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2)
- 2023(10118)
- 2022(9125)
- 2021(8700)
- 2020(7444)
- 2019(17494)
- 2018(17442)
- 2017(33840)
- 2016(18610)
- 2015(21032)
- 2014(20920)
- 2013(20629)
- 2012(18724)
- 2011(16726)
- 2010(16625)
- 2009(15157)
- 2008(14424)
- 2007(12280)
- 2006(10512)
- 2005(8939)
- 学科
- 济(73697)
- 经济(73623)
- 管理(52455)
- 业(48022)
- 企(40776)
- 企业(40776)
- 方法(38572)
- 数学(34066)
- 数学方法(33530)
- 农(17521)
- 中国(17083)
- 学(16754)
- 财(16203)
- 业经(15114)
- 地方(14889)
- 理论(12872)
- 和(11930)
- 贸(11882)
- 贸易(11876)
- 农业(11767)
- 环境(11517)
- 易(11478)
- 技术(11243)
- 制(10705)
- 务(10602)
- 财务(10535)
- 财务管理(10519)
- 划(10060)
- 企业财务(9898)
- 教育(9559)
- 机构
- 大学(259186)
- 学院(257060)
- 管理(105410)
- 济(95969)
- 经济(93854)
- 理学(92634)
- 理学院(91571)
- 管理学(89567)
- 管理学院(89129)
- 研究(82879)
- 中国(59774)
- 京(57679)
- 科学(54989)
- 所(41748)
- 财(41745)
- 业大(41464)
- 农(41446)
- 研究所(38480)
- 中心(37171)
- 北京(36920)
- 江(34851)
- 财经(34419)
- 范(33827)
- 师范(33517)
- 农业(32652)
- 经(31392)
- 院(30338)
- 州(28882)
- 经济学(27435)
- 师范大学(27162)
- 基金
- 项目(185439)
- 科学(145030)
- 基金(134228)
- 研究(132537)
- 家(117446)
- 国家(116499)
- 科学基金(100213)
- 社会(81107)
- 社会科(76824)
- 社会科学(76804)
- 省(72287)
- 基金项目(71980)
- 自然(67940)
- 自然科(66357)
- 自然科学(66347)
- 自然科学基金(65086)
- 划(61726)
- 教育(60937)
- 资助(56442)
- 编号(54104)
- 成果(43012)
- 重点(41205)
- 部(39965)
- 发(38494)
- 创(38206)
- 课题(36954)
- 科研(35876)
- 创新(35540)
- 计划(34398)
- 大学(34323)
共检索到356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国军 王晓玥 孙磊 闫爱玲 王慧玲 任建成 徐海英
为明晰北京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为该区葡萄水分高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利用水分监测仪器记录6年生V形篱架(行株距3 m×2 m)栽培的瑞都香玉葡萄全年不同土壤深度下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变化,利用软件计算出各土层逐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减少量,当夜间土壤含水量也在减少时,不计算为根系耗水,按下渗计,最终得出不同土层不同物候的葡萄耗水量,并与近30年北京自然月降雨量相比较,分析北京平原区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7-9月自然降雨量与葡萄耗水量差别巨大,量级在300 mm以上;葡萄树在生长季的前半期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变化明显,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最大期均出现在果实发育期,中后期耗水变化较平...
关键词:
葡萄 耗水规律 土壤相对含水量 冲积平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迪 毕华兴 次仁曲西 王莉莉 高路博 许华森 鲍彪
森林植被耗水规律是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影响机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以典型黄土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区域,依托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对研究区典型森林蒸散耗水及其环境因子进行定量监测,定量分析蒸腾、蒸发等各蒸散的强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研究区典型森林植被结构对植被耗水特征的影响。土壤蒸发实验运用称重法,树木蒸腾实验采用热扩散式茎流计法,并结合环境因子调查,对观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蒸发量与地表植被状况以及土壤温度有关;树木蒸腾耗水与土壤含水量、降雨量、冠幅、树龄的线性关系显著。综合分析可知,影响森林耗水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土壤水分的变化,若土壤含水量较小,则森林植被首先满足自...
关键词:
晋西黄土区 森林耗水 树木蒸腾 土壤蒸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袁瑞强 宋献方 刘贯群
大气降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确定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论文选择现代黄河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的典型地貌单元安装自记水位计,获得了2004年30 min一次的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数据。结合日降水量资料,应用地下水位动态法,在Matlab中编程计算了2004年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和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探讨了该系数时空变化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估算了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的水量。主要结论如下:①研究区域内浅层地下水埋深主要在2 m以内变动,属于浅埋类型。②降雨特征决定了该区域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大小,地表渗透性决定该区域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时空变异。次降水入渗补给...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地下水动态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德龙 钱发军 邓挺 曹敬学
利用郑州铝厂赤泥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硅肥添加剂生产的硅肥,在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上进行花生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施用后,花生增产率在10%以上。为今后利用赤泥作硅肥主要原料提供了成熟工艺,同时为在黄河冲积平原花生产区推广硅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硅肥,花生,赤泥,试验,黄河冲积平原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蕾 王振龙 王锐 常芳弟 孙权
【目的】为量化葡萄各生育期施肥量,科学施肥避免肥料浪费。【方法】以7年生鲜食葡萄"红地球"为供试材料,设置施肥与不施肥处理,同时全生育期每隔10 d采样1次,探究葡萄的养分积累动态以及养分分配规律。【结果】果实、叶片以及新梢中全氮、全磷以及全钾均占到植株体的60%以上,是养分分配的的主要器官。萌芽期和花期需要施用氮168 kg/hm~2,膨大期51 kg/hm~2,转色期91 kg/hm~2,成熟期55 kg/hm~2。萌芽期和花期需要施用磷123 kg/hm~2。膨大期122 kg/hm~2,转色期46 kg/hm~2,成熟期18 kg/hm~2。萌芽期和花期施需要施用钾41 kg/hm~2,膨大期139 kg/hm~2,转色期121 kg/hm~2,成熟期147 kg/hm~2。【结论】以期为贺兰山东麓鲜食葡萄的科学施肥以及修剪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实现宁夏葡萄栽培园区标准化、科学化、精准化的目标。
关键词:
红地球 积累动态 分配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 谢永生 李文卓 张应龙
【目的】粮食生产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以黄淮海冲积平原区河北省曲周县为研究对象,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进行研究。【方法】依据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相关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生态成本进行估算;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该区粮食生产生态损失总价值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小麦和玉米生态成本已分别达到1.51元/kg、1.12元/kg,而出售单价分别为1.62元/kg、1.38元/kg,高成本低收益的情况对该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着不利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农业机械费用和劳动力支出费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生态成本的重要因素,化肥费用、有机肥费...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生态成本 黄淮海平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玉 刘彦随 薛剑 许皞
农用地分等成果为耕地综合产能核算提供了新思路,为耕地整理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以海河冲积平原区为例,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依据自然等指数与理论抽样样点构建理论产能核算模型,利用等指数与可实现抽样样点构建了可实现产能核算模型,结合近3年(2003年~2005年)的粮食实际产量,并进行了综合产能核算。结果表明:全区耕地理论产能为2970×104t,可实现产能为2260×104t,远高于近3年1430×104t的年均粮食实际产量,表明目前海河冲积平原区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通过分析耕地综合产能、利用强度及其增产潜力,将研究区耕地利用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优化提升区和重点整理区,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聪 王振平 周兴 李文超 代红军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水对酿酒葡萄品质和糖酸积累规律的影响,为酿酒葡萄栽培及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蛇龙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将稀释50,100,200和400倍的生物活性水于葡萄花后30d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每隔7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后,于花后53d开始每隔7d采样1次果实样品至采收期结束,测定并分析样品的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色素、单宁、总酚含量以及与糖代谢相关转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生物活性水对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提高还原糖含量而降低总酚含量,且对可滴定酸、色素、单宁等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稀释400倍的生物活性水,其处理葡萄果实可滴...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酿酒葡萄 果实品质 糖酸积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博 欧阳竹 程维新 刘丽平
为明确华北平原主导作物冬小麦-夏玉米耗水量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论文搜集文献资料,结合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长期观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华北平原近50 a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耗水量变化趋势,阐明其耗水特性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变化,最后通过对蒸发能力和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分析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耗水量变化的主导原因。研究表明:①近50 a华北平原主导作物冬小麦-夏玉米耗水量呈下降趋势,冬小麦耗水量从501.2 mm降低到456.3 mm,夏玉米耗水量大体变化在300~400 mm,平均为350 mm左右;②冬小麦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
关键词:
作物耗水量 冬小麦 夏玉米 华北平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云者 宇振荣 赵同科
分析了试验地区夏玉米在降雨年型为一干旱年的需水与耗水规律。结果表明 ,试验条件下 ,夏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为 35 9.8mm。夏玉米日需水强度呈抛物线型 ,苗期较小 ,拔节到抽雄达到最大 ,抽雄到灌浆后需水强度逐渐减小。土体供水在耗水来源组成中所占比例很小 ,甚至出现负供水。但是在某个生长发育阶段 ,特别是出现水分胁迫的条件下 ,土体供水可在玉米耗水组成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夏玉米 水量 耗水量 耗水规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兴 朱金兆 张学培 贺康宁 高宗杰
该文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土面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耗水各分量的比例关系.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林木蒸腾量为57.7%~60.2%,林地土面蒸发量为13.2%~22.8%,林冠截留量为17.0%~28.2%.其中6,7,8三月的蒸腾耗水量占全年的80%.不同林分生长季耗水量有差异,其规律为:其它条件相同时,丰水年,阴坡耗水大于阳坡;少水年,阴坡耗水稍大于阳坡;密度大的林分耗水量也大.
关键词:
蒸散,林分耗水,防护林,晋西黄土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 侯龙鱼 崔晓东 马风云 邢尚军
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土壤中尿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尿酶活性关于土壤养分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解释99.7%酶活性变化,剩余通径系数为0.059。有机质对尿酶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值均最大,成为影响尿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土壤尿酶活性 湿地 通径分析 黄河三角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平 李吉跃 马达
利用热扩散探针配合自动气象站,于2005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试验林场对油松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与土壤含水量和当月降雨量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6;树干液流速率月平均值在1份有最低值,为0.00019m/s,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为0.0006cm/s,是1月份的3.2倍;油松的连日变化规律在各个时期都呈明显的峰状曲线,只是土壤水分充足时期的液流速率值比干旱时期的要高一些,气象因子是影响油松树干液流日进程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液流速率 土壤含水量 气象因子 油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文娟 同延安 王百祥 杨莉芳
【目的】研究葡萄树主要生长期内生物量、钾含量及钾累积量的变化规律,为鲜食葡萄生产中施钾量及施肥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新集村7年树龄的"红地球"葡萄园为试验果园,在不同生育阶段(萌芽期(03-30)、幼果期(05-10)、新梢旺长期(06-30)、果实膨大期(08-20)、果实成熟期(09-30)及果树休眠期(11-30)),对葡萄树按不同器官(果实、叶片、新梢、枝条、主干和根系)进行采样,测定不同器官的生物量、钾含量和钾累积量。【结果】在主要生长期内(03-30-11-30),葡萄树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根系生物量变化趋势不明显;葡萄树叶片钾含量呈先...
关键词:
葡萄树 钾含量 累积量 年周期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敏 冯绍元 孙春燕 霍再林
对北京市大兴区3种典型土壤的水分入渗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用双套环法田间现场测定了大兴区11个试验点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运用经验模型对各试验点的入渗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入渗过程达到稳定的时间由快到慢依次为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和粉砂壤土;初始含水率与入渗初始阶段的速率呈线性相关关系;土壤结构和干扰等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稳定入渗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和粉砂壤土;土壤质地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土壤容重越大,其稳定入渗率越小。总体上,Horton入渗模型在该研究区域适用性较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