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1)
- 2023(11739)
- 2022(9944)
- 2021(9123)
- 2020(8091)
- 2019(18409)
- 2018(18493)
- 2017(36619)
- 2016(19992)
- 2015(22733)
- 2014(23106)
- 2013(23110)
- 2012(21658)
- 2011(19336)
- 2010(19970)
- 2009(19158)
- 2008(19763)
- 2007(18346)
- 2006(16204)
- 2005(14957)
- 学科
- 济(89086)
- 经济(88971)
- 业(86047)
- 企(75222)
- 企业(75222)
- 管理(71462)
- 方法(42511)
- 数学(33957)
- 数学方法(33709)
- 财(30153)
- 农(29526)
- 业经(27792)
- 中国(23822)
- 务(21881)
- 制(21874)
- 财务(21855)
- 财务管理(21806)
- 企业财务(20600)
- 农业(20333)
- 技术(17754)
- 贸(17600)
- 贸易(17592)
- 银(17148)
- 易(17132)
- 银行(17123)
- 和(16386)
- 理论(16288)
- 行(16247)
- 策(15450)
- 融(14517)
- 机构
- 学院(302181)
- 大学(297041)
- 济(129030)
- 经济(126375)
- 管理(119870)
- 理学(101132)
- 理学院(100150)
- 管理学(98777)
- 管理学院(98211)
- 研究(92804)
- 中国(79056)
- 财(65597)
- 京(62414)
- 科学(53945)
- 财经(51243)
- 农(50637)
- 江(48196)
- 所(47633)
- 经(46154)
- 中心(44139)
- 研究所(42090)
- 业大(41704)
- 农业(39911)
- 北京(39846)
- 经济学(39370)
- 州(38345)
- 财经大学(37485)
- 经济学院(35921)
- 范(34589)
- 师范(34263)
- 基金
- 项目(181608)
- 科学(142682)
- 研究(136370)
- 基金(130929)
- 家(111423)
- 国家(110369)
- 科学基金(95569)
- 社会(86185)
- 社会科(81587)
- 社会科学(81565)
- 省(72244)
- 基金项目(69181)
- 教育(62294)
- 自然(60563)
- 自然科(59102)
- 自然科学(59084)
- 划(58988)
- 自然科学基金(58091)
- 编号(56984)
- 资助(54394)
- 成果(46042)
- 部(40908)
- 创(40166)
- 重点(40016)
- 业(39375)
- 发(39075)
- 课题(38340)
- 创新(36786)
- 性(35620)
- 教育部(35245)
- 期刊
- 济(150020)
- 经济(150020)
- 研究(92594)
- 中国(57224)
- 财(54942)
- 管理(47134)
- 农(47013)
- 学报(39891)
- 科学(38009)
- 融(35410)
- 金融(35410)
- 农业(31376)
- 大学(30665)
- 学学(28980)
- 技术(28366)
- 业经(26777)
- 教育(26613)
- 财经(26071)
- 经济研究(23107)
- 经(22360)
- 问题(20259)
- 业(18816)
- 技术经济(18256)
- 贸(16915)
- 财会(16329)
- 商业(16055)
- 理论(15582)
- 现代(15217)
- 统计(14950)
- 实践(13875)
共检索到462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艾珂
寿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直接影响着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及长期发展。我国寿险业利差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寿险业经营战略不明确、产品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不匹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产负债的不匹配。要想有效地化解利差损风险,就要从资产负债匹配的角度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完善投资组合管理,使利差损降低到最小。
关键词:
寿险利差损 投资组合 风险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博轶 谢志刚
文章以平安保险为例,使用修正久期法和实际投资收益率法对平安的未实现利差损和已实现利差损分别进行计算。文章发现,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平安存在251亿的为实现利差损,但是这种利差损是一种浮亏,这种浮亏在未来是否会变为真正的利差损取决于平安未来的投资收益率,同时平安存在约43亿的已实现利差益。
关键词:
利差损 久期 保险公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倪红霞
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尤其是《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实施,保险公司财务报告中所采用的准备金计量口径由审慎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计提标准向公允的责任准备金计提标准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问题。文章以中国平安寿险1995~1999年间所承保的高利率保单为例,采用利源分析法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寿险业历史遗留保单利差损缺口约1300亿元,新准则的施行确实会使当年老保单的利差损缺口增加约20%,并可能造成企业每年间的经营业绩大幅波动。
关键词:
中国寿险业 利差损 责任准备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施解荣
寿险公司利差损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寿险公司是否能够稳健经营及长期发展。利差损的形成有产品上的原因、管理上的原因、投资上的原因及成本上的原因 ,要想有效地化解此类风险就要实现业务结构上的战略性调整 ,充分利用现有投资形式 ,增加收益 ,控制风险、减少不合理费用支出 ,通过再保险方式 ,争取政策支持 ,使利差损降低到最小。
关键词:
寿险利差损 控制风险 政策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涛 李树斌
目前,大量的利差损对国内寿险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已经成为保险业的主要风险之一。化解这一风险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认识,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有效新业务,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关键词:
寿险业务 利差损 资金管理 化解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卫星
随着央行在短时间内的连续降息 ,保险公司原先出售的固定高利率并以复利计的保险产品仍需按原定的利率履行给付 ,这就造成了保险业的巨额利差损。利差损的增大 ,给保险业偿付能力带来较大压力。保险公司要化解因利差损过大给业务发展带来的压力 ,就必须端正经营思路 ,完善经营考核机制 ,实行产品创新 ,优化业务结构 ,拓宽资金投资渠道 ,提高资金收益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秀芳
利率风险是长期寿险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1999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下调,这是自1996年以后的第七次调低利率。1990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议》,在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对个人存款利息征收20%的所得税。中国利率政策的不断调整对中国寿险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而本文讨论利率风险对寿险业的影响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
寿险 利率风险 分红保单 利率敏感型保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敏敏
自1992年个人代理人制度在中国寿险业被广泛应用后,寿险业的保费收入增长迅猛。但自2009年后,寿险业个人代理人出现增员难等问题,由个人代理人渠道所实现的保费收入同时出现负增长。如何看待和解决寿险业的个人代理人问题,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是此篇文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个人代理人 寿险 保险公司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培孝
中保寿险业的发展资源探析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培孝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自分业经营,就以振兴民族寿险业的新姿进入“九五”发展阶段。有专文指出,我国“九五”时期寿险保费收入将达6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平均增长30.5%,其中个...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少岩 逯家英
日本寿险业在世纪之交发生了巨大衰退,高额利差损是导致数家保险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在当前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寿险公司应认真反思日本寿险业的衰退原因,以推进资金运用体制改革为核心,改进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形成机制,并抓住新型城镇化这一有利契机,合理发展投资型和普通型产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益,积极应对外资挑战,减少高额利差损的产生,建立起现代寿险服务业体系。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黄波
基于承保、投资和偿付等三个业务环节的相关指标,构建了我国寿险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寿险业2005年-2007年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并揭示其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寿险业具有明显的垄断竞争格局,且这一趋势逐年弱化;三年中大部分寿险公司运营绩效有所提升,特别是2007年各寿险公司运营状况均有所改善,整个行业运营风险有较为显著的降低,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寿险业承保业务的平稳增长和投资领域的扩大等诸多因素有关。
关键词:
寿险业 运营风险 因子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猛 汪国庆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以来,随着美国次级债风波演变为百年难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形势风云突变,过去让我们高山仰止的众多跨国金融机构纷纷轰然倒塌,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全球股市在大幅波动中不断走低。表面看来,次级债问题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所引发的。实质上,本次危机起源于对上次危机的救赎,即2001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琳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将维持低利率政策,使国内寿险业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管控不力可能演变为行业系统性风险。利率风险是寿险公司最关键风险之一,为防范和降低低利率环境给寿险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应从产品创新、内部管理和资金运用等方面入手,持续增强我国寿险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全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寿险业 低利率 风险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