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6)
2023(14970)
2022(12495)
2021(11354)
2020(9379)
2019(21223)
2018(20968)
2017(39833)
2016(21786)
2015(24499)
2014(24610)
2013(24445)
2012(22900)
2011(20785)
2010(21473)
2009(20351)
2008(20646)
2007(19034)
2006(17322)
2005(16282)
作者
(64746)
(54437)
(54197)
(51121)
(34630)
(26013)
(24490)
(21050)
(20541)
(19722)
(18631)
(18188)
(17718)
(17497)
(17145)
(16350)
(16138)
(15778)
(15623)
(15401)
(13833)
(13543)
(13319)
(12480)
(12375)
(12203)
(12118)
(12053)
(10958)
(10858)
学科
(103181)
经济(103025)
(91223)
(82176)
企业(82176)
管理(82079)
方法(37272)
业经(33037)
(32333)
(31578)
中国(28513)
数学(28102)
数学方法(27796)
地方(25176)
(24696)
农业(22459)
(22381)
财务(22343)
财务管理(22307)
企业财务(21160)
技术(20328)
(18012)
(17591)
(17373)
理论(17171)
(17162)
(16985)
贸易(16968)
(16596)
银行(16556)
机构
学院(325030)
大学(319819)
(136864)
经济(134034)
管理(124721)
研究(111575)
理学(105309)
理学院(104059)
管理学(102416)
管理学院(101808)
中国(89105)
(71718)
(67901)
科学(65841)
(57458)
(56356)
(52569)
财经(51828)
研究所(50910)
中心(50689)
(46702)
北京(46298)
业大(46089)
农业(43745)
(41786)
(41101)
经济学(40917)
师范(40702)
(40025)
财经大学(37838)
基金
项目(201895)
科学(160091)
研究(150293)
基金(145754)
(125773)
国家(124546)
科学基金(107951)
社会(97001)
社会科(91791)
社会科学(91772)
(79766)
基金项目(76393)
教育(67986)
自然(67942)
自然科(66382)
自然科学(66364)
(65987)
自然科学基金(65256)
编号(60363)
资助(59415)
成果(49779)
(47592)
重点(45337)
(44654)
(44416)
课题(42734)
(41952)
(41933)
创新(40911)
国家社会(39724)
期刊
(169365)
经济(169365)
研究(102366)
中国(74747)
(56667)
(54680)
管理(54385)
学报(47432)
科学(46219)
大学(37234)
农业(37123)
教育(36039)
学学(35030)
(34350)
金融(34350)
技术(30780)
业经(29356)
财经(26833)
经济研究(25436)
(23211)
(21665)
问题(21642)
技术经济(18539)
(17078)
现代(16549)
世界(16530)
商业(15502)
(15190)
国际(15104)
财会(15052)
共检索到521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红福  夏杰长  
企业使用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可能来自自身执行R&D活动,也可能是来自于其他企业R&D活动,故企业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的R&D投入更能真实反映R&D投入对生产率的贡献。本文利用耶鲁-加拿大技术流动一致矩阵测算北京制造业分行业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并实证检验了企业执行R&D投入、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执行R&D和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对生产率具有正影响,且后者的产出弹性系数比前者的高一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吴万宗  周建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将企业出口、研发与生产率联系起来,并引出了企业出口决策和研发决策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和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模型。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出口决策和研发决策均存在着"自选择效应",并且具有较强的决策惯性;(2)出口决策与研发决策具有显著的互补性;(3)无法捕捉到纯粹的"出口中学习效应";(4)研发活动能帮助企业从出口中学习,显著地提高企业下一期生产率;(5)出口比重越高,研发活动对企业"出口中学习效应"的提升作用越大。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只有重视企业研发投入,才能在开放经济下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继而提高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觅  余淼杰  
出口会导致企业生产率提高么?什么因素会影响出口的生产率效应?本文采用2001—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估计了出口的即期和长期生产率效应。我们认为企业出口之前的研发投入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的吸收能力来提高出口的生产率效应。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计量方法,我们发现:(1)平均看来,对于首次出口的企业,其出口当年企业生产率有2%的提升,然而在出口之后的几年中这种提升效应均不显著。(2)对于有出口前研发投入的企业,出口对生产率存在着持续且幅度较大的提升作用;但对于没有出口前研发投入的企业,出口对生产率没有显著的提升效应或提升效应短且较弱。(3)出口对生产率的提升效应随企业从事出口前研发年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伯超  
本文探讨了我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数值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该倒U型关系拐点值位于资本偏向性分配状态,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的生产要素分配公平性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仍待进一步优化,即目前我国制造业在提升研发强度的过程中有可能牺牲制造业内部的生产要素分配公平性。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内、外部融资约束对上述倒U型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缓解企业内源性融资约束会使倒U型关系拐点值左移,而制造企业过于依赖外源性融资,则会使拐点值右移。本文研究表明,防止制造企业生产要素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不仅有利于打造各类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格局,还能提升制造企业研发强度。此外,缓解制造企业内源性融资约束,有利于保证企业在不牺牲企业内部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其研发投入强度,进而实现制造企业各类生产要素公平分配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双赢局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彦彦  李雪松  
本文基于微观企业的涉房决策,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考虑了内生性选择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考察了涉房决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作用和异质性效应。估计结果表明,涉房决策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平均处理效应为1个百分点,市场竞争程度和税收激励也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涉房决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在房价上涨较快地区更加明显;涉房决策对研发依赖度不同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存在差异,对研发依赖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抑制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对企业涉房决策和企业创新行为的理解,对于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彦彦  李雪松  
本文基于微观企业的涉房决策,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考虑了内生性选择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考察了涉房决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作用和异质性效应。估计结果表明,涉房决策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平均处理效应为1个百分点,市场竞争程度和税收激励也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涉房决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在房价上涨较快地区更加明显;涉房决策对研发依赖度不同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存在差异,对研发依赖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抑制效应更大。本文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卫东  潘霞  操玮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附加价值更高的研发和服务环节,将附加价值低的制造环节外包,是现代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模式。探讨轻资产运营对研发投入绩效的影响机理,依据轻资产运营的关键特征,从资产结构和运营特征两个维度,使用凝聚式层次聚类的方法,将选取的2009—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分为强、弱轻资产运营企业,以轻资产运营为调节变量使用多重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研发投入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轻资产运营对提高研发投入绩效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强轻资产运营企业的创新绩效更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训婷  邹媛媛  
文章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地方偏袒主义、研发投入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偏袒主义具有双管齐下的作用。地方偏袒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比,企业的生产率将提高0.031个百分比,研发投入每提高一个百分比,企业的生产率提升0.064个百分比。同时,基于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在政治偏袒程度较高的地方,地方企业研发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具体的,当地方偏袒指数跨越2.25的门槛值时,地方企业研发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由0.0428增至0.0536,且促进效应均在1%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林  乔小乐  
基于我国2009-2015年460家装备制造业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存在一个有效区间,并且企业所有制形式会影响该有效区间。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当补贴水平高于0.738%时,企业研发投入随着补贴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当补贴水平低于3.149%时,企业研发投入随着补贴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地,通过以企业规模作为门槛变量进行回归发现,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企业的研发意愿充足,此时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林  乔小乐  
基于我国2009-2015年460家装备制造业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存在一个有效区间,并且企业所有制形式会影响该有效区间。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当补贴水平高于0.738%时,企业研发投入随着补贴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当补贴水平低于3.149%时,企业研发投入随着补贴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地,通过以企业规模作为门槛变量进行回归发现,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企业的研发意愿充足,此时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佰涛  
研发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部分,能够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广义资本结构反映了企业股权与债务的基本特点,会影响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相关文献及理论,本文以创业板制造业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呈现"倒U型"的抛物线,不同资本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同,最优的资本结构类型为高股权集中度、低资产负债率组合的企业。最后从研发投入与资本结构层面分别提出了提高企业绩效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永明  刘敏  
以2012—2016年润灵环球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的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三者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一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二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融资约束这个中介路径实现的;在产权性质分组样本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促进关系仅在民营企业中显著,且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宜航  许英杰  郭晓  董鑫鑫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21年出台的两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具有积极影响。两项政策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地理区位、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政府应考虑将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优惠从制造业扩大至全行业,并且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放宽至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时可享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鹏远  邹海峰  
该文基于微观企业研发决策,以2009—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反事实框架下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的基础上,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的政策效应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异质性。结论表明:政府在实施研发补贴政策时具有选择性。研发补贴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在获得补贴企业样本中,假设其未获得补贴,则研发投入强度大幅度下降;在未获得补贴企业样本中,假设其获得补贴,则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表明中国研发补贴政策起到了激励效果。同时,市场化程度和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亦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倾向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而其研发投入强度处理效应低于非高新技术企业,表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但不平衡性十分突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辉  滕浩  
利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企业生命阶段中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但提升效果在各生命周期存在较大差异,处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别存在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衰退期企业的价值提升效果最显著,成长期企业次之,成熟期企业的价值提升效果稍弱,但各周期的企业超过相应门槛值后,研发投入的提升作用都会明显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