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0)
- 2023(4983)
- 2022(4123)
- 2021(3914)
- 2020(3503)
- 2019(7527)
- 2018(7219)
- 2017(14498)
- 2016(7999)
- 2015(8436)
- 2014(8472)
- 2013(8307)
- 2012(7650)
- 2011(6557)
- 2010(6595)
- 2009(6140)
- 2008(6626)
- 2007(5976)
- 2006(4823)
- 2005(4556)
- 学科
- 业(28804)
- 管理(26886)
- 济(25573)
- 经济(25535)
- 企(22994)
- 企业(22994)
- 财(17278)
- 方法(14112)
- 务(13135)
- 财务(13130)
- 财务管理(13095)
- 企业财务(12665)
- 数学(12662)
- 数学方法(12553)
- 险(10793)
- 保险(10701)
- 中国(9470)
- 银(8453)
- 银行(8447)
- 制(8300)
- 行(7724)
- 融(7219)
- 金融(7219)
- 学(5693)
- 农(5685)
- 业经(4868)
- 家(4777)
- 各种(4617)
- 体(4595)
- 度(4472)
- 机构
- 大学(105359)
- 学院(104952)
- 济(42537)
- 经济(41606)
- 管理(40067)
- 理学(33838)
- 理学院(33470)
- 研究(33114)
- 管理学(32914)
- 管理学院(32697)
- 中国(30815)
- 财(28119)
- 京(21349)
- 财经(21037)
- 科学(19446)
- 经(19159)
- 所(16842)
- 农(16532)
- 中心(16275)
- 财经大学(15959)
- 江(15764)
- 研究所(14914)
- 业大(14188)
- 经济学(14006)
- 北京(13445)
- 融(13113)
- 农业(13010)
- 金融(12890)
- 州(12812)
- 经济学院(12773)
- 基金
- 项目(68481)
- 科学(54034)
- 基金(51895)
- 研究(47983)
- 家(45304)
- 国家(44929)
- 科学基金(38930)
- 社会(31778)
- 社会科(30179)
- 社会科学(30169)
- 基金项目(27176)
- 自然(26001)
- 省(25541)
- 自然科(25417)
- 自然科学(25409)
- 自然科学基金(24992)
- 资助(22380)
- 教育(21877)
- 划(21777)
- 编号(17802)
- 部(15868)
- 性(15428)
- 重点(15276)
- 成果(15019)
- 创(13891)
- 教育部(13868)
- 科研(13742)
- 国家社会(13559)
- 人文(13416)
- 创新(13099)
共检索到160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辛程
2013年底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详细统计了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包括政府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承担救助责任的债务等。总体来看债务总量可控,但地方政府债务整体增长过快,存量债务风险需要面对。因此,严控地方债务膨胀刻不容缓。截至2013年6月,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万亿元,包括或有债务,总体债务为30.3万亿元。考虑全部或有债务,2012年我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用的60%的负债率参考值。从逾期坏账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忠
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需要巨大的投入,在自身财力有限、融资途径较窄的情况下,通过举债筹集资金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需要,成为地方政府的普遍选择。随着基础设施与公共产品的投资需求迅速增长,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流转体系,增强地方政府债务流动性,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可行选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流动性风险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刁伟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期限错配使其短期违约几乎不可避免,而这基本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共识。虽然当前的债务置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但由于置换的全部是2015年到期的债务,因此,之后年份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未来或长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也进入到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持续加大的"新常态"背景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对债务置换之后的地方债务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同类文献,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对财政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比例设定偏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当前,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工作进入到关键时期,需要深入研究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市政债市场,建立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长效机制。探索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根本,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两对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德华 刘立品
从长期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改善政府投融资生态,降低无效低效投资,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同时要解决合理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下称"43号文")和新《预算法》的规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唯一合法渠道。但在实践中,新《预算法》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中央文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德华
近年来,在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各地方普遍存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借款等促进社会投资的情况,形成地方政府性债务。随着债务逐渐到期,部分地方的还款压力明显加大,一些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已经显露。日前,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就浙江省奉化市政府性债务作了全面调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毛晖 严笑羽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客观产物。根据《中国资产负债表2015》,截至2014年底,地方政府总负债达到30.28万亿元。地方债规模庞大,增长迅速,而且具有隐性化特点,风险不容忽视。新预算法实施后,省级政府开始拥有举债权,对地方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厘清地方债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和化解,显得尤为必要。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格局(一)债务对土地资源的依赖较强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地方债务的举借和偿还都与土地高度相关,形成了成熟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琰 吴修瑶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引发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如何更好地评估地方政府的违约风险,为债务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笔者认为,可流动性资产是评估地方政府违约风险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城投债"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可流动性资产对违约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应通过完善政府债务报告和债务信息披露等来客观评估我国地方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琰 吴修瑶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引发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如何更好地评估地方政府的违约风险,为债务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笔者认为,可流动性资产是评估地方政府违约风险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城投债"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可流动性资产对违约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应通过完善政府债务报告和债务信息披露等来客观评估我国地方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敏 方荣军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此问题是否解决,关系到养老保险改革的成败。本文在对转型期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形成和规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在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清偿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途径。
关键词:
养老保险 隐性债务 债务偿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韦玮 刘永涛 潘瑞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目前,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偿还在政策设计上还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责任主体的明确和法规的保障问题;第二,债务补偿标准的一致性问题;第三,补偿能力的平衡问题。作者认为,隐性债务偿还的主要措施包括:(1)逐步提高政府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支出;(2)中央或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筹资;(3)通过发售社会福利彩票偿还;(4)通过国有资产变现或证券化来偿还;(5)征收特种税来偿还;(6)通过全国社会保障资金的资金运作受益来偿还等。
关键词:
养老保险 隐性债务 债务偿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饶云清
根据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模式及其市政债券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融资方式的选择,而在于合理地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清偿问题。从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角度来说,一个有效的模式更多地体现在设计出与本国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且切实可行的偿还机制,并创造出稳定的宏观经济、借款人与债权人权利明晰、风险管理措施具有法律保障的环境。为此,本文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入手,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清偿的资金来源及偿还机制设计方面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苗庆红
债务关系从形成到终止包含"借、用、还"3个阶段,偿还性是债务的基本特征。因此,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是否具有偿债责任明确、偿债资金来源确定、偿还方式可行的债务偿还机制,而不是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选择。为此,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文本研究,分析不同举债融资模式下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机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偿还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宁静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本质上是灵活组合并运用基础类和创新类金融工具,统筹安排有关主体利益。建议营造支持金融工具应用及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互动机制,金融机构与政府等多方形成合力,构建较为系统的化债组合。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申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快速膨胀、违规举债形式隐蔽多样,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能否得到妥善化解,关系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成败,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评价了地方债务风险状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防范化解 隐性债务 债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