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8)
2023(10821)
2022(9626)
2021(9109)
2020(7503)
2019(17572)
2018(17401)
2017(33218)
2016(18417)
2015(20540)
2014(20547)
2013(20280)
2012(18572)
2011(16708)
2010(16475)
2009(14882)
2008(14283)
2007(12231)
2006(10430)
2005(8915)
作者
(55018)
(45847)
(45403)
(43180)
(29010)
(22029)
(20637)
(18172)
(17534)
(16259)
(15741)
(15302)
(14511)
(14331)
(14092)
(14068)
(14034)
(13761)
(12914)
(12907)
(11601)
(11085)
(10952)
(10260)
(10242)
(10158)
(10121)
(9929)
(9214)
(9207)
学科
(72199)
经济(72129)
管理(48765)
(45017)
(37299)
企业(37299)
方法(33498)
数学(29108)
数学方法(28727)
(19049)
地方(18581)
(17956)
中国(17429)
(15254)
业经(15144)
(12343)
农业(12299)
环境(11906)
理论(11728)
(11607)
贸易(11602)
(11144)
技术(10864)
地方经济(10594)
(10294)
(9869)
财务(9807)
财务管理(9792)
(9744)
教育(9680)
机构
大学(257761)
学院(255672)
管理(101408)
(93486)
经济(91312)
理学(88810)
研究(88285)
理学院(87709)
管理学(85920)
管理学院(85485)
中国(62135)
科学(61017)
(58338)
(47322)
(45932)
业大(44998)
研究所(42713)
(39679)
中心(38815)
农业(37368)
北京(37349)
(35818)
(34526)
师范(34175)
(32775)
财经(32740)
(29833)
(29526)
技术(28772)
师范大学(27804)
基金
项目(188022)
科学(145471)
基金(134483)
研究(131690)
(119806)
国家(118865)
科学基金(100522)
社会(79749)
社会科(75419)
社会科学(75399)
(74213)
基金项目(72612)
自然(68694)
自然科(66991)
自然科学(66972)
自然科学基金(65727)
(63319)
教育(59472)
资助(55636)
编号(53243)
重点(42555)
成果(42259)
(40313)
(39612)
(38561)
课题(37031)
科研(36644)
计划(36471)
创新(36034)
大学(33875)
期刊
(97864)
经济(97864)
研究(70341)
学报(49706)
中国(44174)
科学(43591)
(42126)
大学(36213)
管理(35025)
学学(34197)
农业(29735)
教育(27639)
(27521)
技术(21272)
(16366)
金融(16366)
业经(16288)
(15336)
经济研究(15080)
图书(14858)
财经(14567)
科技(14546)
林业(14008)
业大(13892)
(13041)
资源(12860)
理论(12819)
问题(12813)
(12231)
实践(12052)
共检索到356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芳  汤璐瑛  陈雅涵  李利平  韩文轩  
基于本区48种植物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生长型植物叶片的生理属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最大光合速率与除叶表面蒸汽压外的其他属性都显著正相关,水分利用效率与最大光合速率、光合氮利用效率正相关,气孔导度与叶表面蒸汽压负相关而与蒸腾速率正相关;本研究区域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不同生长型植物间,除水分利用效率外,各属性无显著差异,3个采样地点间,除水分利用效率外,各属性差异显著;最大光合速率、光合氮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与气候因子和海拔显著相关。因此,本研究区植物6种叶属性值明显相关,生长环境比生长型可能对本研究中植物叶生理属性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娟霞  田青  
[目的]探究6种园林植物的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为兰州市园林植物的筛选和配置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兰州市常见的6种园林植物旱柳(Salix matsudana)、紫丁香(Syringa oblata)、木槿(Hibiscus syriacus)、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红瑞木(Cornus alba)、月季(Rosa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合仪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室内测定植物叶片形态和生理指标,对叶片形态指标与光合指标进行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筛选影响植物光合生理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1)兰州市6种园林植物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均有差异,其中金叶女贞比叶面积最小,叶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重均最大,有较强的抗旱和耐阴性;6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而胞间CO_2浓度随光照的增强呈下降趋势。(2)6种植物叶绿素总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比叶面积>叶面积>比叶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干物质含量是植物生态适应性和获取资源的主导因子。[结论]在兰州市实际园林生产应用中,光照充足的环境可考虑种植旱柳和红瑞木,干旱或潮湿的背阴处可优先考虑种植金叶女贞,光照一般的环境可考虑种植紫丁香和月季,光照较弱的环境可优先考虑种植木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金晖  王冬梅  赵亮  王多栋  
为研究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规律,该文选择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绿化植物种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变异系数普遍较大,这是由于叶片滞尘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造成的;②同种类植物种在封闭式环境条件下叶片滞尘量明显低于开敞式环境条件下的滞尘量,说明同种类植物叶片滞尘量随着环境中粉尘颗粒物含量的增多而增大;③在开敞式环境条件下,对同株植物叶片纵向不同高度滞尘量的比较发现,“低”位的滞尘量明显高于“高”和“中”位,这是由于北京市在开敞式环境条件下车辆行人繁多,造成路面较大程度的二次扬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桐  洪秀玲  孙立炜  刘玉军  
为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及叶表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分析叶表微观结构与滞尘能力的关系,以期为绿化植物选择及降低社区颗粒物污染提供依据。本实验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社区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定量测量了6个常见树种的单位叶表面滞尘能力,并利用Mastersizer 2000对叶表滞留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各树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所滞留颗粒物的能力方面有较大差异,滞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金银忍冬>大叶黄杨>暴马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二齐  王云华  郭叶  俞春莲  林新春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等6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鲜叶精油,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6种木兰科植物精油中共鉴定出44种化合物,多属单萜类和倍半萜类;6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石竹烯、β-桉叶醇和萜烯醇,不同植物种类的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与特有成分有明显差异。对6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阎艳霞  王玉魁  孟伟  杨超伟  崔令军  张东  
对引进滨藜属植物叶片的饲料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6种滨藜叶片的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80.1~222.6g.kg-1、粗纤维含量49.8~83.2g.kg-1,属于蛋白饲料或能量饲料;Ca/P比值在3.59~6.35之间,未超过反刍家畜耐受钙磷比的极限值。6种滨藜叶片中均富含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5%~46.0%、与非必需氨基酸之和的比值在0.771~0.851之间,均达到了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标准。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差,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在作为家畜饲料时需要使用氨基酸添加剂,以满足特定生产目的所需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晓宏  高永  蒙仲举  包蕾  王珊  高君亮  余新春  王祯仪  
以灰白滨藜变种1、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1年生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土盆栽试验,对不同质量浓度(0、0.1%、0.3%、0.5%、0.7%和1.0%)Na Cl单盐胁迫条件下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叶片盐害指数、耐盐阈值及生理特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提高了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各器官Na+浓度,降低了K+浓度,灰白滨藜变种2较其他2种植物各器官保持了相对较低的Na+和较高K+浓度,有利于维持较高的K+/Na+平衡;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增加,灰白滨藜变种2叶片受盐害起始浓度、耐盐阈值及耐盐极限浓度均高于灰白滨藜变种1和四翅滨藜,最终确定出灰白滨藜变种1、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耐盐阈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媛  郭素娟  
以迁西板栗品种燕山早丰‘3113’为试验材料,在花芽分化期叶面喷施GA3、PP333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它们对板栗叶片生长发育以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板栗的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和PP333对板栗叶片含水率,叶面积以及周长,叶片厚度,SPAD等生长发育指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喷肥处理对板栗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方面,随着GA3浓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全氮含量则呈单峰变化趋势,并且25和50 mG/L的处理效果较好;随着PP333浓度的增加,叶片内的淀粉与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变化都呈倒"之"字型变化,250和1000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俞国松  
测定6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常见植物的δ13C值并对相关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各个特征在种间变化不同步,同化组织越厚,气孔密度越高,下角质层越厚,δ13C值越正。不同植物种对植物δ13C值影响的结构主导因子不同:构树为下角质层厚度,清香木为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石岩枫和野桐为栅栏组织厚度,八角枫和红背山麻杆没表现出主导因子。石漠化发生后,叶片结构表现出抗旱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同时叶片也表现出随石漠化强度增大δ13C增大的趋势,显示植物的WUE增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雪  张文新  吕国玮  胡志丁  
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具有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两个基本属性,对周边区域产生节点效应和场所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发展关系存在着六种不同发展类型,即:过多节点效应发展、相互依赖发展、相互紧张发展、平衡发展、相互调整发展和过多场所效应发展。文章以北京南站为例,发现北京南站目前属于过多节点效应发展类型,北京南站过多的交通功能减弱了其对周边区域的城市功能,压制了其场所效应的发展。在北京南站后期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根据实际特点进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协调,寻求其节点效应和场所效应的最优平衡点,以发挥高铁枢纽站对周边区域发展影响的最大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华  晏存育  王艳梅  张新明  曾翔  曹学优  贺峭  
对6种不同变异类型毛竹叶片中的叶绿素、游离氨基酸、β-胡萝卜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这4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这4个生理指标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指标年变化呈单峰曲线,达到峰值的时间是在8~9月份;与普通毛竹类似的株型较大的花毛竹、厚壁毛竹和曲杆毛竹,其生理指标数值比株型较小的龟甲竹、绿槽毛竹和圣音竹大,且达到最高峰的时间要早30d。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向舒  陈雯雯  沈盎绿  
为了解东海大规模赤潮原因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生长及光合作用规律,为赤潮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常见陆生植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夹竹桃(Nerium indicum)和银杏(Ginkgo biloba)叶片浸提液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及其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96 h培养后,3.0 g·L~(-1)香樟和夹竹桃叶片浸提液对藻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00.0%,而银杏叶片浸提液处理组抑制率为74.9%;香樟、夹竹桃及银杏叶片浸提液的半抑制浓度96 h-EC_(50)分别为0.84 g·L~(-1)、1.30 g·L~(-1)和1.74 g·L~(-1)。96 h处理后,3.0 g·L~(-1)香樟叶片浸提液对东海原甲藻光合系统Ⅱ(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抑制率为100.0%;3.0 g·L~(-1)夹竹桃叶片浸提液处理后藻细胞F_v′/F_m′的抑制率为97.0%;3.0、5.0和10.0 g·L~(-1)银杏叶片浸提液处理后藻细胞F_v′/F_m′抑制率分别为34.9%、88.9%和100.0%。分析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发现,随着3种叶片浸提液质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最大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_(max))、光能转化效率(α)及光饱和系数(I_k)3个参数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对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综上所述,3种植物叶片浸提液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香樟>夹竹桃>银杏。研究结果为筛选通过化感效应治理东海原甲藻赤潮的有效抑藻植物提供了依据,可以进一步阐明其对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丹   李海涛   原江琴   汪安印   王翼飞   李永华   刘艺平  
【目的】深入探究郑州市典型园林植物的滞尘及综合抗污染能力。【方法】以7种常见园林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为研究对象,在郑州市设立了街道、校园、公园3个采样区,采集各植物叶片滞留的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采用分级滤膜过滤法测定各植物叶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同时比较不同污染程度下各植物的光合参数以及叶片生理指标,对植物滞尘与生理光合指标进行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筛选滞尘与综合抗污染能力突出的园林植物。【结果】(1)植物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所在环境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成正比,且在颗粒物污染加重的情况下,不同植物对颗粒物的滞留量增幅是不均衡的。各植物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能力有较大差异,枇杷对总悬浮颗粒物、细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最强,海桐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最强。(2)随着采样区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各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叶绿素a、b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3)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海桐与八角金盘的滞尘与抗污染综合能力较突出。【结论】在今后郑州市治理城市粉尘污染,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时,海桐与八角金盘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植物。图2表4参3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肖红  葛雨萱  王亮生  甘长青  
2000年秋季以4个不同叶色类型的黄栌("黄"、"橙红"、"紫红"、"红")为材料,调查其在秋季变色期叶片内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叶色类型黄栌的花青素相对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0月24日达最高峰,其中"紫红"的含量最高,达306.55个色素单位,而"黄"的含量最低,仅42.25个色素单位。不同叶色类型黄栌叶片间可溶性糖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在叶色变化过程中降低。"紫红"的pH值低于"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同一株树上绿色叶片的pH值明显高于红色叶片。通过1998,1999和2001年3年叶色改善试验,发现喷施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东升  张文卓  陈为凤  高晓红  胡敏  
针对当前植物节水灌溉非闭环控制问题 ,运用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依据植物茎和叶的几何尺寸参数与其水分之间存在直接、准确的对应关系 ,当测量精度达到微米量级时 ,就可以此类参数作为精确的反馈控制变量 ,提出利用植物本身的生理调控机制和基于物理方法的植物水分非破坏性高精度检测技术 ,实现精密高效的闭环微灌溉智能控制系统 ,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优化节水灌溉。研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微位移传感器 ,对丰富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形成农业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