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8)
2023(10807)
2022(9069)
2021(8344)
2020(6747)
2019(15051)
2018(14974)
2017(28282)
2016(15596)
2015(17321)
2014(17549)
2013(16930)
2012(16206)
2011(14958)
2010(15452)
2009(14143)
2008(13852)
2007(12821)
2006(11744)
2005(10929)
作者
(45487)
(37642)
(37416)
(35658)
(24181)
(17853)
(17028)
(14644)
(14595)
(13774)
(12919)
(12593)
(12382)
(12115)
(12094)
(11629)
(11297)
(11059)
(10939)
(10811)
(9834)
(9380)
(9172)
(8770)
(8639)
(8516)
(8508)
(8404)
(7723)
(7712)
学科
(64629)
经济(64553)
管理(42499)
(39122)
(29304)
企业(29304)
中国(23724)
(21397)
地方(21220)
方法(17827)
业经(15693)
(15642)
(14965)
数学(14903)
数学方法(14674)
农业(14185)
(14117)
银行(14096)
(13765)
(13580)
金融(13573)
(13096)
(12096)
贸易(12083)
(12023)
(11754)
(11631)
地方经济(11543)
环境(10730)
(10604)
机构
学院(217796)
大学(213681)
(90351)
经济(88140)
研究(83570)
管理(77917)
中国(65410)
理学(64274)
理学院(63483)
管理学(62377)
管理学院(61947)
科学(49278)
(47761)
(45061)
(42969)
(38677)
研究所(38350)
中心(38021)
(36991)
财经(33026)
(31443)
师范(31099)
北京(30924)
(30731)
业大(29940)
农业(29782)
(29765)
(29430)
(27507)
经济学(26791)
基金
项目(135274)
科学(105779)
研究(104504)
基金(94032)
(81560)
国家(80793)
科学基金(67963)
社会(64238)
社会科(60792)
社会科学(60784)
(54778)
基金项目(47988)
教育(47779)
(45759)
编号(44188)
自然(41087)
自然科(40106)
自然科学(40095)
自然科学基金(39350)
资助(38839)
成果(38148)
(35367)
课题(32822)
重点(31005)
(29324)
发展(28846)
(28351)
(28039)
(26779)
(26721)
期刊
(115240)
经济(115240)
研究(73534)
中国(55756)
(37881)
(33726)
教育(33267)
管理(32001)
学报(31970)
科学(29894)
(28369)
金融(28369)
农业(25526)
大学(24710)
学学(22914)
业经(20636)
技术(20512)
经济研究(18414)
财经(16353)
问题(14698)
(14237)
(12780)
(12288)
图书(11465)
国际(11339)
(11319)
论坛(11319)
世界(10894)
职业(10388)
(10252)
共检索到365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文轩  
应对去产能负面冲击的基本思路是积极寻求化解过剩产能的"稳定方式",同时加快系统性配套措施的跟进实施。以"稳定方式"化解过剩产能的目的是从源头上减少去产能负面冲击,为此,要精准识别去产能对象、因地制宜把握改革力度并妥善处理破产清算与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与改造落后产能、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端管理这三对关系。应对去产能负面冲击的配套措施包括支持性、对冲性与保障性三种类型,其中,支持性配套措施旨在配合支持以"稳定方式"化解过剩产能,而对冲性与保障性配套措施力求减轻去产能负面冲击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玄  
1.彻底摆脱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式经济发展道路。在要素投入上,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要高度重视知识技术的积累,增加知识技术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加工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调动现有科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牛发亮  李平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和原因,认为现阶段我国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以采矿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产能过剩要远超过其他制造业,有的行业还表现出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现象。最后,本文针对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的紧迫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文献军  
2013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介绍了当前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电解铝产能是否过剩的判断指标,剖析了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缺乏竞争力产能和扩大铝消费等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各地区税收收入连年高速增长,导致全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研究发现这种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它降低了经济增长率和税后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并且中西部地区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高于东部地区。这种情况对于我国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有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能不利,政府应适时调整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琪  
1.分业施策,把好产能审批关。一是对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分业施策。对于钢铁、煤炭等绝对过剩行业,要坚决把住源头,严格执行规划,坚决淘汰落后,提高门槛,用差别水价电价、用环保标准倒逼其退出市场。对于玻璃、造船等结构性过剩行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升级,集中力量研发高端产品。二是停止审批新增产能和化解"未批先建"。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同时,加快修订过剩产能行业的环保、节能标准。对于达到环保、节能等新技术标准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琪  
1.分业施策,把好产能审批关。一是对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分业施策。对于钢铁、煤炭等绝对过剩行业,要坚决把住源头,严格执行规划,坚决淘汰落后,提高门槛,用差别水价电价、用环保标准倒逼其退出市场。对于玻璃、造船等结构性过剩行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升级,集中力量研发高端产品。二是停止审批新增产能和化解"未批先建"。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同时,加快修订过剩产能行业的环保、节能标准。对于达到环保、节能等新技术标准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邦武  陈亮  
本文重新厘清了产能过剩的内涵,发现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产能过剩更为合理且产能过剩程度也相对较轻;理论上企业出于对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会保持适度的产能过剩。理解中国的产能过剩需结合政府、市场和行业特征综合分析,产能过剩行业既受到政府管制、又允许市场竞争的行业特征,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在化解产能过剩政策执行方面激励不相容的特点是理解中国长期产能过剩的关键;最后本文从产能过剩的统计、理解、产业政策方面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耘  范文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玉梅  
<正>核心提示本文提出了通过重构数字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理论提升“数智化”能力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目标,阐述了以国土空间信息模型支撑规划实施监测业务的基本思路,探讨了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业务、数据、功能和技术等四方面架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有效需求不足不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如钢铁行业处于绝对过剩状态。从产业组织结构看,越是政府高度重视、国有程度高、审批严格的行业,产能过剩越严重,明显表现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乔颖丽  
本文回顾了中国大豆进出口的历史和现状,通过进口量与产量的对比,认为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在不断增加。同时分析了我国大豆大量进口的原因以及进口对我国大豆产业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文  
外资对电子业的冲击及对策研究顾文我国广阔的电子市场,对国际资本有巨大的吸引力,大型电子跨国公司纷纷涌入我国,并在我国电于市场摆出了进一步扩大投资和产品推销的竞争势态。这种状况,既给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又使民族工业受到很大冲击,面临严峻的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柴婷昱  
目前在我国进行投机活动的热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进而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热钱流向的监测、预警、疏导和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应对热钱冲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于目前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我国是基于不断增强的人民币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