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7)
2023(6689)
2022(5579)
2021(5449)
2020(4427)
2019(9855)
2018(9820)
2017(20117)
2016(10995)
2015(12330)
2014(12521)
2013(12633)
2012(11947)
2011(10779)
2010(11071)
2009(10756)
2008(10799)
2007(9915)
2006(9065)
2005(8610)
作者
(32911)
(27099)
(27097)
(26174)
(17347)
(12961)
(12367)
(10408)
(10079)
(9922)
(9206)
(8967)
(8685)
(8627)
(8507)
(8296)
(7965)
(7935)
(7836)
(7732)
(6898)
(6713)
(6709)
(6263)
(6138)
(6082)
(6067)
(6027)
(5569)
(5380)
学科
(44130)
经济(44069)
(31576)
管理(31254)
(23836)
企业(23836)
方法(18218)
中国(16375)
数学(16096)
数学方法(15870)
(14988)
(13645)
(13212)
(11103)
银行(11095)
(10646)
业经(9847)
(9726)
贸易(9719)
农业(9550)
(9536)
(9288)
金融(9287)
(8676)
(8112)
(7949)
财务(7925)
财务管理(7900)
企业财务(7525)
地方(7426)
机构
学院(165509)
大学(164721)
(69898)
经济(68311)
管理(59402)
研究(57242)
理学(49822)
理学院(49250)
管理学(48450)
管理学院(48121)
中国(46087)
(37817)
(35156)
科学(33012)
(29955)
财经(29201)
研究所(26378)
(26279)
(26044)
中心(25982)
(25502)
北京(23121)
经济学(21892)
(21752)
业大(21677)
财经大学(21604)
师范(21564)
(20979)
(20388)
农业(20150)
基金
项目(98010)
科学(76489)
研究(74483)
基金(70118)
(60571)
国家(60017)
科学基金(49934)
社会(47033)
社会科(44489)
社会科学(44475)
(37767)
基金项目(36238)
教育(34668)
(32292)
编号(30766)
自然(30443)
自然科(29692)
自然科学(29682)
资助(29459)
自然科学基金(29135)
成果(27211)
(22633)
重点(22247)
课题(22229)
(21961)
(21677)
(20036)
教育部(19508)
国家社会(19042)
人文(18817)
期刊
(83043)
经济(83043)
研究(55687)
中国(31363)
(28347)
(25328)
学报(24270)
管理(22713)
科学(22296)
(22282)
金融(22282)
教育(19003)
大学(18622)
学学(17522)
农业(16577)
财经(15059)
业经(14513)
经济研究(13640)
(12956)
技术(12828)
问题(12188)
(10814)
理论(9219)
国际(8812)
商业(8178)
实践(8152)
(8152)
技术经济(7699)
统计(7575)
现代(7553)
共检索到26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丹丹  
本文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金融资产交易能力的一种缺失。基于这一视角,本文指出,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内外失衡,旨在化解流动性过剩的现行政策由于过于侧重总量控制而收效甚微。因此,流动性宜"疏"不宜"堵",只有从被动的总量控制转为主动的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良性互动,才能使我国当前过剩的流动性得到有效分流和利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杰  王韧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针对这一领域存在的广泛争议,本文主要阐明4个问题:(1)在概念上,流动性过剩是长期持续的超额货币供给累积的短期爆发;(2)在成因上,流动性过剩是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综合作用的结果;(3)在应对措施上,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无外乎平衡国际收支、构建自由外汇制度和进行宏观调控三种手段;(4)在解决策略上,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最终解决必须以克服"外患"为先导,消除"内忧"为根本,依靠"节源"、"开流"和"吸纳"3类措施的分工合作,选择社会保障、外汇使用和资本市场发展作为主要的突破口,有效稳妥地推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阮红新  
2005年7月23日,在"2005(中国)银行家"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姜建清行长提出,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将面对资金大量流入银行体系所形成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难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国内首次公开提出"流动性过剩"这一概念,自此以后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决策层和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要求"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学术界则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含义、衡量指标、形成机理、经济效应、应对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钟诚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卫平  孔国梁  
近年来,我国贸易连续表现为顺差,人民币升值则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国内市场,社保体系不健全以及投资渠道狭窄导致储蓄存款不断增长。流动性过剩导致楼市和股市的“高温”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就流动性过剩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化解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磊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已经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是宏观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是国际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输入,直接原因是持续高额的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储蓄、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不强,消费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充分运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吸收流动性,充分运用股票市场吸收流动性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充分运用税收、土地、信贷等工具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运用公共财政工具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促进消费,把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鹏  
流动性过剩是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了测度。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后果是银行信贷扩张,企业投资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固定资产占GDP的比率将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从而必然引起调整。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外汇储备占款问题,缓解财政部和央行的压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庆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探寻其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庆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探寻其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冠海  
从经济学上来说,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就金融机构而言,则表现为存贷差过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不是钱多了,而是钱投入到有限的几个方向,最大的隐患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移,导致产业空心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因此,中国的流动性问题不可能由中央银行一家来解决,最根本的是要多个部门联手,通过财政、外汇、金融等多项措施,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流动性过剩可以区分为四种结果:通货膨胀、资产价格膨胀、"流动性陷阱"和信用膨胀。以此为标准,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没有得到基本的改善。流动性过剩是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物。判断我国是否出现流动性逆转,主要看资产价格水平和央行利率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刚  董方军  袁伦渠  
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宽松,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给金融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和不良影响,必须疏堵结合,有效化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杰  
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讨论,目前存在两种状况,一是有的观点只局限于金融领域,甚至将它只看成为一种货币现象;二是有的观点过度夸大了流动性过剩的负面作用,甚至使人有恐惧心态。其实,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旭友  何炼成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当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陷阱明显不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形式单一,居民和国家储备资产结构不合理。有序化解流动性过剩,一要改善居民资产结构,二要改善国家储备资产结构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志刚  吴腾  桂立  
金融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推动一国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运用199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规模扩张对中国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金融效率提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2)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是金融发展推进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渠道;(3)金融发展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推进中国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