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7)
2023(9819)
2022(7978)
2021(7342)
2020(6302)
2019(13845)
2018(13501)
2017(27059)
2016(14302)
2015(15790)
2014(15624)
2013(15460)
2012(13964)
2011(12078)
2010(12707)
2009(12274)
2008(12490)
2007(11480)
2006(10346)
2005(9672)
作者
(38796)
(32199)
(32004)
(30467)
(20883)
(15065)
(14575)
(12334)
(12117)
(11905)
(10942)
(10632)
(10597)
(10174)
(10121)
(9815)
(9725)
(9395)
(9302)
(9096)
(7906)
(7880)
(7759)
(7442)
(7351)
(7213)
(7207)
(7066)
(6370)
(6182)
学科
(83581)
(76408)
企业(76408)
管理(64000)
(62878)
经济(62793)
业经(26574)
方法(26484)
(25773)
(24121)
(19871)
财务(19851)
财务管理(19824)
数学(18851)
企业财务(18747)
数学方法(18669)
(17321)
(16983)
农业(16934)
中国(16191)
技术(15908)
(13088)
(12752)
银行(12752)
理论(12537)
(12158)
(12157)
企业经济(12131)
(11939)
贸易(11931)
机构
学院(206508)
大学(196866)
(93733)
经济(92028)
管理(90561)
理学(76201)
理学院(75644)
管理学(74923)
管理学院(74527)
研究(59558)
中国(55583)
(49113)
(40055)
财经(37046)
(33542)
(33517)
科学(30618)
(30144)
中心(29194)
(28471)
经济学(27118)
财经大学(27052)
(26131)
商学(26068)
商学院(25833)
北京(25275)
业大(24806)
研究所(24642)
经济学院(24457)
经济管理(24198)
基金
项目(124751)
科学(101669)
研究(97016)
基金(92694)
(76772)
国家(75968)
科学基金(69233)
社会(64102)
社会科(60875)
社会科学(60861)
(49691)
基金项目(47787)
自然(43485)
教育(42923)
自然科(42578)
自然科学(42571)
自然科学基金(41916)
编号(39621)
(39443)
资助(38519)
(31768)
成果(30946)
(29492)
(27943)
(27060)
(26933)
重点(26644)
创新(26578)
课题(26519)
国家社会(25995)
期刊
(111672)
经济(111672)
研究(65960)
(42119)
中国(39833)
管理(39796)
(30457)
金融(30457)
(29306)
科学(22253)
业经(21180)
技术(20884)
农业(19720)
学报(18752)
财经(18576)
经济研究(17443)
大学(16170)
(15907)
学学(15669)
教育(14850)
问题(13404)
技术经济(13323)
财会(12712)
(12600)
现代(11884)
(11695)
商业(11153)
会计(10634)
世界(10521)
经济管理(10318)
共检索到324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淑春  林汉川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对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给予高度关注,这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优化区域信用环境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两链"风险逐渐从"点状风险"向"链状风险""块状风险"转变,化解"两链"风险面临涉险企业去杠杆难、风险信息甄别难、"以物抵债"操作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问题。建议按照"因需施策、切割处理、存优汰劣、分类处置"原则,防范及化解企业"两链"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淑春  林汉川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对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给予高度关注,这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优化区域信用环境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两链"风险逐渐从"点状风险"向"链状风险""块状风险"转变,化解"两链"风险面临涉险企业去杠杆难、风险信息甄别难、"以物抵债"操作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问题。建议按照"因需施策、切割处理、存优汰劣、分类处置"原则,防范及化解企业"两链"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乐才  杨宏翔  
对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首先,对于融入了企业资金担保链系统的企业而言:收贷银行的数量越大、收贷的额度越多、企业对外资金担保的数量越多,企业储备的资产也应越多;其次,当企业受到的流动性冲击超过了其自身的缓冲能力与担保企业的缓冲能力时,企业资金担保链危机就会发生;再次,资金担保链具有金融的脆弱性,其一旦发生危机会传染给整个经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衍妙  邵颂红  
中小企业的金融信用能力存在天然不足,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在多重语境下,中小企业实行了互保联保的"抱团取暖",以期解决融资能力不足。但在情势恶化下,互保联保却发生了"多米诺骨牌"的冲击效应和损害,破解当下困局成为各方主体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信贷担保链"风险暴露"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等视角展开论述,以期为破局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乐才  刘尚希  
通过从银行抽贷门槛的视角对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传染机理进行探寻,结果显示:首先,抽贷门槛的高低与早期银行数量、早期银行取出资金的数量负相关。当企业处于较好状况时,安全资产越多,则抽贷门槛越高;反之,当企业处于较差状况时,安全资产越多,则抽贷门槛越低。其次,当企业处于较好状况时,抽贷门槛越高,银行得到的收益会越多;反之,当企业处于较差状况时,抽贷门槛越高,则银行得到的收益会越少。再次,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通过资金担保数量、抽贷门槛两条路径表现出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乐才  
本文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共享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企业资金担保链组成了一个"线、环、网"系统的风险共享体系;(2)其风险消释机制表现为融入资金担保链企业的融资能力比独立企业强;(3)其风险传染机制表现为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信息传染渠道、投资传染渠道等形式对危机进行传染。本文随后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共享机制进行了理论提升,研究发现,只有当整体经济环境有利时,资金担保链是有益的;反之,则会导致企业全部陷入困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明  曹轶群  
浙江近期爆发的区域性金融风波再一次表明:仅通过企业间的简单互保,信贷风险仍将留在银行体系之中,且互保链会产生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本文以银行如何有效地构建外部风险分担机制作为研究主题,利用典型案例和博弈模型,对担保链、信用担保机构的特征、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企业间结成担保链、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企业进行信用增级两种方式均具有顺周期性,而政府扶持的非盈利性担保机构能有效地应对不确定的市场波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不景气时期给担保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理想模式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衡荟勇  郝成  
目前,我国银行越来越多的开展以各种收费权为质押担保的融资业务,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这种担保方式存在着法律、质量和操作三方面的风险。针对上述风险,本文从贷款银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收费权质押体系;二是加强对收费权质押担保的审查,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三是加强收费权质押担保的全过程管理,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鸿凌  
企业互保联保形成的担保链因风险多发而影响了经济金融健康发展,担保链条多,牵涉金额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和银行信贷质量。以河南新乡市为例,分析了担保链风险爆发的宏观和微观原因,提出了加快产业升级、完善银行贷款管理、分类化解风险、改善信用环境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李飞琍  杨勇  
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演变担保是保证的一种。在温州曾经一度被银行和企业广泛应用于企业信贷融资,且出现了"一企多保""多企互保"等形式,最终发展成盘根错节的担保链、担保网,成为此次温州化解局部金融风险的最大困难。2008年,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计划,在经济预期向好和房地产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温州很多企业脱实向虚跟风走上了投机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李飞琍  杨勇  
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演变担保是保证的一种。在温州曾经一度被银行和企业广泛应用于企业信贷融资,且出现了"一企多保""多企互保"等形式,最终发展成盘根错节的担保链、担保网,成为此次温州化解局部金融风险的最大困难。2008年,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计划,在经济预期向好和房地产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温州很多企业脱实向虚跟风走上了投机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泽华  陈云  
商业银行应按照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充分运用特别程序实现担保物权,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步伐近两年来,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一度出现大幅双攀升现象,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刻不容缓。一些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引发诉讼清收案件集中爆发,但由于债务人还款意愿差、金融借贷纠纷数量多而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等因素,银行依法清收不良贷款起诉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铁宁  罗建华  唐文彬  
信用担保方式是国际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在分析了担保行业、担保企业运作及担保产品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从业务规模以及业务规模与组织规模匹配两个方面阐述了担保企业风险控制的原理,并通过揭示单体担保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的缺陷,反衬出担保企业集团化的必要性及对于我国担保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