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8)
- 2023(5218)
- 2022(4256)
- 2021(3991)
- 2020(3243)
- 2019(7659)
- 2018(7589)
- 2017(13860)
- 2016(7772)
- 2015(9069)
- 2014(8996)
- 2013(8723)
- 2012(8573)
- 2011(7403)
- 2010(7833)
- 2009(7262)
- 2008(7591)
- 2007(7384)
- 2006(6454)
- 2005(5515)
- 学科
- 济(25322)
- 经济(25290)
- 管理(19356)
- 业(18593)
- 企(12690)
- 企业(12690)
- 中国(10293)
- 方法(8685)
- 地方(8535)
- 农(8372)
- 学(7656)
- 业经(7365)
- 工作(7084)
- 服务(6753)
- 制(6332)
- 理论(6253)
- 数学(5996)
- 教育(5899)
- 数学方法(5812)
- 贸(5669)
- 贸易(5661)
- 财(5501)
- 易(5440)
- 和(5379)
- 农业(5235)
- 服务业(5156)
- 银(4320)
- 银行(4311)
- 产业(4181)
- 行(4149)
- 机构
- 大学(103960)
- 学院(102671)
- 研究(37018)
- 管理(35873)
- 济(34658)
- 经济(33441)
- 理学(29063)
- 中国(29044)
- 理学院(28608)
- 京(28233)
- 管理学(27880)
- 管理学院(27665)
- 科学(24341)
- 北京(19208)
- 所(19056)
- 江(18060)
- 农(17997)
- 中心(17814)
- 研究所(16968)
- 业大(16912)
- 财(16634)
- 范(16479)
- 师范(16328)
- 院(14581)
- 州(14537)
- 省(13704)
- 技术(13620)
- 农业(13333)
- 师范大学(12923)
- 财经(11890)
- 基金
- 项目(66113)
- 研究(50879)
- 科学(49609)
- 基金(43381)
- 家(38154)
- 国家(37745)
- 科学基金(30970)
- 社会(29627)
- 社会科(27653)
- 社会科学(27643)
- 省(26426)
- 教育(22920)
- 基金项目(22709)
- 编号(22558)
- 划(22402)
- 成果(20045)
- 自然(19012)
- 自然科(18498)
- 自然科学(18496)
- 自然科学基金(18140)
- 资助(17685)
- 课题(16328)
- 重点(15143)
- 发(14950)
- 年(13929)
- 项目编号(13789)
- 部(12931)
- 创(12925)
- 科研(12312)
- 大学(12233)
共检索到177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宝敏 周彩贤 马红 张德成 冯达 邹大林
建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定位,无疑对北京的森林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优质的森林文化,不但为宜居城市提供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提供和谐优雅的人文环境。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指导,努力弥补森林资源和文化服务两方面的短板,是北京森林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设计了"三区、九线"的空间布局框架;谋划了发挥美学功能、历史功能、游憩功能、教育功能、健康功能等五条森林文化发展途径;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政策支撑、产业扶持、公益活动、国际合作、完善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衎 樊宝敏
准确认知并促进城市人口与森林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背景,在分析森林覆盖率与人口密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人林和谐度评价方法,对北京各区及4大功能区的人林和谐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不同区的森林覆盖率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呈乘幂式减少;人林和谐度也表现为从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到城市功能拓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依次递减趋势,其中人林和谐度处于Ⅰ级的有延庆、怀柔、门头沟、平谷和密云,而西城、东城则处在Ⅳ级的水平。为解决各区之
关键词:
人口 森林 人林和谐度 北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衎 樊宝敏
准确认知并促进城市人口与森林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背景,在分析森林覆盖率与人口密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人林和谐度评价方法,对北京各区及4大功能区的人林和谐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不同区的森林覆盖率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呈乘幂式减少;人林和谐度也表现为从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到城市功能拓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依次递减趋势,其中人林和谐度处于Ⅰ级的有延庆、怀柔、门头沟、平谷和密云,而西城、东城则处在Ⅳ级的水平。为解决各区之间人林和谐度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建议充分结合各区具体情况,合理运用疏解人口、造林增绿两大举措,推进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关键词:
人口 森林 人林和谐度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忠 湛东升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是未来中国所有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导向。在回顾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宜居城市、和谐宜居城市、和谐宜居之都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等概念内涵进行了科学解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开放创新"5个维度14个要素层和35个具体指标。最后,基于此评价指标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和谐宜居之都 评价指标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忠 湛东升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是未来中国所有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导向。在回顾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宜居城市、和谐宜居城市、和谐宜居之都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等概念内涵进行了科学解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开放创新"5个维度14个要素层和35个具体指标。最后,基于此评价指标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和谐宜居之都 评价指标 北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韩民 陈蓬
森林功能主要包括维护生态安全功能、提供就业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与发展功能、文化保护与承载功能、自然资源储备与再生功能与休闲和旅游保健功能6大类。针对每类功能进行详细论述,提出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观,稳定投入机制增加林业投入、加快林业改革进程、加强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领导等建议。
关键词:
林业建设 森林功能 和谐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向阳
“十一五”时期,是首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反映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这一规划的实施对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实现首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海兴 徐嘉懿
加强森林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引领社会走上文明发展的和谐之路。文章阐述了森林文化的涵义,从森林文化景观、森林文化设施、森林文化产品、森林文化传播、森林文化队伍五个方面分析森林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文化建设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游客对森林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森林文化景观、森林文化队伍、森林文化传播、森林文化设施、森林文化产品。在分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森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特色森林文化、增加宣传力度、寻求多方位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凤昌 朱赤 梁立军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三服务"职能。做好"三服务"工作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有四个重要作用:一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维护校园平安稳定的保证;三是沟通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四为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实践基地。在做好"三服务"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服务过度和忽视管理的倾向。
关键词:
三服务 和谐校园 建设 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霖 李智勇 樊宝敏 张德成 苏立娟
【目的】评价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全面开展中国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探索路径。【方法】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研受访者对森林文化的认同程度,评估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继而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受访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古树名木、寓言典故和神山传说是受访者接触程度最高的文化符号;受访者了解森林文化的方式呈现多元化,互联网和书籍是最主要的途径;森林采摘是受访者最乐于接受的森林实践活动;94%以上的受访者认同森林具有文化价值,认可程度较高;舒缓心情是受访者最为认同的福利(占比为82.32%),其次为锻炼身体(占比为62.20%)和休闲娱乐(占比为45...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军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服务社会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任务。要从强化职能出发,通过传承文化思想、引导文化方向、传播文化理念、整合文化冲突等途径,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杏
从"构建和谐社会"概念入手,讨论了当前社会的文化和谐建设当中的部分失衡现象,重点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建设 公共图书馆 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杰 谢德光
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校园文化不可忽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这一要素。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不仅影响学生自身成长,而且会影响到校园文化及和谐校园的建设。本文探讨了校园文化认同及其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如何推进学生校园文化认同,提出了促进高职和谐校园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校园文化认同 高职院校 和谐校园建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镇华 张旭东
城市森林对光、热、气、水、土等生态因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城区生态建设所使用的树种普遍比较单一,造成城市绿化景观的单调。在城市森林建设中,要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以人为本,林水结合。选择城市乔木树种时,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尽可能应用乡土及野生树种,利用乔木尽快占领城镇空间,保证生态环境安全。提高枝下高到8m左右,就可营造出夏天降温,冬天充分享受阳光的公共场所。在城区广场的绿化中,要引入一些高大乔木,形成巨大的伞状树冠,以乔木为主组成乔、灌、藤、草结合的近似天然林,充分向空间要生态效益,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还要增加攀缘植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侯元兆 魏小真 颜萍 袁功英 冯仲科
为了更好地反映北京林业的贡献以及为林业管理决策服务,该文在对国内外绿色核算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北京市2000—2004年森林资源的实物量、价值量和森林绿色GDP等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北京森林的eaGDP(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GDP)2000年为2 494.75亿元,2004年为6 090.72亿元,从2000年到2004年年均增长25.00%;森林的eaNDP(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NDP)2000年为2 494.58亿元,2004年为6 090.40亿元,从2000年到2004年也年均增长25,00%;另外,在森林绿色GDP核算的基...
关键词:
北京 森林 绿色核算 政策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