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8)
2023(17835)
2022(15201)
2021(14723)
2020(12157)
2019(28217)
2018(28129)
2017(53462)
2016(29423)
2015(33281)
2014(33696)
2013(32761)
2012(30071)
2011(26885)
2010(27315)
2009(24688)
2008(24366)
2007(21549)
2006(19134)
2005(16599)
作者
(80828)
(67249)
(66684)
(63940)
(42451)
(32154)
(30501)
(26263)
(25500)
(24057)
(22701)
(22322)
(21071)
(20952)
(20686)
(20447)
(20098)
(19834)
(19241)
(19040)
(16731)
(16577)
(16124)
(15548)
(15234)
(15063)
(14985)
(14651)
(13444)
(13377)
学科
(111764)
经济(111643)
(85013)
管理(82094)
(61825)
企业(61825)
(52506)
方法(50624)
数学(44984)
数学方法(44406)
(39773)
中国(36093)
农业(34740)
业经(28281)
(24594)
教育(23478)
(23448)
贸易(23440)
地方(23088)
(22959)
(22897)
(21812)
财务(21738)
财务管理(21667)
企业财务(20559)
理论(19649)
技术(18330)
(18322)
银行(18288)
(17298)
机构
大学(407457)
学院(406889)
(161237)
管理(158812)
经济(157678)
理学(137581)
理学院(136129)
管理学(133779)
研究(133187)
管理学院(133026)
中国(100111)
(86586)
(82257)
科学(79943)
(73888)
(65596)
财经(62102)
中心(61793)
业大(61358)
(60669)
(59205)
研究所(58907)
师范(58794)
(56577)
农业(56391)
北京(54913)
(48452)
经济学(48053)
(47753)
师范大学(47504)
基金
项目(271878)
科学(214932)
研究(207121)
基金(195585)
(168063)
国家(166517)
科学基金(143462)
社会(129770)
社会科(122618)
社会科学(122585)
(106737)
基金项目(103675)
教育(99271)
自然(90579)
(89749)
自然科(88376)
自然科学(88354)
编号(87811)
自然科学基金(86739)
资助(79911)
成果(72475)
(62063)
重点(60827)
课题(60726)
(58683)
(56085)
教育部(53815)
国家社会(52585)
项目编号(52553)
人文(52347)
期刊
(176959)
经济(176959)
研究(129010)
中国(84696)
(73546)
(65894)
教育(65032)
学报(60150)
科学(55197)
管理(53721)
农业(50008)
大学(48224)
学学(44469)
(38399)
金融(38399)
技术(37710)
业经(33497)
财经(29875)
经济研究(26694)
(25366)
问题(24919)
(23016)
(20430)
理论(19415)
图书(19233)
技术经济(18957)
(18124)
科技(17884)
实践(17758)
(17758)
共检索到609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伏润民  常斌  缪小林  林青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上级补助有限、地方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我国农村推行"普六"、"普九"义务教育制度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债务。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明确提出要从财力上帮助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然而,由于债务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等原因,在化解债务过程中存在着是否公平、公正和防止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系统调研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形成过程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标准财政教育支出"框架下的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资金补偿测算模型,其主要思想是选择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形成的客观构成因素。测算"标准财政教育支出",并将其与实际教育建设发展成效的投入之差额,作为上级政府帮助县乡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婷  王嘉仪  甘立平  
本文以山西省尧都区34所农村中小学校为样本,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价财政农村义务教育支出新政运行的成效,找出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尧都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少春  
一、农村"普九"化债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07年12月农村"普九"化债试点启动以来,经过各级综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村"普九"化债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化债经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多  刘钟钦  
本文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投资支出结构现状出发,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投资支出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支出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以达到合理分配投资支出结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快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国光  
2009年12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全面推进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关系到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中央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破解"三农"难题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本期专题介绍了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工作要求及部分地区的经验做法,以期为各地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化债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向云  杜元钰  金志训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总量投入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经费投入地区、城乡差别大等。问题的原因在于未能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责枉以及现有财政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且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资金投入的主要责任。应通过以下几种办法来消除现行财政体制对义务教育的不利影响 :1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负主要责任 ;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科学合理地设计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使其真正起到缩小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能力差异的作用 ;3 积极探索和完善各种形式的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虹   李玉恒  
文章基于全国性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使用含工具变量的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显著降低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发生概率;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更有利于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免受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更有利于防止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发生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但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而言,并不能产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具有家庭收入累积效应,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通过提高农村家庭总收入,可以间接抑制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邢祖礼  邓朝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内嵌于财政分权改革当中,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注入了经济和政治激励,并影响地方公共物品供给。论文用财政自给度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基于1995—2003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认为扩大分权有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持农村义务教育财权和事权的适度集中是必要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涂立桥  
近年来我国财政正向民生财政转变。基于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本文运用2000-2012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除个别省份外,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在西部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绝大多数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依据实证,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和优化各自的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谢童伟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对于中西部劳动力输出省份意味着人力资本流失,而对东部地区则是人力资本额外增加。在我国目前"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这种人力资本溢出造成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与收益非对称性,而给东部带来了人口及财政红利。因此,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应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教育补偿;而将义务教育的重心提升到中央财政则是最有效的补偿方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君洁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8500万人是文盲,其中大多数人在农村,可见,农村义务教育形势之严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困难重重,主要是财政性投资不足。 一、义务教育的基本财政特征 从财政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一方面,受教育的个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且收益水平通常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另一方面,会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受益,一般来说,一国的受教育者越多,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谭春芳  李继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