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8)
- 2023(4225)
- 2022(3445)
- 2021(3151)
- 2020(2645)
- 2019(5804)
- 2018(5287)
- 2017(10471)
- 2016(5422)
- 2015(5941)
- 2014(5639)
- 2013(5515)
- 2012(5027)
- 2011(4108)
- 2010(4385)
- 2009(4610)
- 2008(3863)
- 2007(3525)
- 2006(3034)
- 2005(2930)
- 学科
- 融(24567)
- 金融(24567)
- 银(21709)
- 银行(21709)
- 行(20928)
- 业(20833)
- 管理(20399)
- 企(19299)
- 企业(19299)
- 济(16867)
- 经济(16851)
- 财(16779)
- 中国(13661)
- 务(13384)
- 财务(13371)
- 财务管理(13340)
- 企业财务(12898)
- 中国金融(10905)
- 制(8386)
- 地方(6950)
- 方法(6709)
- 数学(6075)
- 数学方法(6055)
- 业经(5036)
- 体(4984)
- 体制(4578)
- 事业(4364)
- 家(4136)
- 制度(4113)
- 度(4113)
- 机构
- 学院(64887)
- 大学(62548)
- 济(29236)
- 经济(28582)
- 中国(24838)
- 管理(23390)
- 财(20837)
- 理学(19345)
- 理学院(19205)
- 管理学(19008)
- 管理学院(18892)
- 研究(18863)
- 银(16376)
- 银行(15864)
- 融(15319)
- 财经(15056)
- 金融(15003)
- 行(14806)
- 经(13556)
- 人民(12139)
- 中心(12026)
- 京(11959)
- 财经大学(11315)
- 国人(10997)
- 中国人(10952)
- 中国人民(10871)
- 经济学(10437)
- 江(9958)
- 经济学院(9594)
- 州(9016)
- 基金
- 项目(38184)
- 研究(30855)
- 科学(29892)
- 基金(27739)
- 家(22357)
- 国家(22139)
- 社会(20383)
- 科学基金(19846)
- 社会科(19635)
- 社会科学(19629)
- 省(15457)
- 基金项目(14454)
- 教育(13521)
- 编号(12686)
- 划(11863)
- 资助(11812)
- 成果(11012)
- 自然(10979)
- 自然科(10729)
- 自然科学(10728)
- 融(10718)
- 自然科学基金(10555)
- 性(9706)
- 项目编号(8838)
- 创(8830)
- 国家社会(8622)
- 重点(8604)
- 课题(8571)
- 发(8521)
- 制(8472)
共检索到112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叶梅 赵荣
如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资产证券化被寄予厚望。相比市政债的发行难度,大力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则有较强的现实性。根据审计署披露,从债务资金来源看,2012年底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分别占78.07%和12.06%,是债务资金的主要来源。从理论上说,如果可以将银行贷款证券化,再配合现有的债券(主要是城投债)存量,通过金融市场可以初步缓解地方债务问题,为更深层次的财政改革腾出宝贵的缓冲时间。从实践上来说,2012年央行、银监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宁静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本质上是灵活组合并运用基础类和创新类金融工具,统筹安排有关主体利益。建议营造支持金融工具应用及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互动机制,金融机构与政府等多方形成合力,构建较为系统的化债组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阳
一、引言美国财政学家阿伯特(1949)指出:"公债管理就是选择公债形式和确定不同公债类型所占比例数量,选择债务期限结构,确定不同阶层持有者所拥有的公债数量,决定到期公债偿还和以旧换新,决定公债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对不同公债持有者的利益,以及到期公债和新发行公债的政策,公债政策在政府一般财政政策中的地位等"。我国财政发展史就是一部财政政策创新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政策体系无任何先例可循,必须用发展的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百才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投入增长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展速度,许多地方高校不同程度地向银行发生借贷关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办学条件。银行贷款使得高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办学空间得到较大程度的拓展,基本适应了扩招后学校教学和生活的需要,并形成了一批新的固定资产,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是,这也使地方高校背负了巨大的债务负担,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玉明 周春雨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借款、转贷国债资金、担保、延期支付等方式产生的各种债务。本报告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新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当前,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工作进入到关键时期,需要深入研究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市政债市场,建立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长效机制。探索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根本,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两对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健 林渝钦 李诚浩
近十年来,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地方政府性债务迅速累积,财政风险逐步攀升,PPP模式成为了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新手段,但是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具体效用仍存在争论。PPP融资模式的概况PPP项目投资数量迅猛增长。根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改艳 王敦辉
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地方债务问题的成因是多元的,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以及债务管理方面的原因。地方债务的累积,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问题已刻不容缓。从短期看,通过资产证券化、引进民间资本和出售地方国有资产等方式可缓解债务问题;从长期看,则必须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进行制度约束。改革完善分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约束监督机制、完善政绩考核机制以及建立地方债务管理与防范机制可以有效地制约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成因 后果 风险控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诗男 李晓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及特殊性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101.4%;2011年增加了约3万亿元。2012年此项债务数尚未公布,根据市场数据估计,地方融资平台债券发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柴能勇
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和存量债务化解的需求,PPP模式在我国快速推广和发展。经过3年的实践和探索,存量地方政府债务的化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PPP模式短期内爆发式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应重新审视PPP模式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找到方向和出路,更加规范、高效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PPP模式发展的现状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依然较大,亟须加快PPP应用。2014年10月发布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玉瑾 李世刚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须在稳定金融体系和控制道德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在坚持中央不兜底、严明财经纪律的同时,兼顾利益相关方现实关切和约束,鼓励地方政府、债务主体与金融机构三方协商协力,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探索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方式方法,多方参与、多策并举,推动隐性债务“主动偿还一批、分类置换一批、转移转化一批、违约出清一批”。要有效阻断债务风险向财政、金融、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外溢:一方面,要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最后救援和紧急处置机制、风险隔离制度、信息沟通机制等多方面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防范主要风险点,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城投债券违约风险等。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金融风险 分类施策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荣林
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确认和计量方面。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应为:将支付的对价作为取得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应为:企业发起但不是为交易而持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按成本计量,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优先顺序为:公开活跃市场上该项资产的市价、参考市场上类似交易资产的价格、采用期权定价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国防
从金融学角度看,高校债务本质上是一种借贷关系,包含了借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无抵押担保的情况下,银行债权并无强制履约保证;高校如果无力偿还债务,停止还款并不会立刻遭受经济损失,因此没有破产风险。政府部门主动出资"化解高校债务风险",说明:高校并没有沦落到破产的地步;政府部门不愿意高校失信于银行,从而失去继续获得银行信用贷款的机会;银行贷款已经成为高校生存的重要资金来源。
关键词:
高校 债务 借贷关系 商业信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剑辉 王阁 徐晶
虽然我国政府债务整体规模与国际相比尚处于合理水平,中短期内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集中爆发的可能性不大,现阶段其大规模融资具有合理性,但地方政府债务近年增长较快,相关风险隐患逐渐显现,需抓紧采取措施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并构建较为规范的融资机制。一、地方政府债务近年增长较快,相关风险隐患逐渐显现根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中央政府负有偿还、担保和救助责任的债务总和为12.4万亿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孔丹凤 谢国梁
基于财政金融联动视角,使用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且该效应在经济不确定性更强以及内部控制质量更差的分组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可以经由企业预期和地区房地产市场两个渠道加剧企业脱实向虚程度。但是,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调整可以弱化政府债务与企业金融化二者间的正向关系,政府债务融资对金融体系依赖程度越小,其对经济脱实向虚的影响越弱。研究对协调政府、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化 债务结构 企业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