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8)
- 2023(12477)
- 2022(11035)
- 2021(10320)
- 2020(8634)
- 2019(20275)
- 2018(19999)
- 2017(39108)
- 2016(21301)
- 2015(23755)
- 2014(23652)
- 2013(23578)
- 2012(21669)
- 2011(19291)
- 2010(19203)
- 2009(17488)
- 2008(16944)
- 2007(14619)
- 2006(12899)
- 2005(11136)
- 学科
- 济(87267)
- 经济(87166)
- 管理(59319)
- 业(55150)
- 企(45412)
- 企业(45412)
- 方法(40357)
- 数学(35221)
- 数学方法(34841)
- 中国(23637)
- 农(21123)
- 地方(20669)
- 学(20636)
- 财(20416)
- 业经(17791)
- 农业(14656)
- 贸(14049)
- 贸易(14041)
- 环境(13841)
- 理论(13643)
- 和(13566)
- 易(13520)
- 制(13498)
- 技术(12908)
- 务(12347)
- 财务(12286)
- 财务管理(12263)
- 划(12051)
- 企业财务(11566)
- 融(10928)
- 机构
- 大学(300464)
- 学院(296064)
- 管理(118348)
- 济(116117)
- 经济(113473)
- 理学(103228)
- 研究(103082)
- 理学院(101963)
- 管理学(100126)
- 管理学院(99613)
- 中国(73491)
- 京(67301)
- 科学(67118)
- 所(52189)
- 财(51079)
- 农(50389)
- 研究所(48020)
- 业大(47614)
- 中心(45709)
- 北京(42749)
- 江(41719)
- 财经(41306)
- 农业(39945)
- 范(39662)
- 师范(39212)
- 院(38255)
- 经(37648)
- 经济学(34304)
- 州(34120)
- 师范大学(32172)
- 基金
- 项目(211391)
- 科学(165680)
- 基金(153901)
- 研究(149369)
- 家(136065)
- 国家(135010)
- 科学基金(115483)
- 社会(93681)
- 社会科(88749)
- 社会科学(88724)
- 基金项目(83006)
- 省(81513)
- 自然(77795)
- 自然科(75978)
- 自然科学(75958)
- 自然科学基金(74583)
- 划(70126)
- 教育(67371)
- 资助(63320)
- 编号(59511)
- 重点(47376)
- 成果(47277)
- 部(45785)
- 发(45085)
- 创(43668)
- 课题(41206)
- 创新(40762)
- 科研(40751)
- 计划(39562)
- 教育部(38688)
- 期刊
- 济(123399)
- 经济(123399)
- 研究(87638)
- 中国(53313)
- 学报(51261)
- 科学(46683)
- 农(44145)
- 管理(42207)
- 大学(37901)
- 财(37452)
- 学学(35617)
- 农业(31082)
- 教育(30167)
- 技术(23997)
- 融(20703)
- 金融(20703)
- 经济研究(19895)
- 业经(19117)
- 财经(19067)
- 问题(17553)
- 经(16265)
- 业(16169)
- 图书(16119)
- 科技(15226)
- 理论(14210)
- 技术经济(14120)
- 资源(13840)
- 现代(13641)
- 版(13463)
- 业大(13383)
共检索到424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震 吕斌 王晶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和均衡度的概念构建城市空间增长绩效模型,遴选北京、重庆和深圳3个城市等级和地形迥异的大城市,分析其在2012—2016年的空间增长绩效。结果表明:北京的城乡区域逐渐融成一体,深圳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为多中心组团式的格局,而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则相对紧凑。在此期间,北京的城市蔓延状况最严重,深圳的城市蔓延速度最快,而重庆则在社区级服务中心的配置上改善明显。空间增长绩效上,市区级紧凑度重庆最高,北京最低;社区级紧凑度深圳最高,北京最低;市区级均衡度北京最低,社区级均衡度重庆最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震 吕斌 王晶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和均衡度的概念构建城市空间增长绩效模型,遴选北京、重庆和深圳3个城市等级和地形迥异的大城市,分析其在2012—2016年的空间增长绩效。结果表明:北京的城乡区域逐渐融成一体,深圳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为多中心组团式的格局,而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则相对紧凑。在此期间,北京的城市蔓延状况最严重,深圳的城市蔓延速度最快,而重庆则在社区级服务中心的配置上改善明显。空间增长绩效上,市区级紧凑度重庆最高,北京最低;社区级紧凑度深圳最高,北京最低;市区级均衡度北京最低,社区级均衡度重庆最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 张士运 李功越 刘好
创新本身是个系统工程,城市的创新是新时期摆在各城市面前的发展难题。本文即从创新基本情况、创新活动、创新体系、创新体制、创新政策5个方面对京沪深进行比较,并对首都创新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产学研 科技经费 创新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宗益 杜鹏 汪锋
使用深圳市和重庆市两座城市2005年7月的居民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基于人口特征的收入差距群体分解方法对两市的收入分配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虽然深圳市的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大于重庆市,但一些代表个人身份的特征,如城市户籍、民族等因素,在深圳市城市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却明显小于重庆市。在两座城市,就业行业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主要的因素。由于就业行业与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教育投入,强化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防止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出现和扩大,对于防范中国经济由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的风险意义重大。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人口特征 收入差距群体分解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广州、北京等六城市地方税收增长态势比较研究》课题组
针对广州地方税收增速放缓这一现象,《广州、北京等六城市地方税收增长态势比较研究》一文从税收基数与税收边际增速的关系、经济税源的增长态势以及制度性因素是否导致税基缩窄、税源流失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六个城市间多角度比较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重大一次性因素、经济税源缺乏高速增长点、第三产业中高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等因素增减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还对“十一五”期间六城市地方税收的增长趋势作了预测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罗与洪 孙洪
本研究选择位处京津冀经济圈的北京、天津,长三角经济圈的苏州、杭州,珠三角经济圈的广州、深圳等六个当今中国最具经济发展实力和可比特征的城市,以1999~2005年为分析期,围绕广州地方税收增幅回落、增速放缓的现象,进行六城市间多角度比较分析,并对“十一五”期间六城市地方税收的增长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
地方税收 行业税负 总部经济 制度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加那提古丽·卡德尔 王星 孟晓晨
中国城市内部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北京市和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对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分布与特征以及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匹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是基本态势,总量上的就业—居住匹配度在27%和53%,而划分第二和第三产业后的就业—居住匹配度下降到22%~36%之间。将就业和居住分别来看,两个城市在总体上均呈现出就业的空间集聚度高而居住的空间集聚度相对较低的特点。从不同产业空间的集聚程度分析,则呈现出第三产业集聚度高于第二产业的特点。这些共性规律对于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两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崔学刚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是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对特征典型的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武汉和吉林六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剖析,深入考察了六地国资委所辖企业(单位)的类型与数量、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建立的法规依据、国资委职能、国资委组织机构编制(高层编制、中层处室、处室数量)、处室职能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国资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闯 刘成杰
首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1997—2011年重庆市区县经济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发现: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存在,并且集聚程度呈不断加强态势。然后,引进交通可达性定义空间权重,运用由实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CSDA)所选择的空间误差模型进一步分析表明:1997—2011年间,虽然重庆市区县经济增长的空间趋同现象显著存在,但其趋同速度却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速度。据此,提出了依托主城,改善"两翼"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增进"一圈"、"两翼"间经济互动,以形成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等相关政策建议。不仅为构建重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孜 杨洁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为"新常态"增长做出了两个理论贡献,即专业化分工和制度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顺利实现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产业持续跨越性升级。深圳经验的核心在于,不仅重视产业分工深化中所体现的市场自我发育过程,也强调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一个适于企业创新与学习的环境,支持企业分工专业化的创新过程,为产业升级奠定支撑基础,从而实现增长的"新常态"。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增长方式 制度创新 分工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正李 葛建平 韩爱萍
生态足迹方法是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四大都市1997-201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上,北京的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相比1997年减少了25.8%;上海的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较小;天津和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相比1997年分别增长了49.5%和71.8%。2在足迹构成中,四大都市的化石燃料用地足迹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影响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控制生态足迹的增长,本文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大都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化是一个充满了探索性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给予了广泛关注。而如何设计一个指数从定量角度测评速度向质量转化进程,以便直观地反映经济增长转型的度是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借鉴市场化指数的经济原理与设计思路,设计了质量指数作为测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定量指标,定量测算了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跨越的实现程度。实证测评结果显示:"深圳速度"已经开始向"深圳质量"转化,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落差。以此为契机,为定量测度我国经济增长转型提供一个分析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转型 质量指数 定量测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