560)
- 大学(327537)
- 济(135734)
- 经济(132997)
- 管理(122540)
- 研究(117076)
- 理学(105003)
- 理学院(103746)
- 管理学(101775)
- 管理学院(101183)
- 中国(87956)
- 京(72403)
- 科学(71181)
- 财(61006)
- 所(58577)
- 农(56919)
- 中心(53700)
- 研究所(53267)
- 江(49901)
- 业大(49229)
- 财经(48086)
- 北京(45887)
- 范(45584)
- 师范(45053)
- 农业(44470)
- 经(43794)
- 院(43148)
- 经济学(41984)
- 州(40194)
- 经济学院(37814)
- 基金
- 项目(224999)
- 科学(177338)
- 研究(166295)
- 基金(161452)
- 家(141850)
- 国家(140619)
- 科学基金(120076)
- 社会(105739)
- 社会科(100144)
- 社会科学(100122)
- 省(88548)
- 基金项目(84783)
- 教育(76903)
- 自然(76074)
- 划(75381)
- 自然科(74317)
- 自然科学(74298)
- 自然科学基金(72920)
- 编号(67391)
- 资助(65038)
- 成果(54661)
- 发(53838)
- 重点(51856)
- 部(49211)
- 课题(47960)
- 创(47672)
- 创新(44539)
- 国家社会(44122)
- 科研(42923)
- 发展(42772)
- 期刊
- 济(152900)
- 经济(152900)
- 研究(98924)
- 中国(70424)
- 农(53463)
- 学报(52193)
- 科学(48432)
- 管理(46833)
- 财(45422)
- 教育(42430)
- 大学(40568)
- 学学(37916)
- 农业(36958)
- 融(32327)
- 金融(32327)
- 技术(30531)
- 业经(26508)
- 经济研究(24585)
- 财经(23261)
- 问题(20678)
- 经(20150)
- 业(19692)
- 贸(16940)
- 国际(16411)
- 版(15480)
- 图书(15451)
- 世界(15395)
- 科技(15381)
- 技术经济(15020)
- 商业(14631)
共检索到501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欣 王选华
本文在分析国际化人才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化人才的量化指标体系,在北京、纽约、伦敦和东京之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北京地区国际化人才开发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 指标体系 现实差距 开发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雷强 苏立峰 倪权生
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从银行业的机构数量、经营绩效和国际化程度三方面,分析1980年到2006年间伦敦、纽约和东京金融中心银行业市场的演进状况,借鉴三个金融中心银行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产业集群 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琴 王 丹
本文通过对纽约、伦敦、东京三个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增长引擎源于主导产业的发育和成长,而国际大都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主导产业崛起的前提;有效的空间载体和重要的政策平台,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中央商务区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能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业集群快速成长;专业人才集聚和强劲的面向全球市场的现代服务业需求,是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同时,本文也指出,由于城市定位和发展模式的不同,三个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的途径与机制也是不均相同的,发展类型和结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现代服务业 集群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军 汪文姝 宋吉涛
通过对纽约、东京和伦敦三个世界城市人口规模的现状、特征及其增长变动情况进行归纳和数据分析,概括了世界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演化机理和一般性规律。研究显示,不同世界城市的人口增长变动规律具有近似性;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方式、技术经济条件以及全球政治经济背景等,是影响世界城市人口规模演变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
世界城市 人口规模 演化机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明
我们设想上海到2020年建成世界城市,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世界城市的能级和水平。据此选取伦敦、巴黎、纽约和东京的数据,进行城市空间分布结构、人口布局结构和就业布局结构比较研究,进而对上海城市空间和人口的理想结构进行模拟预测。主要的模拟结果是:按上海市辖6340平方公里,上海居住人口的理想规模最高值为1370万,就业人口的理想规模最高值为1090万。根据世界城市服务能级的要求,未来上海的CBD就业人口还需进一步集聚,CBD乃至整个城区的居住人口则需要导出。上海城区与郊区600:6000的空间结构基本合理,理想居住人口比例为55:45。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人口结构 模拟计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理 董笑蕊 韩雯 李昕昕
本文在路径依赖理论框架下,分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和关键事件对国际金融中心变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和总结了伦敦和纽约金融中心演进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后续效应和经验启示。基于上述案例研究,结合北京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北京金融中心建设能够运用的关键事件及其路径选择。
关键词:
路径依赖 关键事件 金融中心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婷麟 孙斌栋
全球城市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趋势,然而在以金融业发端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早已完成服务转型的全球城市受冲击却最为显著。为了给我国正在崛起的全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经验,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比较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以及上海制造业企业不同环节的空间布局。三大全球城市虽然以服务业为主,但并未完全放弃制造业,只是在门类上向都市型工业转型;纽约和伦敦主要保留制造业企业的服务环节,而东京拥有部分制造环节;不同价值环节的部门在空间布局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即总部、信息部门等位于城市中心,而制造环节向边缘地带甚至其他城市转移。我国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制造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在门...
关键词:
全球城市 制造业 空间布局 都市圈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岚 农卫东 张祥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集群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全球重要的节点城市表现得十分明显。本文以伦敦和纽约两个国际大都市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例,研究了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的演化过程、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同时,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促进中国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群化 发展模式 形成机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华泉 张祥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集群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全球重要的接点城市表现得十分明显。本文以伦敦和纽约两个国际大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例,研究了国际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的演化过程、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同时,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促进中国国际大都市(如上海、北京等)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群化 发展模式 形成机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邦彦 彭薇
从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金融中心的运行体系以及金融中心的成长环境等三个方面将香港与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探寻香港的比较优势及劣势,并提出香港打造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比较 战略选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涓 刘甦 孙黛琳 付建文
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但与作为全球创意中心的伦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使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采用对比方法对北京与伦敦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北京同伦敦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北京 伦敦 文化创意产业 比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伍琴
当代各国首都的经济结构一般都具有八个组成要素:服务、总部、知识、绿色、园区、临轨、临空和临港。首都经济总是先经历极化效应,然后再转向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本文通过可比和可获得数据的收集整理,比较了北京与伦敦、巴黎、首尔和东京四个国际性首都圈,在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运用极差阈值法综合比较后发现: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单体,发展具有一定实力,排名居中;但若把京津冀作为首都经济圈与之比较,则发展排名最后。目前严峻的现实是:单靠北京自身力量已经难以化解大城市病,只有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即建立全域性的首都...
关键词:
首都圈 首都经济 经济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时辰宙
监管环境已日趋成为考察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监管环境的优劣取决于金融中心的监管艺术。同为全球两个顶级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却有截然不同的监管艺术和监管文化。本文总结了监管艺术和监管文化给伦敦和纽约在发展历程中带来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上海在金融监管所中面临的难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提高上海的金融监管艺术、优化上海监管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监管艺术 监管理念 经验教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
石油期货价格波动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研究了上海、纽约和伦敦石油期货价格波动性,它们都具有尖峰厚尾、成熟效应、波动聚焦性的特征。研究表明: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明显低于纽约和伦敦,其深层原因是我国期货市场没有开放。
关键词:
成熟效应 波动聚集性 石油期货 价格波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卫锋 赵福昌
笔者基于观察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激烈竞争同时伴随衍生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这一现象,以伦敦和纽约两个城市的竞争为切入点,考察衍生品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纽约国际化多视角探究
伦敦绿化带政策实施评价及其对北京的启示和建议
中美两国货币购买力比较分析——基于北京和纽约超市生活必需品的市场调研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和未失地农民收入差距研究——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
东亚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和首尔大学为例
人民币汇率与地区差距——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
CEO任期差距、管理自主权与企业国际化战略——基于社会比较视角的分析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心理预期与现实差距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的调查数据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的案例分析
北京地区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基于论文和专利产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