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5)
2023(4877)
2022(3808)
2021(3506)
2020(2831)
2019(6402)
2018(6248)
2017(12583)
2016(7028)
2015(7650)
2014(7627)
2013(7378)
2012(7015)
2011(6362)
2010(6553)
2009(6112)
2008(5834)
2007(5317)
2006(4958)
2005(4500)
作者
(18114)
(14978)
(14665)
(14324)
(9573)
(6883)
(6804)
(5678)
(5615)
(5592)
(4986)
(4815)
(4791)
(4781)
(4764)
(4634)
(4503)
(4379)
(4325)
(4324)
(3653)
(3564)
(3555)
(3539)
(3495)
(3372)
(3328)
(3320)
(2943)
(2904)
学科
(27305)
经济(27279)
管理(21849)
(18581)
(14830)
企业(14830)
(9976)
方法(9478)
数学(8616)
数学方法(8480)
中国(7826)
(7599)
(7549)
(6764)
贸易(6762)
(6645)
业经(6533)
(6048)
地方(5606)
及其(5372)
政策(5343)
农业(5256)
(5177)
银行(5177)
(5006)
(4850)
税收(4715)
(4685)
环境(4676)
方针(4614)
机构
学院(93352)
大学(90791)
(43780)
经济(42818)
管理(37237)
研究(33490)
理学(31384)
理学院(31104)
管理学(30700)
管理学院(30509)
中国(27522)
(21363)
(18922)
科学(17249)
(16041)
中心(15962)
财经(15794)
(15379)
(14372)
研究所(14098)
经济学(12951)
(12810)
(12448)
北京(12412)
(12001)
师范(11947)
(11741)
经济学院(11591)
财经大学(11577)
业大(10847)
基金
项目(56998)
科学(45835)
研究(45768)
基金(41371)
(34648)
国家(34329)
科学基金(29924)
社会(29176)
社会科(27749)
社会科学(27742)
(21565)
教育(20856)
基金项目(20537)
编号(19765)
(18346)
自然(18042)
自然科(17606)
自然科学(17602)
资助(17506)
自然科学基金(17303)
成果(16626)
课题(13638)
(13266)
(13118)
(12755)
重点(12483)
(12309)
国家社会(11828)
(11824)
教育部(11668)
期刊
(50393)
经济(50393)
研究(31256)
中国(18954)
(15068)
管理(14459)
(13542)
金融(13542)
(11680)
教育(11366)
科学(10060)
学报(8561)
业经(8430)
经济研究(8392)
技术(8117)
农业(7894)
理论(7522)
价格(7421)
财经(7408)
大学(7245)
实践(7046)
(7046)
学学(6715)
(6433)
(6404)
问题(6044)
国际(5828)
现代(4723)
技术经济(4697)
世界(4629)
共检索到152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阳星  梁志民  肖文海  
化石能源价格下跌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预期,挤压了可再生能源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延缓了能源转型的均衡时间,甚至导致化石能源对可再生能源的反替代,不利于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应对化石能源价格下跌,建议开征能源税,建立气候补偿性能源价格体系,减少化石能源补贴,以稳定化石能源价格,并通过发展能源互联网、提高可再生能源金融支持效率和积极推进"配额+绿证"制度来促进能源转型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阳星  梁志民  肖文海  
化石能源价格下跌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预期,挤压了可再生能源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延缓了能源转型的均衡时间,甚至导致化石能源对可再生能源的反替代,不利于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应对化石能源价格下跌,建议开征能源税,建立气候补偿性能源价格体系,减少化石能源补贴,以稳定化石能源价格,并通过发展能源互联网、提高可再生能源金融支持效率和积极推进"配额+绿证"制度来促进能源转型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锁焕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各国抢占工业4.0新经济时代战略制高点的风向标。针对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关键性核心技术缺乏、遭遇并网难瓶颈、产业政策缺乏长远性和统筹性、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挑战,本文提出应完善新能源产业制度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电网管理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新能源产业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庭娅  
一、德国能源转型及主要目标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德国政府作出全面退出核能的决定,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国家能源利用结构的全面转型。这标志着"能源转型"正式被确立为德国政府今后40年能源政策的主导方向。作为世界第五大能源消费国和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在世界率先高调实施能源转型,是受保障能源安全供给、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气候和生态等多重目标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德国国内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剑军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享受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红利,但本轮下跌行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也日益明显。近期,各主要经济体为克服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不利影响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为我国未来防范输入性通缩以及经济下行风险提供了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琦  金卓然  
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化石能源价格变动是碳配额交易价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2013年11月至2017年12月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化石能源价格变动对碳市场交易价格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石能源价格的变动与北京碳交易所市场碳配额市场交易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煤炭以及石油价格的上涨均能促进碳配额交易价格上涨,其中石油价格变动引起的碳配额交易价格变动相对于煤炭价格变动引起的碳交易价格变动影响效果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鑫  王宏伟  冯连勇  
利用《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测算我国两个化石能源部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产品价格分别单独以及同时上涨10%这3种情境下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煤炭价格依然是对我国各部门产品价格影响最广的因素;而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对其他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个别部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海  叶剑  
促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关键在于价格机制。可再生能源价格作用机制可以采取可再生能源补贴、化石能源税收、能源税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组合等三种方式。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可再生能源价格作用机制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节能减排国情,建议平衡税收与补贴,将目前"以补为主"的支持政策向"税补并重"转型,并在2030年左右转移到"以税为主",构建可再生能源长效发展的体制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陈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庆  
中国的发展正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要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要以科学的环境政策作为保障。该文探讨了环境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应对挑战的中国环境政策进行了总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才凤敏  徐猛  
我国高碳资源价格偏低、低碳资源及低碳产品定价过高,能源价格未能反映生态成本,在各种能源开发利用必然引发具体环境问题的前提下,应当运用法律手段应对能源价格与能源生态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促使能源价格体现能源生态环境安全要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少洪  
碳达峰目标彰显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能源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乃至将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从能源消费和生产总量、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结构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能源转型的状况。然后分析碳达峰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能源低碳转型相关机制、技术发展、资源禀赋四个方面的挑战。最后,提出碳达峰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的主要路径和对策建议: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立足于"开源"和"节流";完善相关市场机制,从顶层设计引导、稳定和加速能源低碳转型;以增强科技进步、创新为突破,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仁淑  
日本作为世界汽车强国,拥有丰田、本田、日产等闻名全球的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中,日本汽车产业由于发展战略偏离国际主流轨道且基础设施落后,错失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良机,失去了曾经的主导地位。为扭转不利局面,日本将2022年作为纯电动汽车元年,在政企“双轮”驱动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大产业政策力度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日本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必然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为中日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研发、产业链供应链、规格标准等领域提供了合作机会。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锐  相均泳  
随着全球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能源体系正在发生绿色变革。加速能源转型是新时代海合会国家迎合全球能源需求、履行减碳承诺、构建低碳经济、塑造现代国家的必要选择。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利益,海合会国家追求能源融合转型,即促进各种能源资源的融合开发,包括油气产业的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氢能开发。近年来,它们在行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油气+CCUS”等措施快速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但高碳的发电结构并未改变;多个氢能项目启动建设。能源融合转型面临部分国家缺乏转型决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开发模式比较单一、能源补贴抑制投资、技术实力有待增强等严峻挑战。中国是海合会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可开拓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新领域,与区域国家共建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命运共同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崇岩  王富忠  
本文在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工业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现状后发现,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工业能源效率是下降的。然后对能源价格与工业能源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能源价格、能源结构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能源价格的上升有利于抑制工业能源强度,可促进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内贸活跃度、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提高了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先扬后抑走势,表明工业对煤炭的相对需求将下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并未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性影响,而低碳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则能显著抑制工业能源强度,有利于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