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9)
- 2023(10994)
- 2022(8628)
- 2021(7963)
- 2020(6532)
- 2019(15026)
- 2018(14029)
- 2017(27876)
- 2016(14502)
- 2015(15707)
- 2014(15520)
- 2013(15273)
- 2012(13977)
- 2011(12679)
- 2010(13028)
- 2009(12492)
- 2008(11727)
- 2007(10732)
- 2006(9788)
- 2005(9311)
- 学科
- 济(56683)
- 经济(56629)
- 业(42711)
- 管理(40656)
- 企(36685)
- 企业(36685)
- 银(33937)
- 银行(33792)
- 行(32248)
- 融(30482)
- 金融(30482)
- 中国(23969)
- 制(22337)
- 方法(21510)
- 数学(18404)
- 数学方法(18088)
- 财(17422)
- 业经(14756)
- 农(14678)
- 地方(14112)
- 度(12622)
- 制度(12613)
- 业务(12038)
- 务(11995)
- 中国金融(11950)
- 财务(11945)
- 财务管理(11923)
- 企业财务(11433)
- 体(11315)
- 学(10734)
- 机构
- 学院(197430)
- 大学(197225)
- 济(84068)
- 经济(82201)
- 管理(72607)
- 研究(69313)
- 中国(65128)
- 理学(60971)
- 理学院(60280)
- 管理学(59243)
- 管理学院(58855)
- 财(43748)
- 京(41436)
- 科学(38934)
- 所(34422)
- 中心(34364)
- 财经(34155)
- 农(32995)
- 银(32535)
- 银行(31264)
- 江(31125)
- 经(31018)
- 研究所(30941)
- 行(29210)
- 经济学(27210)
- 州(26341)
- 北京(26307)
- 融(26302)
- 业大(26110)
- 金融(25849)
- 基金
- 项目(126136)
- 科学(99820)
- 基金(92775)
- 研究(92536)
- 家(80812)
- 国家(80114)
- 科学基金(68811)
- 社会(60053)
- 社会科(57255)
- 社会科学(57234)
- 省(48627)
- 基金项目(47334)
- 自然(43534)
- 自然科(42588)
- 自然科学(42580)
- 教育(42449)
- 自然科学基金(41866)
- 划(41123)
- 资助(38663)
- 编号(36398)
- 成果(30516)
- 重点(28954)
- 部(27934)
- 发(27861)
- 创(27038)
- 课题(26142)
- 性(26103)
- 国家社会(25366)
- 创新(25227)
- 教育部(24527)
共检索到323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黎阳 王勇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中日益突现的新问题。出现于中国这样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与传统经济理论描述的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大不相同。中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不是商品供不应求下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也不是资本要素的过剩,而是具有一定持续性的货币层面的摩擦型的流动性过剩。其形成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非均衡以及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匹配。解决当前的摩擦型流动性过剩,有赖于实体经济非均衡的化解,更有赖于金融体系功能的优化。而实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优化其金融功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应是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个现实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买建国
流动性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商业银行要在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下,对资产与负债结构进行有效地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避免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非预期变化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使银行面临支付困难或流动性过剩压力。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直是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素华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贷款的显著过剩会降低其经营利润,也预示着可能发生的金融违约风险。克服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商业银行不利影响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1)银行自身需要从流动性和企业产能“双重过剩”的现实出发,调整存量和增量贷款的构成及规模,提高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并改进严重依赖以利息收入业务为主体的传统经营方式,通过兼并重组、金融创新和同业合作等途径,实现金融服务和客户对象的多元化,形成特色经营。(2)改进商业银行的宏观经营环境,全面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切实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地位。
关键词:
存款过剩 非利差收入 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韩大海
本文从区域金融学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化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信贷资金投放量过度,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别太大,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了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文章认为,疏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改善、优化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防范、控制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分步实施我国地区均衡开发战略,这是解决当前全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路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韩文霞 刘开林
本文将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分为自愿性(预防性)流动资产和非自愿性流动资产两部分。通过建立银行预防性流动资产需求模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汇率波动率、存款波动率和银行存款增加是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银行的自愿性流动资产过剩和非自愿性流动性过剩并存,银行大量的流动性资产部分是为了规避融资成本、汇率风险和存款波动等风险而持有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少明 陈东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商业银行存贷比持续下降、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差距拉大以及商业银行持有的央行负债比重不断上升。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及金融形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短期内难以缓解。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压力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经营风险,陷入多重挤压的盈利和两难选择等经营困境。从现实来看,利率(货币市场收益率)的变动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预期看,一轮新的升息周期即将来临,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暴露在了利率风险之下。然而,在持续8年的降息周期中,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钊 王玲 王茜
本文从银行的目标比率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效率和模式,以及不同流动性充裕程度和不同所有制银行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会围绕目标流动性比率调整流动性结构;中国商业银行倾向于减少短期和易受冲击的负债,增加长期稳定的负债和资产;不同所有制银行的管理模式并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力、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和投资多元化程度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效率有所提升,但还存在融资和投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传统流动性工具等问题。本研究为探讨中国微观银行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为当下中国流动性监管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雅丽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依赖金融市场,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突然转化。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需要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者以及商业银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辛书举
随着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日益严重,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它加剧了信贷市场过度竞争,加大了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导致银行经营效益受损。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改变单纯依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单一经营模式,引入效益导向型的负债业务管理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李迎梅
从经济、制度、技术和国际层面分析了我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以及这种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不断深化的流动性过剩的措施: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拓展新的贷款业务、尝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混业经营以及加快金融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积生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是由于汇率水平维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控制、资本充足率限期达标等因素起了作用。考虑到仍在发挥作用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在2006年不会有显著的变化,但随着商业银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2006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积生 戴鉴雄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许多研究。本文另辟蹊径,从商业银行成本收益角度出发,通过对银行体系在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的情况进行考察,得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旧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问题。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2004年以后才在我国经济领域中明显展露出来的。文章系统考察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产生作用:分业经营体制下存差规模快速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出现;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成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睿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突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使银行赢利减少、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影响 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葛力伟 王汉金 曾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商业银行信贷反弹过快等四大表现。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会对我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一些危害,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发展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积生 汪莉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在提高商业银行支付能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抑制了货币政策传导效力,同时还可能引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激化,资本市场面临冲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经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