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9)
- 2023(4185)
- 2022(3342)
- 2021(3060)
- 2020(2367)
- 2019(5554)
- 2018(5437)
- 2017(10308)
- 2016(5661)
- 2015(6054)
- 2014(5859)
- 2013(5800)
- 2012(5682)
- 2011(4999)
- 2010(4944)
- 2009(4509)
- 2008(4354)
- 2007(3909)
- 2006(3559)
- 2005(3169)
- 学科
- 济(24131)
- 经济(24114)
- 管理(13123)
- 业(12165)
- 学(10318)
- 方法(9565)
- 数学(8584)
- 数学方法(8504)
- 企(7829)
- 企业(7829)
- 农(7305)
- 地方(6977)
- 环境(6785)
- 中国(5942)
- 农业(5464)
- 资源(4596)
- 财(4515)
- 地方经济(4449)
- 土地(4326)
- 业经(4257)
- 税(3953)
- 税收(3852)
- 收(3840)
- 发(3835)
- 生态(3753)
- 划(3749)
- 贸(3628)
- 贸易(3625)
- 和(3588)
- 易(3426)
- 机构
- 学院(80213)
- 大学(80155)
- 研究(34372)
- 济(31192)
- 经济(30649)
- 管理(26523)
- 科学(25804)
- 中国(25185)
- 农(24442)
- 理学(22826)
- 理学院(22419)
- 京(21909)
- 管理学(21730)
- 管理学院(21620)
- 所(19846)
- 业大(19469)
- 农业(19442)
- 研究所(18578)
- 北京(14561)
- 中心(14541)
- 院(13031)
- 财(12892)
- 农业大学(12866)
- 省(12601)
- 江(12153)
- 科学院(11802)
- 室(11722)
- 实验(10861)
- 实验室(10379)
- 研究院(10308)
- 基金
- 项目(60505)
- 科学(45880)
- 基金(43751)
- 家(42247)
- 国家(41969)
- 研究(36169)
- 科学基金(34005)
- 自然(24840)
- 自然科(24206)
- 自然科学(24197)
- 自然科学基金(23763)
- 基金项目(23580)
- 省(22931)
- 社会(22667)
- 社会科(21428)
- 社会科学(21422)
- 划(20746)
- 资助(17917)
- 重点(14908)
- 教育(14693)
- 计划(14440)
- 发(14283)
- 科技(13817)
- 科研(12264)
- 创(12211)
- 部(11834)
- 编号(11781)
- 创新(11639)
- 专项(10978)
- 农(10844)
共检索到119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仲 李湛东 成仿云 沙海峰
[目的]以往有关园材绿地降温增湿作用的研究主要基于大尺度,模糊了绿地中具体的群落结构和树种影响,本研究基于小尺度探讨5种植物群落连续的温湿度日变化动态和准确的降温增湿作用,为其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天气晴朗且无风的夏季,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选取毛白杨、榆、旱柳、栾树、银杏5种冠层结构特征不同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以空旷草坪为对照,分别对5种植物群落及对照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冠层结构参数进行测试,以每分钟的数据为基础,利用EXCEL2010和SPSS19.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研究了每种植物群落完整的温湿度日变化规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英书 胡希军 金晓玲 杨岑 粟德琼
分析了三维绿量对怀化市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绿地48个典型植物群落夏季11:00—15:00时间段降温、增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乔木三维绿量密度、灌木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正相关,地被植物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负相关;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9.9 m~3/m~2时,降温率可达到22.23%;当群落高度接近18.0 m时,降温率达到20.44%;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11.08 m~3/m~2时,增湿率达到65.64%;当群落高度接近22.3m时,增湿率达到65.10%。与郊野公园相比,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均偏小,因而日均降温率和增湿率偏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英书 胡希军 金晓玲 杨岑 粟德琼
分析了三维绿量对怀化市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绿地48个典型植物群落夏季11:00—15:00时间段降温、增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乔木三维绿量密度、灌木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正相关,地被植物三维绿量密度与降温率和增湿率呈显著负相关;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9.9 m~3/m~2时,降温率可达到22.23%;当群落高度接近18.0 m时,降温率达到20.44%;当乔木三维绿量密度接近11.08 m~3/m~2时,增湿率达到65.64%;当群落高度接近22.3m时,增湿率达到65.10%。与郊野公园相比,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高度、分层数、总三维绿量密度均偏小,因而日均降温率和增湿率偏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丽 秦俊 胡永红
植物群落对周围环境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该文在对上海市植物群落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4个典型群落进行降温增湿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的降温增湿效果有很大差异:柳杉群落、香榧群落、东方杉群落和广玉兰群落的降温增湿效果较好,桂花灌丛和雪松群落的降温增湿效果较差,而高羊茅草坪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差。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结构复杂、郁闭度高、叶面积指数大、植株高的群落比结构简单、郁闭度低、叶面积指数小、植株矮的群落降温增湿作用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吉喜 宋婷 张彪 韩永伟 高馨婷 冯朝阳
清晰揭示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与景观结构特征对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对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城市绿地降温增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是定量解析绿地群落结构与降温增湿功能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北京市24个典型绿地群落夏季降温增湿效果的实测,重点解析了绿地郁闭度和绿量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绿地结构优化配置的最优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绿地夏季日均降温幅度0.2~2.0℃,日均增湿幅度0.20%~8.26%;不同群落结构绿地降温效果上,乔灌草型>乔草或乔木型>灌草型>草地型;在绿地增湿效果上,乔木型>乔灌草>乔草型>灌草型>草地型;郁闭度和绿量对绿地降温增...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彦军 余树全 郑庆林
对浙江省临安市6种植物群落距地面1.5m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模式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显著;除草坪外,各群落的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相应的空地;6种参试群落模式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混交群落,雷竹Phyllostchys praecox群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群落,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群落,草坪;就植物群落负离子昼间变化来看,从7:00到19:00呈双峰状,分别在9: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薪宇 范舒欣 董丽
【目的】探究植物群落表面温度和温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基于热环境调节的北京绿地建设与优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移动观测法实地测定北京公园植物群落内部的表面温度及不同高度处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探究不同类型群落表面温度和近地面、冠下、冠层内部的温湿效应的差异。【结果】不同类型群落的表面温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乔木高度、群落种植密度与表面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群落郁闭度、天空可视因子、叶面积指数与表面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群落不同高度处的降温强度和增湿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1.5、4.0 m处,不同类型群落的降温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6.0 m处,不同类型群落的增湿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高度处影响群落降温增湿能力的群落指标有所不同:郁闭度与1.5、2.5 m处的降温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天空可视因子与1.5 m处的降温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灌木高度、群落种植密度与1.5 m处的增湿强度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植物群落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不同高度处群落的表面温度和温湿度存在差异。
关键词:
植物群落 降温增湿 垂直空间 表面温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高慧 肖能文 高晓奇 付刚 闫冰 李俊生 白加德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目前城市生态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按照北京城市发展梯度,对北京城区六环内公园、居民区和道路3类绿地类型中的植物群落进行踏查和样方调查,分析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对城市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北京城区六环内共调查到103科319属536种植物,其中,多种科有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豆科等,多种属有李属(Prunus)和蒿属(Artemisia)等;2)国外引进种有80种,占总物种数的14.9%,国内引进种有95种,占总物种数的17.7%,本地物种数有361种,占总物种数的67.4%;3)城市绿地植物中乔木和灌木的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随着城市化梯度的递增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草本的变化不明显;植物物种均匀度随着城市化梯度的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物种同质化严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丹 李帆 杨茅矛 石锦安
试验选择四川省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内3种不同叶幕结构的小叶榕(冠径为4 m×4 m、6 m×6 m、8 m×8 m)为研究对象,以草坪作为对照,在8月晴朗天气条件下,对不同冠径小叶榕叶幕与叶幕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离地1.5 m处的温湿度进行了观测,并对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8月晴朗天气条件下,冠径为8 m×8 m的叶幕降温增湿效果最好,昼平均温度呈现:草坪>4 m×4 m>6 m×6 m>8 m×8 m的趋势,昼平均相对湿度呈现:8 m×8 m>6 m×6 m>4 m×4 m>草坪的趋势。在晴天高温时段(14:00~16:00),8 m×8 m的温度比草坪低2.6℃,相对湿度比草坪高2...
关键词:
小叶榕 叶幕结构 降温增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戴娟 王超 赖子尼 罗建仁 李新辉
于2006年8月记录了珠江入海口5个大面站位的网采浮游植物。经初步鉴定共计5门54属119种(包括6个变种,不包括若干未定名种)。此次网采浮游植物以淡水硅藻和绿藻为主,硅藻64种,约占总种数的53.78%,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属有菱形藻(Nitzschia)、小环藻(Cyclotella)、针杆藻(Synedra)等;绿藻门次之37种,常见属有栅藻(Scenedesmus)、盘星藻(Pediastrum)和新月藻(Closterium)。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2.085×105~2.40×106ind./m3,平均值为1.0443×106ind./m3,其中S2水域的细胞密度最高,S1次之、S3至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瑞辉 马履一 奚如春 李丽萍 樊敏
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TDP)和盆栽法对北京7种常见园林植物的蒸腾用水量进行1个生长季的观测。结果表明:单株乔木(胸径15cm左右)年用水量油松851.9kg、侧柏982.7kg、元宝枫1518.3kg,元宝枫的用水量显著大于油松和侧柏;灌木单位叶面积年用水量大叶黄杨128.42kg·m-2、金叶女贞117.28kg·m-2、铺地柏82.38kg·m-2,铺地柏的用水量明显少于金叶女贞和大叶黄杨;6种典型配置绿地单位面积年用水量油松片林最少,为295kg·m-2,金叶女贞绿篱最多,为1083.2kg·m-2。草地早熟禾纯草坪的用水量大于林下草坪,前者643.3kg·m-2,后者450.3kg...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肖翔 李多才 安玉峰 马周文 武哲 彭泽晨 侯扶江
在祁连山北坡中段甘肃马鹿(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夏季牧场,分析在不同地形和不同放牧强度共同作用下高寒草甸植物和高寒灌丛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多样性、高度、冠幅及其重要值。结果表明,1)谷地、阳坡、阴坡3种坡向,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总物种数在中度放牧时最高;阴坡,轻度放牧和中度牧牧群落功能多样性显著高于重度放牧(P <0.05)。2)不同地形,α多样性指数几乎在中度放牧下最高,重度放牧下最低。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谷地的物种丰富度最大,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小。3)阴坡,轻度放牧豆科株高、冠幅及重要值最大;谷地和阳坡莎草科重要值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多,阴坡与之相反;禾本科植物重要值在中度放牧下最大;可食阔叶草重要值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多,且在谷地最大;不喜食植物重要值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在阳坡最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红梅 周耘峰 孙崇波 汤庚国 李飞
在对合肥环城公园绿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及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环城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有145种,属于64科114属.乔木层树种有62种,木犀科、豆科、杉科、木兰科和松科等为优势科,刺槐、女贞、构树、枫杨、棕榈、水杉、黄山栾和广玉兰等为优势种.少数种占有较大比例,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占有一定比例.群落类型中,常绿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占群落总数的87.04%.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种中,引种栽培植物占有相当比例,与城郊次生植被以地带性树种形成的森林群落有一定区别.应以地带性树种为主体,在遵从植物生态位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灌木和宿根地被植物,逐步形成稳定的复合植物群落.
关键词:
合肥环城公园 绿地 群落结构 群落类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微 周增产 卜云龙 兰立波 陈英伟 李东星
为了比较自然通风与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降温效果,在上述两种条件下进行了低碳物联网温室内温度、湿度等数据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条件下降温范围为0.5~5.6℃,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条件下降温范围为4.2~12.5℃。由此可见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实用技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丽文 陈滢伊 王凯 梁之辰 梁益同
理解城市湿地的气候效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滨水城市优化气候承载力和适应力建设方案。鉴于此,选择武汉市区18个典型城市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20年盛夏期Landsat8 OLI/TIRS和GF-1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和其他影响参数,运用GIS缓冲区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武汉市四类城市湿地(主要河流、细小河流、湖泊湿地及水景公园)的夏季降温影响范围、降温强度、降温梯度及降温面积效率特征,并参考梅雨期累计降水量、盛夏期气温、夏季主导风和卫星过境日气象条件,探究了降雨、高温及风环境条件对城市湿地夏季降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湿地的最优降温效应指标不同,其中以长江为代表的主要河流有最强的降温影响范围和降温强度,湖泊湿地对周边环境具有单位距离下较大的降温幅度,而细小河流和水景公园则在降温面积效率上表现更明显。(2)河流湿地降温效应主要由河流长度和表层水温等自身属性决定,而湖泊湿地及水景公园降温效应则主要受到形状指数、湿地斑块地表温度、水体和植被覆盖水平、湿地周边建设用地等属性及周边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3)气象条件差异是影响城市湿地降温效应年际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不同降温效应指标和不同湿地类型影响不同。梅雨期降雨偏多或盛夏期气温偏高,对降温强度、降温梯度及降温面积效率的积极影响强于降温影响距离,对细小河流和水景公园降温效应的积极影响大于主要河流和湖泊湿地。夏季主导风向只对与之平行河段的降温影响范围上起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