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1)
2023(14488)
2022(12075)
2021(11222)
2020(9352)
2019(21070)
2018(21136)
2017(40676)
2016(22008)
2015(24692)
2014(24185)
2013(23645)
2012(21177)
2011(18898)
2010(18899)
2009(17114)
2008(16498)
2007(14543)
2006(12655)
2005(10954)
作者
(61048)
(50521)
(50124)
(47784)
(32200)
(24133)
(22716)
(19730)
(19212)
(17974)
(17236)
(16885)
(15958)
(15921)
(15632)
(15325)
(15157)
(14818)
(14424)
(14325)
(12412)
(12369)
(12136)
(11519)
(11264)
(11244)
(11183)
(11170)
(10077)
(9991)
学科
(87624)
经济(87539)
管理(67753)
(67333)
(57522)
企业(57522)
方法(37533)
数学(31506)
数学方法(31168)
中国(24993)
(23934)
业经(22955)
技术(20559)
(19670)
地方(19508)
(17936)
农业(16075)
理论(15632)
(15150)
产业(14976)
(14514)
贸易(14503)
(14137)
(14035)
技术管理(13342)
环境(13120)
(13107)
银行(13068)
(12626)
(12599)
机构
学院(302862)
大学(302537)
管理(125488)
(120879)
经济(118354)
理学(109258)
理学院(108133)
管理学(106398)
管理学院(105855)
研究(98168)
中国(71510)
(64444)
科学(60733)
(52314)
(47638)
(44792)
业大(44270)
中心(44074)
(43799)
研究所(43567)
财经(42417)
北京(40451)
(39901)
师范(39556)
(38511)
(36192)
(35956)
经济学(35569)
农业(34837)
商学(32719)
基金
项目(212193)
科学(168413)
研究(158289)
基金(153257)
(132337)
国家(131211)
科学基金(114405)
社会(100236)
社会科(95072)
社会科学(95050)
(84735)
基金项目(81855)
自然(73366)
自然科(71701)
自然科学(71687)
教育(71682)
自然科学基金(70426)
(69924)
编号(64699)
资助(61347)
成果(51468)
(48284)
重点(46919)
(46206)
(45659)
课题(44389)
创新(44316)
国家社会(40851)
项目编号(40370)
科研(39559)
期刊
(131278)
经济(131278)
研究(88447)
中国(57452)
管理(47981)
学报(44601)
科学(42647)
(41225)
(38339)
教育(36654)
大学(34253)
学学(31955)
农业(29055)
技术(28097)
(23615)
金融(23615)
业经(23497)
经济研究(21165)
财经(19852)
科技(17242)
问题(17150)
(17023)
图书(16993)
技术经济(15665)
(15548)
理论(14617)
现代(14464)
商业(14416)
实践(13443)
(13443)
共检索到434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余  蒋志明  
产业集群的内涵比产业链丰富,既包括产业间的联系,还包括产业及其他相关机构间的联系,而且还强调空间的集聚。因此,化工产业集群获得了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循环经济、集聚经济和知识溢出创新优势。集群通过节点级的企业创新、网络级的产业链创新和平台级的辅助机构创新,促使化工产业链的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知识形态高级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温晓明  
本文认为,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是一个地区能否形成自己特色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区域创新能力赋予了产业结构新的内涵,创造更加积极的企业驱动力和更加灵敏的经济基础,是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的基本力量。作者就完善和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建议:(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鼓励创新和竞争;(2)重视人才,把吸引人才作为比吸引资本更重要的政策选择;(3)建立新的、符合知识经济特点的区域创新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曲泽静  张慧君  
文章基于传统主导产业升级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价值链视角下主导产业升级新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该模型增加了以投入产出法对生产过程中生产非一体化程度进行区分和测度,表达经济体参与全球-国内价值链水平。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推动主导产业价值链升级与重构的创新驱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对主导产业价值链升级、地位提升具有明显地推动作用;区域竞争力提升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引领作用,以主导产业为龙头,推动主导产业价值链升级与重构是取得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永辉  查婷俊  
在创新集群成为全球各主要国家创新经济发展主体形态的背景下,我国如何引导创新集群加快形成,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各界关切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首次构建一个统一分析框架,揭示创新集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显示:产业链内部整合能够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吸引创新要素集聚,且这种集聚又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反过来促进产业链内部进一步整合,而产业链外部整合则通过优化创新制度环境促进创新集群加速形成。这可以概括为创新集群形成与演化的诱发机制、自增强机制和加速机制,但这些动力机制存在“逆转”为阻力机制的可能,二者共同决定了创新集群有着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调整阶段的生命周期演化过程。本文在回应学术界相关争议的同时,为政府制定科学政策推进创新集群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付宏  毛蕴诗  宋来胜  
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选取10个省份的创新活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①中国整体的产业高级化产出对后一期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②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显著积极作用,但是从动态视角,本研究不能证明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动态影响机制。③创新效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即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新效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本文中没有找到证据。但是,创新效率的分解指标存在个体特征差异。本文认为创新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海峰  
从金融发展视角,针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基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协调作用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支持架构,将为我国制定科学高效的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金融财政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文彬  胡健  马艺鸣  
能源化工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现阶段对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首先将能源化工产业分为能源开采业、能源加工业和化工产业三大产业,测算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水平,结果表明能源资源禀赋导致了能源化工高级化水平的"低端锁定",能源富集区能源产业高级化水平远远低于非能源富集省份,能源化工产业空间错配现象突出。其次,实证检验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能源化工高级化水平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不同产业规模的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再次,采用滚动回归方法检验随着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动状况,探讨能源化工产业内部最优匹配问题,结果表明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水平在1.05~1.15之间、能源开采业占能源化工产业比重在0.20~0.40之间,能源化工产业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最大。最后提出优化能源富集区能源化工产业匹配度、促进化工产业富集区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以及缓解能源化工产业空间错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鹏  袁丰  吴加伟  
基于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分析,运用GIS空间分析与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时空演化特征,揭示科技创新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5—2018年,中国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总体呈现缓慢的波动上升趋势;地区间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差异不断扩大,高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及成渝城市群,较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于中西部过渡地区,较低水平地区主要位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滑坡式下降后出现回升;科技创新的生产要素利用效应、产业改造升级效应、需求与贸易结构优化效应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照华  韩笑  周文博  杨金彪  
以MYJT为例,构建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创新的双层架构。第一层架构指生产经营过程的具体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的架构,包括仓储、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创新;第二层架构则是建立在第一层架构之上的联系生产经营各个阶段的物流创新和基于全产业链的金融创新。同时将"创新驱动"致力于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发现:从综合作用效果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且结果较为稳健;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强;分地区回归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发现:从综合作用效果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且结果较为稳健;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强;分地区回归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为国  孔欣欣  
从企业视角看,通过主动调整自身在产业链中角色定位、乃至改变整个产业链构成,从而进行变革式创新是一种重要创新形态。基于典型企业深度调研,本文首先提出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8种基本形态,包括延伸型、迁移型、客户挖掘型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共性特征,包括相比传统产品或工艺等创新形态更为综合、信息不对称是制约条件、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等。本文还分析提出,既有一些创新政策工具针对该类创新仍可发挥作用,但还需要更广义的政策工具,如知识与信息网络支持。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盛朝迅  徐从才  
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大背景下,大型零售商作为终端销售平台,在产业链整合优化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分工深化、组织创新、顾客价值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的动因;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信息引导能力、实施多供应商战略和加强纵向一体化,是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的有效机制;从生产者驱动转向采购者驱动、从技术驱动转向组织驱动、从产业链的单环节升级转向整链升级,是大型零售商主导产业链的必经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池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载体。但是,集群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资源开发,否则将面临集群"空洞化"的危险。将本土的特色人文资源与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优势融合起来构建融合型集群,是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实现价值链向上攀升的重要途径。形成集群核心能力则是培育融合型集群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四川夹江县陶瓷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指出了资源型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而构建融合型产业集群是实现资源型集群高级化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