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7)
2023(8561)
2022(6774)
2021(5740)
2020(4572)
2019(9717)
2018(9635)
2017(18160)
2016(9488)
2015(10296)
2014(9937)
2013(9620)
2012(8918)
2011(8285)
2010(8263)
2009(7767)
2008(6771)
2007(5981)
2006(5569)
2005(5004)
作者
(26703)
(22521)
(22340)
(21346)
(14075)
(10572)
(9988)
(8681)
(8412)
(7803)
(7780)
(7286)
(7015)
(6990)
(6941)
(6895)
(6739)
(6477)
(6249)
(6236)
(5630)
(5421)
(5379)
(5275)
(5129)
(4922)
(4754)
(4581)
(4373)
(4369)
学科
(62254)
经济(62221)
管理(28546)
(19722)
地方(16610)
方法(16562)
(15915)
企业(15915)
数学(14766)
数学方法(14656)
环境(13725)
中国(12620)
(12586)
地方经济(12338)
业经(11557)
(10553)
(8652)
经济学(8633)
(7541)
(7348)
(7342)
产业(7272)
资源(7266)
农业(7250)
(7184)
(7183)
贸易(7179)
(6970)
金融(6969)
(6876)
机构
学院(137346)
大学(133346)
(68260)
经济(67161)
研究(51676)
管理(48385)
理学(41380)
理学院(40875)
管理学(40183)
管理学院(39926)
中国(38614)
科学(29917)
(27572)
(27234)
(25977)
研究所(23583)
经济学(22743)
中心(22388)
财经(22084)
经济学院(20151)
(20058)
(19939)
(19013)
(18897)
业大(17594)
(17439)
师范(17292)
北京(17078)
科学院(16397)
财经大学(16162)
基金
项目(90778)
科学(72047)
研究(66988)
基金(66210)
(57707)
国家(57301)
科学基金(49172)
社会(45125)
社会科(42868)
社会科学(42857)
(35723)
基金项目(34248)
自然(29976)
(29562)
教育(29276)
自然科(29242)
自然科学(29238)
自然科学基金(28650)
编号(26332)
资助(26177)
(22468)
重点(21252)
成果(19601)
国家社会(19356)
(19207)
(18793)
发展(18707)
(18454)
课题(18413)
创新(17749)
期刊
(83420)
经济(83420)
研究(43171)
中国(24530)
(20564)
管理(19411)
科学(18788)
学报(18548)
(17654)
经济研究(15406)
大学(13897)
学学(13522)
业经(12428)
(12288)
金融(12288)
农业(12139)
技术(12047)
财经(11494)
教育(10282)
(10207)
问题(9700)
技术经济(8206)
(7718)
资源(7660)
统计(7356)
世界(7126)
商业(7084)
国际(6651)
(6528)
经济问题(6293)
共检索到209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锋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四个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在化石能源耗竭与气候变化约束下,经济低碳转型中的一系列关键变量的长期行为方式和中短期平衡增长路径;进而刻画了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配置和转移、化石能源价格、排放空间价格对能源结构、碳强度、消费、单位劳动碳减排量、单位劳动产出等变量的影响机制;同时揭示了运用一些政策工具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的时机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县民  王喜莲  
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200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德国海利根达姆G8峰会,到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亚欧会议,都将气候变化列为主题。在石油、煤炭和其他化石能源日趋枯竭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热点话题的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娜  
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稳定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已成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进而引申出发展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观点,并阐释了如今国际低碳经济竞争的局势,得出发展低碳经济是势在必行的结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贵阳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贸易与气候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双重效应关系,并呈现出时空特征。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大国,现行的贸易发展方式具有气候非友好的特征,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气候贸易壁垒受害国之一。因此,我国亟须进行贸易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要确立新战略,优化贸易结构,建立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合作机制和国家间协同减排合作机制,制定和实施绿色贸易政策,逐步实现贸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脱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过去那种依靠能源和环境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何控制和减少中国碳排放、探索影响能源约束的因素、寻求缓解能源约束的途径已势在必行。通过构建模型对中国能源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确保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提升产业层次、改进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能源贸易结构来缓解我国的能源约束,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王志博  杨齐明  郭仓  
文章通过对三大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土地利用和能源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系统驱动因素的变化;根据对驱动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气候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转型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出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经济发展必将转向低碳的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王志博  杨齐明  郭仓  
文章通过对三大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土地利用和能源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系统驱动因素的变化;根据对驱动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气候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转型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出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经济发展必将转向低碳的发展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虹  
在全球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下,削减或取消化石能源补贴,作为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化石能源过度消耗的有效手段,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尤其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的中国而言,化石能源补贴改革也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车卉淳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资源耗竭问题的两大主要原因,即自然资本与人为资本具有完全替代弹性的理论与正值贴现率政策。二者从“经济人行为假定”出发,虽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由于忽略了“代际公平”,因而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为了真正实现资源的持续性使用,必须遵循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原则,这样才能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少英  
本文基于贸易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汇率变动、可耗竭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贸易传导机制下的"资源诅咒"在我国虽然存在不明显,这种局面到底能持续多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我国资源的承受力和可持续性的结论。最后给出了从长远来看,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化解"资源诅咒"的陷阱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良  郭杰  
资源的可耗竭性对持续的经济增长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在内生经济增长的框架中 ,引入知识积累将抵消资源耗竭的作用 ,实现持续增长。同时 ,由于自主决策会产生低效率 ,因而需要借助于政府干预 ,促进知识积累 ,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诗一  祁毓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财政政策在其中如何发挥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文献、理论和经验素材,系统性探讨气候变化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气候变化的财政影响会最终反映到财政行为、财政成本和财政关系上,财政系统在面临气候变化冲击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适应性和启动“相机抉择”的主动性,这蕴含着财政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灵活性的治理逻辑。未来需要进一步将气候变化或相关环境因素纳入财政政策框架中,瞄准“减缓”和“适应”两个关键环节,对现有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投融资政策、政府预算制度、政府采购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改革,突出财政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治理”功能,加强财政政策工具之间及其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协调和协同,放大财政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治理”效能。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财政政策的定位、作用和影响,为更好地发挥现代财政制度在生态文明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支柱作用提供依据,为构建生态财政治理理论体系提供分析框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付奎  刘炳荣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既是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之需,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长远之策,数字经济已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引擎。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助推低碳转型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18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实现城市碳排放降低和全要素碳生产率提高,该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能源效率提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赋能城市低碳转型。深入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目标约束对数字经济助推城市低碳转型的作用不同,其中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强化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机,削弱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碳“减排”和“增效”的作用;环境目标约束强化了政府环境监管行为,增强了数字经济的低碳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推动老工业基地城市低碳转型,但囿于对传统资源产业的路径依赖,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治理作用尚不显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尼古拉斯·斯特恩  季大方  
文章针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涉及的经济学方法,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对排放指标、政策工具和全球行动提出了建议。文章认为,制定好的政策关键是要考虑温室气体的价格,以及技术、信息和交易成本,偏好的转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