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9)
- 2023(7915)
- 2022(6391)
- 2021(5849)
- 2020(5021)
- 2019(11302)
- 2018(10965)
- 2017(21035)
- 2016(11516)
- 2015(12805)
- 2014(12535)
- 2013(12532)
- 2012(11384)
- 2011(9847)
- 2010(9690)
- 2009(9029)
- 2008(9319)
- 2007(8280)
- 2006(7215)
- 2005(6675)
- 学科
- 企(69436)
- 企业(69436)
- 业(66966)
- 管理(54189)
- 济(46839)
- 经济(46752)
- 财(22300)
- 方法(22033)
- 业经(20413)
- 务(19139)
- 财务(19136)
- 财务管理(19119)
- 企业财务(18156)
- 数学(14585)
- 数学方法(14490)
- 技术(13144)
- 制(13109)
- 和(12093)
- 企业经济(11938)
- 划(11590)
- 理论(11248)
- 经营(11088)
- 中国(11084)
- 险(11034)
- 保险(10943)
- 策(10756)
- 农(10013)
- 技术管理(9877)
- 体(9401)
- 银(9140)
- 机构
- 学院(162581)
- 大学(158572)
- 管理(69780)
- 济(66421)
- 经济(65099)
- 理学(58970)
- 理学院(58393)
- 管理学(57767)
- 管理学院(57439)
- 研究(45278)
- 中国(42333)
- 财(36619)
- 京(32962)
- 财经(28609)
- 科学(26383)
- 江(26193)
- 经(25855)
- 中心(22693)
- 农(22313)
- 业大(21402)
- 所(21388)
- 财经大学(21253)
- 商学(20743)
- 商学院(20543)
- 州(20283)
- 北京(20185)
- 经济学(19799)
- 研究所(19009)
- 经济学院(17944)
- 经济管理(17805)
- 基金
- 项目(104438)
- 科学(85014)
- 基金(79408)
- 研究(76015)
- 家(67903)
- 国家(67218)
- 科学基金(60862)
- 社会(49903)
- 社会科(47193)
- 社会科学(47175)
- 基金项目(42629)
- 自然(41192)
- 省(41189)
- 自然科(40302)
- 自然科学(40296)
- 自然科学基金(39659)
- 划(33695)
- 教育(33499)
- 资助(31472)
- 编号(29914)
- 业(23984)
- 创(23874)
- 部(22600)
- 成果(22530)
- 重点(22471)
- 创新(22196)
- 制(21146)
- 发(20957)
- 国家社会(20604)
- 科研(20556)
共检索到24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小红 孙政汉
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ESG体系建设,推进ESG体系深度发展亦成为“十四五”期间重点规划之一,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环境依旧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企业能否通过改善ESG表现降低经营风险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与企业经营风险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增加分析师关注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异质性检验发现,产权性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数字化水平会影响ESG表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抑制作用。本文研究为更好地理解ESG表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筱楠 温佳瑜 张键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路径的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分析师关注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当企业为非国有性质、由非“四大”审计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其ESG表现更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探究了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为防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滕岸正 李锦生
通过构造绿色转型调整系数,对原有的企业风险衡量方法进行补充,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转型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提高ESG表现有助于降低绿色转型风险,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这种效应是通过增加创新活动、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客户集中度三种渠道实现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对风险的抑制效应在非重污染行业、低碳城市、非国营性质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崔秀梅 肖祎宁 王菁华
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ESG表现和破产风险的关系以及其作用机制,并依次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展开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较好的ESG表现显著降低了企业破产风险。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提升ESG表现缓解了融资约束,同时提升了财务绩效,进而降低了企业破产风险。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加强ESG表现对破产风险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基于企业经营的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分析发现,ESG表现对破产风险的抑制效应具有普适性,但这一效果在低法治水平、低竞争程度、非国有企业、财务困境企业的组别中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企业通过ESG战略进行风险管理的内在逻辑,为企业优化决策制定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宇 王培林 于大智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在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着眼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创新产出成果,基于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专利质量的提升,且该结论在控制住内生性、自选择问题后依然稳健;二者主要通过内部人力资本路径实现传导,而外部融资路径并未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对履责意愿进行考察,发现自愿履行社会责任更有助于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且该效果在民营企业和非强制性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社会责任承担是实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内部人力资本,以畅通社会责任提升专利质量的实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邓九生 焦睿聪 覃宇
股价崩盘严重影响企业稳定,ESG表现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ESG表现与企业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ESG表现与企业股价崩盘之间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表明:(1)企业良好的ESG表现显著抑制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2)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3)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中环境与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股价崩盘的抑制性更为明显;(4)在有政治关联、低融资约束以及高媒体关注度的企业中,ESG表现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性作用更强。本文通过探究企业ESG表现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丰富了有关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市场政策以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丽 路一帆
随着ESG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ESG评级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但目前中国ESG评级标准并不统一,不同评级机构给出的评分有较大分歧,这是否会对企业经营风险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华证、万德、富时罗素、商道融绿、盟浪、彭博6家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构建ESG评级分歧指标,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ESG评级分歧显著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分歧通过加剧信息不对称以及抑制投资者情绪进而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信息质量较差的企业和高市场化企业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ESG评级机构间分析差异,被评级企业本身ESG信息披露不规范是ESG评级分歧加剧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规范ESG评级标准以引导企业规范披露,推动中国ESG评级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文雯 胡慧杰 李倩
"国家队"持股在起到稳定资本市场作用的同时,能否对微观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运用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国家队"持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队"持股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且上述影响在代理成本较高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对影响路径的分析发现,"国家队"持股主要通过改善外部信息环境、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来降低企业风险。上述结论在使用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和公司固定效应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本文拓展了"国家队"持股的经济后果研究,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春 雷振锋 李小林
作为优化我国金融供给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金融市场开放为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基于局部均衡模型诠释了金融市场开放影响企业营运风险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7—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开放对企业营运风险影响的潜在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营运风险,该效应在资本密集型、制度质量较高、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非成长期企业样本中尤为明显;金融市场开放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及提高资本配置质量降低企业营运风险。本文不仅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而且对于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忠雪 何露
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ESG表现对企业并购商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降低了企业并购商誉规模和商誉减值风险。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治理效应和信号效应路径抑制企业并购商誉规模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并购溢价率高、商誉减值风险高、绿色并购、相关行业并购时,ESG表现降低并购商誉规模和商誉减值风险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外部金融监管进一步强化了ESG表现对并购商誉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音 黄敏学
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危机管理相关理论,构建产品召回中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互动的机制模型,分析召回中企业的多个利益相关者满足的形成及其影响,并通过中国市场上的召回案例加以验证。研究发现,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召回的满意决定了召回的结果,而满意产生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策略的预期与实际感知策略的差异。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之间存在交互影响。
关键词:
产品召回 利益相关者 交互影响 案例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甦叶 翟淑萍 缪晴
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ST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政府采购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可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违约风险。影响机理检验证实,政府采购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抑制违约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采购的效应差异与政府角色、采购行为、地区发展及企业自身特征的异质性有关,政府采购对企业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在政府单位层级和治理水平较高、异地采购和自行采购、地方债务规模较小和数字金融发展欠佳、中小型规模、处于成长期和市场地位低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桂蓉
当前,金融风险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是今年乃至今后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防范降低金融风险,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业能否在改革中健康发展,并同国民经济能否顺利推进息息相关。一、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展 盛思思
基于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从数字化战略、平台、人才和文化四个维度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研究其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机制检验显示,投资效率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主要途径,表现为企业的投资效率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抑制作用越大;而企业经营风险和信息披露效率不会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拓展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权益资本成本下降能够增加企业的权益融资规模,对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应更全面地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长期回报相联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丝雨
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0~2015年数据,运用非对称CoVaR模型测算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进而比较不同资本工具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而增发普通股则会使系统性风险上升。
关键词:
银行资本工具 系统性风险 Co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