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9)
2023(6117)
2022(5070)
2021(4522)
2020(3722)
2019(8175)
2018(7835)
2017(14260)
2016(7971)
2015(8384)
2014(7959)
2013(7819)
2012(7009)
2011(6223)
2010(6038)
2009(5574)
2008(5370)
2007(4828)
2006(4021)
2005(3361)
作者
(25708)
(21573)
(21333)
(20024)
(13373)
(10578)
(9369)
(8654)
(8206)
(7491)
(7344)
(7067)
(6895)
(6895)
(6718)
(6658)
(6481)
(6374)
(6248)
(6079)
(5645)
(5254)
(5044)
(4985)
(4778)
(4714)
(4677)
(4604)
(4528)
(4335)
学科
(29208)
经济(29176)
管理(22797)
(22698)
(17657)
企业(17657)
方法(13950)
数学(12413)
数学方法(12328)
(9584)
(8201)
贸易(8197)
(8024)
(7939)
中国(7558)
业经(7450)
农业(6624)
(6487)
技术(5385)
环境(5345)
地方(5257)
(5221)
(4860)
财务(4858)
财务管理(4853)
(4783)
企业财务(4604)
产业(4548)
(4301)
银行(4262)
机构
学院(112130)
大学(111765)
(45410)
经济(44665)
管理(43179)
研究(39766)
理学(38494)
理学院(38030)
管理学(37352)
管理学院(37187)
(30976)
中国(28420)
科学(27938)
农业(25164)
业大(24572)
(22931)
(21447)
研究所(20143)
(18299)
中心(17832)
农业大学(16925)
(15749)
财经(15219)
(14076)
(14065)
(14034)
北京(13827)
经济学(13713)
科学院(13674)
(13423)
基金
项目(85179)
科学(66025)
基金(62999)
(59199)
国家(58733)
研究(53472)
科学基金(48757)
社会(35407)
自然(34275)
基金项目(34200)
社会科(33714)
社会科学(33704)
(33599)
自然科(33543)
自然科学(33528)
自然科学基金(32968)
(29202)
资助(24395)
教育(23578)
重点(19643)
编号(19006)
计划(18941)
(18328)
(18145)
(18045)
(17281)
科研(17203)
创新(17187)
科技(17008)
国家社会(15390)
期刊
(43676)
经济(43676)
学报(27610)
(27234)
研究(26188)
科学(22148)
中国(20285)
大学(19229)
学学(18833)
农业(18666)
管理(14317)
(13435)
(10910)
业大(8436)
业经(7956)
(7714)
金融(7714)
经济研究(7697)
农业大学(7420)
技术(7342)
(7189)
财经(7119)
科技(6697)
教育(6384)
问题(6330)
(6119)
资源(5867)
商业(5785)
中国农业(5701)
技术经济(5320)
共检索到152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逄娜  程松  张水梅  袁静超  刘剑钊  刘松涛  任军  梁尧  蔡红光  
探究化肥配施不同种类有机肥对黑土肥力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保护好和利用好黑土地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玉米秸秆(NPK+ST)、化肥配施牛粪(NPK+NF)、化肥配施鸡粪(NPK+JF)和化肥配施猪粪(NPK+ZF)5个处理实施5 a后0~20 cm, 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与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年际间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N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1.5%,11.1%;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8.3%~39.2%;NPK+NF、NPK+J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幅分别为1.19~3.02倍,14.0%~19.6%。NPK+ST、NPK+N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 20~40 cm土层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增幅分别为15.7%~29.3%,19.4%~41.7%;NPK+JF和NPK+ZF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增幅分别为16.0%,12.1%;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 20~40 cm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增幅为47.3%~126.0%,19.0%~31.4%,磷酸酶活性以NPK+ZF处理增加最突出。5 a间,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玉米平均产量较NPK处理增加4.82%~11.70%,以NPK+ZF处理增幅最高。因此,有机肥还田可有效改善黑土耕层土壤有机碳水平、养分供应能力及酶活性,随之玉米产量得以提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云梅  肖厚军  赵欢  秦松  芶久兰  赵堂甫  胡岗  赵伦学  何成兴  张萌  魏全全  
【目的】探究覆膜栽培下不同水平商品有机肥替代20%氮肥对春玉米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促进贵州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靖丰8号"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化肥(处理1,CK)、减量20%氮肥+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处理2)、减量20%氮肥+商品有机肥4500 kg/hm~2(处理3)的大田覆膜玉米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春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生物性状、养分积累及土壤的肥力效应。【结果】春玉米产量以处理3最高,较处理1增产6.83%,增产达显著水平;各处理玉米穗长、穗行数和秃尖差异不显著,处理3玉米穗粗最粗(54.46 mm)、秃尖最短(0.83 cm)、行粒数最多(40粒);玉米株高、茎粗和穗位高以处理2最优,显著优于其余处理;玉米植株氮、磷和钾吸收量以处理2最大,较处理1分别提高3.33%、3.06%和1.50%,较处理3分别提高5.54%、6.93%和3.70%;处理3较其他处理土壤pH最大、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最高。【结论】商品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提升玉米产量,同时可起到改土培肥的作用;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替代20%化肥氮,玉米基本可实现稳产;商品有机肥4500 kg/hm~2替代20%化肥氮处理的玉米增产效果最佳,产量构成较优,土壤酸性改良、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提升效果均最佳。故贵州玉米生产中替代20%化肥氮的商品有机肥推荐用量为4500 kg/hm~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白雪纯  张君红  冯魁亮  王涛  夏宇康  马超然  龙明秀  何树斌  
以关中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当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价值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当年不同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P> 0.05)。单施化肥处理(T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配施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纤维的含量。T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及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最低。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升高。由此初步说明,在关中地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维持种植当年的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土壤碳、氮储量及土壤酶活性。本研究为关中地区发展青贮玉米产业、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玉平  荣湘民  刘强  谢桂先  黄涛  吴巍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同比例猪粪、猪粪堆肥、沼渣沼液与无机肥配施,研究其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改善春玉米光合特性,提高玉米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确保稳产并改善品质,其中,以20%的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好,与施纯化肥相比,其春玉米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提高了13.35%和9.81%,灌浆期NR和SPS活性分别提高了17.96%和9.98%,籽粒中粗蛋白、粗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30.4%和7.48%,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9.97%,玉米增产7.9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孝良  胡立涛  王泓  张云晴  吴长昊  汪建飞  
[目的]针对皖北小麦玉米轮作区化肥过量施用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低的现状,探讨了皖北地区夏玉米化肥减量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可行性及化肥减量比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100%化肥(NPK)、有机肥(OF)、化肥减量(0%、20%、40%)配施有机肥(OF100、OF80和OF60)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施肥可改善玉米各生育期营养状况,提高玉米N、P、K养分吸收量。与NPK处理比较,OF60、OF80和OF100处理100 kg籽粒产量所需要的N含量分别下降0.04、0.13和0.27 kg,所需K2O含量下降0.19、0.13和0.25 kg,所需P2O5含量基本持平。与NPK处理相比,OF80处理玉米孕穗期至收获期地上部植株N、P、K养分吸收量占玉米整个生育期地上部植株N、P、K吸收总量的比例提高3.2%、11.8%、9.1%,产量显著提高9.7%,肥料总氮利用率、化肥氮利用率、肥料总氮农学利用率、化肥氮农学利用率、肥料总氮偏生产力、化肥氮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6.4%、7.4%、4.6 kg·kg~(-1)、3.1 kg·kg~(-1)、6.7 kg·kg~(-1)、13.3 kg·kg~(-1)。[结论]皖北夏玉米种植以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即基肥施用有机肥1 500 kg·hm~(-2),无机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尿素90 kg·hm~(-2)较为适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明岗  李冬初  李菊梅  秦道珠  八木一行  宝川靖和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湖南双季稻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稻田上进行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氮肥为尿素)及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12.2t·ha-1·a-1)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的产量(7.3t·ha-1·a-1)增加68%;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提高单位面积总穗数和穗粒数。化肥有机肥配施的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延臣  张曰东  袁亮  李伟  李燕青  林治安  赵秉强  
【目的】通过连续3年定位监测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后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探究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域商品有机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开始于2011年,于山东禹城设置3个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T1);单施化肥(T2);等养分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T3)(氮、磷和钾替代比例分别为11.3%、13.7%和58.8%)。于2011—2014年连续3年进行田间取样,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产量构成以及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1)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后,冬小麦和夏玉米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7 700和9 175 kg·hm~(~(-2)),与当地栽培条件下高产水平相当,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2)与单施化肥相比,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未表现出显著影响。(3)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3年后,与单施化肥相比,土壤有机碳增加了19.5%、土壤全氮提高了12.3%,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结论】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保证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的作物稳产、高产,并且能够培肥地力,有利于土壤可持续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兆顺  吴俊强  钱芳  楼辰军  
在潮土上进行了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均衡施肥(NPK、M、NPKM),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等肥力指标以及玉米产量,尤以M处理增幅最大,与本底值相比,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5.00%,24.81%,18.97%和21.43%;而不均衡施肥(N、NK、NP)导致相应的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分析表明,在潮土上施氮肥和磷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静  崔文芳  鲁富宽  胡云  张升  铁源  凌勃  
【目的】为降低内蒙古平原灌区农业生产中氮肥用量且确保该区玉米持续绿色高产,开展了元泰丰BGF(Biogenic Gas and Fertilizer,简称BGF技术)有机肥/腐植酸和菌剂化肥减量技术对甜糯玉米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主区,BGF有机肥及氮肥减量施用是副区,品种为金糯8号和金甜9号,副区为CK、有机肥1500 kg/hm~(2)(T1)、3000 kg/hm~(2)(T2)、4500 kg/hm~(2)(T3)、6000 kg/hm~(2)(T4),各处理比常规施氮量减量30%,施用量为纯氮210 kg/hm~(2)。【结果】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与对照相比,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使金糯8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50.94%~38.56%,5.45%~25.69%、6.97%~41.01%,29.94%~106.87%、2.60%~38.54%,全氮、全磷含量显著提高0.006~0.026、0.017~0.092个百分点;使金甜9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显著提高6.98%~44.71%、3.19%~12.58%、4.66%~24.23%、37.85%~83.03%、4.41%~24.61%,全氮、全磷含量显著提高0.022~0.019、0.014~0.041个百分点,对糯玉米土壤性质改良效果优于甜玉米,适宜的用量能够显著增加糯玉米0-20 cm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20~40 cm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而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多富集于0~20 cm。同时,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使甜、糯玉米产量分别提高5.38%~19.25%、12.23%~29.30%。【结论】五个处理中,T1效果对甜糯玉米产量及土壤性质的改善最显著,因此,生产中1500 kg/hm~(2)为适宜的推荐用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博  刘鸣达  肖珣  何娜  杨丹  谢桂先  
为量化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条件下稻田氮素的归趋,明确施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采取田间动态监测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在等氮条件下(120 kg·hm-2)以鲜猪粪(PM)、沼液沼渣(BF)、猪粪堆肥(PC)、绿肥(GM)替代20%化肥及单施化肥处理(CF)稻田挥发性氮、径流氮、N2O等氮素损失的变化规律,以及各处理水稻产量及地上部吸氮量的差异,结合稻田氮素平衡以明确氮素来源和去向及其数量。结果表明:施肥是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为47%;植物吸收利用是氮输出的主要部分,占氮素输入量的47%~57%;各处理氨挥发排放通量、径流总氮(TN)损失量、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占施氮量的4%~6%、16%~23%、16%~20%;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有机肥降低了稻田氨挥发累积排放量,减少了径流损失氮量,增加了地上部吸氮量,有利于水稻增产稳产;其中BF、PC处理氨挥发累积排放量均降低21%,PM、BF处理径流损失氮量显著减少33%、29%(p <0.05),PM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5468kg·hm-2),增产8%,地上部吸氮量最高(为137kg·hm-2),增幅为14%;PM处理氮素表观损失和氮盈余均最低,BF处理次之。综合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来看,施氮量为120kg·hm-2时,以鲜猪粪和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替代20%化肥是可行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媛媛  马慧媛  黄亚丽  邢慧珍  徐炳雪  贾振华  郑立伟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司海丽  纪立东  刘菊莲  柳骁桐  郑淑欣  
【目的】探讨宁夏平原有机肥施用量对饲料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安全施用量,为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宁夏青铜峡市甘城子村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共设6个用量水平:0、3750、7500、15 000、30 000、45 000 kg/hm~(2),以非有机肥(0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有机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30 000 kg/hm~(2)对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最高产量下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27 880和25 030 kg/hm~(2);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0~30 cm 层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对增加土壤细菌数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52.1%和202.4%,且2019年微生物总数高于2018年;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酶活性,0~20 cm层土壤酶活性高于20~40 cm。0~20 cm层土壤在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增加63.6%、26.2%、158.9%和43.9%,而20~40 cm层土壤在有机肥施用量45 000 kg/hm~(2)处理下活性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02.3%、37.4%、97.4%和56.3%。【结论】施用适量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萍  卞新民  章熙谷  谭立军  陈欣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苏南地区麦玉米稻三熟制中套作春玉米的合理施肥量和肥料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和有机肥三因子对产量有较大的贡献,而钾肥增产作用不明显。产量与氮、磷化肥和有机肥之间的三元二次生产函数分析表明,氮肥与有机肥及磷肥与有机肥之间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在苏南中上等肥力水稻土上,套作春玉米75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肥料运筹为:总氮量225~300kg,其中化肥氮150~225kg,有机氮75~150kg;无机磷肥用量为75~150kg。若有机肥取高限,则磷肥直取低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尉亚囡  薄其飞  唐安  高嘉瑞  马田  尉熊熊  张方方  周祥利  岳善超  李世清  
【目的】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究长期覆膜和施用有机肥对春玉米产量、品质、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长期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展。试验设4个处理:覆膜,不施氮,作为对照(F);不覆膜,施氮225 kg·hm~(-2)(N);覆膜,施氮225 kg·hm~(-2)(FN);覆膜,施氮225 kg·hm~(-2),并施有机肥(FSN)。2020和2021年在玉米吐丝期(R1)和收获期(R6)分别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并按器官分类测定不同部位的氮含量,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结果】(1)施氮条件下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能使产量进一步提高。不覆膜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106%—176%,覆膜处理在此基础上产量增加21%—75%,在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后进一步增产6%—8%。(2)施氮条件下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施用有机肥后二者进一步得到提高。(3)不覆膜施氮处理的粗蛋白含量为8.67%—8.94%,施氮条件下覆膜使粗蛋白含量提高至8.99%—9.34%,增施有机肥后粗蛋白含量没有进一步提高。3个处理间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覆膜(FN)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和粗蛋白含量,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FSN)在维持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产量,实现春玉米的高产优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崇峻  李凤巧  李明静  杨丽娟  
土壤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不同施肥方式影响着土壤酶的时空特性。通过设施内田间栽培黄瓜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中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内菜田土壤酶活性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弱,0~10cm土层酶活性明显高于10~20cm。对照(CK)处理、单施有机肥(M)处理和有机肥配施氮磷钾(MNPK)处理10~20cm土壤4种酶活性平均分别为0~10cm土层酶活性的86.09%、78.25%和84.13%。菜田耕层土壤酶活性随作物生育时期变化明显,作物旺盛生长期土壤酶活性高,而作物生长初期和末期,土壤酶活性较低。施用有机肥、化肥可以调节土壤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