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8)
- 2023(10466)
- 2022(8620)
- 2021(7494)
- 2020(5810)
- 2019(13093)
- 2018(12736)
- 2017(23772)
- 2016(12780)
- 2015(14045)
- 2014(14233)
- 2013(14202)
- 2012(13816)
- 2011(12596)
- 2010(13103)
- 2009(12086)
- 2008(11758)
- 2007(10642)
- 2006(9942)
- 2005(9548)
- 学科
- 济(78734)
- 经济(78672)
- 管理(33794)
- 业(31799)
- 地方(25696)
- 中国(23293)
- 企(22597)
- 企业(22597)
- 方法(20095)
- 农(18680)
- 数学(17290)
- 数学方法(17162)
- 业经(16690)
- 地方经济(16045)
- 农业(13722)
- 学(13583)
- 财(12430)
- 发(12240)
- 融(11756)
- 金融(11753)
- 制(11306)
- 银(11279)
- 银行(11264)
- 贸(11229)
- 贸易(11215)
- 行(11044)
- 环境(11031)
- 易(10703)
- 产业(9251)
- 发展(9064)
- 机构
- 学院(188862)
- 大学(185999)
- 济(90589)
- 经济(88865)
- 研究(75821)
- 管理(65607)
- 中国(57816)
- 理学(54258)
- 理学院(53559)
- 管理学(52819)
- 管理学院(52458)
- 科学(42818)
- 京(40861)
- 财(40282)
- 所(38696)
- 研究所(34465)
- 中心(32898)
- 江(31281)
- 农(30584)
- 财经(30443)
- 经济学(29042)
- 院(27444)
- 经(27424)
- 范(26921)
- 北京(26765)
- 师范(26676)
- 经济学院(25701)
- 州(24867)
- 业大(23890)
- 省(23563)
- 基金
- 项目(115286)
- 科学(90813)
- 研究(87793)
- 基金(81395)
- 家(70456)
- 国家(69846)
- 科学基金(59048)
- 社会(57941)
- 社会科(55038)
- 社会科学(55029)
- 省(46087)
- 基金项目(41615)
- 教育(39054)
- 划(37899)
- 编号(34889)
- 自然(34141)
- 自然科(33297)
- 自然科学(33291)
- 资助(32957)
- 自然科学基金(32685)
- 发(32397)
- 成果(29198)
- 重点(26851)
- 发展(26844)
- 展(26384)
- 课题(26317)
- 部(24878)
- 国家社会(24501)
- 创(23622)
- 创新(22190)
- 期刊
- 济(117042)
- 经济(117042)
- 研究(68015)
- 中国(47570)
- 财(30342)
- 农(29804)
- 管理(28193)
- 学报(25942)
- 科学(25068)
- 教育(24036)
- 融(22088)
- 金融(22088)
- 农业(20385)
- 大学(20188)
- 经济研究(20082)
- 学学(18952)
- 技术(18220)
- 业经(18096)
- 财经(16104)
- 问题(14705)
- 经(14176)
- 贸(11465)
- 世界(11226)
- 技术经济(11015)
- 业(10960)
- 国际(10532)
- 商业(9549)
- 经济问题(9484)
- 经济管理(9379)
- 统计(9354)
共检索到321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红驹 张馨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2022年经济增长速度偏低。“三重压力”持续演化,需求收缩是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国际主要经济体比较,我国经济增长-通胀指标组合相对偏冷,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有所提高。供给冲击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减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调整。消费信心指数和采购经理指数(PMI)仍处于弱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预期改善。2023年我国将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改善融资环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美联储加息路径可能趋向缓和,这些冲减“三重压力”的因素将缓解需求收缩压力,推动经济转向强势增长。长期的经济低增长会损害经济发展质量。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元年,应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量与速度协调并进的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好局。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张明 费兆奇 曹婧 王喆 张冲
2021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金融发展,国内货币金融环境从极度宽松回归相对中性,宏观杠杆率降幅明显,货币政策空间明显拓宽。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方面,房地产市场快速去杠杆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和盈利能力弱化并存,隐性债务严监管下弱资质城投的再融资风险和违约风险趋升。国际方面,中美两国经济金融周期开始错位,需警惕美联储加速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盘整造成的外部冲击。应对三重压力要求金融宏观调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货币政策总量宽松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着力提振最终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定市场信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建华 李树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英武 张明 杨亚娟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工业经济也同样面临“三重压力”。本文以江苏工业为例,剖析了江苏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一是市场需求回升面临制约,供给侧约束持续显现;二是资源保供稳价压力加大,工业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三是市场预期偏弱,中小企业生产运营压力较大。新发展阶段,江苏工业要突破“三重压力”,必须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破除瓶颈制约,重点围绕需求提升、供给扩大、预期提振,全力促消费扩张、全力促工业结构调整、全力促营商环境升级,为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关键词:
三重压力 工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瓶颈制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元元 杨壮
本文基于2003-2018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设立国家级新区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人口规模的扩张还是发展质量的提升。研究发现:(1)设立国家级新区能显著促进地区GDP增长,而且GDP增长主要源于常住人口规模的扩张,而非人均GDP的增加,即国家级新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人口规模的扩张而非发展质量的提升;(2)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会产生人口虹吸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但并不能产生创新驱动效应,这刚好对应于研究结论;(3)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基础、布局模式、空间尺度以及行政治理结构的不同会影响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 张小建
在"十二五"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主要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工资水平提高,以及扩大内需和提高汇率形势下增加就业的挑战。因此,要努力做到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要发展新型产业增加就业、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拉动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同时,还要在现有积极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就业增长 “十二五”时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闫章秀
对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探索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选取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最具代表性的GDP和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变量之一的信贷规模,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相关回归模型,分区域对经济发展促进信贷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金融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会导致区域金融发展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信贷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汉 王李俊 刘金全
本文采用动态谐波模型测度了我国三种类型迥异的经济周期,在周期交融中识别出经济周期下行阶段的转变点,从供需视角对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由衰退向萧条转变现象的成因进行溯源,并基于供给、需求和预期对产出波动的依时贡献,解析“三重压力”下我国新发展阶段以来产出波动和经济下行的根源。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受外在冲击影响呈现低增长高波动态势;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尚在长周期波谷位置徘徊,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从驱动因素来看,需求收缩是我国近年来以来增长型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由衰退向萧条转变现象的主要成因,投资疲软则是导致需求收缩的核心诱因。“三重压力”冲击下预期因素是新发展阶段产出波动的主要根源,市场预期转弱及其对需求冲击的连锁效应是经济下行的重要成因,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融资意愿不足以及居民消费低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科技力量提升、产业链韧性、改革开放、民生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但会议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就意味着,压力的化解不仅要促进需求扩张,还要兼顾供给的稳定,更需要注重对预期的引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达
一、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模式,改善收入预期,逐步缩小差距,大力增收减负。1.适当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占比,提高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占比。在初次分配环节,通过制定行业工资指导政策、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及实行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晓萍
房地产业尤其是其中的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以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强劲的带动功能、以及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一系列特点,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推动力量。从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及轨迹分析,我国经济进入“九五”时期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何德旭一、股票市场的完善与发展1.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的优质和规范化运作是保证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从严掌握上市审批标准,坚决不允许效益差的公司通过各种关系在交易所上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玉萍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实现全年8%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目前,中央政府已采取了相应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并以此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投资的途径主要是利用国内资金和引进外资。由于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规模已相当大,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近期拓展利用外资的潜力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