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4)
2023(8763)
2022(6663)
2021(5890)
2020(4725)
2019(10092)
2018(9940)
2017(18329)
2016(10379)
2015(11257)
2014(11075)
2013(10543)
2012(9184)
2011(8138)
2010(7854)
2009(7228)
2008(6989)
2007(6076)
2006(5298)
2005(4700)
作者
(33660)
(28331)
(28281)
(26469)
(17751)
(13638)
(12424)
(11078)
(10758)
(9760)
(9745)
(9242)
(9228)
(8948)
(8876)
(8706)
(8654)
(8464)
(8200)
(8061)
(7249)
(6941)
(6803)
(6461)
(6295)
(6265)
(6224)
(6153)
(5831)
(5781)
学科
(38212)
经济(38165)
管理(28207)
(27433)
(20219)
企业(20219)
方法(15108)
(13799)
数学(13311)
数学方法(13208)
中国(12328)
(10703)
业经(10620)
农业(9614)
(9381)
(8704)
贸易(8702)
(8480)
地方(7359)
环境(7130)
技术(7026)
(6908)
产业(6873)
(6507)
(5871)
银行(5823)
(5780)
财务(5765)
(5763)
财务管理(5758)
机构
学院(147619)
大学(147589)
(56274)
经济(55241)
研究(54368)
管理(52140)
理学(46002)
理学院(45407)
管理学(44389)
管理学院(44167)
(40142)
科学(38983)
中国(38857)
农业(32113)
业大(31664)
(31247)
(29665)
研究所(27784)
中心(23940)
(23414)
(21573)
农业大学(21510)
(19844)
财经(19504)
北京(18957)
(18570)
科学院(17977)
(17966)
(17862)
师范(17478)
基金
项目(110511)
科学(85357)
基金(81007)
(76028)
国家(75436)
研究(70217)
科学基金(62282)
社会(45706)
(43679)
自然(43397)
基金项目(43390)
社会科(43317)
社会科学(43303)
自然科(42338)
自然科学(42318)
自然科学基金(41602)
(37615)
资助(31292)
教育(30890)
重点(25778)
编号(25487)
计划(24145)
(24061)
(22911)
(22802)
科研(22127)
科技(21917)
创新(21589)
(21181)
国家社会(19893)
期刊
(57184)
经济(57184)
学报(37845)
(37049)
研究(35745)
科学(30286)
中国(27113)
大学(26711)
学学(25967)
农业(24597)
管理(17356)
(16936)
(13563)
业大(11488)
(11026)
金融(11026)
业经(10944)
经济研究(10050)
(9926)
教育(9923)
农业大学(9574)
技术(9505)
财经(9328)
科技(8955)
问题(8566)
林业(8110)
(8016)
资源(7204)
中国农业(7072)
商业(7071)
共检索到204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秋金  洪涌  肖清铁  林瑞余  
为阐明小麦化感抑草效应与机制,以强化感小麦‘92L89’和弱化感小麦‘抗10103’为材料,通过沙培不同密度的小麦,分析了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根长、株高、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显著抑制看麦娘根长与株高生长,抑制效应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强化感小麦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不同密度强化感小麦处理下,看麦娘的根系活力比对照下降了30.4%~45.1%,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的25.9%~28.2%;看麦娘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及MD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8%~42.8%、18.4%~77.1%、34.2%~70.1%和30.0%~78.0%,而弱化感小麦处理后依次提高了5.4%~26.6%、9.6%~24.7%、7.9%~41.1%和4.0%~54.0%;低密度弱化感小麦处理的看麦娘株高、SOD活性、PAL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见,化感小麦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抑制了受体植物根系活力和生长,刺激叶片SOD、POD、PAL活性提高,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苯丙烷途径代谢增强,不利于靶标植物的生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丛丛  刘守伟  吴凤芝  
以黑龙江省的14个小麦品系和山东省的3个小麦品系为供体,以西瓜为受体,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系根系分泌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幼苗根长、胚轴长、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的影响存在差异。综合化感效应(SE)表明,东农125和东农08-8013对西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促进效应,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6.25%和20.28%。龙幅9和龙幅17对西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86%和0.61%。东农125和东农08-8013的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幼苗株高、茎粗、全株鲜重和全株干重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处理后的第14天和21天,其株高、鲜重和干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晴  高丹美  李慧  刘守伟  周新刚  吴凤芝  
【目的】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特异性菌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根系分泌物对改善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为西瓜枯萎病的生态防治和菜田土壤的健康保持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连作3年的西瓜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外源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降低了土壤中总真菌、尖孢镰刀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菌群丰度,增加了木霉菌的菌群丰度,且有西瓜苗并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高,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低。无西瓜苗并添加去离子水溶液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低,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高。在门水平,增加了西瓜连作土壤中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增加了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和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p.)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有致病潜力的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腐生菌(Humicola spp.)物种的相对丰度。【结论】小麦根系分泌物引起的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变化是小麦间作西瓜减缓西瓜病害的原因之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珊  邱秋金  李园萍  王薇  肖清铁  郑新宇  林瑞余  林文雄  
以体积分数为0.2%、1.0%、5.0%的叶、根及根际土壤水提液水培看麦娘,测定了弱化感小麦抗10103、强化感小麦115/青海麦和92L89对看麦娘发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根及根际土壤水提液对看麦娘的发根力均具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水提液体积分数提高而增大,不同小麦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抑制效应大小:115/青海麦>92L89>抗10103,抑制效应115/青海麦最大,抗10103最小.不同体积分数的115/青海麦叶水提液对看麦娘根系根重、根数、根长、总根长抑制率分别为64.6%-78.2%、37.2%-42.7%、57.5%-77.4%、73.0%-85.6%,根水提液的抑制率为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礼福  胡承孝  
磷肥对看麦娘生长发育的影响张礼福,胡承孝(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关键词看麦娘,磷肥,生长发育中图法分类号S451THEEFFECTOFPHOSPHORUSFERTILIZERONTHEGROWTH...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先言   陈倩   黄琳曦   辛培尧   汪琼  
通过盆栽实验,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025、0.1、0.2g·mL-1)的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凋落叶水浸提液分别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进行处理。研究两个树种凋落叶对黑麦草生理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旨在为黑麦草应用于乔-草配置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2个树种凋落叶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对黑麦草根长与苗高的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的效应。与对照相比,黑麦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荷花玉兰、池杉凋落叶浸提液浓度为0.025g·mL-1时,MDA含量分别较CK上升了99.4%、51.5%。两个树种凋落叶浸提液处理均提高了黑麦草植株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使黑麦草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含量发生变化。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黑麦草根系分泌物中有83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烷烃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2,4-DTBP)、棕榈酸甲酯(M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是不同处理组间差异化感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荷花玉兰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MDA含量与2,4-DTB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黑麦草根长和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推测黑麦草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会通过调节其抗逆性来影响自身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爱芬  黄学文  
用玻璃管观测法研究了四个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肥水平下和在无灌溉条件下的根系生长动态.用固定样方法调查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动态.于成熟期测定了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了不同施肥、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肥量可促进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但使地下部分生物量减少;无灌溉条件下春小麦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高于灌溉条件下的春小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马元喜  王晨阳  王化岑  吕凤荣  
研究了不同程度土壤持续干旱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使小麦次生根发育迟缓 ,数量减少 ,根系发硬 ,根尖萎缩 ,拔节至扬花阶段对发根潜能的影响最大。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峰值延后 ;根系中氮、磷积累量下降 ,分配比例在生育前中期下降 ,后期上升 ,干旱使后期较多的氮、磷滞留于根中 ,向地上部运转减少 ,中度以上干旱胁迫有较多的氮、磷损失 ;根系中的含糖量下降 ,C/N失调。维持根系对氮、磷良好吸收、分配、运转和C/N协调的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 6 0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忙顺兰  罗晓蔓  丁贵杰  
【目的】掌握菌根化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规律,为马尾松菌根苗栽培及土壤养分调控提供指导。【方法】将接菌Sl13和Sl12及不接菌(NS)马尾松的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施加到盆栽马尾松幼苗土壤中,浓度设置为高、中、低3水平(1、0.5、0.25 mg·mL-1),1%乙醇作为空白对照CK,测定盆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接菌的马尾松根系分泌物,提高了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及有机质含量,但土壤pH值有所降低。与CK相比,高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2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20.64%,接菌Sl13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1.10%,接菌Sl13的土壤pH值下降6.76%;中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3和Sl12的脲酶活性均提高22.47%;低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3的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分别提高26.71%、10.51%。但3种浓度处理下的接菌根系分泌物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影响均较小。不接菌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可提高土壤pH值,但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施加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后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结论】接菌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增强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肥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忙顺兰  罗晓蔓  丁贵杰  
【目的】掌握菌根化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规律,为马尾松菌根苗栽培及土壤养分调控提供指导。【方法】将接菌Sl13和Sl12及不接菌(NS)马尾松的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施加到盆栽马尾松幼苗土壤中,浓度设置为高、中、低3水平(1、0.5、0.25 mg·mL~(-1)),1%乙醇作为空白对照CK,测定盆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接菌的马尾松根系分泌物,提高了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及有机质含量,但土壤pH值有所降低。与CK相比,高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2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20.64%,接菌Sl13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1.10%,接菌Sl13的土壤pH值下降6.76%;中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3和Sl12的脲酶活性均提高22.47%;低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3的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分别提高26.71%、10.51%。但3种浓度处理下的接菌根系分泌物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影响均较小。不接菌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可提高土壤pH值,但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施加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后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结论】接菌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增强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肥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曹承富  乔玉强  
为小麦持续节水增产增效提供理论帮助和科学依据,在人工防雨玻璃篷下研究了9种灌水方式(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组合)对小麦根系、光合、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总根长、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总根尖数皆以W1处理(全生育期水分充足)最高,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可获得与W1相当的根系性状。小麦冠层叶绿素密度灌1水下以W2(拔节期45 mm)和W3(抽穗期45 mm)灌水处理最高。总灌水量相同,增加灌水次数对小麦光合的影响不大,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组合是灌2水下最佳灌水时期组合。抽穗期灌水与其他生育期灌水处理相比,利于提高蛋白质含量;W1处理的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最高,其次为W2,且二者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艳丽  程智慧  孟焕文  高红春  
以番茄和辣椒为受体作物,采用室内培养皿测定和水培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大蒜根系水浸液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大蒜根系水浸液对番茄和辣椒的幼苗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大蒜与番茄、大蒜与辣椒共培养30 d后,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番茄和辣椒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光合速率及根系活力均有促进作用,其中辣椒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番茄和辣椒叶片中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番茄和辣椒的生长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对辣椒的促进作用大于番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   刘雪静   张学成   任建宏   王彦东   甄文超  
旨为明确海河平原春季限水灌溉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对减少灌溉用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石麦22为供试材料,设置传统春季2次灌溉(W2)、春季1次灌溉(W1)和春季不灌溉(W0)3个灌水次数处理,其中W1基于春季3,4,5,6叶龄(3L、4L、5L、6L)设置4个单次灌溉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与W2相比,W0和W1产量分别降低54.6%,24.4%,W1在4L灌溉产量最高,产量构成降低效应不显著。限水灌溉降低了冬小麦总根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在开花期W1总根质量密度显著降低17.2%,W0总根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分别显著降低47.5%,35.1%。并且W1条件下,4L的根总根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最大。根系的垂直分布显示,减少灌溉次数增加了根系在40 cm以下土层的分布,但W1随着灌溉时间的推迟,深层土壤的根系分布减少,根系活力增加。其中,在开花期,4L在120~160 cm土层、160~200 cm土层、200~240 cm土层比6L分别显著高出28.8%,14.2%,36.5%。限水灌溉条件下根系特征和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拔节—开花期总根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对产量有正效应,3L和4L处理开花期总根长密度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总体来讲,4L处理在拔节—开花期的根系总量较高,并且增加了40~240 cm深层根系分布和根系活力,穗数和穗粒数较高,有利于缓解限水灌溉导致的冬小麦产量的降低,可作为海河平原冬小麦限水灌溉有效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