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7)
2023(13417)
2022(11745)
2021(11390)
2020(9450)
2019(21786)
2018(21560)
2017(42307)
2016(23272)
2015(25695)
2014(25841)
2013(25575)
2012(23518)
2011(20734)
2010(20920)
2009(19024)
2008(18951)
2007(16403)
2006(14433)
2005(12644)
作者
(64792)
(53666)
(53151)
(51297)
(34368)
(25672)
(24325)
(20859)
(20183)
(19504)
(18211)
(18137)
(17082)
(16936)
(16895)
(16497)
(16111)
(15968)
(15250)
(15137)
(13278)
(13172)
(12885)
(12343)
(12115)
(11979)
(11903)
(11844)
(10867)
(10602)
学科
(83204)
经济(83106)
管理(71103)
(66044)
(55662)
企业(55662)
方法(38690)
(38014)
数学(33573)
数学方法(33137)
(23676)
中国(23623)
(21979)
税收(20531)
(20357)
(20081)
财务(20016)
财务管理(19964)
(19074)
企业财务(19029)
业经(18522)
地方(18049)
(18015)
财政(15976)
(15512)
贸易(15508)
农业(15309)
(15098)
理论(14828)
(14206)
机构
大学(316856)
学院(316798)
管理(126447)
(123997)
经济(121184)
理学(109564)
理学院(108372)
管理学(106617)
管理学院(106031)
研究(104857)
中国(78179)
(70224)
(66767)
科学(65314)
(52919)
财经(51712)
(48652)
研究所(47562)
中心(47057)
(46970)
(46891)
业大(45677)
北京(42307)
(40767)
师范(40423)
(38300)
财经大学(38200)
农业(37957)
(37784)
经济学(36610)
基金
项目(214685)
科学(168319)
研究(158533)
基金(155560)
(134908)
国家(133766)
科学基金(114952)
社会(98340)
社会科(93220)
社会科学(93196)
(83055)
基金项目(82434)
自然(75178)
自然科(73411)
自然科学(73394)
教育(72121)
自然科学基金(72047)
(70132)
编号(65534)
资助(64743)
成果(54505)
(47474)
重点(47432)
(44762)
课题(44419)
(44400)
创新(41377)
项目编号(41239)
科研(41105)
教育部(40741)
期刊
(134441)
经济(134441)
研究(100660)
中国(57785)
(56673)
学报(49550)
管理(44679)
科学(44236)
(43692)
大学(37111)
学学(35000)
教育(34330)
农业(30468)
(27726)
金融(27726)
技术(25290)
财经(24378)
经济研究(21900)
业经(21491)
(20573)
(17616)
问题(17213)
(16017)
图书(15761)
理论(15550)
(15036)
财会(14975)
科技(14658)
(14521)
技术经济(14416)
共检索到469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华  刘慧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下几组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也不难看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种种迹象。从数量上分析,一是货币供给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给量和狭义货币供给量余额分别达到40.34万亿元和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传良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财税政策为基点,从贸易顺差、资本流入、外汇占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并探讨了缓解流动性过剩的财税政策,包括:利用出口退税及进出口关税等税收杠杆调节贸易顺差,通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以下简称"两法合并")抑制"假外资"流入,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对冲外汇占款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正旺  周靖  
产能过剩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从供给的层面看,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的调整和升级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从需求的层面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支持产业境外转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供求两方面的着眼点也是财税政策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作用点。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表明,无论是财政投资、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财政政策,还是完善征收体系、加强税收优惠等税收政策,对产能过剩的化解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结合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通过财税政策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点逐层展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冀锋昌  孟宪胜  
本文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探讨了污染不同程度的耗竭性与最优污染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污染的不可耗竭性与其污染的最优污染量成反向关系。并利用其结论解释了产生高程度不可耗竭性污染的行业有迁往中小城市的趋势的经济规律,为政府制定宏观产业调整和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工业文明促进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产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高速增长的同时,遭遇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要转变财政观念,建立健全绿色财税政策体系,以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再杰  李艳  
本文基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视角,通过考察现行财税政策的制约因素,指出财税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应是建立预算系统支持的长效机制、突出重点支持领域,并建议在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绿化财政支出政策、构建绿色税收体系、融通信贷渠道来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一、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不足 (一)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力度不够。 1.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如:在企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我国将可再生能源定义为: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同时规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这里提到的“相应措施”应当包括财税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姒建英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资源进入现代主流经济,现代服务业将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代服务业概念和特点入手,阐述了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当前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财税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庆扬  石晓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在介绍自主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需要财税政策支持的必要性;给出了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框架体系;最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四点完善我国财税政策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庆宾  乔彩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水、资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杨舜娥  赵福昌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在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城镇化之路在中国已推行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旧的城镇化道路是以运营土地为核心,最终受益的是一些部门或群体,社会阶层中的大部分人群成为受损群体,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因此,改革城镇化道路已经成了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强  
2008年8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进入依法管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已有26个省市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共有33个产业园区,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84个重点行业,再生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等34个重点领域,也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推动了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熊冬洋  
耕地质量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当前在影响耕地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农业生产造成的对耕地的污染和城镇化过程中对优质耕地的占用是导致耕地整体质量进一步下降的两大主要因素,而现行的财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污染的控制起到逆向调节作用,同时也更易引发城镇化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占优补劣"情况的发生。因此,进一步完善现行财税政策,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抑制城镇化耕地占用中的"占优补劣"现象,对于保护耕地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