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6)
- 2023(8308)
- 2022(7016)
- 2021(6244)
- 2020(5188)
- 2019(11640)
- 2018(11000)
- 2017(20951)
- 2016(11532)
- 2015(12538)
- 2014(11757)
- 2013(11462)
- 2012(10221)
- 2011(9073)
- 2010(8935)
- 2009(7980)
- 2008(8018)
- 2007(6835)
- 2006(5984)
- 2005(5007)
- 学科
- 济(43704)
- 经济(43653)
- 业(36106)
- 管理(34776)
- 企(30539)
- 企业(30539)
- 方法(21731)
- 数学(19755)
- 数学方法(19612)
- 财(16083)
- 务(12414)
- 财务(12410)
- 财务管理(12396)
- 企业财务(11962)
- 农(10977)
- 学(10666)
- 中国(10280)
- 业经(9782)
- 贸(8502)
- 贸易(8499)
- 地方(8376)
- 易(8189)
- 制(7978)
- 农业(7817)
- 环境(7209)
- 技术(7162)
- 划(6295)
- 体(5906)
- 产业(5861)
- 银(5644)
- 机构
- 大学(161903)
- 学院(160152)
- 济(63159)
- 经济(62060)
- 管理(61155)
- 研究(55646)
- 理学(54606)
- 理学院(53884)
- 管理学(52829)
- 管理学院(52566)
- 中国(41187)
- 科学(38301)
- 京(36714)
- 农(35188)
- 业大(30625)
- 所(29221)
- 财(28484)
- 农业(28353)
- 研究所(27240)
- 中心(25027)
- 财经(23720)
- 北京(22807)
- 江(22003)
- 经(21920)
- 院(20561)
- 范(19682)
- 农业大学(19397)
- 师范(19322)
- 经济学(19133)
- 财经大学(18107)
- 基金
- 项目(119821)
- 科学(94766)
- 基金(90627)
- 家(83251)
- 国家(82635)
- 研究(76211)
- 科学基金(70663)
- 社会(50805)
- 自然(50083)
- 基金项目(49882)
- 自然科(49011)
- 自然科学(48995)
- 社会科(48459)
- 社会科学(48446)
- 自然科学基金(48165)
- 省(45221)
- 划(40283)
- 资助(35612)
- 教育(34358)
- 重点(27777)
- 编号(27003)
- 部(25823)
- 计划(25287)
- 创(25221)
- 发(24773)
- 科研(24436)
- 创新(23703)
- 业(21949)
- 国家社会(21826)
- 科技(21811)
共检索到217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静平 卢明华 刘汉初
基于北京2015年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数据,以街道为研究的空间单元,运用空间缓冲区分析以及Tobit模型,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北京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比较集中。其在东西方向上较为均匀,而南北方向上,长安街以北上市公司总部数量明显多于长安街以南。五环内上市公司总部大致沿环路分布,并且呈现出距离衰减的分布规律。五环外上市公司总部则沿着放射状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②北京相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倾向于集聚。制造业上市公司总部与全部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较为相似,但距离衰减更为明显;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信息业)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高度集中。③北京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分布主要受二环以内区位、二环到四环之间区位、2 km缓冲区总部数量、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以及到最近"985"院校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④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上市公司总部对于集聚因素以及政策因素(主要指开发区)更加看重;而信息业上市公司总部更加关注到天安门城楼的距离以及到最近"985"院校的距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明华 尚子君 贺静怡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功能环节出现分化,不同功能环节有不同的区位偏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特征。文章基于2021年北京市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数据,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6个功能环节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空间关系。研究发现:(1)高级功能(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功能)在北京的分布数量较多,低级功能(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功能)在北京分布数量较少。(2)功能环节主要集中在清河街道、西北旺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街道、花乡街道以及北太平庄街道,且高级功能环节分布较为相似,低级功能环节分布地区差别较大。(3)功能环节呈现“同功能集聚”现象:各个功能均为集聚分布,其中研发功能集聚程度最明显;高级功能主要呈带状分布,低级功能则呈团块状分布。(4)功能环节间呈现“异功能共聚”现象:两两功能均共聚,其中总部与研究开发功能共聚最明显;而低级功能对于高级功能具有空间相随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子龙 王军 樊杰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研究了199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总部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总部分布变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经历了探索增长、平稳增长、快速增长和转型增长等四个阶段,形成了以主板市场为主体,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协同发展的格局。(2)中国上市公司总部分布逐渐从早期的点状分布格局演进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密集分布区为核心,串联东部沿海地区为弧,京广轴为弓弦,长江轴为弓箭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而总部迁移网络则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顶点,以连接这些顶点为边的菱形迁移联系结构,菱形空间区域内集中了80%以上的上市公司总部迁移联系。(3)主板上市公司和劳动力密集型上市公司总部更容易发生迁移,不同类型上市公司在区位选择时趋于一致性。(4)QAP回归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金融便利度、交通便利度、智力丰度和国际化程度等因素深刻影响着上市公司总部空间布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婧 李裕瑞 陈宗峰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集中在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分布具有明显条带状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为主,占比达到89.89%。为此,文本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提出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发展策略,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霞 杨仕恩
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具有空间集聚特征。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MGWR模型等方法对2000—2023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特征、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1)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空间自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整体空间格局变化较小且趋向稳定发展;不同类型企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并都有其特定的高密度集聚区域。(2)MGWR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调整权重,更精细地揭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尺度上的异质性。(3)不同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分布作用强度不同且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MGWR模型全局影响因素回归结果与分类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成果可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和创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莉 刘薇 何砚
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支持。使用最近邻法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发现该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即相邻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碳排放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碳排放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周边碳排放效率高的地区对本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也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对多元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进行解释,总体来看,人口密度、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比等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比其他因素更为显著。
关键词:
京津冀 碳排放 效率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后凯 白玫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变化趋势、基本特征和目标区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目标区位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目标城市主要是北京,表现为上行流迁移和西—东迁移居多。伴随着这种西—东迁移的是财富向北京等东部发达城市的集中。导致上市公司总部西—东迁移的动力机制是上市公司对资本流动性及融资便利程度的要求较高,上市公司总部对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可获得性要求较高,而北京等东部发达城市恰好满足了上市公司对总部区位的要求。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企业总部 总部迁移 目标区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小东 韩昊英 刘爽 唐拥军
采用区位熵、探索性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基于教育设施兴趣点(POI)数据和城市社会经济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教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设施配置严重失衡,华东地区教育设施配置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华南、华北地区处于中等水平。(2)中国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设施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特征;九年义务教育设施呈现出“北京—银川—张掖”和“厦门—广州—昆明—拉萨”两条优势带,分布相对来说较为均衡;高等教育设施表现出了“政区化”分布特征。(3)城市师资规模、人均收入、财政支出、学生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教育设施空间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尹铎 刘杰威
准确剖析我国畜禽种业基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究其布局的影响因素,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205个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梳理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探析其影响因素,为传承保护、创新利用我国畜禽类种质资源并优化相关种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1)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空间分布大致呈现出“单极多核,内地多边疆少”的空间特征,整体空间结构属于集聚分布型。2)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类型丰富,可分为家禽、家畜和家蜂3个一级类,下可再分鸡、鸭、猪等12个二级类。3)12个二级类中鸡、鸭、鹅、猪、牛、羊、驴与蜂8类分布数量较多,集聚程度较高;而马、骆驼、鹿、兔4类分布数量较少且分散。4)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的空间分布受到气候、地形地势、天然饲料、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为促进我国畜禽种业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1)均衡区域发展,发挥核心带动作用;2)依托地方特色畜禽品种,构建特色种业基地片区;3)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红霞 刘天宝 韩增林
教育期望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因,准确识别低教育期望学生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需求。运用地理探测器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可以分析初一年级低教育期望学生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市域内低教育期望学生空间分异明显:从绝对数量上看,除中心城区和下辖县(市)城区外,其他区域均存在较多低教育期望学生;从相对数量上看,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逐渐增加的特点。低教育期望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学校层面的学生平均社会经济地位、教学成绩、学校空间区位、学生阶层异质性是学生低教育期望的主要影响因素;个人层面的性别、认知成绩、阅读量和家庭层面的居住地类型、家长职业及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家长陪读情况以及子女数量等也对教育期望有明显影响。应对低教育期望问题,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在空间上要关注重点地区、积极为流动子女就近入学创造条件、改进学校条件和教学环境、促进学校学生异质性、推动家长与子女更多交流等。
关键词:
教育期望 空间分布 教育均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卫华 王之禹 徐博
对已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类型甄别,确认了72项世界工业遗产。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结构分析和时空二维分析方法,揭示出世界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世界工业遗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且一极集中态势明显的特征;分布区域呈组团状分布,借助网格索引法显示主要分布于四大版块,包括除东欧的欧洲大部、亚洲的东北亚和南亚、南美洲的巴西及周边和北美洲的墨西哥。欧洲和亚洲的世界工业遗产在不同时期的登录数量波动大,其中近年来亚洲地区的世界工业遗产登录项数呈大幅递增态势。最后通过世界工业遗产空
关键词:
世界工业遗产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森林 周亮 滕堂伟 庄良
开发区作为塑造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力量,其空间布局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机理亟待研究。运用最邻近点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中国2 52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开发区总体上呈"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胡焕庸线"和三大自然区划高度耦合。(2)开发区在空间上具有以"城市群—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多核心连片集聚特征,且存在着显著的级别、类型异质性。(3)开发区整体空间分布是自然本底、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开发区空间分布的因子因开发区级别、类型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城市劳动力资源和行政级别是影响开发区分布最为重要的因素;城市经济实力、信息化、地方政府竞争是次级核心因子。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诗雨 赵媛 李可
采取厦门市民宿POI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法,研究厦门市民宿的总体集聚区、集聚中心与发展方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思明区是厦门市民宿集聚区域,其次是集美区及湖里区;曾厝垵是民宿集聚中心,鼓浪屿、黄厝、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厦门北站、集美大学城等为次级中心;2008年~2017年厦门市民宿分布大致经历了北→南→北→西北的回旋式演变,最终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的延伸,并逐步向岛外扩展.并分析了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区位条件、交通通达性、配套设施、政策条件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谢萍 詹坤婷 常洁
民宿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和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和空间利用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2000—2020年成都民宿为例,通过网络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平均最近邻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探讨成都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0—2020年成都民宿数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成都民宿空间分布从个别区域集中发展向全成都市均衡发展。(2)成都民宿的空间演化过程是由分散到集聚,再到强烈集聚的过程,空间结构逐渐呈现出强凝聚力的趋势。(3)成都民宿的时空演化在不同年份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点—线—面"的集聚演化特征。(4)区域政策、海拔高程、旅游资源条件、城镇化发展水平、道路交通条件、人口条件都是成都民宿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典型民宿集群发展模式的理论意义,以及民宿的产业定位、选址和规划实践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宿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成都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卫华 王之禹 徐博
对已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类型甄别,确认了72项世界工业遗产。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结构分析和时空二维分析方法,揭示出世界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世界工业遗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且一极集中态势明显的特征;分布区域呈组团状分布,借助网格索引法显示主要分布于四大版块,包括除东欧的欧洲大部、亚洲的东北亚和南亚、南美洲的巴西及周边和北美洲的墨西哥。欧洲和亚洲的世界工业遗产在不同时期的登录数量波动大,其中近年来亚洲地区的世界工业遗产登录项数呈大幅递增态势。最后通过世界工业遗产空间分布动态的研究,总结出世界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受近代工业革命、工业遗产保护理念和国家话语权等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影响。
关键词:
世界工业遗产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