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4)
2023(16971)
2022(14461)
2021(13304)
2020(11365)
2019(25760)
2018(25688)
2017(49743)
2016(26938)
2015(30370)
2014(30139)
2013(30079)
2012(27278)
2011(24511)
2010(24808)
2009(23469)
2008(23422)
2007(20980)
2006(18859)
2005(16869)
作者
(77319)
(64540)
(63982)
(60835)
(40929)
(30784)
(28960)
(25167)
(24401)
(23161)
(21883)
(21847)
(20452)
(20426)
(19741)
(19427)
(19201)
(18947)
(18417)
(18336)
(15996)
(15914)
(15487)
(14805)
(14552)
(14373)
(14342)
(14321)
(13015)
(12714)
学科
(109325)
经济(109156)
(106281)
管理(93085)
(87553)
企业(87553)
(48890)
方法(46537)
数学(36755)
数学方法(36387)
(35184)
业经(34937)
农业(32560)
中国(27973)
(26739)
(24432)
财务(24364)
财务管理(24330)
企业财务(23075)
地方(21019)
(20771)
技术(20771)
(20105)
理论(19707)
(19534)
贸易(19523)
(19276)
(19210)
环境(19040)
(18971)
机构
学院(388490)
大学(384900)
管理(159447)
(157078)
经济(153652)
理学(137159)
理学院(135746)
管理学(133805)
管理学院(133090)
研究(123882)
中国(96836)
(83886)
科学(75032)
(74657)
(72301)
(61374)
业大(60333)
(59345)
财经(58588)
中心(57526)
农业(55209)
研究所(55157)
(53115)
北京(52936)
(48633)
师范(48275)
(47322)
经济学(45394)
(44394)
财经大学(42943)
基金
项目(258681)
科学(204644)
研究(194073)
基金(188021)
(161537)
国家(160030)
科学基金(139328)
社会(123731)
社会科(116851)
社会科学(116818)
(101621)
基金项目(100482)
自然(88971)
自然科(86810)
自然科学(86792)
教育(86769)
自然科学基金(85272)
(83762)
编号(81086)
资助(75629)
成果(65341)
(57050)
重点(56604)
(55301)
(55209)
课题(53798)
(51654)
创新(51014)
国家社会(50336)
项目编号(49087)
期刊
(184667)
经济(184667)
研究(113531)
中国(77158)
(71331)
(59867)
管理(59605)
学报(57720)
科学(54475)
农业(48056)
大学(45204)
学学(42513)
教育(38941)
(36212)
金融(36212)
业经(35476)
技术(33616)
财经(28638)
经济研究(26199)
(24820)
问题(24520)
(24409)
图书(20894)
技术经济(20070)
(19188)
现代(18936)
理论(18635)
科技(18484)
商业(17713)
财会(17182)
共检索到581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昭晞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业的主要功能从"向北京市提供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原料"转向了"生态服务价值"。然而在北京农业为北京贡献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同时,北京农民直接获得的却只是不到6%的农业经济价值和经济服务价值。理论与实践都期待着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本文希冀为完善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禄峰  
农业生态补偿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中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经验,探索中国理性、均衡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柔区生态服务价值向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很大(409.76亿元),但现有补偿过低。最后,从怀柔区、北京市、国家三个层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资源保值和增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奕钢  杜婧  柴一飞  丁柯利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手段,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北京市主要通过发放生态林管护工资来实践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选择南口镇为案例,以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山区生态林管护的生计因素,并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晶岚  宋维明  邢红  
通过文献研究和野外调查,对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背景,总体目标、补偿范围和标准,管理机制和机构安排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其中存在的管理机构能力问题管护效率低;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在政策和规则的公平性;加强社区建设能力;提高基层管理组织的机构能力建设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孝平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孝平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于此,提出苏州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一是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和方式的选取以及标准的制定,二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资金支付方式与使用途径,将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纳入农业生态补偿的范畴,引导并推动其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从行政激励、法制建设、政策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终形成苏州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喜军  
生态宜居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为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当下,必须要找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与补偿标准、明确补偿主体、打造多部门协同管理监督机制,提升农业生态补偿法治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慧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农村向城镇化的过度和发展。而农村向城镇化嬗变的过程中造成程度不一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是农村人用以维持生产生活的必须资源,这种形式下出现的农业生态补偿是理所当然。分析农业生态补偿现状,洞察补偿中出现的利弊,探究补偿方式机制的优劣,尽可能满足保持农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固有农业资源的需要。综合考虑农民的经济利益和占用的农业生态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给予农民一定方式的补偿,研究生态补偿权的权利维度,让其在维护和改善之间发挥重要作用,以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欧  宋洪远  
本研究在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实践经验,探讨建立健全农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民  
温室气体减排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农业碳减排的关键。文章对农业碳减排的必要性和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农业碳减排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颖  葛颜祥  刘爱华  梁勇  
本文以粮食作物的碳汇生态功能为前提,探讨如何在我国建立粮食作物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补偿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等方面对补偿机制进行探讨。以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为例,通过对粮食作物的碳源/汇进行计算来探求碳汇功能生态补偿的标准,以期构建粮食作物的碳汇功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斐  
作为具有"地球之肾"誉称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维系良好自然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湿地生态农业是以湿地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农业门类,由于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加上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其功能出现多样化萎缩迹象,湿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及挑战。完备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保证中国湿地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有效实施的关键,然而就目前中国发展现状来看,尚未建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法律体系及其补偿机制。一直以来,美国保持着对湿地生态农业的高度关注,并在实践积累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补偿机制,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严立冬  田苗  何栋材  袁浩  邓远建  
农业生态补偿是确保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经济利益平衡的关键,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年来成为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文献检索与研读,对农业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特点、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农业生态补偿内涵界定,补偿理论基础剖析,补偿机制建立与政策支持、补偿主客体确定,补偿标准核算及补偿方式选择。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借鉴国外相关成果,将定性研究与定量推算、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内涵界定不一致,主客体法律地位不确定。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补偿的未来研究趋势,从新方法突破、空间优选拓展及补偿绩效评估深化方面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