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7)
2023(14110)
2022(12397)
2021(11797)
2020(9880)
2019(22932)
2018(22784)
2017(44703)
2016(24562)
2015(27322)
2014(27259)
2013(26910)
2012(25135)
2011(22427)
2010(22478)
2009(20531)
2008(19810)
2007(17564)
2006(15690)
2005(13722)
作者
(70763)
(58634)
(58432)
(55842)
(37763)
(28267)
(26541)
(22978)
(22624)
(21276)
(20155)
(19836)
(18875)
(18743)
(18425)
(18360)
(17640)
(17627)
(16994)
(16922)
(14749)
(14488)
(14292)
(13636)
(13237)
(13098)
(13087)
(12996)
(11898)
(11699)
学科
(93924)
经济(93817)
管理(67567)
(64981)
(52282)
企业(52282)
方法(41234)
数学(35755)
数学方法(35283)
(28496)
中国(27102)
(24259)
(22104)
地方(21980)
业经(20801)
农业(19215)
(18254)
(16981)
贸易(16973)
(16435)
理论(15666)
(14824)
(14611)
环境(14582)
财务(14544)
财务管理(14516)
(14333)
技术(14050)
(13857)
银行(13800)
机构
大学(340720)
学院(338895)
(133311)
管理(132956)
经济(130246)
研究(118543)
理学(114833)
理学院(113494)
管理学(111430)
管理学院(110840)
中国(87544)
科学(75114)
(74427)
(61216)
(60545)
(58784)
研究所(55190)
中心(53443)
业大(52673)
(51219)
财经(48466)
北京(47345)
(46356)
农业(46111)
师范(45859)
(44084)
(43711)
(41235)
经济学(39217)
师范大学(37022)
基金
项目(233418)
科学(182407)
研究(169819)
基金(167943)
(147193)
国家(145928)
科学基金(124399)
社会(104577)
社会科(98831)
社会科学(98804)
(91024)
基金项目(89283)
自然(82620)
自然科(80616)
自然科学(80591)
自然科学基金(79160)
教育(77668)
(77475)
编号(70007)
资助(69932)
成果(57323)
重点(52324)
(51022)
(50264)
课题(48597)
(47744)
科研(44576)
创新(44505)
教育部(43270)
大学(42943)
期刊
(148962)
经济(148962)
研究(102841)
中国(67675)
学报(55701)
(53145)
科学(51974)
管理(48337)
(44977)
大学(41729)
教育(39365)
学学(39132)
农业(36729)
(30089)
金融(30089)
技术(28852)
业经(24488)
经济研究(23179)
财经(22893)
问题(19657)
(19571)
图书(18777)
(18415)
理论(16608)
科技(16400)
技术经济(15820)
(15790)
资源(15705)
现代(15541)
实践(15211)
共检索到504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永照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南通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度了南通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三大系统之间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目前,南通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处于中度协调发展状态,三者协调发展效果并不显著,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化解南通市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是突破自身主导限制性因素,实现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同步、整体提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非  
大中型国有企业当前普遍存在一方面人员总量偏多,另一方面"可用"人员紧缺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基于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通过分析B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提出了解决人员结构性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期优化其人力资源基础管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蔓洲   程开明   章上峰   刘书成  
本文基于劳动力价格扭曲与错配视角,结合劳动力技能水平,测算了2007—2022年我国19个行业的劳动力错配系数。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从配置过度转为配置不足;第二产业总体上劳动力配置不足,但整体处于优化状态;第三产业则出现劳动力配置过度与配置不足并存的现象。在2022年,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状态,同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处于劳动力严重过剩的状态。同时,若消除劳动力错配现象,我国劳动力将从相对过剩转变为相对短缺,2022年劳动力潜在就业人数为8.71亿,经济潜在总产出比2022年实际总产出高5.98%。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究了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现状,并为缓解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蔓洲   程开明   章上峰   刘书成  
本文基于劳动力价格扭曲与错配视角,结合劳动力技能水平,测算了2007—2022年我国19个行业的劳动力错配系数。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从配置过度转为配置不足;第二产业总体上劳动力配置不足,但整体处于优化状态;第三产业则出现劳动力配置过度与配置不足并存的现象。在2022年,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状态,同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处于劳动力严重过剩的状态。同时,若消除劳动力错配现象,我国劳动力将从相对过剩转变为相对短缺,2022年劳动力潜在就业人数为8.71亿,经济潜在总产出比2022年实际总产出高5.98%。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究了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现状,并为缓解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海生  战炤磊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影响。人口结构既可能通过劳动力供给增加、优化产业集群环境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影响,也可能通过增加决策难度和风险强度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对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等产生深刻影响。要实现二者的协调互动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优化人口干预引导机制,促进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是走出数据指标陷阱,从新生人口和流动人口两个角度优化性别结构;二是扬弃劳动力优势陷阱,审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三是抛开就业歧见,合理优化人口就业结构。另一方面,优化产业扶持升级机制,促进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俊霞  
一、劳动力供给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在就业弹性为一定时,经济增长速度越高,越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失业率就会上升。问题在于,经济增长不仅需要劳动力,还需要有其它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作为加工对象和劳动手段的物质产品及自然资源。其中,一国的自然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永照  李明  施惠惠  
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重点产业为调查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企业成本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水平的提高会使得企业成本上升,劳动力价格结构的调整会对企业生产效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车伟  
劳动供求关系的改变使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短缺"与"过剩"并存。"短缺"体现为企业"招工难","过剩"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原因,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结构性特点导致经济增长会更多地创造"生产性"岗位以及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而经济增长对知识和技术密集的"服务性"就业岗位拉动作用较弱,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因而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最后提出了应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对策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力华  刘后根  林斌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与城市居民及发达国家比较在存在较大差距。无论从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还是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多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新型农民,都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晓芳  
我国劳动力流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出特殊的流动特征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东南沿海。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7-2009年的人口总抚养负担系数、从业人员比重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构建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总人口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别对东部12省、中部9省以及西部10省的人口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抚养负担的下降对1997-2009年各地区经济增长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但中部地区人口弹性最大、东部次之、西部地区人口弹性最小。分析其原因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地区在吸引劳动力和有效利用劳动力方面差异扩大,反之落后。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玉林,李玉江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利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供需五大主要矛盾,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形式,提出了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国敏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换是一个在发展商品经济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在现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换存在着二律背反的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中的正负效应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与各种要素短缺矛盾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的客观必然性与无序性矛盾并存,实行严格的证书制度,以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的顺利进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辜胜阻  
目前,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包括经费、师资、校舍等在内的教育资源不足和结构失衡。要化解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需要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增加教育投入、优化师资队伍、发展优质民办教育、加大助学力度、保障教育公平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臻  
结合指导研究生的经历归纳研究生师生矛盾的危害、分类和主要成因,并提出三个化解对策:通过初步筛选和面试,挑选合适的学生进课题组,并提醒考生关于读研的要求;全心全意为研究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服务,使学生有目标、有实现目标的方法、有收获,这样就会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一旦出现矛盾,要通过沟通,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璐  何玲莉  娄岩岩  
文章以企业赞助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分析方法,以南通市几所高等院校为样本,调查分析了企业赞助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并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今后企业赞助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