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99)
2022(1081)
2021(1111)
2019(2438)
2018(2402)
2017(4883)
2016(2814)
2015(3262)
2014(3335)
2013(3252)
2012(3188)
2011(2728)
2010(3078)
2009(2901)
2008(3095)
2007(2855)
2006(2756)
2005(2766)
2004(2449)
2003(2278)
作者
(8301)
(6848)
(6615)
(6612)
(4162)
(3180)
(3170)
(2679)
(2588)
(2543)
(2290)
(2285)
(2124)
(2097)
(2070)
(2065)
(2033)
(2008)
(1903)
(1887)
(1734)
(1677)
(1629)
(1566)
(1563)
(1462)
(1424)
(1421)
(1376)
(1363)
学科
(10713)
经济(10688)
管理(7916)
(7306)
(5465)
企业(5465)
中国(4528)
(4101)
地方(3945)
(3670)
(3548)
农业(2552)
(2500)
(2435)
银行(2434)
业经(2350)
(2282)
税收(2270)
(2241)
方法(2185)
(2184)
(2132)
贸易(2130)
(2116)
财务(2099)
财务管理(2089)
(2056)
(1992)
(1971)
制度(1969)
机构
大学(38587)
学院(38552)
(15430)
经济(14956)
研究(14828)
中国(13300)
管理(13270)
(13094)
理学(10084)
理学院(9897)
北京(9832)
管理学(9645)
管理学院(9578)
(8780)
科学(8698)
(8298)
中心(7037)
研究所(6949)
(6667)
(5990)
财经(5955)
(5716)
师范(5705)
(5532)
(5279)
业大(5216)
(5209)
(5167)
人民(5092)
(4907)
基金
项目(19233)
研究(15318)
科学(14477)
基金(12673)
(10326)
国家(10207)
社会(8763)
科学基金(8645)
社会科(8178)
社会科学(8175)
(6854)
编号(6722)
教育(6640)
基金项目(6607)
成果(6564)
(6535)
资助(5743)
课题(5324)
自然(5289)
自然科(5136)
自然科学(5136)
自然科学基金(5015)
(4545)
(4363)
重点(4307)
(4164)
发展(3849)
(3796)
(3791)
项目编号(3786)
期刊
(23348)
经济(23348)
研究(16074)
中国(9990)
(7353)
(6191)
(6105)
金融(6105)
教育(5986)
管理(5590)
学报(5013)
科学(4646)
大学(4079)
业经(3921)
农业(3858)
问题(3623)
技术(3479)
学学(3449)
财经(3071)
经济研究(2930)
(2791)
(2735)
(2671)
图书(2510)
会计(2439)
(2439)
理论(2433)
国际(2223)
现代(2139)
(2105)
共检索到73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文春  
分析了北京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 ,提出了解决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敬淦  
分析了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正>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国内外知名的学科排行榜上排名稳步提升,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学科5次排名世界第一;15个学科入围U.S.News&World Report世界大学学科排名;7个学科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紧抓时代发展机遇立足特色服务社会北京交通大学开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改革开放4 0年间,北京交通大学始终与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将育人作为立校之本,始终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引擎,不断探索办学经验,积累办学成果,奏响了一曲与时代共舞的奋进之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德利  杨青山  
城市交通条件是反映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建设"宜居北京"的重中之重。在界定研究区域,建立城市交通便捷性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部分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北京市交通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市交通出行结构、出行满意度等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将主观交通便捷性评价和客观交通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用以分析研究区范围内交通便捷性。结果表明,北京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协调;道路网络规划不尽合理;"职住分离"导致交通问题的加剧;公共客运交通难以应对私人交通工具的强劲挑战;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缺乏有效整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忠国  徐婷婷  解宏涛  
公共交通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论文对西直门公交枢纽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查,并用仿真模型为手段对换乘流量及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西直门公交枢纽在换乘空间设计、外部交通状况和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云枫  王楠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依据北京市2007-2013年公共交通行业的基础数据,从时间和系统内部两个角度对公共交通行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3年间,北京市公共交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则对效率变动起阻碍作用。此外,轨道交通子系统的发展态势良好,但常规公共交通子系统效率较低,亟需改善。最后,结合公共交通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起示范作用和培养高层次国际化软件人才的重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南方周末》载文指出,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监控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文  欧国立  
近些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成绩,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在注重"量"的同时,进入到关注"质"的发展阶段,交通强国是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建设交通强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关注生态交通建设,优化交通生态。文章基于新视角对生态交通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定义和阐释,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生态交通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市2010—2015年交通生态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交通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不高。交通经济系统在2010—2015年呈逐步下降趋势,交通自然生态系统和交通人文生态系统逐年上升。说明北京市交通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各项基础设施需要完善,在注重"量"的同时已经开始朝着"质"的方向努力。未来北京市交通发展应继续往自然、人文生态方面倾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杰  
构筑国际交通体系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基于对国际航空交通、国际航运交通和国际铁路交通三方面的剖析,结合国外世界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北京应依托京津冀地区共同构筑以航空交通为主体的国际交通体系。同时,在分析北京发展国际航空交通所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世界级国际航空交通体系所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宗刚  郭超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协调好这种关系可以作为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路之一。首先分别选取代表城市交通可达性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主要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这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再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模型计算两个系统间的协调度指数,最后对2007-2012年北京市交通可达性与空间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007-2012年期间北京市交通可达性与空间结构的协调度在逐步改善,但是两者始终没有达到良好协调的程度,其主要原因是北京市交通可达性的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玲宇  李卫东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交通的能耗、污染和生态等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作为示范性城市的北京市,研究其生态交通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文献梳理和对北京市生态交通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构建生态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北京市2006—2015年的生态交通指数。结果显示:近五年(2010—2015年)的生态交通指数较前五年(2006—2010年)有质的提升,但就近几年趋势来看,生态交通指数略有下降,这可能与北京市的交通资本规模、交通结构、交通一体化建设和交通文明程度有关。因此,应该扩大交通投资规模、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建设一体化交通网络,倡导文明出行的同时借助互联网实现交通运输业优化升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宗刚  李易峰  
公共交通日益成为城市出行的主流和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政府亦出台政策鼓励其优先发展。基于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以北京市的两种公共交通方式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能值分析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2005-2010年北京市公共交通的生态足迹。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0年北京市公共交通的生态足迹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年均增长率约为12.3%,其中轨道交通增长率持平于客运增长率,地面公交增长率高于客运增长率。北京市公共交通的生态足迹主要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多而增大,但其占北京市总生态足迹的比例较低,表明北京市公共交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该进一步推动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