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2)
- 2023(14629)
- 2022(12696)
- 2021(11864)
- 2020(9703)
- 2019(22505)
- 2018(22371)
- 2017(42668)
- 2016(23408)
- 2015(25959)
- 2014(26095)
- 2013(25936)
- 2012(24163)
- 2011(21928)
- 2010(22014)
- 2009(19937)
- 2008(19338)
- 2007(17023)
- 2006(14972)
- 2005(13376)
- 学科
- 济(97031)
- 经济(96935)
- 管理(62409)
- 业(61325)
- 企(48918)
- 企业(48918)
- 方法(39748)
- 数学(34109)
- 数学方法(33699)
- 中国(28220)
- 地方(26680)
- 农(26566)
- 学(22809)
- 业经(21965)
- 财(21468)
- 农业(18337)
- 制(16692)
- 贸(16626)
- 贸易(16612)
- 易(15992)
- 银(15580)
- 银行(15534)
- 环境(15413)
- 技术(15374)
- 理论(15279)
- 和(15232)
- 融(15231)
- 金融(15228)
- 行(14945)
- 地方经济(14455)
- 机构
- 大学(330337)
- 学院(329518)
- 济(127663)
- 管理(127230)
- 经济(124756)
- 研究(117992)
- 理学(109524)
- 理学院(108120)
- 管理学(106110)
- 管理学院(105520)
- 中国(86536)
- 科学(76059)
- 京(74453)
- 所(61154)
- 农(59379)
- 财(57568)
- 研究所(55943)
- 业大(52438)
- 中心(52274)
- 江(48425)
- 北京(47872)
- 农业(46509)
- 范(45859)
- 财经(45720)
- 师范(45400)
- 院(42849)
- 经(41569)
- 州(40128)
- 经济学(37279)
- 师范大学(36744)
- 基金
- 项目(227358)
- 科学(177457)
- 研究(163743)
- 基金(162849)
- 家(143794)
- 国家(142573)
- 科学基金(120869)
- 社会(100874)
- 社会科(95468)
- 社会科学(95446)
- 省(89297)
- 基金项目(86966)
- 自然(79988)
- 自然科(78102)
- 自然科学(78081)
- 自然科学基金(76629)
- 划(76297)
- 教育(74298)
- 资助(66963)
- 编号(66501)
- 成果(54169)
- 发(52168)
- 重点(51590)
- 部(48957)
- 创(46953)
- 课题(46746)
- 创新(43820)
- 科研(43614)
- 计划(42306)
- 教育部(41200)
- 期刊
- 济(144327)
- 经济(144327)
- 研究(99020)
- 中国(66566)
- 学报(57441)
- 农(54682)
- 科学(51948)
- 管理(46842)
- 大学(42409)
- 财(41556)
- 学学(39741)
- 教育(39644)
- 农业(38253)
- 融(29409)
- 金融(29409)
- 技术(27928)
- 业经(24677)
- 经济研究(22742)
- 财经(21648)
- 业(19993)
- 图书(18957)
- 问题(18864)
- 经(18397)
- 科技(17171)
- 理论(15761)
- 资源(15602)
- 版(15461)
- 技术经济(15437)
- 现代(14926)
- 业大(14849)
共检索到491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师庆 聂立水 张凤荣
利用剖面形态、微形态、理化分析、粘粘x衍射分析等结果,对北京中山地区土壤的发生过程和分类问题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尘暴降尘物质对土壤发生过程的滞缓作用。若土壤分类上采用pH(KCI),北京中山地区非石灰性土壤应属于暗棕壤。在土壤分类特征上,为在山地普遍应用中避免估算和推测造成混乱,建议采用反映该地区水分和温度状况的植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伟 向师庆
通过对北京山地长石质岩类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剖面形态、微形态特征、理化性状和粘土矿物种类的分析,研究了该类土壤的发生和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土壤均属淋溶褐土(我国1978年分类)或普通褐土(我国1991年分类).此外,为了使“首次方案”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北京地区这类土壤的分类位置,在分类上提出了“中性棕壤”的概念。
关键词:
长石质岩类,土壤发生分类,中性棕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关欣 李巧云 张凤荣
为给新疆土壤系统科学分类提供依据,分析了新疆平原土壤的分布特点,并根据成土条件,比较了新疆平原土壤在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分类依据和名称差异,对在系统分类中出现的干旱表层、钙积土与荒漠土的区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涛 刘艺杉 孙崇玉 郑爱辉
为了阐明皖北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特性以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真空慢速湿润法测定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分析了植被类型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色狗尾草(Setariag lauca)+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草灌丛0.5~0.25mm粒径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且具有较小的土壤容重和较高的孔隙度。说明石灰岩山地草灌丛植被的恢复有利于促进中小粒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秀英
选取山西省晋中盆地、吕梁山区、运城盆地、晋北、晋西北的138个石灰性土壤样品,以常规Olsen方法、中性乙酸铵法、常规DTPA法的测试值为参比项,对Mehlich 3法(M3)用于评价山西省石灰性土壤养分P、K、Fe、Cu、Zn、Mn状况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3方法与常规Olsen法和中性乙酸铵法测定土壤有效P、K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25和0.984;与常规DTPA法测定土壤有效Fe、Cu、Zn、M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832、0.954和0.320,达到极显著水平(P0.8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孙向阳
根据1995年《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卧佛寺地区土壤的诊断层为淡薄表层、雏形层,诊断特征为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落叶有机土壤物质、铁质特性、盐基呈饱和状态.该土壤应属雏形土纲、干润雏形土亚纲、铁质干润雏形土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玉 王永和 费乙晖 李敬峰 史瑞和
以黄泛冲积母质发育的黄潮土(淤土和沙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与盆栽试验,着重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石灰性土壤供磷的影响。供试的有机肥料有猪粪、紫云英和稻草(均为等量风干样品),其养分含量依次为氮(N%)2.57,2.87,0.52;磷(P%)1.74,0.47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金来 周春霖 洪立洲 曹翠玉 朱小平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和加秸秆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指出,淹水促进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特别是外加磷向Fe-P和O-P转化,而拟旱则使土壤维持较高的Ca2-P和Ca8—P;淹水—回旱的土壤以Ca2—P和Ca8—P较高,但拟导—淹水的则以Fe—P和O—P较高;淹水后回旱比淹水更能使土壤拥有较多的Ca2—P和Ca8—P,而拟旱后淹水比拟旱有较高的Al—P、Fe—P和O—P.
关键词:
淹水 磷素 形态转化 石灰性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发会 李世清 卢红玲 李生秀
【目的】目前测定土壤供氮能力的生物方法较多,但基于土壤氮素形态的复杂性、土壤和微生物的高度变异以及生态条件的差异,不同土壤及不同测定方法结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对石灰性土壤采用哪些生物培养方法较好,目前仍无明确结论。【方法】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耕层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样,以淋洗和未淋洗土壤起始NO3--N小麦和玉米两季盆栽试验作物吸氮量为参比,对可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淹水培养法、通气培养2周法、通气培养4周法、干湿交替通气培养2周法、间歇淋洗长期通气培养法、短期淋洗通气培养法、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等8种生物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干湿交替通气培养法和通气培养4周法,是我们对通气...
关键词:
土壤供氮指标 生物培养方法 可矿化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强 李吉跃 张志明 孙向阳 翟洪波
通过实测得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水分常数 ,并对北京西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中、低吸力段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玉 朱小平 王绪奎 史瑞和
田间试验于1984年秋播开始,分别在淮阴县渔沟乡、新渡乡和涟水县胡集乡的淤土、二合上和沙土上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O、CK,施过磷酸钙375,1125,2250,3375kg/hm~2。稻麦轮作,种植5a 共10季作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 looke 经验公式(P=R√t+b)和倒数方程(1/P_1=1/P_0+1/t)求得的土壤磷释放速率常数 R 值和最大释放量 P_0值和土壤水溶性磷,Olscn-P,Colwclc-P 及植株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岳 周运超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石灰岩地区3种植被(草本,灌丛,乔木)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选用类群数、个体数、密度以及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标来反映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黔中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生态系统中,优势类群为寡毛纲和蚁科2类,稀有类群为腹足纲、蜈蚣目、伪蝎目、等足目、综合纲、双尾目、弹尾目、等翅目、蟋蟀总科、革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幼虫)和蝉科(幼虫)共13类;优势类群代表了适应大环境条件的土壤动物的主体,是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的代表性类群;不同植被类型和生境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蚂蚁在喀斯特石灰岩地区灌丛分布最广,蚂蚁群落对灌丛植被恢复起到关键性作用;蚁科在黔中喀斯特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和 曹翠玉 史瑞和 蒋仁成 厉志华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马粪)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供磷水平.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以 Ca-P 为主,其中 Ca_2-P 是土壤有效磷库的主体;Ca_8-P 对土壤有效磷库起重要调节作用,AI-P 在供磷上也有一定意义.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速效磷,尤其是 Ca_2-P 和 Ca_(?)-P 的含量,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体磷(Biomass-P)和磷酸酶的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小平 曹翠玉 史瑞和
研究了徐淮地区石灰性土壤中磷肥(过磷酸钙)不同用量(0,1125,2250,3375kg/hm2)对土壤供磷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肥料残留磷的形态主要为磷酸二钙、磷酸八钙,前者对作物有效性大于后者;施用磷肥有明显的残效,磷肥的增产效果受到磷肥残效的影响;而Olsen-P,Colwell-P,Resin-P,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中残效磷的状况。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磷肥 残效 有效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靖 田霄鸿 闫辉 曹翠玲
【目的】研究不同稀释度黑曲霉发酵液对石灰性土壤中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偃22号为供试小麦品种,设置种植和不种植小麦2个试验组,待盆栽小麦生长3周后,2个试验组均依次浇灌3种不同稀释度(分别稀释50,100,200倍)黑曲霉发酵液,以浇灌清水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稀释度黑曲霉发酵液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片及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小麦组织磷含量和生物量等的影响,并测定种植小麦和不种植小麦条件下不同稀释度黑曲霉发酵液对土壤pH、磷酸酶(酸性磷酸酶(ACP)、中性磷酸酶(Ne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无机磷形态和含量的影响。【结果】在种植小麦的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稀释1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