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0)
- 2023(12934)
- 2022(10255)
- 2021(9091)
- 2020(7166)
- 2019(15992)
- 2018(15688)
- 2017(28820)
- 2016(16092)
- 2015(17486)
- 2014(17398)
- 2013(17020)
- 2012(15686)
- 2011(14403)
- 2010(14385)
- 2009(13187)
- 2008(12985)
- 2007(11602)
- 2006(10484)
- 2005(9770)
- 学科
- 济(69649)
- 经济(69579)
- 业(42168)
- 管理(40575)
- 企(30366)
- 企业(30366)
- 中国(24333)
- 农(23324)
- 地方(21774)
- 方法(21678)
- 业经(18489)
- 数学(18271)
- 数学方法(18148)
- 农业(16370)
- 学(16186)
- 贸(14041)
- 贸易(14027)
- 易(13556)
- 财(13470)
- 发(13281)
- 制(12246)
- 环境(12193)
- 银(12174)
- 银行(12114)
- 融(11872)
- 金融(11869)
- 行(11737)
- 地方经济(11595)
- 技术(11505)
- 产业(10596)
- 机构
- 学院(232085)
- 大学(228836)
- 济(93106)
- 经济(91269)
- 研究(90247)
- 管理(81352)
- 理学(69560)
- 理学院(68628)
- 管理学(67251)
- 管理学院(66866)
- 中国(66726)
- 科学(60143)
- 农(55758)
- 京(50841)
- 所(48782)
- 研究所(44807)
- 农业(43986)
- 业大(42748)
- 财(39940)
- 中心(39541)
- 江(36410)
- 院(32365)
- 北京(32344)
- 范(31643)
- 财经(31315)
- 师范(31181)
- 省(30942)
- 科学院(29742)
- 州(29001)
- 经(28513)
- 基金
- 项目(159756)
- 科学(123919)
- 基金(113828)
- 研究(108889)
- 家(104289)
- 国家(103387)
- 科学基金(85620)
- 社会(69406)
- 社会科(65715)
- 社会科学(65699)
- 省(64535)
- 基金项目(60426)
- 自然(56761)
- 自然科(55429)
- 自然科学(55407)
- 划(54919)
- 自然科学基金(54419)
- 教育(47999)
- 资助(44581)
- 编号(41893)
- 发(41092)
- 重点(37441)
- 创(33395)
- 部(32848)
- 成果(32721)
- 计划(32435)
- 发展(31618)
- 创新(31337)
- 展(31112)
- 课题(30880)
- 期刊
- 济(108594)
- 经济(108594)
- 研究(66512)
- 农(53402)
- 中国(51780)
- 学报(49281)
- 科学(41802)
- 农业(36264)
- 大学(35508)
- 学学(34053)
- 管理(30871)
- 财(28451)
- 教育(24081)
- 融(23093)
- 金融(23093)
- 业经(20399)
- 业(20051)
- 技术(18185)
- 经济研究(17727)
- 财经(15122)
- 问题(14985)
- 业大(14157)
- 科技(13316)
- 版(13209)
- 经(13092)
- 资源(12436)
- 农业大学(11788)
- 商业(11557)
- 贸(11182)
- 世界(10787)
共检索到355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珊 邱秋金 李园萍 王薇 肖清铁 郑新宇 林瑞余 林文雄
以体积分数为0.2%、1.0%、5.0%的叶、根及根际土壤水提液水培看麦娘,测定了弱化感小麦抗10103、强化感小麦115/青海麦和92L89对看麦娘发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根及根际土壤水提液对看麦娘的发根力均具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水提液体积分数提高而增大,不同小麦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抑制效应大小:115/青海麦>92L89>抗10103,抑制效应115/青海麦最大,抗10103最小.不同体积分数的115/青海麦叶水提液对看麦娘根系根重、根数、根长、总根长抑制率分别为64.6%-78.2%、37.2%-42.7%、57.5%-77.4%、73.0%-85.6%,根水提液的抑制率为4...
关键词:
化感小麦 水提液 发根力 看麦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莉莎 张金池 陆茜 卓为君 李梅花 李世昌
杨树Populus长期连作产生土壤恶化和土地生产力逐代降低的现象。以江苏省徐州丰县大沙河林场杨树多代连作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不同连栽代次的杨树根际土壤水浸提液稀释成不同质量浓度(100,150,200,500,800,1 000 g·L-1)后处理莴苣Lactuc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等的种子及幼苗,重复3次·处理-1,探索杨树连栽其根系分泌物中化感物质活性,以期为农林复合系统的合理构建及优化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水浸提液质量浓度较低时,对莴苣及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促进作用,质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临界质量浓度,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淑琦 马永清 税军峰 孙亚军
为筛选在根寄生植物小列当多发地进行诱捕发芽的小麦品种,研究了不同品种冬小麦根分泌的化感物质对小列当(Orobanche minor)种子的诱导发芽率。以冬小麦根际土蒸馏水和甲醇浸提液刺激小列当种子发芽,结果表明,冬小麦品种间化感作用差异显著。20世纪70年代宁冬1号和90年代小偃22号在4个生育期都有较强的发芽刺激作用,而其余3个品种则在个别生育期有非常微弱化感作用。宁冬1号品种刺激小列当发芽率达到最高为42.8%,化感作用最强,可作为抑除小列当的首选品种。
关键词:
小列当 冬小麦 化感作用 发芽率 浸提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秋金 洪涌 肖清铁 林瑞余
为阐明小麦化感抑草效应与机制,以强化感小麦‘92L89’和弱化感小麦‘抗10103’为材料,通过沙培不同密度的小麦,分析了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根长、株高、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显著抑制看麦娘根长与株高生长,抑制效应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强化感小麦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不同密度强化感小麦处理下,看麦娘的根系活力比对照下降了30.4%~45.1%,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的25.9%~28.2%;看麦娘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及MD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8%~42.8%、18.4%~77.1%、34.2%~70.1%和30.0%~78.0%,而弱化感小麦处理后依次提高了5.4%~26.6%、9.6%~24.7%、7.9%~41.1%和4.0%~54.0%;低密度弱化感小麦处理的看麦娘株高、SOD活性、PAL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见,化感小麦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抑制了受体植物根系活力和生长,刺激叶片SOD、POD、PAL活性提高,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苯丙烷途径代谢增强,不利于靶标植物的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安婷婷 侯小畔 周亚男 刘卫玲 王群 李潮海 张学林
【目的】明确小麦开花后根际土壤特性动态特征及其与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生产上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减轻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和2015—2016年在小麦季设置4个氮肥水平(0,CK;150 kg N·hm(-2),N150;240 kg N·hm(-2),N240和300 kg N·hm(-2),N300)并于小麦开花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分层(0—20 cm和20—40 cm)测定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硝态氮、蔗糖酶、脲酶,同时测定根、茎、叶和穗生物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姜丽娜 林琳 邵云 张黛静 余海波 郭魏
以4个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偃展4110、豫麦49-198、周麦18)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分析了低温对小麦幼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了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根际土壤脲酶、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非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小麦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二者的差异随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缩小。T3条件下,小麦幼苗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较高,表明适当的低温促进了土壤酶活性的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品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小麦 温度 根际 土壤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查菲娜 岳艳军 宋晓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豫麦49-198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在拔节和抽穗期数量较多,而放线菌、真菌在开花期数量最多。根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以基本苗150×104株/hm2或225×104株/hm2处理最高;真菌数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微生物和酶活性增加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小麦 密度 微生物 土壤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璐 马杰 傅淋 肖才升 刘芳 赵瑞元 李庠
【目的】揭示卷丹百合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为进一步探明根腐病的微生态发病机理和生防菌的筛选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连作多年地块上患根腐病和健康卷丹百合根际土壤中真菌的ITS1基因进行扩增,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健康与患病百合根际土壤真菌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果】α多样性结果显示,卷丹百合健康与患根腐病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CA分析结果显示,患根腐病百合与健康百合根际真菌群落物种组成存在差异。患根腐病与健康百合根际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散囊菌纲、银耳纲、刺盾炱目、银耳目、小疱毛壳科、丛赤壳科、外瓶霉属等在患病百合根际中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百合。LEfSe分析结果显示,子囊菌门与Ilyonectria分别在患病与健康百合根际土壤中差异最大;Arcopilus、角菌根菌属、Ascobolus、Paraphaeosphaeria等14类菌群为健康百合根际的标志物种。【结论】连作多年地块健康百合与患根腐病百合根际真菌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卷丹百合根腐病的发生可能与根际土壤中真菌物种结构的改变,尤其是散囊菌纲、外瓶霉属等有害真菌的增殖密切相关。卷丹百合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潜在益生真菌,是进一步筛选根腐病生防菌的潜在资源。
关键词:
卷丹百合 根腐病 根际真菌 群落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国强 陈三凤
为研究固氮芽孢杆菌、固氮巨大芽孢杆菌、解磷假单胞菌、巴西固氮螺菌组成的复合菌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构建16SrRNA克隆文库及采用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酶切分析(ARDRA)的方法,以文库库容值(C)、Rarefaction曲线(R)对克隆文库进行评价。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对照及菌剂处理样品均检测到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8个细菌类群,并且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接种菌剂后小麦根际土壤检出了绿弯菌门、蓝藻门、产水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而梭杆菌门未被检出。假单胞菌属由1.59%增加至21.28%。芽孢杆菌属由未检出增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阿凤 邵慧芸 成功 杜红宇 张育林 王旭东 张艳玲
【目的】探讨生物质炭对烤烟前期生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0%(对照),0.1%,0.5%,1%,2%,3%)小麦生物质炭施入后对烤烟前期农艺性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的生物质炭对还苗期烟草叶片数、株高、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总体上增加了最大叶面积,其中生物质炭用量为3%的处理使烤烟的最大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55.3%。不同用量生物质炭总体上增加了团颗期烟草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俊红 王星琳 王康 任振兴 王梦亮
为探明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生理生化手段、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产量调查,分析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合理替代化肥,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均有增加的趋势,且化肥减量10%+生物有机肥处理效果最佳,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7.4%,12.4%,16.2%,19.2%和19.0%,9.7%,18.3%。高通量分析发现,生物有机肥替代10%,20%化肥后,鞘氨醇单胞菌属、溶杆菌属、硝化螺旋菌属、马赛菌属等一些具有生物防治与促生作用的功能菌属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的环境因子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生物有机肥替代10%,20%化肥后,小麦产量分别增加9.3%,4.4%。因此,生物有机肥合理替代化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是目前改变高投入、高污染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哲 徐丽红 刘聪 孔令锟 吴凤芝 潘凯
【目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构成是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两种小麦残茬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阐释西瓜枯萎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间的关系,为西瓜连作障碍和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D123和D125两种小麦残茬粉碎后施入瓜类连作土壤中并继续栽培西瓜,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西瓜蔓长、鲜重及产量,稀释平板法测定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通过Real-time PCR测定西瓜根际土壤中功能微生物芽孢杆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数量。【结果】D123和D125两种小麦残茬的施入,促进了西瓜蔓长的伸长,并在后期显著促进了植株地上鲜重、根鲜重和全株鲜重的增加(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淑琦 原向阳 胡春艳 温银元 郭平毅 聂磊云 乔晓芳
近年来谷子产业化发展迅速,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谷子连作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谷子分泌的化感物质对自身有抑制作用。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品种谷子的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盆栽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品种、植株部位和提取液浓度的谷子水浸提液处理时,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萌发的根长和芽长比对照明显变短,抑制作用差异显著;谷子茎秆和叶片水浸提液处理下,小麦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Y(II)的走势基本相同,稀释10倍和50倍液处理下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I)较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伴随着处理浓度的降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系统II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逢雨 孙锡发 冯文强 秦鱼生 王昌全 涂仕华
本文采用室内培养实验,通过测定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发芽率、幼苗高度和根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浸提液浓度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即低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发芽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麦发芽产生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低)时,浸提液对小麦发芽有微弱的影响,对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2 g/mL(中)时,浸提液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在小麦幼苗生长阶段的抑制作用强于发芽阶段。在此浸提液浓度下,加入外源激素赤霉素或黄腐酸的处理,不但能够消除...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小麦 发芽 化感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敖金成 周桂夙 李永梅
[目的]了解连作及其与根腐病感染对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为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定向调控和根腐病精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分别选取连作2,4和8年烟田健株(依次记为HT2、HT4、HT8)和根腐病感病烟株(依次记为ST2、ST4、ST8)根际土壤,以同区域撂荒2年以上耕层土壤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连作年限烟田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并基于冗余分析探讨了土壤化学性质与真菌群落分布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CK)相比,连作和感病降低了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健株根际土壤真菌优势菌群累积相对丰度总和小于病株。属水平上,连作2年和4年烟田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增幅为81.3%~665.1%,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淡紫紫孢菌属(Purpureocillium)相对丰度降幅为295.2%~1387.1%;种水平上,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相对丰度增幅为88.5%~844.3%。土壤指示物种相对丰度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土壤化学性质与真菌群落丰度密切关联,其中pH值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连作和感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核心环境因子。[结论]连作和感病降低了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有益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提高了病原菌的相对丰度,茄腐镰刀菌可能是引起试验烟株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