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0)
2023(7644)
2022(6661)
2021(6444)
2020(5639)
2019(12620)
2018(12555)
2017(25576)
2016(14234)
2015(15964)
2014(16076)
2013(15867)
2012(15029)
2011(13487)
2010(14192)
2009(13838)
2008(14196)
2007(13199)
2006(12141)
2005(11357)
作者
(38420)
(31395)
(31356)
(30385)
(20439)
(14833)
(14640)
(12115)
(12006)
(11900)
(10672)
(10495)
(10158)
(10071)
(9918)
(9808)
(9355)
(9265)
(9177)
(9157)
(8052)
(7833)
(7575)
(7318)
(7250)
(7205)
(7140)
(7119)
(6258)
(6068)
学科
(52063)
经济(51989)
管理(48335)
(45727)
(36315)
企业(36315)
(25930)
方法(21845)
中国(20127)
数学(19557)
数学方法(19328)
(17414)
(16681)
(15664)
财务(15642)
财务管理(15593)
(15385)
银行(15383)
企业财务(14901)
(14511)
(12140)
金融(12140)
(11492)
(11437)
贸易(11426)
(11227)
(11196)
保险(11105)
业经(10873)
(10817)
机构
学院(198808)
大学(197793)
(86667)
经济(84639)
管理(77322)
研究(63982)
理学(63816)
理学院(63248)
管理学(62473)
管理学院(62064)
中国(58079)
(53538)
(41513)
财经(38917)
(34973)
(33111)
科学(32635)
(31439)
中心(31218)
财经大学(28538)
北京(27479)
研究所(26903)
经济学(26614)
(26463)
(24890)
(24116)
经济学院(23978)
师范(23974)
(22841)
(22416)
基金
项目(111023)
研究(88682)
科学(87357)
基金(80036)
(66005)
国家(65378)
科学基金(56436)
社会(56302)
社会科(53364)
社会科学(53353)
(41823)
教育(41316)
基金项目(40496)
编号(37961)
资助(35226)
(35097)
成果(34420)
自然(33405)
自然科(32556)
自然科学(32546)
自然科学基金(31972)
(26495)
课题(26458)
(25331)
重点(24163)
项目编号(23799)
教育部(23565)
(23180)
人文(23089)
(22885)
期刊
(103933)
经济(103933)
研究(73540)
(44352)
中国(41778)
(34377)
金融(34377)
管理(29109)
(23034)
教育(22433)
学报(20804)
科学(20779)
财经(19813)
大学(17324)
经济研究(16770)
(16728)
业经(16317)
技术(15963)
学学(15914)
农业(14477)
问题(13807)
(12834)
理论(11859)
会计(11380)
国际(11211)
财会(11151)
(10848)
实践(10651)
(10651)
技术经济(9684)
共检索到331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路振家  闫宁  范嘉琛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要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的财力;要规范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使地方债务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增强地方政府债务的流动性,分散风险;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管理,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育华  
2017年7月,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不断扩大,导致的财政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必须下大力气化解地方政府不断增长的债务风险。为理清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现状以及危害,本文将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再认识对我国政府债务的界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玉玲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较为突出,已经对社会经济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债务危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一、以谋政绩为核心的"保增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决策层果断决策,要求转变粗放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目前来看,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正在逐步落实,相关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改革成效也已初步显现。最近,中央政治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放  
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的限制比较严格,但地方政府规避法律规定举借债务的情况却非常普遍。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采取措施,试图控制和缩减地方政府债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地方债务规模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认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从而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志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现阶段我国重大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仅关系国家金融安全,而且可能引发比金融危机更严重的财政危机。财政是金融危机的最后一道防线。财政风险一旦转化为财政危机,就可能引致经济危机。这是任何一个致力于治理现代化的国家所不能接受的。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涛  高珂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三大攻坚战的首要内容,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又是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重要隐患。文章对近年来我国地方可偿债财力及政府显性和隐性债务现状进行评估,并运用KMV模型测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方的政府财政可持续状况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的背景下日趋严峻;虽然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整体的状况判断,无论是负债率还是债务率水平均处于合理安全的边界范围之内,但考虑到财政刚性支出以及剔除不可自主支配收入后,其债务风险水平显著上升;如果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考虑在内,地方政府整体债务风险较高,且部分省份违约风险较大。最后,本文从隐性债务生成机制角度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化解与治理路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雪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为了改善各自城市的基础设施、使经济更好地发展以及执行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加大了投资力度。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获得资金。各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日益庞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鉴于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主权资产来覆盖其主权负债,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包括地方政府担保债务和救助债务、新增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各种替代性融资方案在内的隐性债务风险,值得高度警惕。未来应以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为重点,有效克服地方政府的借贷冲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杰  
近期应推动融资平台信贷资产证券化,确保潜在金融风险的化解;远期应着眼于融资平台企业资产证券化,彻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整体风险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11年欧债危机,再到2012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政府债务问题逐步成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玉栋  孟凡达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PPP项目,但政策目标不明晰,在实际操作中偏重PPP项目的融资功能,将PPP项目作为化解地方债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政策目标的错位可能扭曲PPP项目相关方的决策行为。文章结合N省某县供水PPP项目案例分析,认为旨在化解政府债务的伪PPP项目只是债务风险的后置与隐性化,建议明确PPP项目定位,规范PPP项目审批,优化PPP项目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玉栋  孟凡达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PPP项目,但政策目标不明晰,在实际操作中偏重PPP项目的融资功能,将PPP项目作为化解地方债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政策目标的错位可能扭曲PPP项目相关方的决策行为。文章结合N省某县供水PPP项目案例分析,认为旨在化解政府债务的伪PPP项目只是债务风险的后置与隐性化,建议明确PPP项目定位,规范PPP项目审批,优化PPP项目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勇  
政府适度举债,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符合代际公平原则,是国际通行做法。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以融资平台公司为核心与主体,举借政府性债务,历经多年高速增长。在客观上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高的地方债务风险。截至2013年6月,根据审计署公布的结果,地方政府各类债务余额为17.8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约14.95亿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程昊  陈吉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政策与举措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在我国已有近十年的历史。2014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发布,地方政府开启了第一轮债务化解工作。2015~2018年,各地方政府共发行置换债券12.2万亿元用于置换非政府债券形式的政府债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树隆  
一是剥离收益债务。目前,政府债务家底基本摸清,下一步应按照还款责任、担保责任、救助责任等债务性质,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妥善解决。特别是要严格区分一般责任债务和收益债务。对有经营收益项目形成的收益债务,应剥离地方政府偿债责任,按照市场化运作。目前,全国地方政府仅高速公路一项就可剥离债务1.9万亿元,再加上其他收费公路、污水处理厂、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