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8)
- 2023(6321)
- 2022(5369)
- 2021(5024)
- 2020(4231)
- 2019(9541)
- 2018(9247)
- 2017(17604)
- 2016(9924)
- 2015(10561)
- 2014(10307)
- 2013(9943)
- 2012(9476)
- 2011(8595)
- 2010(8658)
- 2009(7883)
- 2008(7860)
- 2007(6921)
- 2006(6099)
- 2005(5378)
- 学科
- 济(37416)
- 经济(37370)
- 管理(26557)
- 业(23413)
- 企(18987)
- 企业(18987)
- 方法(17232)
- 数学(14918)
- 数学方法(14699)
- 学(12068)
- 环境(11175)
- 财(9539)
- 中国(9177)
- 地方(8779)
- 农(8763)
- 划(7475)
- 业经(6826)
- 务(6335)
- 财务(6327)
- 财务管理(6315)
- 制(6152)
- 企业财务(6121)
- 融(5996)
- 金融(5994)
- 农业(5902)
- 和(5869)
- 理论(5704)
- 贸(5691)
- 贸易(5690)
- 银(5660)
- 机构
- 大学(143434)
- 学院(140579)
- 研究(54096)
- 济(52980)
- 经济(51824)
- 管理(48582)
- 理学(42634)
- 理学院(41907)
- 管理学(40885)
- 管理学院(40632)
- 科学(38229)
- 中国(37891)
- 京(34581)
- 农(29944)
- 所(29324)
- 研究所(27394)
- 业大(25899)
- 财(24080)
- 农业(23846)
- 中心(23488)
- 北京(21881)
- 江(20782)
- 院(20266)
- 范(20158)
- 师范(19910)
- 财经(19878)
- 经(18210)
- 经济学(16984)
- 科学院(16746)
- 师范大学(16541)
- 基金
- 项目(103716)
- 科学(81520)
- 基金(77743)
- 家(71749)
- 国家(71283)
- 研究(66926)
- 科学基金(59671)
- 社会(43375)
- 基金项目(41967)
- 自然(41860)
- 社会科(41230)
- 社会科学(41217)
- 自然科(40937)
- 自然科学(40917)
- 自然科学基金(40171)
- 省(39107)
- 划(34915)
- 资助(31548)
- 教育(30103)
- 重点(24528)
- 编号(23430)
- 部(22440)
- 发(21868)
- 计划(21790)
- 创(21002)
- 科研(20972)
- 创新(19869)
- 科技(19028)
- 国家社会(18858)
- 成果(18856)
共检索到198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小艺 张梦园 李晓璐 范舒欣 董丽
【目的】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城市内部热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植物物候的空间异质性突出。秋色盛期作为落叶树种生长季的终点,其空间异质性对于城市植被的年周期固碳量及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会引起秋季季相景观的空间变化,是监测城市生态及景观动态的一个关键角度,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旨在揭示北京城市环境中秋色盛期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对下垫面热环境的响应。【方法】本研究以北京主城区西北城郊梯度上9处公园绿地中的5种秋色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面物候观测对2017—2019年的秋色盛期数据进行采集,基于MODIS地温反演对样地热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对秋色盛期空间差异及其与秋季热环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北京主城区各树种的秋色盛期整体发生于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集中于11月上中旬,由早到晚依次为洋白蜡、元宝枫、银杏、水杉、旱柳,且银杏雌株的秋色盛期显著早于雄株。(2)各树种秋色盛期整体上由二环—三环—五环—五环外逐渐提前,城郊物候天数差异达(10.1±0.3) d;样地间物候期整体差异显著,尤其四环外样地的秋色盛期显著早于三环内。(3)各树种秋色盛期与样地秋季平均地温(LST_a)呈显著正相关(P <0.01),表明北京主城区内秋季地表热量的大量积累会导致秋色盛期延后;各树种秋色盛期对LST_a空间差异的响应敏感度平均为(4.11±0.83) d/℃,以洋白蜡和水杉响应最为敏感。【结论】北京主城区的秋色盛期表现出对城市秋季热环境空间差异的显著响应,城市热岛效应是未来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城市环境中物候期对热环境空间差异的响应可反映未来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潜在影响,即具有“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该文介绍了园林树木中的垂枝类型(包括变种、变型和品种),以及在选择应用垂枝类型时应注意的问题.此外,就垂枝性状的遗传规律、分子标记和垂枝品种的选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垂枝树木 园林应用 分子标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兰欣宇 解莹然 程佳雪 万映伶 张欣 刘燕
为了解园林树木对环境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进而筛选出富集能力强的树种,以北京市陶然亭公园、中科院北京植物园、紫竹院公园为样地,采用ICP光谱仪测定了29种园林树木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重金属Cd、Pb、Cu的含量,对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园林树木富集3种重金属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不同树种Cd、Pb、Cu的含量有显著差异;29种园林树木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Cd总含量为0.101 7~0.262 6 mg/kg,Pb总含量为11.260 6~40.572 1 mg/kg,Cu总含量为6.1819~26.265 1 mg/kg。2)采用系统聚类法,将29种园林树木对不同重金属含量分级归类,其中白扦和杜仲的Cd含量较高,砂地柏最低;白皮松和白扦的Pb含量较高,梓树最低;金银木和白扦的Cu含量较高,砂地柏最低。3)树木不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也不同,叶片与枝条中Cd含量有一定显著相关性,系数为0.316(P<0.01),Pb与Cu含量无显著相关性。4)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绿地中29种园林树木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Cd、Pb、Cu综合富集能力进行评价,发现白扦、金银木、贴梗海棠、太平花和暴马丁香综合富集能力较强。本研究以园林绿地成年园林树木为对象,对秋冬可凋落的叶片和可修剪的一年生枝条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比较,对北京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园林树木 重金属富集 镉 铅 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斌 杨秀珍 戴思兰
以1年生元宝枫、木槿、紫荆和紫藤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幼苗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分配、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以及4个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除茎生物量比外,比叶重、叶片蜡质含量、叶片气孔密度、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可作为木本植物抗旱性的评价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元宝枫、木槿、紫荆和紫藤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617、0.455、0.493和0.292,抗旱性依次为元宝枫>紫荆>木槿>紫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小洋 冯永忠 王得祥 吕迪 徐勇
【目的】探究西安市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成分组成,为园林树种的科学配置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循环吸附采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白皮松、油松、侧柏、云杉以及雪松的挥发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不同树种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白皮松VOCs包括8类32种,油松释放的VOCs为8类38种,侧柏VOCs包括6类29种,云杉中检测到的VOCs为7类19种,雪松VOCs则包含8类36种;5种园林树木均含有萜烯类、醇类、酮类、醛类、烷烃类和芳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均达到70%以上;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军娜 张罡 安海龙 曹学慧 刘超 尹伟伦 夏新莉
为选择吸附颗粒物能力强的绿化树种修复大气颗粒物污染,以北京市西直门交通枢纽的16种常见绿化树种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面的微观形貌和颗粒物的形态,并用Image J软件对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进行统计。研究发现,16种树叶表面形貌差异较大,阔叶树种叶片上表面形态比较复杂,有沟槽、褶皱、绒毛和蜡质等,下表面主要有气孔、腺毛、绒毛等,形态相对较单一。针叶树种叶表面形态相对简单,有少量褶皱,但是叶表面分泌大量油脂。叶片表面附着的大部分颗粒物表面粗糙且形态不规则,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在3种粒径中占比最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颗粒物的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组成颗粒物的元素主要有C、N、O、SI、...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郄光发 王成
在对北京城区52个单位进行每木调查的基础上,概算了单位区绿化空间辐射占有量现状值与潜在值,分析了主要树种在绿量空间上的拓展潜力。概算结果表明:单位区的现状V值为6 371 409m3,T值为2.44m,仅有9.6%的单位区T值大于5m,而有44.2%的单位区T值不足1m;潜在V值为18 986 896m3,V值潜在增幅空间为现状值的2.98倍,有36.5%的单位V值潜在增幅在5倍以上。单位区80%以上的树种在理论上仍有2倍以上的绿量拓展潜力,其中,毛白杨、国槐、雪松、悬铃木等4个树种的潜在增量累计高达793万m3,占单位区树木潜在增量总和的62.8%,新植植株和部分未成龄植株是其绿量增长的主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之悌 盛莹萍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树木的老化、幼年性、成年性、相互关系及其利用的各个方面.在不同老化中,以个体发育老化对林木无性繁殖关系最大,无性繁殖中的各种麻烦都与这种老化有关.从幼年期到成年期到老年期,本是树木一生中的个体发育历程,然而由于树木的特点,这三个时期可在一株树上同时并存,这是树木老化不均衡性的有趣方面.如何将这一不均衡性巧妙用于育种和无性繁殖,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作者最后结合毛白杨的位置效应、成熟效应、幼化处理和幼化材料的分析作例子,阐述林木育种中深刻认识老化及幼化的重要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车文瑞 马履一 王瑞辉 樊敏 段劼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BP-3400天平等仪器,对北京市常用园林观赏乔木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蒸腾耗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的蒸腾速率大于夏季和秋季,3个树种日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春季2.32,2.23和1.85 mmol·m-2.s-1,夏季1.61,1.58和1.46 mmol·m-2.s-1,秋季1.67,1.66和1.47 mmol.m-2.s-1;3个树种均为春季耗水型,日平均耗水率分别为春季2.284 6,1.952 9和1.123 7kg·m-2.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丽琴 王月
沈阳市城区园林树木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病虫害在和平、沈和、皇姑、大东、铁西、东陵和于洪等地区分布普遍。共发现为害园林树木主要害虫37种,其中叶部害虫14种、枝干部害虫19种、根部害虫4种;主要病害15种,其中叶部病害8种,茎干部病害6种、根部病害1种。树木长期生长不良,栽培密植、树种间不合理配植,不遵守适地适树原则等是沈阳市区内园林树木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园林树木 病虫害 发生原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高国平 程瑞春 祁金玉 王月 魏振宏 赵利伟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测定了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20种沈阳地区常用园林绿化树木枝条的降解能力。测定不同园林树木枝条样品在白耙齿菌降解不同时间的重量损失率,对园林树木枝条降解过程进行回归分析,用标准划分法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白耙齿菌的降解能力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降解90d时,稠李损失率最高,为58.54%;损失率y与降解时间x呈正相关,属于幂函数y=axb形式。白耙齿菌对稠李、锦带花、红瑞木和白桦降解能力强(Ⅰ级);对山桃、榆叶梅、水曲柳、丝棉木、黄檗和桑树降解能力较强(Ⅱ级);对山杏、紫丁香、连翘、水蜡、金银忍冬、栾树、山皂荚、元宝枫和梓树降解能力中等(Ⅲ...
关键词:
木材腐朽菌 损失率 降解能力 耐腐性等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小妮 徐程扬 龚岚 刘瑜 齐秀慧
采用挖掘取样法对北京市典型城市森林中针+阔+草、针+灌+草、阔+灌+草和灌+草4类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油松混交林和绦柳混交林中细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细根形态特征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市城市森林林分细根以表层分布较多,0~20 cm土层中的细根生物量占细根总量的70%以上。2)配置模式对土壤中细根有显著影响,乔+灌+草配置在0~20 cm土层中细根较多,灌+草配置在20~40 cm土层中细根较多;3)阔叶乔木对0~20 cm土壤中细根贡献较大,而针叶树对20~40 cm土壤中细根贡献较高;在针叶树骨干树种背景下,灌木比乔木对土壤细根的贡献更高。4)混交林细根较纯林显著发达,且细根...
关键词:
城市森林 配置模式 细根 形态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岳广阳 张铜会 刘新平 移小勇
热技术方法根据其设计原理可分为热脉冲法、热平衡法、热扩散法和激光热脉冲法。回顾利用热技术方法测算树木茎流的历史,概述热技术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重点论述4种热技术方法的设计原理、最新研究成果和概况,及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基于热技术法的特殊优点,对其拓展性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应用热技术方法对林木耗水进行尺度扩展,扩展模型中主导环境因子的导入,不同树种群体耗水量的估测等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将推动热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目标进行分析认为,热扩散方法将成为未来几年研究树木液流的重要测算方法。
关键词:
热技术法 茎流 热扩散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陶万强 崔宝凯 王金利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李属树木上一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王氏薄孔菌(Antrodia wangiiY.C.Dai&H.S.Yuan),该菌主要引起李属树木心材褐色腐朽。根据野外调查对这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培养性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林木腐朽菌 王氏薄孔菌 李属 病原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