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9)
2023(10593)
2022(9503)
2021(8961)
2020(7468)
2019(17495)
2018(17453)
2017(33208)
2016(18468)
2015(20798)
2014(20454)
2013(20268)
2012(18618)
2011(16555)
2010(16344)
2009(14727)
2008(14045)
2007(12041)
2006(10384)
2005(8779)
作者
(55260)
(46041)
(45755)
(43416)
(29056)
(22206)
(20559)
(18327)
(17454)
(16265)
(15811)
(15373)
(14585)
(14463)
(14143)
(14095)
(14082)
(13662)
(13096)
(13015)
(11703)
(11185)
(11071)
(10288)
(10259)
(10091)
(10076)
(10002)
(9288)
(9149)
学科
(68630)
经济(68558)
管理(47469)
(45357)
(37124)
企业(37124)
方法(32205)
数学(27959)
数学方法(27630)
(20110)
(18546)
地方(17093)
中国(16795)
(15609)
业经(14992)
农业(12687)
(11685)
环境(11443)
(11443)
贸易(11438)
理论(11286)
(10998)
技术(10604)
(10447)
(9962)
财务(9904)
财务管理(9890)
教育(9404)
(9399)
企业财务(9371)
机构
大学(255803)
学院(253293)
管理(100217)
(92024)
经济(89884)
研究(88815)
理学(87541)
理学院(86426)
管理学(84780)
管理学院(84345)
中国(63099)
科学(61660)
(58200)
(47629)
(46523)
业大(44877)
研究所(43389)
(39693)
中心(39426)
农业(37358)
北京(37304)
(35571)
(34654)
师范(34267)
(33302)
财经(32601)
(29700)
(29063)
技术(28024)
师范大学(27995)
基金
项目(186928)
科学(145192)
基金(134600)
研究(131016)
(120613)
国家(119685)
科学基金(100798)
社会(78400)
社会科(74060)
社会科学(74038)
基金项目(73237)
(72759)
自然(69698)
自然科(67980)
自然科学(67965)
自然科学基金(66708)
(63240)
教育(58840)
资助(54654)
编号(53005)
重点(42701)
成果(42157)
(40154)
(39375)
(38411)
科研(37009)
计划(36851)
课题(36740)
创新(35871)
大学(33768)
期刊
(97377)
经济(97377)
研究(70607)
学报(49328)
科学(44212)
中国(43900)
(42069)
大学(35841)
管理(34325)
学学(33879)
农业(29376)
(27420)
教育(27350)
技术(20220)
业经(16787)
(16314)
金融(16314)
林业(15869)
(15379)
经济研究(14596)
科技(14567)
财经(14465)
图书(14402)
业大(13425)
资源(13277)
问题(13211)
(12587)
理论(12474)
(12111)
实践(11730)
共检索到355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玲  赵广亮  杨雨果  耿玉清  孙玉军  周红娟  
【目的】研究油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为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陷阱法和Tullgren干漏斗法,于2015年5月、8月和10月分别收集地表和新鲜枯落物层(Oi层)、半分解枯落物层(Oe层)以及矿质土层(0~2cm的矿质土壤表层(界面层)、2~5cm和5~10cm土层)的土壤动物。对收集到的土壤动物进行鉴定分类。【结果】2015年5月、8月、10月3次共收集土壤动物2 799只,隶属于6纲22目22科。3次收集的地表土壤动物共有优势类群为弹尾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地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真螨目、寄螨目和弹尾目。5月地表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以植食类为主,8月主要为植食类和捕食类,10月各功能类群的个体密度差异不明显。3次调查的地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均以腐食类为主。不同采样时期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密度的垂直变化规律不同,5月和8月Oi层的土壤动物类群数与Oe层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矿质土层,而10月各深度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差异不显著。就土壤动物个体密度的变化规律而言,5月Oi层个体密度显著高于Oe层和矿质土层,但在8月和10月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Oe层最大,且显著高于Oi层和矿质土层。【结论】枯落物层的土壤动物类群数较矿质土层丰富;半分解枯落物层土壤动物个体密度较新鲜枯落物层高。在矿质土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呈减小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孙向阳  陈峻崎  姚永刚  
为探讨油松林土壤健康经营措施,该文对北京市八达岭低山区油松和灌丛林土壤的发生层厚度、物理性质、有机质和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的凋落物层为4.0 cm,高出灌丛林地96.30%;油松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如粘粒、总孔隙度以及持水性能低于灌丛,但差异不显著;在0~5 cm的土层中,油松林土壤的pH值低于灌丛0.3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指标分别比灌丛土壤低31.86%、34.38%、22.28%、24.56%和22.86%,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采用0~5 cm和0~20 cm土层厚度,比较油松和灌丛林土壤肥力指标的差异,所得结果不尽一致.研究认为,油松林能形成较厚...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玖金  林宏贵  周鑫  尤花  李云  张健  
为研究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在四川盆周西缘山地3个不同坡位(海拔分别为1 088 m,987 m和830 m)的柳杉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为样地Ⅰ,样地Ⅱ和样地Ⅲ)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3.46×104只·m-2,隶属于5门13纲94类,其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均以样地Ⅲ最高,分别为6.53×104只·m-2和66类,以样地Ⅰ最低,分别为1.35×104只·m-2和38类,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呈现出随坡位高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各土层土壤动物密度均随着坡位的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白翠霞  赵铁蕊  王树森  陈峻崎  
为探讨土壤健康的生物学指标,该文对北京八达岭地区不同植被类型0~5 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区别,其中除过氧化物酶外,糠椴林的土壤酶活性均属最高水平,而灌草丛所有酶活性都属最低水平;灌木丛中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杂木林;华北落叶松林的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油松林.相关分析表明,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与土壤肥力状况的相关性较好;总磷酸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状况的相关性高于单项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与土壤肥力状况的相关性较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敏  马香丽  杨晋宇  黄选瑞  许洪军  孙海静  
【目的】研究围封前后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围封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5,7,9月,在河北省围场县龙头山林场,选取围封(2007年围封)与未围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调查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测定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uo均匀度指数(J)、密度-类群指数(DG)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1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13 816头,隶属于3门7纲17目,分为58个类群,其中大型土壤动物398头,分为4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敏  马香丽  杨晋宇  黄选瑞  吴亚楠  
【目的】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的不同混交经营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影响,为落叶松人工林混交经营及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冀北山地落叶松人工纯林(CK)及其与白桦的幼龄同龄株间混交林(M_1)和异龄带状混交林(M_2)为对象,于2013年5,7,9月用手拣法和Tullgren漏斗分离法调查土壤动物群落,并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腐食性、肉食性、植食性与杂食性4个功能群;分析2种混交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组成的影响差异。【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70类49 106头,其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文明  陈智华  丁克毅  喇明清  吴鹏飞  李忠武  杨大星  
为查明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土壤动物区系组成及时空变化特征,于2007-2008年,采用手捡环刀法和漏斗法(TullgrenBaermann)对0~5、5~10和10~15 cm人工云杉林大、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此次研究共获大型土壤动物473个,隶属3门5纲15目,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成虫(20.29%)、半翅目(17.55%)、鞘翅目幼虫(17.55%)和大蚓类(10.57%);中小型土壤动物4859个,隶属4门7纲16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类(71.48%)和节腹亚目(12.90%)。土壤动物在土壤剖面上呈明显的表聚性分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1ou均匀性指数(E)、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辉  陈旭  吴鹏飞  周英  魏雪  
【目的】明确柳杉人工林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动态。【方法】2019年11月和2020年的2、6、8月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杉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4次调查,采用手检法收集0~15 cm土层的大型土壤动物。【结果】(1)捕获大型土壤动物160只,隶属于3门5纲44类,平均密度为26.67个·m~(-2);在目水平上,鞘翅目幼虫(Coleoptera larva)和双翅目幼虫(Diptera larva)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个体数的38.13%和16.25%;在营养类群水平上,以植食性动物为主;(2)各季节间的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高于Sorensen系数,表明季节变化对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大,对优势类群的密度影响相对较小;(3)土壤动物的群落密度、类群数、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以及各营养类群密度均无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表明柳杉林内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对季节变化不敏感性;(4)优势类群鞘翅目幼虫和双翅目幼虫的密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或0.001),且双翅目幼虫仅出现在2和6月;(5)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密度、类群数、丰富度指数、其他目和杂食性动物显著正相关(P<0.05或0.001),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柳杉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密度和多样性无显著的季节差异,但类群组成季节变化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恒恒  李斌  栾晓峰  
两栖动物是环境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吴波等,2006),两栖动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Jones et al.,2010)。许多国外学者对两栖、爬行动物与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利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Roloff et al.,2011;Steen et al.,2010),目前我国对该领域研究较少。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m2,持续居世界首位。福建省人工林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扈梦梅  田龙  吴亚楠  杨晋宇  吕小翠  黄选瑞  
【目的】比较研究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和混交改造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为实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未经营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CK)、抚育间伐后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TH)和引入阔叶树的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为对象,于2014年5—9月,利用手拣法调查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不同经营措施林分内土壤动物的结构组成、空间分布、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55类1 405头,隶属2门4纲12目,优势类群为正蚓目、叶甲科幼虫、象甲科幼虫。总体上,经间伐和混交改造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显著高于未经营的对照林分(P<005),TH内土壤动物密度亦显著高于CK(P<005)。间伐和混交改造后,土壤动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均有提高,其中M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著高于CK(P<005)。各功能群中,植食性土壤动物所占比例(4719%)最高,其次为腐食性土壤动物(3331%);捕食性(19类)和植食性(18类)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居多;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经营措施、土层和时间均对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组成和结构影响显著(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苟丽琼  肖玖金  黄进平  李英  韦杨  彭彩云  罗熳丽  
为揭示去除林下凋落物和草本层(简称除凋和除草)对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四川盆周西缘山地60年生楠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人工去除凋落物和草本层(RL)的方法,以未处理样地(ck)为对照,采用大型手捡和干、湿漏斗分离法,分别在样地处理后1个月(RL1)和3个月(RL3)时对05 cm,510 cm,1015 cm土层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共采集土壤动物1 753头,分属4门13纲32目99科,除凋除草降低了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其中:(1)与对照样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杰  郭景唐  于占成  
该文研究了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以及荒地生长季节内的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内,荒地与林地贮水量差异并不显著,但森林郁闭度越大,贮水量越小.土壤含水量主要受降雨、蒸腾和蒸发的影响,干旱季节,林地蒸腾占主导地位,土壤剖面出现20~40cm的根系分布层偏下层土壤含水率最低,且郁闭度越大,该最低值越小;随着雨季的到来,各层土壤含水率的最大值依次出现,且郁闭度越大,该最大值越大,也出现的越迟;雨季过后,蒸发转变为主要因素,林地土壤含水率大于荒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越稳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朝晖  华春  虞蔚岩  宋东杰  蔡垚  吴向华  任源浩  
2009年3月~2010年4月采用干漏斗法和手捡法对南京方山生态公园针阔混交林、茶园、农田等3种典型人工植被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进行初步调查。共采得土壤动物样本3 164个,27个类群隶属于5门12纲23目。结果表明:近孔寡毛目(Plesiopora)、弹尾纲(Collembola)和蜱螨目(Acarina)为常年优势类群;双翅目(Diptera)、同翅目(Hom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等足目(Isopoda)、后孔寡毛目(Opisthopora)和鞘翅目(Coleoptera)则为常年常见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和个体数量的季节消长规律分别是夏季>冬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苗雅杰  殷秀琴  
Soil animal communities of Pinus koraiensis broad_leaved mixed forest were studied.The purpose was to discus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soil animals and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ecosystem geography distribution law of soil animals, soil animals’role and function in ecological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海涛  吕宪国  杨青  姜明  佟守正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揭示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生长季对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土壤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岛状林土壤动物隶属4门9纲24目,优势类群为线虫和膜翅目2类,常见类群7类,稀有类群15类;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动物的个体总数、类群数和丰富度指数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5月份最小,10月份最大,而优势度指数5月份最大,10月份最小。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格局,除5月份外,其他各月都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