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8)
- 2023(4263)
- 2022(3623)
- 2021(3242)
- 2020(2795)
- 2019(6099)
- 2018(5942)
- 2017(11177)
- 2016(6181)
- 2015(6584)
- 2014(6589)
- 2013(6392)
- 2012(5920)
- 2011(5244)
- 2010(5415)
- 2009(5110)
- 2008(5151)
- 2007(4694)
- 2006(4082)
- 2005(3706)
- 学科
- 管理(20912)
- 济(20566)
- 经济(20550)
- 业(19154)
- 企(14063)
- 企业(14063)
- 险(10740)
- 保险(10648)
- 方法(9885)
- 环境(9838)
- 数学(8885)
- 数学方法(8717)
- 中国(7981)
- 财(7703)
- 银(6661)
- 银行(6647)
- 划(6487)
- 行(6243)
- 制(6196)
- 农(5807)
- 融(5493)
- 金融(5493)
- 务(5325)
- 财务(5307)
- 财务管理(5294)
- 企业财务(5011)
- 规划(4763)
- 环境规划(4592)
- 学(4507)
- 各种(4426)
- 机构
- 学院(85433)
- 大学(84769)
- 济(34227)
- 经济(33400)
- 管理(32915)
- 研究(27508)
- 理学(27261)
- 理学院(27030)
- 管理学(26552)
- 管理学院(26432)
- 中国(25302)
- 财(19521)
- 京(17521)
- 科学(17159)
- 农(15727)
- 财经(14940)
- 所(13913)
- 中心(13589)
- 经(13583)
- 业大(13315)
- 江(12938)
- 农业(12610)
- 研究所(12588)
- 北京(11263)
- 财经大学(11208)
- 经济学(10726)
- 州(10501)
- 院(9952)
- 经济学院(9740)
- 省(9685)
- 基金
- 项目(57438)
- 科学(44423)
- 基金(42243)
- 研究(39216)
- 家(37862)
- 国家(37585)
- 科学基金(31815)
- 社会(25655)
- 社会科(24303)
- 社会科学(24292)
- 省(22113)
- 基金项目(21819)
- 自然(21449)
- 自然科(20890)
- 自然科学(20879)
- 自然科学基金(20489)
- 划(19068)
- 资助(18203)
- 教育(17104)
- 编号(14797)
- 重点(13171)
- 部(12514)
- 发(11942)
- 成果(11644)
- 科研(11427)
- 计划(11370)
- 创(11296)
- 国家社会(10971)
- 制(10816)
- 创新(10746)
共检索到130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昊 葛梅红 王烁衡 范声浓 王瑞 林一凡 林电
【目的】探讨化肥优化减施模式下杧果园磷钾养分平衡情况及养分流失的环境风险,为杧果园磷钾养分管理和环境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设7个施肥处理: ①不施肥(对照,NF),②仅施有机肥底肥(对照,CF),③化肥常量沟施(A),④有机-无机配施(OS) ,⑤水肥常量沟施(IWF) ,⑥水肥减量30%沟施(RA) ,⑦有机-无机配施水肥(OWF)。地表径流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结合当地气象数据资料估算;磷钾环境风险评价试验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法确定磷钾环境风险临界值,以此划分磷钾环境风险等级;采用养分平衡收支模型分析磷钾养分盈亏情况。【结果】化肥常量沟施处理(A)磷素盈余率最高,达63.36%(67.04 kg/hm~(2));化肥沟施处理(A)钾素盈余率最高,达49.49%(142.96 kg/hm~(2));杧果园磷素养分径流损失量达10.74 kg/hm~(2),钾素养分径流损失量达8.86 kg/hm~(2)。磷素输出量和输出占比排序为修剪枝叶>地表径流>凋落物>采收果。钾素输出量和输出占比排序为采收果>修剪枝叶>凋落物>地表径流。单次化肥磷素养分投入风险临界值为:45.99 kg/hm~(2),单次化肥钾素养分投入风险临界值为20.29 kg/hm~(2),土壤磷素环境风险值为103.78 mg/kg,土壤钾素环境风险值为143.98 mg/kg,A、OS、IWF、OWF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均超过环境风险阈值,存在磷素流失的环境风险。OWF、IWF处理速效钾含量超过环境风险阈值,存在钾素流失的环境风险。OS处理的速效钾含量逼近环境风险阈值,有潜在的钾素流失风险。【结论】 ①有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钾素有效性以及促进果树对钾素养分的吸收。②果园磷素养分径流损失量占磷素养分投入比例较大,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③总体而言,水肥减量30%沟施处理(RA)相比其他施肥处理,磷钾养分投入最均衡,但仍有优化空间,建议配施一定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养分投入。④杧果树整体对磷素养分的需求小,沟施模式下,以每次化肥磷素投入量不超过45.99 kg/hm~(2)为宜。杧果树果实对钾素养分需求较大,每次化肥钾素的投入不要超过20.29 kg/hm~(2),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形式供给养分。
关键词:
杧果园 地表径流 磷钾养分平衡 环境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汝亮 同延安 高义民 赵营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渭北旱塬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此基础上,通过连续3年(2004~2006)的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对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36.1%,41.7%,80.6%和77.8%,速效P、S和Fe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13.9%,11.1%和16.7%,表明该区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较低,属于亏缺元素,有效P、S和Fe较丰富,但存在亏缺的风险。...
关键词:
苹果 平衡施肥 土壤养分 渭北旱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海燕 鲁艳红 廖育林 聂军 周兴 谢坚 杨曾平
采用7年定位大田试验,研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种植制度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植株氮、钾吸收量及种植体系中氮、钾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与化肥合理配施可提高早、晚稻产量,80%化肥与20%紫云英配施(20%GM)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早、晚稻两季总产较施100%化肥(100%CF)处理增产8.3%,其次为60%化肥配施40%紫云英(40%GM)处理,增产6.0%;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增加是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紫云英与化肥合理配施可促进早、晚稻对氮素和钾素的吸收,20%GM和40%GM早、晚稻稻谷和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小英 王永瑜 张宗军 赵静
[目的]测度不同地区化肥施用的动态环境安全阈值,明确各地区化肥施用的环境容量边界和减施空间, 科学评估不同区域化肥施用的环境风险。[方法]鉴于不同类型作物对各单质肥的吸收量有着较大差异,选择总种植面积占比最大的5类大宗作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80年至2021年间31个省市区5大类作物的实际产量进行模拟回归分析,得出其趋势产量;根据各大类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以及种植面积的权重,分别对各地区氮、磷、钾及总施肥的环境安全阈值进行测算;以此作为分析基础,计算出各地区化肥减施空间和化肥环境风险指数。[结果](1)化肥施用安全阈值并非一个静态标准值,同一时期不同类型作物安全阈值差别很大,同类型作物不同时期安全阈值呈现动态变化,同一时期同类作物不同区域安全阈值存在差异。(2)对比各地区安全阈值与化肥实际施用强度,发现氮、磷、钾单质肥及总化肥用量空间上表现出施用过量与施用不足并存的现象,各地区化肥环境风险指数随时间推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各地区出现拐点的时间不同。[结论]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化肥施用数据库、确立差异化化肥减施方案、保持稳定合理种植结构、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实施土壤健康卡评估办法等措施推进农业生产减施降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开骥 彭嘉宇 周柳强 雷秋良 沈小微 谭宏伟 黄金生 刘昔辉 唐新莲 区惠平
【目的】明确田间生草减肥管理措施对坡地芒果园氮(N)和磷(P)流失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有效防治坡地芒果园N和P流失协同养分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百色市坡地芒果园(品种为热农,树龄5年)为研究对象,设生草减肥和常规管理2个处理,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测定2个处理坡地芒果园的径流产生量及泥沙、N和P流失量,同时分析芒果的N、P和钾(K)养分吸收量。【结果】研究区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中雨以上等级的降水量占观测期总降水量的77.28%。径流发生于连续中大降雨或单场降水量大于30.00 mm的降雨,且降水量与泥沙、N和P流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若征 贾可 廖文华 王志辉 刘建玲 袁维翰 何建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土壤供氮、磷、钾能力以及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状况。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肥明显促进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对产量的影响。与-N(不施氮),-P(不施磷)处理比较,NPK处理(施氮、磷肥)分别增产10.7%,5.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供氮、磷、钾的能力分别为89.3%,84.6%,96.6%。1/2N、1/2P、1/2K处理的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的96.2%,98.1%,97.4%,各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变化。NPK处理的氮磷钾籽粒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6.4%,10.9%,7.4%,氮磷钾回收率(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4.6...
关键词:
冬小麦 养分吸收 利用率 产量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笑梅 武庆慧 李宏杰 黄玉芳 赵亚南 叶优良
为研究不同配方复合肥在夏玉米上一次性施用的效果,采用大田试验,设置30-5-5、33-5-8、28-7-9、27-7-12、28-11-10、29-6-10配方处理,分析其对玉米产量和构成因素、穗部性状、养分累积量、养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减氮增磷钾配方(28-7-9、27-7-12、28-11-10、29-6-10)玉米籽粒产量均超过10.5 t/hm~2,比高氮配方33-5-8和30-5-5分别增产6.3%~9.5%和7.0%~10.2%。与2个高氮配方相比,其余4个减氮增磷钾配方均表现出玉米穗部秃尖长降低、缺粒数减少、结实率提高。减氮增磷钾配方的养分收获指数、内部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高于高氮配方处理。减氮增磷钾配方的总收益和净收益比配方30-5-5增加4.6%~6.9%和6.1%~9.7%,比配方33-5-8增加9.3%~11.7%和19.3%~23.4%。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夏玉米配方肥一次性施用时,减氮增磷钾配方的产量、养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优于高氮配方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连煜阳 刘静 吴亚男
本文运用Hakanson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对1978~2016年中国化肥施用环境风险变化趋势、2016年各省化肥施用环境风险、2016年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指数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16年,中国化肥施用处于环境低度风险状态,各类风险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点;农作物方面,蔬菜、水果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明显高于粮、油、糖类等大宗农产品,特别是设施蔬菜化肥施用量均处于重度风险及以上状态,环境风险较大。为了遏制化肥施用环境风险上升趋势,应努力实现化肥总量"零增长",同时警惕施肥强度上升;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中应警惕高环境风险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红梅 曹寒冰 谢英荷 李廷亮 刘凯 张奇茹 姜丽伟 曹静 邵靖琳 武文玥 栗文琪
【目的】明确晋南黄土旱塬冬小麦养分投入现状,为当地旱作冬小麦稳产增产、减肥增效和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连续9年对黄土旱塬984个小麦种植户进行施肥调查,采用基于冬小麦产量确定的推荐施肥量,评价农户施肥,分析农户施肥的减肥潜力及其经济和环境效益。【结果】调研农户小麦籽粒平均产量3 711 kg·hm~(-2),其中属于低产(≤3 200 kg·hm~(-2))和中产(3 200—4 220 kg·hm~(-2))的农户比例分别占56.0%和18.1%。农户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平均用量分别为292.3 kg N·hm~(-2)、159.8 kg P_2O_5·hm~(-2)和92.0 kg K_2O·hm~(-2)。随着产量水平提高,施肥过量(即高投入+很高投入)的农户比例增加,其中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过量的农户比例分别为68.7%、65.1%和57.9%。在各产量水平投入高和很高的农户减肥潜力较大,其中高投入的农户氮肥、磷肥和钾肥减施量为24.1 kg N·hm~(-2)、12.8 kg P_2O_5·hm~(-2)和6.2 kg K_2O·hm~(-2),减少比例依次为15.9%、16.7%和16.7%;很高投入的农户氮肥、磷肥和钾肥减施量为250.9 kg N·hm~(-2)、205.7 kg P_2O_5·hm~(-2)、124.6 kg K_2O·hm~(-2),减少比例依次为66.5%、76.7%和80.0%。进一步分析表明,高投入和很高投入的农户化肥减施后经济效益可增加251和3 425元/hm~2,即分别增加4.0%和55.0%;高投入的农户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农学效率可分别提高18.8%、23.2%和22.1%,很高投入的可分别提高192.5%、321.3%和388.1%;高投入的农户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偏生产力可分别提高20.2%、23.7%和19.2%,很高投入的可分别提高210.4%、317.9%和388.1%。同时,合理降低高投入和很高投入的农户施氮量,N_2O排放可分别减少0.3和6.3 kg N_2O·hm~(-2),减少幅度为11.2%和72.5%;NH_3挥发分别减少14.1和90.7 kg NH_3 hm~(-2),减幅为20.8%和62.8%;NO_3~--N淋洗减少3.1和231.1 kg NO_3~--N·hm~(-2),减幅为4.9%和79.6%;整体上,总氮污染物(包括N_2O排放、NH_3挥发和NO_3~--N淋洗)可分别减少17.4和328.1 kg·hm~(-2),减幅13.1%和74.0%,节约氮肥12.5和130.9 kg N·hm~(-2),减少氮肥投入65.0和683.3元/hm~2。【结论】通过基于产量的农户施肥评价、减肥潜力估测、化肥减施后的经济效益和氮化合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分析,明确了高和很高投入的农户氮磷钾减施潜力分别为24.1—250.9 kg N·hm~(-2)、12.8—205.7 kg P_2O_5·hm~(-2)、6.2—124.6 kg K_2O·hm~(-2),且化肥减施后农户的经济收益提高251—3 425元/hm~2,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8.8%—192.5%、23.2%—321.3%、22.1%—388.1%,同时,氮、磷、钾偏生产力提高20.2%—210.4%、23.7%—317.9%、19.2%—388.1%,还能减少包括N_2O排放、NH_3挥发、NO_3~--N淋洗等总氮污染物的排放17.4—328.1 kg·hm~(-2)。该研究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当前旱作小麦生产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节本、增效的环境友好型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光庆 谢祝捷 姚雪琴
【目的】建立越冬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模型,用于计算推荐施肥量,为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越冬中熟花椰菜品种‘120天’为材料,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单形格子设计,分别开展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肥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建立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的产量、外观成品率和与营养品质有关的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以及阶段施氮肥的产量效应函数模型。在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分析基础上,将施肥效应函数模型运用于花椰菜测土配方施肥。【结果】花椰菜产量、外观成品率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之间回归关系极显著并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寻优得到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敏 杨浩瑜 包立 汪泰 张乃明
[目的]为明确辣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及叶片养分吸收状况。[方法]研究采取田间小区实验,设置N_(80)、N_(80)P_(20)、N_(80)K_(40)、P_(20)K_(40)、N_(80)P_(20)K_(40)、N_(60)P_(20)K_(60)和不施肥对照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辣木生长速度先快后缓慢,处理90 d后株高、冠幅和鲜叶生物量的最高值及地径的次高值均出现在N_(80)中,N_(60)P_(20)K_(60)的株高、地径及N_(80)K_(40)的鲜叶生物量仅次于N_(80)处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均促进了辣木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的累积,但降低了全钾含量;除N_(80)外,其它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高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P_(20)K_(40)和N_(60)P_(20)K_(60),N_(80)P_(20)高于N_(80)K_(40)。[结论]各元素对辣木生长影响大小为N>K>P,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大小为N>P>K,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为N>K>P。综合试验结果中辣木主要生长指标的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情况,配比施肥最优处理为N_(80),且该施肥处理主要适用于辣木幼龄及速生生长阶段。
关键词:
辣木 配比施肥 养分吸收 生长状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邹国元 李晓林 杨志福
在砂培试验中,设置了0、15、40g/kgK2O施钾水平,3个施磷水平保持一致(010g/kgP2O5),玉米分别在网室(低温)及温室(常温)中生长,待玉米长至5叶期时测定植株的钾磷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温室及网室中玉米生长因施钾而受到显著影响,以施用15g/kgK2O最有利于玉米地上部及根的生长,而其中又以网室(低温)中的生长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无论是在温室还是在网室中,施用钾肥均使玉米植株比根长显著下降。试验进一步表明,低温下施钾促进了植株对钾的吸收,同时对植株根冠部磷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过量施钾降低了玉米根冠部磷的含量及吸磷总量,降低了单位根长吸磷量。
关键词:
玉米,钾,磷,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志红 陈晓远 林昌华 张宇鹏 何永胜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施肥水平下木薯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差异,探讨粤北坡岗地优质高产木薯氮磷钾养分的最佳用量。【方法】以木薯品种南美119为材料,采用"3414"方案,在粤北翁源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14个处理。【结果】施肥处理的氮素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的氮素则主要分配到根部;不同施肥处理的磷素均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和不施钾处理的钾素主要分配到根部,不施氮处理的钾素在根、冠间分配较均衡。在木薯不同生长阶段,植株氮磷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处理植株氮磷钾含量的下降速度小于不施氮、磷、钾化学肥料的处理。处理N2P2K2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在各生育期均为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育林 郑圣先 黄建余 聂军 谢坚 向艳文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在丘陵双季稻区和洞庭湖双季稻区分别施以0,112.5,150.0,187.5 kg/hm~2的K_2O)对水稻单产和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洞庭湖双季稻区稻田中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均较高,土壤供钾能力强,土壤中钾基本上能够满足水稻对钾素营养的需要,能够获得较高的单产,施钾效果不显著.在2类双季稻区土壤上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明显大于施用钾肥的.由差值法测得,丘陵双季稻区和洞庭湖双季稻区早稻NPK_1,NPK_2,NPK_3处理的平均钾素利用率分别为28.8%,43.0%,晚稻NPK_1,NPK_2(1-1),NPK_3处理的分别为44.4%,26.5%.在每季水稻施钾量...
关键词:
钾肥 双季稻区 湖南 钾肥效应 钾素平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红 郝兴顺 田霄鸿 陈艳龙 张春辉 陈浩 李厚华 秦宇航 赵胜利
【目的】稻麦一年二熟轮作是汉中盆地小麦生产的最重要种植制度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季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旨在揭示本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替代部分化肥的产量及沃土效应。【方法】试验共设置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氮磷钾减量15%+秸秆还田(-15%NPKS)、氮磷钾减量30%+秸秆还田(-30%NPKS)4个处理。【结果】与秸秆不还田(NPK)相比,水稻秸秆还田处理(NPKS、-15%NPKS和-30%NPKS)均不同程度降低了0~1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其中对0~5 cm土层影响最为显著;NPKS和适量化肥减量(-15%NPKS)提高了0~15 cm土壤有机碳(TOC)和活性有机碳(LOC)含量,而高量化肥减量(-30%NPKS)会降低TOC和LOC含量,还田处理均提高了15~30 cm土层有机碳(TOC)含量;秸秆还田(NPKS)及适量化肥减量(-15%NPKS)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增幅分别达32.7%和29.0%;NPKS处理提高了蔗糖酶活性,增幅达19.8%,而化肥减量(-15%NPKS和-30%NPKS)显著降低了蔗糖酶活性,降幅分别为32.5%和10.7%。与秸秆不还田(NPK)相比,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均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此外,适量化肥减量(-15%NPKS)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而高量化肥减量(-30%NPKS)会显著降低小麦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显著相关。秸秆还田与化肥氮磷钾减量15%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无负面影响。【结论】因此,稻麦轮作体系下,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同时氮磷钾肥减量15%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小麦季小麦稳产,而且减少环境污染风险,具有农学、经济、环境三赢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